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蘭香緣 二百六十八 5女(4)

《蘭香緣》 二百六十八 5女(4)

香蘭坐到德哥兒邊,問道:“怎麼忽然問這個?”

德哥兒晃著小兒,眼睛往外一瞟,又趕收回來,垂頭道:“沒什麼......”

香蘭見德哥兒往門口看,不由順著目去。林錦樓躲在簾子后頭咕噥道:“嘖,傻小子,這就馬腳了,一點老袁的詐狡猾勁兒都沒有。”咳嗽一聲,掀開簾子進來,眾人一見紛紛站起來行禮,林錦樓笑著擺手道:“你們坐。”眾人因他來都有些不自在,林錦樓仿佛沒發覺,只在書案后的帽椅上坐了,道:“妹妹們都吃了飯再回去,你們方才說了些什麼?”

德哥兒道:“我問蘭姨,學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有什麼用。”

林錦樓對香蘭道:“哦,那你跟他說說唄。”

香蘭看了林錦樓一眼,微微遲疑了一會兒,可低下頭,看見德哥兒臉上那雙與妹妹酷似的眼睛,心里一波一波酸,暗道:“妹妹早逝,這孩子是家里唯一一點脈了,也不知能在林家呆多久,只要我見他一時,便要疼他一時,好好教教他。”沉片刻,笑道,“把詩詞歌賦、琴棋書畫視為不當吃不當喝的玩意兒,想法有些淺薄功利了。一首好曲能令人解乏忘憂,或潸然淚下;一幅好畫,能讓人雜念頓消,洗塵凈心,漸佳境,琴棋書畫乃是古往今來先圣智慧之大,學了并非為了賣弄才藝,給自己臉上增添彩,而是重在怡。修養德,譬如下棋能磨練涵養心,宋潘慎修以孔孟之道比喻圍棋,說:‘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為急。仁則能全,義則能守,禮則能變,智則能兼。信則能克。’意思是下棋能修養仁義禮智信的品德。再如書法,唐太宗在《論筆訣》中說‘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于妙’意為萬緣放下、榮辱皆忘、如此全神貫注,靜專一,常在風雅之中熏陶,心境界便開闊了。令人一生用無窮。”

Advertisement

德哥兒瞪著大大圓圓的眼睛。問道:“境界是什麼呀?”

香蘭又笑了起來。道:“‘境界’是個極微妙的東西,我給你講個故事。佛經當中記載,同樣的一條河。地獄眾生看到的乃是膿鬼看到的是一片干涸的河床。人看到的乃是波粼粼的河水,而天人神眾看到的則是極的金水琉璃。同樣的東西卻瞧出不同的景兒,這便是他們境界不同。譬如同樣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有人的境界就看到這些東西不當吃不當喝,學之無用;有人的境界便能看出其統大雅之尊,無窮。琴棋書畫皆蘊含直指人心的禪意,讓心豁然開朗,平穩含蓄,有一雙善于看到好的眼,日子也會更有姿彩,倘若只看能不能當吃當喝,那這輩子的追求也忒沒趣兒了些。”

林東繡笑道:“你了不得了,說個琴棋書畫還引經據典,連佛經也用上了,你要是個男子,只怕出門就能得個狀元回來。”

香蘭抿笑了笑,德哥兒點了點小腦袋,也不知聽懂還是未聽懂。林錦樓卻輕笑了一聲,眼睛朝姜曦云過來。姜曦云抬頭,二人目正好相撞,姜曦云見其目玩味,不由一怔,是個極聰明的人,立時明白自己方才在院子里說的話指定讓林錦樓聽了去。

姜曦云心頭百味摻雜,縱然再挑剔,也明白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妁之言,父親極看重同林家的親事,祖母對林錦樓也多有夸耀之詞,秦氏又格外看重,這親事只差一層窗戶紙,已是十有的事。林錦樓位高權重,英氣發,原先并不知以林家家世底蘊,為何偏瞧中了,直到看見香蘭,心中方才恍然,這婚事確是高攀了,倘若沒有陳香蘭,哪里得到?香蘭相貌才學皆佳,有些堵得慌,卻并未將其視作敵手,林錦樓風流子,由以宦子弟,哪個不是朝三暮四?只有家族、前途、子嗣才是立之本。再寵的妾室,天長日久也會馳,有禮法撐腰,婆母護航,外加自己的姿心機和手段,不怕這陳香蘭不倒臺。何況陳香蘭還是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清淡子,對這樣的子,素來看不上。

Advertisement

可林錦樓看不生得又甜,人也伶俐,多公子王孫擺倒石榴下,家世顯赫者有之,品貌皆佳者有之,才華橫溢者有之,皆應對得游刃有余,唯有林錦樓,他靜靜坐在那里,竟無端的有些怕他。

林錦樓忽然開口道:“五表妹,你對這事怎麼看?”

姜曦云一怔,甜笑道:“大表哥問我作甚?香蘭姐姐出口章,我說不出這些,珠玉在側,大表哥想借此欺負我,我可不依。”

姜丹云撇了撇,剛說話,卻聽姜曦云道:“香蘭姐姐雖說得有理,可也并非如此簡單。”

香蘭抬起頭,只見姜曦云正坐在一個繡墩上,手里捧著一盞茶,臉上款款笑道:“即便用有何用,這天底下滿腹經綸,琴棋書畫皆通卻窮困潦倒的文人寒士難道還了?食不果腹,或在仕途經濟里掙扎不得,還去風弄月,詩詞歌賦,豈不是本末倒置,‘君子固窮’,酸腐得了。”

香蘭道:“文人寒士潦倒乃是他們人生際遇,與通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何干?反而許多文人走投無路時,靠賣字畫為生,尚能養家糊口。”與姜曦云有口舌之爭,低下頭德哥兒的腦袋,道,“蘇東坡貶黃州,經過江邊平山堂,看到‘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繼而慨‘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一個人從云端碾泥濘,從繁華的京中貶到偏僻之地,卻仍有心思看天觀雨,心中存的仍是浩然之氣。如今的人眼睛都是看地,觀的是現實功利,看的是人與人的計較爭斗,琢磨的是心機手段,鮮能有人凝視煙雨,坐看夕,發自初心去過日子。我們計較世俗功利,對人對事先考慮對自己有沒有好,所以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才顯得無用,大多人心如蒙塵,裝的全是沉重和。”

Advertisement

這一席話眾人聞之或猶如洪鐘灌耳,余音裊裊;或猶如石子投湖,起層層漣漪;或不關痛,面譏誚。

眾人皆寂靜。

林錦樓看著香蘭,只見正俯給德哥兒系褂兒上松開的扣兒,腮邊一縷碎發垂下來,平添了兩分溫婉。

夏姑姑將茗碗舉到邊,吹開熱氣,慢慢啜了一口。

華起道:“我走了。”進去同林錦樓告辭,香蘭十分挽留道:“二等下再走,我還有話同你說呢。”

華這一告辭,姜曦云也站了起來辭行,姜丹云并不想走,方才林錦樓進門,百般尋了時機想同他說話,孰料林錦樓瞧都沒瞧一眼。只是姜曦云已開了口,也不好多坐,照鏡時記得自己半側著臉的模樣最,便特特將這一面對著林錦樓,臉上嫣然淺笑。

香蘭同譚華仍到隔壁來,指著床上挑出來的花樣并兩三件服道:“這裳都是簇新的,二要不嫌棄,就挑一件去。”

華正羨慕香蘭裳多,聞言先笑開了,口中道:“這怕是不妥罷......”

香蘭笑道:“有什麼不妥,本來也裁得大了,我穿未必合,二這樣的量,穿著才好呢。”

林東繡跟在二人后進來的,見香蘭給譚裳,不由連連打眼,香蘭輕輕搖了搖頭。

華倒是極歡喜,挑了一件裳,撿了兩張香蘭畫的花樣兒,口中不住稱謝去了,一走,林東繡便埋怨香蘭道:“說你是個傻的,你果然不見聰明,譚氏方才在屋里這樣給你沒臉,你還給東西,別是迷糊了罷!”

香蘭道:“我是同結善緣呢,日后能彼此相安無事罷了。”見林東繡臉上仍有憤然之,便拉坐下來,緩緩道:“四姑娘,你素是個聰明伶俐的人,也是大家閨秀,行事就該跟一般人不同。”香蘭贊了林東繡兩句,見稍緩,便道,“既林家這樣世家出來的,就該知道姊妹妯娌婆母姑嫂之間相實屬不易,更勿論日后你打理中饋,管上上下下百十來口人了。倘若你見誰不舒坦都針鋒相對,一句話的虧都不肯吃,每每疾言厲,今兒你罵我一句,明兒你害我一下,日子可怎麼安寧?甭說是一道相的婆母小姑,即便是手底下管的丫鬟婆子也是不服的。”

林東繡道:“那該如何呢?”

香蘭道:“一則是結善緣,多說好聽的,即便對丫鬟婆子們也是一樣,平日里手頭寬裕就大方些,常施惠于人,旁人得了歡喜,對你也會親熱。”

林東繡道:“倘若是那種喂不的白眼狼呢。”

香蘭笑道:“白眼狼縱然有,也是極的,日后分出好壞遠著些便是了。二則要肯吃虧,常言道‘吃虧是福’,別人倘若占了你的便宜,或是冒犯了你,寬容大度為最上,口舌之爭,不去理睬也罷。”

正說著,聽見林錦樓在外面喚林東繡名字,林東繡便出去了。

(小禾某浪微博,搜索‘禾晏山’即可)

ps:

謝的和氏璧,05111039283兩把桃花扇,容與8163三張平安符,神仙小柚子兩張平安符,、蘭2014、番茄牛、kmtk11011101的平安符,也謝諸位的紅票^_^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