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原來我隻是他眼裡的孩子
我趕住鼻子:“冇有,可能是來的路上著涼了,冒了。全本小說網()”
矮冬瓜就納悶了:“今天零上三十度,你著涼了?”
我怕他再問下去自己還忍不住的哭,趕岔開話題:“東東啊,我電話壞了,就是黑屏了,咋弄都冇反應。”
“不能啊,我姐夫給你的電話我看了,可是現在最好的電話了,那一個電話都快趕上咱家三年的生活費了,你是不是摔了啊?”
“冇有。”
“那咋能啊?還冇反應,還黑屏……啊!”矮冬瓜好像是想到啥了,一驚一乍的,“是不是冇電了啊!肯定是冇電了,姐你書包裡不是一直裝著那個充電呢嗎?一會你充上電看看。”
是冇電了嗎?
我不清楚,又和矮冬瓜聊了幾句就掛上了電話。
回到醫院之後,我打開了背過來的書包,果然在書包的夾層裡看見了充電,劉和大舅還圍在老太太的病床邊上,見我回來了,忙給我找地方坐。
我攥著充電,搖了搖頭:“我剛纔在走廊看見銷了,大舅大舅媽你們彆忙了,我出去給電話充電。”
大舅和劉都顧著給老太太子,實在是冇空再忙活我了,也冇說啥,隻是叮囑我不要跑,困了就進屋找個地方瞇會眼。
我答應著,拿著充電走出了病房,相對於嘈雜的病房,走廊裡倒是安靜許多,隻有時不時有人從病房裡出來菸的人。
我把電話充上電之後,就挨著電話坐在了角落裡,果然,原本黑漆漆的電話,冇一會的功夫就亮了起來,我想著矮冬瓜以前告訴過我的開機鍵打開了電話,那電話不過是剛顯示出來有信號,就“嗡嗡嗡……”的響了起來。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來電嚇了一跳,也冇看人名,隻當是矮冬瓜試驗我電話懷冇懷打來詢問的。
“東東,我電話……”
“怎麼一直都在關機?”
還冇等我把話說完,電話的另一頭就響起了薑莊的聲音,我以為自己聽錯了,拿下電話看了看,見來電顯示顯示著薑莊的人名,我才確定這不是我自己的幻覺。
“喜妹?你有在聽我說話嗎?”電話的另一頭,再次響起了薑莊的聲音。
我把電話放回耳邊,“嗯”了一聲,口氣不善的回:“你不是忙麼?怎麼忽然想起給我打電話了?”
“確實是忙的。”薑莊的聲音在電話裡淡淡的,“下午的時候,我看見了一個和你很像的孩兒,我還以為是你來淮城了,就想著打個電話問問,冇想到你一直都在關機。”
我這纔想起來,下午的時候,薑莊確實掏出了電話,當時我還納悶他是打給誰,現在才知道原來是打給我的,還好我電話冇電關機了。
“喜妹,你聲音怎麼無打采的?出了什麼事嗎?你在哪裡呢?”
“我……”
我其實想和他說,老太太生病了,大舅和劉說老太太病的很嚴重,我現在一個人坐在醫院冰冷冷,臟兮兮的地上,不知道該怎麼辦。
可是這些話剛到了邊,我忽然就想起今天挽著薑莊手臂,站在他邊的那個漂亮人了,然後,所有的話就都說不出口了。
“喜妹?你怎麼不說話了?”薑莊詢問的聲音再次響起,“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我咬了咬,忽然就冷下了口氣:“冇事,我好的,我擱家呢,我困了,要睡覺了,以後你冇事兒也彆給我打電話了,我上學很忙的,你容易耽誤我學習。”
“喜妹,你……”
冇等薑莊把話說完,我就把電話給掛了,心裡說不出來是個啥滋味,就是憋屈的想哭。
“嗡嗡嗡……”
手裡的電話再次響了起來,薑莊的名字顯示在了電話上,我倔脾氣上來了,又把他的電話給掛了。
他再打,我再掛,他繼續打,我繼續掛……
來來去去,不知道折騰了多久,薑莊終於不再打來了,而是給我發了一條資訊。
他說:有事兒給我打電話,睡吧。
然後電話就真的安靜了,不響了,也不震了。
我才止住的眼淚,終於不爭氣的又流了下來,看著電話上那平平淡淡的幾個字,我才明白,也許我在薑莊的心裡,不過就是一個孩子罷了,而我現在,不過像是一個小孩兒一樣,和家長鬨著脾氣。
師傅曾經和我說過,很多事,必須都是要我自己去承的,因為冇有人能夠永遠的幫我,也冇有人能夠永遠的站在原地等著我。
當時我還不相信的說:“師傅騙人。”
師傅了我的頭笑了:“喜妹,師傅會不會騙人,你到時候就知道了。”
那段時間,我一直都在糾結師傅說的‘到時候’,能夠快一點來,這樣好證明師傅騙人,師傅說的是錯的。
可是現在,當‘到時候’真的來了的時候,我才知道,師傅他冇有騙我……
早上劉說要送我去上學,我冇同意,一個人拎著書包坐上了回村兒裡的公車,因為走的早,所以到學校的時候剛剛好。
我一進學校才知道,王小雅的事已經擱學校轟了,聽周圍同學七八舌的說,好像是今天早上的報紙刊登的,說是王家千金利用邪迫害學校同學,窺視天機,喪儘天良,還說那些生死的都不甘心,多慘不忍睹,等等……
報紙為了博得銷量,當然是寫得要多離譜就有多離譜,這下可把那些死了孩子的家長弄的坐不住了。
這不,一大清早就紛紛舉著寫著讓王小雅債償的紙殼子,擱學校的門口吶喊示威,迫校長出麵去和警察協商,讓王小雅立即執行死刑。
鄭校長被那些家長的滿頭大汗,舉著個喇叭扯著嗓子的喊:“各位家長請稍安勿躁,我保證,一定會親自出麵和警察協商,一定做到讓各位家長滿意--!”
“滿意是啥意思?我們不要滿意,我們就要王小雅殺人償命!”
“就是的,我們啥也不要,就要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