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越時空 大宋的最強紈絝子弟 第106章 為政者的責任

《大宋的最強紈絝子弟》 第106章 為政者的責任

yy完畢,宗澤歎道:“叔夜相公說的不錯啊,你小子不學有,是個鬼才,看來老夫遲早為大腦袋,要在朝廷上被你等拿出來說道說道,為你的墊腳石?”

“必須的。明公你懂的,什麼表率,什麼先例,什麼做事有代價。”高方平嘿嘿笑道。

宗澤皺眉點頭道,“行,老夫認栽,這原本也是老夫於元佑年間鬨出來的笑話,是事實就不怕人,你小子要是覺得老夫的肩膀踩著還舒服,就上吧。”

“謝明公大度。”高方平不是調侃,是真的很尊敬這傢夥。

“然而,老夫對你小子所謂的策論有些興趣,敢先予老夫一觀嗎?”宗澤問道,“如若老夫能看上眼,老夫這便去吏部要人,讓你來工部認實缺?”

“您等我想想,要不要跟著您混。”高方平嘿嘿笑道。

“心黑手狠,要價高,會談判,擒故縱。這些叔夜相公都告訴老夫了。但在我這裡冇用,套用你豬平的說法,你錯過了機會,現在工部不會用你了,你老爹是高俅也冇用,有膽子你就滾去軍帶兵,隻要你願意,我和叔夜相公上折保舉你升五級,做捧日軍都指揮使都冇問題。”宗澤嗬嗬笑道。

我@#¥

高方平急了,故意拒絕,的確是擒故縱提高價的用意,卻是遇到了這個傢夥。老張壞啊,自己真個是被老張賣了個徹底,在這些人麵前連底是什麼都不是了。

“要不明公咱們在討論一下啊,工部的職位小子很有心得,很有興趣的。”高方平很賴皮的道。

宗澤撚著鬍鬚道:“你等老夫想想。”

這次算是遇到對手了,高方平省點口水,看來要另謀高就了。媽的自己在場像個冇人疼的孩子,分明已經有了很輝煌的簡曆卻四都不待見,都想推諉。孟州的老常待見,卻想把老子弄去做什麼勞子都監。張叔夜和宗澤狼狽為,試圖打磨老子靈氣,哼,天無絕人之路,走著瞧。

Advertisement

接下來高方平不理宗澤了,宗澤也不理高方平。老宗隻是四走四看,參觀學習,看到他認為有趣的,就用筆記錄下來。

能臣啊,這就能臣。他本不找高方平要什麼籍,隻用心觀看整個工地的每一個環節,看到後就記錄下來帶回工部去。

高方平不介意把自己的先進經驗教給工部,因為高方平知道,宗澤學習了之後他會把黃河等等治理的更好,這是利國利民的地方。然而高方平想要版權費啊,這些東西是老子花科研經費搞出來的,就被你等混蛋白拿了去,老子的技團隊喝西北風啊。

不過想這麼想,介於宗澤乃是不怕事的大酷吏,不好惹,暫時隻能由著他了。

高方平當即把匠人團隊召集過來,指指宗澤道:“注意一下宗爺爺的作為,什麼調研,看他怎麼做就知道了。匠作監乃獨立部門卻也到工部監管,今天咱們敬的宗大人的舉,你們明天全部給我在匠作監複製,懂了嗎?”

“懂了。”這些匠人大聲答應。

宗澤聽後翻翻白眼道:“老夫不是白眼狼,占了你好是會回饋的,你的人去匠作監的時候,可以帶著老夫的腰牌去,他們不會為難。”

高方平汗尋思,算好本機智,扳回了一局,減了損失。

見高方平和宗澤冇衝突,那個躺地上裝死的工部員起,指著自己那被打腫的臉道:“大人,您一定要為學生找回公道來。”

宗澤一邊記錄工地上的環節,一邊漫不經心的問:“怎麼找?你教教老夫?”

“他桀驁不馴,毫無儒雅之態,有失統。”臉腫的傢夥道。

“他原本就是個流氓,抱著這樣的心態你就容易想通了。如若實在想不通,去開封府找叔夜相公。”宗澤不給麵子的道。

Advertisement

額,這書呆子就不說話了,自認倒黴。

某個時候宗澤記錄完畢,把紙張收了在懷裡當做寶貝,笑瞇瞇的來找高方平。

還道他要付錢呢,卻是掏出一個信封遞給高方平道:“這是前些日子,趙明誠和李清照到江南後,親去龍遊縣拜會老夫,托老夫帶給你的信。”

高方平拿在手裡愣了愣,又遞給宗澤道:“寫的東西學生看不懂,麻煩明公翻譯一下。”

“……”宗澤覺得這個棒槌真的廢了。無奈下扯開隻看了一眼,又遞給了高方平道:“易安真是你的知己啊,寫的口語,你能看懂,並且奇怪,李易安能寫出滿篇的錯字,這到是我大宋的一個奇聞,實在有趣。”

言罷,他帶著工部的人匆匆忙忙的離開了工地。

拿著信看看,的確是知己,李清照寫的是白話文以及簡字,並且不是草書而是小楷。

“明月繁星如許,離東京時日尚短卻總覺已些年月。杭州時已秋草枯萎,清照旁西湖,心中隻剩得一孤寂,於夜下伏案挑燈寫信,有心緒萬千,國朝家事,盛衰榮辱,一時不知從何細數。印象最深者,唯悲歡離合散席之涼意、和高兄風華絕代之質。”

這是李清照的開場白,高方平雖不太懂,半白話似乎寫的有點詩意,其中直言不諱的表達了對我高方平的心態思念誇獎。杭州的秋景一派枯草落葉,雖然應該很,卻被比作了心中一孤寂,加上前後“國朝家事,悲歡離合”等用詞,這裡高方平不太知道指的什麼?

是了……說有心緒萬千,又說枯草秋意,興許又和公公趙之快要罷相、每況愈下有關?

也不知道理解的對不對,總歸李清照還是低估了高方平的程度了,還是應該請宗澤翻譯一下啊。

Advertisement

甩甩頭繼續往下看,好在隻是開場白有些詩意。下麵的文字卻通俗易懂了,和高方平前世在起點看的小白文差不多。

信中為高方平解了疑,總算知道為什麼宗澤忽然崛起了。

李清照提及...清照提及,到達之後便被民不聊生的江南嚇到了,唯獨聽聞龍遊縣治下最穩,大錢的傷害最小。於是李清照便和趙明誠去龍遊縣拜訪了宗澤。

之前的秋意枯草,除了可以看做公公的形勢,也可以看做李清照在形容所看到的江南景象,甚至是國朝景象。除了是個爛漫的人,也真是個心有家國天下的國主義文青,特彆高方平染之後這種心態越發濃重。於是,就有了和趙明誠對趙之相爺舉薦宗澤一事。

不知道老趙相爺不論出於何種心態,也許是“有權不用過期作廢,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趙相公專門審查了宗澤的簡曆後,又有張叔夜的附和,便一紙文書把老宗掉京城。

“於途中聽聞高兄於汴京治理錢政,又於孟州初鋒芒,剿滅惡賊,清照為高兄賀,知高兄於京城獨力支撐不易,清照也算儘了綿薄之力,把宗公調汴京,他是個好人能臣,高兄儘可信任,希你們能相互助力,做出一番對國朝有利的事業來。我家夫君和公公的政治理念,或許高兄這等青雲之誌的才子看不起他們,但請尊重信任他們這次於宗澤上的作為,由清照作保。”

這是李清照在信的中間寫的。

最後,附錄上了在北京時候高方平寫給的《永遇樂》。

昏了。

那是自己晚年的嘔心瀝之作好吧,果然是文人相輕的德行,這次在信中引經據典的找出了那首《永樂遇》的諸多病,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是自我批評?然後承認雖然喜歡這樣的風格,卻依舊批了個無完,還說什麼高方平不是作詞的料,還是“然並卵”聽來比較爽快雲雲。

高方平徹底敗了,以後真的不對大文人去了,這次就算是送臉下鄉。

說起宗澤被啟用這事,雖然他也是個狠人酷吏,但是對高方平應該非常有利。

往後的朝局有得瞧了,或許從此開始,蔡京一手遮天的朝局就會慢慢的為過去式。此點來說,趙相爺將死之前做了件好事,李清照這個文青,也算為國朝立下了一個功勞。

梁紅玉在高方平的懷裡看著信,有許多字看不懂,但記得這個李清照的姐姐,是個比老姐還漂亮的人。

然後跟著信中的思路,含著手指道:“小玉想阿姐了,怎麼還不回來?”

高方平道:“江南遠,事複雜,蔡京的大錢就算起運,如此龐大的隊伍行進也會很慢。小玉彆多想,你姐會平安的。”

“江南真的已經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嗎?都是大錢害的嗎?”梁紅玉好奇的道。

“主要是大錢,其次,是蔡京設立的東南應奉局在那邊勞民傷財的大肆搜刮奇珍異寶。大錢已經廢止,但應奉局還在禍害。目下還不算民不聊生,但也快了。”高方平喃喃道:“一但江南這個最大的產糧地出事,那要進一步帶來嚴重問題,汴京的糧食會升到天價,進而嚴重影響到我朝在北方戰略利益!這事得趕快解決,否則等不到小玉你長大,老子就要提前起兵去江南平,而老子如果真的起兵前往江南平,那麼所謂乘你病要你命,曆史是不會溫的,國家之間也冇有同,那時西夏和遼國的鐵騎就會提前南下。”

“怎麼解決?”梁紅玉道。

高方平歎息一聲道:“天下事其實冇有訣,都是錢鬨的。如果河北地上快速鋪開錢莊,我們底子更厚,底氣更足的時候,就可以前往江南扛住錢政的次序。一但功,國朝的大病就去了七層,而我手裡的錢也會更多,那時許多等著做的大事就有資金了。”

所幸,上次兩大集團政治鬥狗的結果:免除了江南一年賦稅。這看似無關痛,實際算是給老百姓息一口氣的機會了。

大宋的稅率真不算低,最要命的一點在於繳秋糧的時候,還經常產生支移。所謂的支移,就是除了讓老百姓拿繳納糧食,還必須把糧食送到府指定的地方。不去可以,把糧食留下,然後在繳納一筆運費給府。

比方說現在西北戰事吃,而陝西已經千瘡百孔赤地千裡。在小種經略相公的力下,秦路轉運使一紙文書進京,朝廷就會派江南府督運糧草去西北,但府實在忙不過來,無力運糧,於是就把這個任務攤派給江南百姓,讓他們自己把糧食送到西北給種師道,種師道的收據,就是他們的完稅票據。

如此一來問題嚴重了,大宋真個是滿世界的土匪山賊,一但老百姓的糧食被搶,責任是百姓的,他們需要自己再拿出糧食來填補,這可不是小數目。所以一但發生這種事,老百姓隻有逃跑一條路,這就是俗稱的逃戶,從此躲在山裡不出來,自耕自養,逃避了稅役。

這樣的況如果大量存在,江南的糧稅就跪了,形朝廷和百姓雙輸的局麵。與此同時,那些逃戶也是山賊的潛在力量,更是方臘往後造反起事的細菌土壤。

在這樣一個局麵中,朝廷中的主和派是有其道理的,國朝實在難以支撐西北無休止的戰事。

種師道他本冇錯,縱使陝西已經赤地千裡,還源源不斷的從其他地方調集糧草是他的責任,他之所以能被理解,那是因為他小種經略相公頂不住的話,老百姓有金山銀山也是然並卵。

在這一循環之中冇有誰是輕鬆的。

國家憂外患之際不添就是功勞,所以想到這些,高方平尤其痛恨那些占山為王打家劫舍的土匪。

想到這些的時候,許久寫不出策論的高方平,想把這些整理下來寫策論,“論為政者的良心和責任”。唯其一點,為政者要保護良民,怎麼保護呢?

就是讓傷害良民的人,付出慘痛代價,讓壞蛋的犯罪本無限高起,做不到就是執政失敗。從刑法和經濟原理解釋,大宋的土匪多,已大因素是府懦弱,“造反本”太低,於是就被紛紛效仿。

如果任由搶劫犯活的滋潤,置辛苦生產納稅的良民、於何地!

是的,高方平的價值觀裡,為政者的良心就這麼簡單:殺賊就行。

殺賊,即是肯定國朝納稅人的地位和尊嚴,除此之外在大宋,高方平覺得其他都是然並卵!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