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旁冷淡地說著客套話,韓岡開始後悔方纔的試探,多說了兩句話就把王旁得罪了,現在他說話都是冷冰冰的,與自己換著沒有誠意的恭維。這樣的氣氛,化解起來難度不小,讓韓岡說起話來覺很累。吃力的與王旁繼續說著沒意義的廢話,卻一眼瞥到了擺在坐榻一角的一個帶腳棋盤,就放在手邊,顯然是經常使用。
韓岡頓時有了主意,刻意把視線逗留在王旁後的地方。王旁心有所覺,回頭一看,卻見是自己常用的棋盤。大概同樣是因爲跟韓岡說話太累,王旁回頭看到棋盤後,立刻如釋重負,提議與韓岡手談一局。
“不知韓兄會不會下棋?”
圍棋韓岡當然會下,不過就是個半吊子,無論前世今生。而且宋代的圍棋規則與千年之後差別很大,韓岡也只是憑著前的記憶,以及後來跟王厚等人下過的幾局,略地瞭解到一點。王旁如己願提議下棋,韓岡當然不會拒絕,心想幹脆趁機輸個幾盤,緩和一下跟王旁的關係也好。
這麼想著,韓岡便拱了拱手:“在下棋藝疏淺,還王兄手下留。”
“哪裡,在下的棋藝也不高。”王旁謙虛著,讓人撤去了榻上的茶幾,又親自把棋盤和兩個裝棋的木盒子搬過來。
棋盤和棋盒都有些破舊,面子上有不劃痕,看起來頗有點年頭了。放好棋盤,打開蓋子,裡面的棋子是陶瓷燒製而,底部胎,只有上半部纔有釉面。雖然有些陳舊,甚至一眼看過去,發現有好幾顆都崩了口子,但材質優良,上去溫潤,應該出自於定州或磁州的名窯。
坐到棋盤邊,王旁神便是一變,莊重肅穆,全神貫注,氣神簡直是換了一個人。王旁能主提議下棋,水平當然不會差,但看他現在的模樣,韓岡便是心中微微一驚,莫不是上了個國手吧?
韓岡過去跟王厚下過幾盤,但王厚的棋藝差勁得可笑,先是乘著韓岡規則不贏了兩局,接下來,便一路敗下去,毫無還手之力。跟韓岡下不贏,王厚又轉過去找王舜臣他們下。
誰知道王舜臣和趙隆雖然連棋盤十九路都數不全,但李信卻是高手,跟王厚賭了一子十文的彩頭,一局就從王厚那裡贏了四百個大錢。李信贏了錢不敢要,王厚倒是賭品甚好,老老實實地把賭賬給清了,還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能讓他老子知道。不過自此之後,就不敢跟李信再賭棋。
韓岡也跟自家表兄下過,每次都是在中盤就輸得一塌糊塗,從沒有拖進子過。現在看著王旁的模樣,比起李信下棋時還要更有高手風範,韓岡此時已經不是想著輸個幾盤,緩和一下關係了。而是要爭取表現好一點,不至於輸得太慘,免得丟人現眼。
韓岡遠來是客,便執白先行。兩人在棋盤的四個星位各自放下兩子,這四個子稱爲座子,在開局前就放下,也是此時圍棋的規則之一。
從棋盒中拈起一枚,韓岡右手落下,啪的一聲響,一顆白子就擺在了棋盤上。王旁擺子相應,方寸之間的戰場上,頓時燃起了戰火。
韓岡喜歡下快棋,很長考,沒想到王旁同樣下快棋。在棋盤上兩人落子如飛,只聽得啪啪的放下棋子的聲音。幾步下來,韓岡就發現王旁也不比自己強到哪裡,都是半桶水的水平。韓岡的棋風一直以攻爲主,全憑蠻力,這也是半桶水的通病,而王旁竟然也是一樣,在棋盤上,兩人殺得難解難分,一時間甚至找不到一塊完整的棋形。也不過半個時辰的工夫,就到了收的盤終。
宋時圍棋規則並沒有“目”這個說法,只算地盤,佔了多實地,就算多。空也好,子也好,一腦兒都算進去,只是不計眼位。最後兩人一算,韓岡在盤面上差了王旁一個子,但韓岡的棋型分作四塊,比王旁瑣碎的六塊棋要上兩塊。照規則王旁得還回兩顆子,這還棋頭。如此一算,韓岡反而贏了一子。
“承讓!”韓岡拱手笑道。
王旁與韓岡一般的爛水平,正好旗鼓相當。廝殺得痛快無比,下得興致高昂,即便輸了也不計較。他等不及地著:“再來!”
兩人換了先後手,這次由王旁先落子。方纔韓岡饒了先,卻只贏了一子,到王旁先手,他便是信心十足。一番酣戰,這次倒真是讓王旁贏了韓岡三子。
一勝一敗,連下兩局之後,王旁興致尤高,他很久沒有這麼痛快地下過了。找的棋友幾乎都是因爲王安石的關係,對局時都讓著他。這樣贏了王旁都覺得沒趣。只能閒暇時跟自家妹妹下幾手。現在到跟自家水平相當、棋風相似、又肯全力廝殺的韓岡,當然不肯輕易放過。
但韓岡卻不想下了,他過來又不是來下棋的。聽著外面的更鼓,都要往三更走了,王安石那裡還沒個消息,想來今天是見不到了。韓岡不打算傻乎乎地等下去,那樣反而會降低自己在王安石那裡的評價。
“難得下得這般痛快,真想再多下幾盤。”韓岡笑著站起,“只是時候已經不早,在下得告辭了。”
王旁驚訝地陪著站起:“韓兄不是來見家嚴的嗎?怎麼現在就要走?!”
“現下已近三更。相公今日剛剛病癒復歸,明日又要早朝,韓岡再不曉事,也知不能耽擱相公休息。左右在下最近還要留在京中一段時日,好等誥下來。等過幾日相公有閒,使人往城南驛傳話,韓岡必會再來求見……哦,對了,”韓岡從袖中出王安石的名帖,“相公的名帖韓岡實在擔不起。”
韓岡作風強勢,而王旁雖然是執政的親子,但生活在芒四的父兄長輩的影下,他的格中其實有些弱。被韓岡先聲奪人,王旁也不知該說什麼好,卻糊里糊塗地送了韓岡離開。
而王安石這邊纔剛剛說完,呂、曾、章三人分別把自己衙門中最近的一些要事向王安石做了彙報,又商議了一下接下來的對策。等到一切抵定,呂惠卿才道:“參政,韓岡方纔到了,由仲正陪著,要不要見他?”
“韓岡?!”王安石還沒說話,章惇卻先一步問道,“是哪裡人氏?”
“是秦州來的。由王韶所薦,河湟的事都得向他問個清楚。”
呂惠卿說著順帶看了章惇一眼,卻見他面有訝。呂惠卿有些奇怪,這章子厚不是會大驚小怪的脾氣,過去他跟蘇軾一起遊山,走到一座獨木橋邊,蘇軾膽小不敢過,而章惇卻大搖大擺地走過去,還在山壁上題了名。怎麼聽個名字就這麼吃驚?
“他的表字是不是玉昆?”章惇繼續追問。
“當然,玉出昆岡嘛。”
王安石也看出章惇的神有些不對,“子厚,你認識韓岡?”
“是家嚴認識。”章惇收起驚訝,回覆了從容淡定,正容道:“家嚴昨日剛剛自關中訪友而回,聽他說起了韓岡。前日家嚴在道上不幸上了狼羣,車子被上百條狼圍在中央,幾乎命不保。若不是韓岡和另一位喚作劉仲武,準備試殿廷的軍漢,一起殺退了羣狼,家嚴怕是要葬狼腹,這是救命之恩。”
“竟有此事?!”王、呂、曾聞言均吃了一驚。
章惇道:“我聽到此事時也是不敢相信。可畢竟是家嚴親經歷,不會有假。”
曾布在政事堂奔走,自是知道韓岡這個人,他對章惇道:“看王韶的薦章,裡面說韓岡在押送軍資時,曾領著三十餘民夫,擊敗數百埋伏於道左的蕃賊,斬首三十一級,繳獲軍械近百。還說他當時親手格殺了兩名蕃賊應,勇武是不用說的。當初我也是有些難以置信,但韓岡既然能在羣狼中救出尊翁,那就是板上釘釘了,不會有假了。”
王安石道:“韓岡據稱文武全才,王韶的信中將之比爲張乖崖。”
呂惠卿點點頭,“王子純【王韶】說的不錯。韓岡親筆撰寫的一部傷病營管理條例,我正好看過。兩萬餘字的條例,六大項,七十餘條,條理分明,事理詳細,方方面面都考慮到,治纔在他這個年紀無人能及……他可不僅僅是武勇。”
“韓岡的德行也不差……”章惇嘆道,“他救完人後,上馬就走,也不留下姓名。若不是家嚴趕慢趕,一直追到驛站,怕是連他份都不會知道。後來送得謝禮他也是一分不要。家嚴回來後就一直在說,此子大有古人之風。”
幾人把有關韓岡的信息合在一起,一個文武雙全,品德高致的青年俊傑的形象便出現在眼前。王安石一拍桌案,爲自己的怠慢後悔,“如此英才如何讓其枯坐偏廳,來人,快把韓岡請過來!”
可片刻後,卻是王旁走了進來,道韓玉昆已經走了。
“怎麼就讓他走了?!”王安石有些生氣。
王旁訥訥地低聲回答:“他說是大人明日還要早朝,不敢再打擾。等大人何時有閒,他會再來拜訪。”
章惇笑道:“想不到這韓玉昆還是有點脾氣的!”
若是沒有方纔的那段議論,幾人說不定會因此而對韓岡心生反,但現在一看,卻真覺得韓岡的確是才高氣壯,所以才能來去無礙。
“無妨,三哥兒你明日親去城南驛,把韓玉昆好生地請來。爲父也有許多話要問他。”
一部穿越小說,女主角強大,男主角強大,總之真的很好看啊
【古穿今+老祖+爽文+虐渣+馬甲+雙強】 她是千年靈修老祖,卻因渡劫失敗,借體還魂,意外到了什麼現代社會,還有了一雙兒女。 本是很完美的人生,原身偏偏有個渣得不能再渣的老公還有個虎視眈眈的綠茶。 呵,她千年老祖,豈是這等凡人斗得過的? 高智商崽崽也在線支援老媽:渣爹,快給媽咪跪地求饒!
時書一頭悶黑從現代身穿到落後古代,爲了活命,他在一個村莊每天干農活掃雞屎餵豬喂牛,兢兢業業,花三個月終於完美融入古代生活。 他覺得自己實在太牛逼了!卻在河岸旁打豬草時不慎衝撞樑王儀仗隊,直接被拉去砍頭。 時書:“?” 時書:“操!” 時書:“這該死的封建社會啊啊啊!” 就在他滿腔悲鳴張嘴亂罵時,樑王世子身旁一位衣著華貴俊逸出塵的男子出列,沉靜打量了他會兒,緩聲道:“學習新思想?” 時書:“……爭做新青年?” 謝無熾面無表情:“6。” 這個朝代,居然、不止、一個、穿越者。 - 同穿古代卻不同命,謝無熾救時書一命。時書感激的找他閒聊:“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村子的命脈,你要不要來跟我混?吃飽到死。” 謝無熾看了看眼前衣著襤褸的俊俏少年,淡淡道:“謝了。我在樑王座旁當謀士,生活也挺好。” “……” 感受到智力差距,時書忍了忍:“那你以後要幹嘛?” “古代社會,來都來了,”謝無熾聲調平靜,“當然要搞個皇帝噹噹。” 一心一意打豬草的時書:“…………” - 謝無熾果然心思縝密,心狠手辣。 時書驚慌失措跟在他身旁當小弟,眼睜睜看著他從手無寸鐵的新手村黑戶,積攢勢力,拓展版圖,逐漸成爲能逐鹿天下的雄主。 連時書也沾光躺贏,順風順水。 但突然有一天,時書發現這是個羣穿系統,只有最後達到“天下共主”頭銜,並殺光其他穿越者,才能回到原來的世界。 “……” 一個字:絕。 時書看看身無長物只會抱大腿的自己,再看看身旁手染滔天殺孽、智謀無雙的天子預備役謝無熾。 ——他還不知道這個規則。 時書深吸了一口氣。 當天深夜。 時書拿著一把短刀,衣著清涼,白皙肩頭微露,誠惶誠恐爬了謝無熾的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