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過完了正月,郡守府裡開了衙,許清嘉又忙碌了起來。今年開年,各縣鄉還未有不好的訊息傳出來,整個雲南郡都盼著今年有個好年。
江南十八家藥商在正月底便派了十幾名藥材上的掌櫃以及懂行的藥師前來,準備在九縣先行選地開始試種藥材。州府派了醫藥博士隨行,另委派了吏,也好隨時察看此事的進度,好回來與許清嘉稟報。
此事關乎著整個雲南郡未來的經濟,因此許清嘉十分的重視。
尉遲修對此事倒不冷不熱。
經過了上次的事,許清嘉在尉遲修麵前倒依舊是從前的樣子,十分恭敬,似乎事事尊他,但是真有州郡事務,許清嘉也未見得要聽從尉遲修的安排。大權還是在他手裡。
尉遲修是從四品通判,原本許清嘉是正五品,比尉遲修要低了一級,但是開年之後,朝中便有聖旨下來,概因許清嘉在災麵前有決斷,又不曾向國庫手要銀子,便又升了一級,如今與尉遲修品級相同,皆是從四品員。
從此之後,許清嘉在尉遲修麵前倒不必再以「下」自稱了。
一眾雲南郡的員表麵上似乎對同知與通判都沒什麼想法,公事之上全然看不出什麼來,唯獨高正,大家都知道那是許清嘉提拔上來的心腹之人。但實質上,大部分員都偏向許清嘉,隻極小部分的員是偏向尉遲修的。
比如錄事劉遠道。
他自己最重資歷,總覺得許清嘉從一個縣令爬上來,對韓南盛留下的這幫吏們理應恭敬。結果許清嘉是個十分勤勉的員,日常對大家倒也客氣有禮,可是真辦起公事來,那就是六親不認,一點麵子不給,隻管埋頭苦幹,使喚起下麵吏來也是毫不手。
劉遠道總覺得,比起韓南盛在時,大家都更忙了。但也沒見許清嘉給整個雲南郡帶來了什麼明顯的變化,不過是年輕人沒什麼閱歷,瞎忙活罷了。
至於教導夷人百姓種植草藥,劉遠道對此報有悲觀的心態。
雲南郡多屆員,就沒見哪一位員提起過這事兒,許清嘉這次能度過此劫,就是有個能忽悠人的舅兄,哄人了一幫江南的藥材商們買了糧來救濟災民,真要能將整個雲南郡變全國最大的藥材供應基地——癡人說夢呢吧?
因此,當劉遠道在仔細觀察之後,發現通判大人似乎對教導夷人種植藥材也不抱什麼熱,他便自然而然的靠了過去。
許清嘉可沒空理下麵的員們心裡在想些什麼,他隻需要知道自己下發的每一道政令都能夠執行徹底就好。
如今趕上春耕,他索親自帶人去巡守全郡,從春耕到縣學漢語的推廣,以及九縣的藥材種植況,各縣令們的工作況,都需要深的瞭解一番。
胡隻能嘆息,嫁給一個工作狂,隻能接他隨時隨地的出差,忙碌。親自收拾了一大包服,又叮囑了永壽一番,這才放他們主僕離開。
這次巡守全郡,乃是許清嘉執掌雲南郡事務以來,對整個州郡的深瞭解。他帶著段功曹,以及州府幾名吏,還有差勇一同離開州郡,留下樓玉堂與高正在衙署看著,小事與通判商議,但不可親易下決斷,大事還是儘快的報與他知曉。
樓司馬是聰明人,又與段功曹在私下議論過通判大人的為之道,他們都是許清嘉直屬吏,有了許清嘉這番叮囑,便心知肚明,同知大人這是防著通判大人的。
男人們在衙署各有應變,在後院的雲南郡的眷們相,表麵上也算是十分的和諧了。
二月裡,通判夫人設宴,邀請了胡以及州郡所有眷。通判夫人以前沒拿府君夫人開涮,二人掐架,胡至多也就算個圍觀群眾,偶爾見韓夫人敗的太慘,助助拳什麼的。如今與通判夫人平起平坐,也不知是通判夫人天生好鬥呢,還是因為賈繼芳的事兒,看胡不順眼,總之開年這場宴,便開始尋胡的茬。
詩作對彈琴這一招,是韓夫人拿來對付通判夫人的,胡與通判夫人在此項上倒是半斤八兩,誰也不必害怕誰。因此通判夫人倒沒有拿此項來為難胡。
家是商人,胡家也是商人,論出二人也是差不離,倒也沒什麼好鄙視的。
倒是唯獨論起家裡的人,通判大人家裡人不,許府後院唯胡一人。通判夫人在宴席之上便要提一提妒婦,讀書不多,隻不過會拐彎抹腳影,全是市井裡那些妒婦如何如何,最後被夫家休離的,總歸結局不好。末了還要問一問胡:「許夫人覺得如何?」
可惜胡臉皮厚,向來覺得妒忌是項德,特別是自在家夫君許清嘉的一再縱容之下,近年的妒氣是愈盛了,聽到一點許同知的桃花,回來便要跟他磨半天,總歸時時擰了發條,不讓同知大人失足一次。因此自覺自己在這方麵做的十分到位,此刻更是理直氣壯,「我家夫君一直說,婦人若是不妒忌,那定然是心中沒有夫君的。還覺得我心中十分重視他,這才容不得他邊有婦人。難道不是這樣嗎?」
高娘子在下麵抹著帕子低頭笑。
許夫人秀恩向來秀的這麼理直氣壯,難道不知道自己此話講出來,在座的婦人們全部都要妒忌起來嗎?
段夫人當場笑了出來,「夫人這話說的,甚合我意!」又惘然而嘆:「可惜我家那個沒良心的,都沒個定。」不過自去年至今,似乎已有好轉,家已經許久沒因為段功曹在外麵的桃花而上演全武行了。若說段功曹幡然悔悟,段夫人倒也不信。
樓夫人家裡雖也有妾室,但樓玉堂在妾室上淡淡的,多是宿在正室房裡。樓夫人與胡因為兒子在一起上學的緣故,時間久了相的也越發融洽了,因此便笑道:「夫人這話,簡直是在傷咱們的心。我倒是不妒忌妾室,我妒忌夫人好命,上了同知大人倒是個專一的男子!」又嘆息世上男子多薄倖。
唯劉夫人生了五朵金花,膝下養的兒子還是妾室生的,自覺在家裡沒有盡到延續香火的重任,多年來對劉遠道納妾很是認真重視,當作嫡妻份工作來做,此刻便忍不住在說兩句:「同知夫人還年輕,待過得幾年,還是要給同知大人選個妾的。隻不過選妾,還是選那些穩重清白的良家子,總比進來個狐子的強。」對於妾室人選,劉夫人經驗富,便自覺傳授胡一番。
胡側耳聽著,緩緩一口口啜著杯中酒,似笑非笑就那麼瞧著劉夫人,倒覺得將納妾這項工作深研究,倒也算是個人材。
劉夫人還當在認真聽取過來人的意見,便說的愈發起興了。唯樓夫人在旁捅了幾下,也不見停口,便索不再製止。
直講了好一會子,樓夫人實在看不下去了,招手讓丫環斟了杯茶來,遞了給:「瞧你一口氣說這麼多,恨不得把多年的經驗都傳授給同知夫人,快喝口茶歇一歇罷。」
劉夫人喝茶的空檔,胡了個懶腰站了起來,「坐了這許久,夫人招待咱們來賞春,是不是應該帶著咱們在園子裡逛一逛?」
通判夫人含笑應了,心道今日說的同知夫人啞口無言,心中大曰,便帶著們往園子裡去了,一路指著園中景觀賞,倒也說說笑笑。
到得一拱橋邊,那拱橋下引來的是活水,活水裡養著許多錦鯉,橋頭各豎著倆燈柱,上麵雕著花紋,卻是實心的,十分的沉重,胡便笑道:「姐姐們不知道,我生來是個人,嫁了我家夫君是個書生,這才學著賢惠了起來,不過如今仍學的不像。」
說著一手便將那近上百斤的石燈柱給舉了起來,掂了掂又放了下去,吐一吐舌頭:「我家夫君老說我子頑皮,而且力氣大,尋常三五個男人可能也不是我的對手。外麵的人千百,可唯獨一樣不好,力氣太小,我又喜歡跟要練武,我家夫君閑了就陪我玩,如今他忙的什麼似的,也沒空陪我了。說實話,我也覺得納個妾在家裡放著賞心悅目,又可稱姐道妹,跟通判夫人似的,待下麵的妾室丫頭們多好啊,也不寂寞。陪我玩倒也沒什麼,可惜就怕萬一被我不小心玩一玩,就玩的缺胳膊斷了,當真不好玩的很。我家夫君隻好打消了這個念頭。」
眾人還不知道這子,見舉起了這麼重的東西,頓時都呆看著,通關夫人都傻了眼,劉遠道夫人也傻了。
胡心道:我還沒告訴你們老孃十幾歲就能掌刀殺豬,缺胳膊斷都是小事,萬一鬧出人命來,那就當真不好了。不過怕嚇著這些婦人們,就將這話嚥到肚裡去了。
高夫人笑盈盈看著,什麼話也不說,心道你們知道什麼呀,許夫人在南華縣可是名人,都不知道出去打聽打聽,隻在這裡拿話來,真是蠢婦!
一向覺得,許夫人是個神奇的婦人,平日瞧著也是溫婉賢惠的,與尋常宅婦人沒什麼不一樣,可真深下去,就覺出不同來了。可惜不想跟這些婦人說,總覺得讓他們發現更好。
作者有話要說:剛張死了,差點沒趕上全勤,所以最後一段了,才修了一下,很抱歉!
不行了,明天必須要早更了,再這樣下去這個月的全勤獎就別指了!
(騷包不羈七殿下VS可甜可颯小白蓮) 甜寵無虐,架空無邏輯,入股不虧 *** 容家幺女,體弱多病湯藥不斷,一朝落水命喪黃泉後孤魂附身。 她身嬌,她體弱,她手持係統,混的風生水起。 她說:我不想做短命鬼。 於是她靠著係統活的生龍活虎。 她說:送上門的臉不打白不打,打一回賺一回。 於是她在這條打臉路上漸行漸遠。 *** 都說七殿下不學無術、獨愛風流,時長流連於各個花樓醉生夢死,瀟灑自如。 直到他與容颯相識。 花樓?不去。 美人?不看。 這些庸脂俗粉怎能與小嬌花相提並論。 ** “救命之恩該以身相許,小美人打算何時許?” “能成為我容颯的夫君,必定是要一生一世一雙人,敢問殿下做好守寡的準備了嗎?” 一個裝瘋,一個賣傻,這是兩個棋逢對手、旗鼓相當的愛情故事。
作為世人眼中柔柔弱弱的她,她其實覺得挺冤枉的。 明明她很強,還強的逆天好麼。 世人皆知,丞相府的廢柴五小姐有四個把她寵上天的強大哥哥,忽然有天哥哥們都失蹤了。 早就對她羨慕嫉妒恨的一干人等覺得落井下石的機會來了,個個爭先恐后的出手,結果被虐的鬼哭狼嚎。 五小姐柔弱的笑了笑,哎呀,大腿沒了,我自己當大腿就行了啊。 這時候世人才知,嬌滴滴的小白花,切開都是黑的,根本就是食人花啊,惹不起惹不起。 五小姐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強到爆炸。 這年頭碰瓷的見多了,但是碰瓷救命之恩的還真是第一次。 俊美男子碰瓷救命之恩一定要以身相許給五小姐,五小姐表示,我可以不接受嗎?俊美男子搖頭,當然不可以! 標簽: 爽文、扮豬吃虎、女強、咸魚翻身
上一世,繁華京城無人不識宋家嫡女宋絮清,出了名的驕矜,是宋家捧在手心里長大的姑娘。但奈何宋家嫡女不思進取,整天聽曲兒逗鳥兒,世家女子當會的琴棋書畫是樣樣不精,然其命好,早早就被婚配于太子裴翊琛。重來一世,死于廢太子裴翊琛刀下的宋絮清悟了。裴翊琛能看中她,不僅僅是看重她的家世,還看中其不理世事的性格。為了這輩子能夠安然活到晚年,宋絮清早早抵達學堂,從學堂歸來后便投身于琴棋書畫中,晚間請來教坊先生習舞。本已習慣宋絮清不作為的世家女子驚了。眾人:她這麼做,定有她的深意,而我豈能落后于她?此后,眾世家女子不是在學習,便是在學習的路上。春日馬場蹴鞠比拼,本該坐在場下的宋絮清一襲便裝騎馬奔來,英姿颯爽。眾世家女子:她什麼時候學會的騎馬!?-且為了能存活,宋絮清決定與養病于南澗寺的三皇子,未來的太子裴牧曜結為好友,只不過南澗寺墻垣過高,在獲取裴牧曜信任前,需要學會爬墻。某日夜里,南澗寺。與好友商議事務后,裴牧曜漫步于院間,忽而聽聞一陣細碎的腳步聲,隱于暗處的護衛現身,然而卻聽到墻垣高處傳來呼救聲。被高墻嚇得魂不守舍的宋絮清眸中帶淚,“救…救命啊!”-端午宮宴,宋絮清一曲成名,宋家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聽聞太子屬意于她,宋絮清驚魂未定,思來想去,打起了裴牧曜的主意。夜深人靜,久未爬墻的宋絮清再次爬上墻垣,她顫顫巍巍,好不容易爬到頂處,就瞧見站于高墻下的裴牧曜,他冷著一張臉,活像閻王。宋絮清:“……”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正當她轉身之際,活面閻王道:“下來,我答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