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後人眼裡,恐怕要將干擾修史的罪名扣在自己的頭上,這代價未免太大!想到這些,李世民心裡有多有些不願,嘆了口氣,喃喃地抱怨,“朕其實本不在乎,朕做過的事,已經足夠讓朕名垂千古。何必強行修飾?!”
“陛下當年說過啊,歷史要由我等來寫!”長孫無忌笑了笑,低聲回答。
“朕說過這話?”李世民早已不記得了,皺著眉頭追問,“什麼時候,朕什麼時候如此狂妄過!”
提起當年事,長孫無忌眼裡立刻充滿了狂熱與自豪,“陛下當年,對我,劉弘基,還有叔叔說的。當年,我們一同去探二小姐回來的路上。臣一直記得,陛下當年的風采,一直沒有忘記!”
“朕說過?”李世民茫然追問,目過凌煙閣的紗窗,遙遙看向北方。傍晚的天空上,有一淡淡的雲氣在移。幾顆碩大的流星從雲後過,將天空點一片絳紅。
一個暗紅的球兒突然從半空中飛過,徑直砸向紗窗。憑藉多年征戰養的本能,李世民迅速向後一閃,然後出手掌,乾淨利落地抓住了球上的紅穗子。
“誰在胡鬧!給我拿下!”做完了這些,他累得直氣,臉瞬間沉下來,準備給肇事者一個教訓。
樓下擔任警戒的衆武士早已衝了出去,將“刺客”抓住。李世民怒氣衝衝走下凌煙閣,看見十五、六歲小姑娘俏生生地跪倒在臺階之下,口稱“臣妾死罪!臉上卻沒有任何畏懼之!”
凌煙閣本爲皇家道觀裡邊的一個小樓,附近冷清得很。平素很有人會靠近,更不會有宮敢著跑來玩耍。所以武士們防懈怠,居然讓一個小丫頭驚了聖駕。李世民見面前的孩眼,怕自己一怒之下殺錯了人,強忍住火氣質問道:“你是哪個宮裡的野丫頭?怎地如何大膽?難道朕的皇宮裡沒有王法麼?”
“臣妾是陛下的才人武氏啊。陛下難道已經把臣妾忘了麼?”滿臉委屈,撅著反問。
“武氏?”李世民楞了一下,想不起自己什麼時候封過這樣一個才人。他強健,所以邊人也多,自從髮妻長孫氏故去後,後宮疏於管理,所以一時不上侍妾們的名字來很正常。
“可,可人家一直聽,聽說陛下過目不忘呢!”小姑娘十分委屈,低下頭去,搭搭地哭泣起來。不爲君威,只爲自己被人忽視。
李世民不欣賞這樣的子,他總覺得面前的孩有些過於膽大。正準備給對方一個嚴重的懲罰時,長孫無忌卻悄悄地拉了拉他的袖,低聲道:“此是應國公的掌上明珠。陛下且寬待一二!”
“應國公,哪個應國公?”李世民回過頭去,衝著長孫無忌追問。國公是大唐對異姓臣子最高的封爵,他不記得自己封過這樣一個國公。
“是先皇陛下封的應國公,早已亡故的武士矱將軍!”
“哦!”李世民恍然大悟,“就是當年遼東跟著張仲堅、劉弘基一道殺回來的那個武士矱,朕知道了!”
笑著向前走了幾步,他和氣地將武氏才人攙扶起。“你啊,怎地這樣胡鬧!”口中的話依舊是責備,語氣中已經帶上了幾分長輩的關。
武士矱的兒都這麼大了。李世民知道自己這代人真的老了。握著掌中的荑,他心中慢慢涌起一種難言的。那是對年青的留,對青春羨慕,還有一對過去的憾與負疚。
武才人就這樣讓李世民挽著,不躲,也不害。忽閃忽閃的大眼睛裡充滿了火焰。
此前途不可限量!長孫無忌心中猛然一凜。他很後悔自己剛纔多,不該救下這個妖般的子。但武氏的手已經被李世民握在了掌心,他縱使想說話,也失去了合適的機會。
他將永遠爲自己這次失誤而付出代價。
若干年後,武氏登基爲帝,自名爲曌。在羣臣的支持下重新定義世族,徹底大破了豪門大姓把持國家的局面。
盛唐時代由此而起。
注1:渤海國興起於隋末唐初,時間不詳細。地域包括今天的東三省北部及海參崴、庫頁島,據史書記載,其國製度服飾皆與中原相同。北宋後期,該國毀於民族大融合。
注2:疊唱(三)其實是本書正式結尾。三個尾聲皆爲滿足讀者不喜歡懸念而補作。如果大夥不喜歡尾聲一,請選擇尾聲二或者三。
前世過勞而死的醫生轉世大康第一奸臣之家,附身在聾啞十六年的白癡少年身上,究竟是他的幸運還是不幸,上輩子太累,這輩子只想嬌妻美眷,兒孫繞膝,舒舒服服地做一個矇混度日的富二代,卻不曾想家道中落,九品芝麻官如何憑藉醫術權術,玩弄江湖廟堂,且看我醫手遮天,一統山河!
大唐初立,百廢待興。作為穿越者,正是大展鴻圖的好時機。 軍事物資,生活物資,妥妥的發財了啊。有這些東西,李世民想不嫁女兒也不成啊。 還有唐詩宋詞都還沒出呢,這可是妥妥的裝逼撩妹好東西啊。 大唐周邊的那些個國家,你們都等著,還有海外的那些,你們也等著。
高陽偶然發現自己電腦上多了個叫萬朝剪輯的軟件,號稱,視頻可讓萬朝中的所有人都看到。什麼各朝皇帝啊,歷史名人啊。抱著順手上傳的想法,高陽先后上傳了千古一帝,十大謀士,十大統帥等榜單,但逐漸,高陽不當人了……盤點萬朝后宮八卦,盤點萬朝那些狗血事榜單相繼曝光。……朱棣:“什麼,朕大明后世誕生了一位大明戰神?”李二:“我去,治兒,媚娘可是你的庶母啊!你怎能占有她!!!”李隆基:「完犢子,朕搶楊玉環的手段也被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