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拐個王爺去種田 第167章 雇人

《拐個王爺去種田》 第167章 雇人

第167章雇人

陳果兒一蹴而就,又覈對了一番,在心裡估算了一下說道:“三天後你們就去謝家窩鋪村的陳家取貨就可以了。”

眾人紛紛告辭離開。

範掌櫃擔心的看著陳果兒,“這貨訂的是不是太多了?”

萬一到時候不上貨的話,那可是要賠銀子的,尤其陳果兒還每個人收了定錢。

陳誌義也憂心忡忡的看向陳果兒,這也正是他擔心的。

米花和粳米糖一共訂出去六千多斤,這還不算給範掌櫃的。陳誌義一個人維持集上賣的和範掌櫃的都有些吃力,剩下的那些去哪弄啊?

“放心吧,我們能忙的過來。”陳果兒笑了笑,不是盲目收訂單的,答應了就能做到。

範掌櫃見陳果兒一副竹的樣子,也不好再多言,陳果兒他們休息了一會就離開了茶莊。

“再去打個崩鍋,也像爹那種大的,俺也能搖。”七郎道。

“還有俺。”陳蓮兒也點頭,每天在家裡也冇什麼事,可以幫忙做米花。

“俺子也好的差不多了,俺也行。”李氏也道:“咱家這麼多人,肯定能忙過來。”

雖然他們也覺得陳果兒接的單有點多,但一家人誰也冇有埋怨,而是主,共同承擔。

陳果兒心裡暖暖的,臉上的笑容更大了。

“崩鍋是要打的,不過用不著咱們全家都上。”陳果兒道,“爹一個人就夠了,咱們還得做粳米糖吶。”

Advertisement

新出的粳米花還要經過熬糖,定型的工序,這些都需要人手。

“那……”陳誌義的臉垮了下來,閨這是拿他當牲口使吶?就算他冇日冇夜的忙,也做不出來這麼多啊。

陳果兒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咱們可以雇人啊,以後咱們的訂單會越來越多,單靠咱們自己個肯定忙不過來。”

雇人?

陳誌義和李氏麵麵相覷,他們從來冇想過這些,在他們心裡靠自己個勞賺了銀子就很滿足了。

“那能行嗎?”李氏擔心的道。

“有啥不行的?”陳果兒看向眾人,“咱們還在土地廟做,爹去找幾個老實本分的人做天散花,晚上崩鍋就推回來。娘也去找幾個乾活乾淨,手腳利落的,咱就在家裡做粳米糖。”

這樣既可以保障崩鍋不再被,也能提升生產力,還能給那些農閒時候賦閒在家的莊戶人家找點活乾,陳果兒覺得這是好事。

“工錢就按照斤數來,二十斤一文錢,多勞多得。”陳果兒看向陳誌義,“爹,如果是你會來嗎?”

陳誌義想了想,他現在一天能做出八百多斤米花,那就是四十幾文錢,一個月就是一兩多銀子。

莊戶人家種一年地也才剩下十幾兩銀子,這絕對算是不錯的收了。

現在又是農閒的時候,莊戶人家整日冇事做,能賺點銀錢當然好了。

Advertisement

“肯定能來。”陳誌義點頭,莊戶人家最不缺的就是力氣,“那,待會回去俺就找人去。”

“俺也找幾個手快,乾淨利索的。”李氏也滿臉笑意。

一家人就去了鐵匠鋪,跟徐鐵匠商量明早之前再打造十個崩鍋,徐鐵匠也滿口應承。

一個大號的崩鍋五百文錢,十個就是五串錢,那可是五兩銀子,頂的上他幾個月的收了。

,俺把夥計們都上,連夜趕工,明早你們來拿就。”徐鐵匠黝黑的臉膛滿是笑容,忙招呼夥計們開工。

陳果兒付了五百文錢定錢,一家人又去了連記糧鋪,這次他們直接進了三百斤粳米,全部都是今年的新米。

之後又去雜貨鋪子買了一百斤白糖,一家人這纔回了謝家窩鋪。

陳誌義直接去找人了,李氏跟陳果兒他們先回了家,換了服也出門了。

陳果兒坐在炕上把銀錢都倒出來,今天一共賣了五百多斤粳米糖,八百多斤米花。粳米糖十文錢一斤,五百多斤就是五千多文錢,米花一文錢二斤,八百多斤就是四百多文錢。

陳果兒用五串錢跟範掌櫃換了五兩銀子,剩下的留作週轉用。

崩鍋定錢五百文錢,粳米一千二百文錢,白糖一百文錢,一共花了一千八百文錢。

加上前天賣的,一共是二十九兩多銀子,去掉明天早上要給徐鐵匠剩下的四千文錢,他們現在手裡有二十五兩銀子零七百文錢。

Advertisement

把賬本和銀子都收進錢匣子裡,陳果兒一邊逗弄著兩隻小狗,一邊問陳蓮兒,“姐,晚上咱吃啥?”

“你想吃啥?”陳蓮兒放下繡了一半的帕子,抬起頭看了看天,現在做飯還有點早。

“咱還吃菜包子唄。”陳果兒笑瞇瞇的,想起那天的菜包子就要流口水。

“行,今天咱們吃發麪的,俺先去把麵發了。”陳蓮兒說著就下了地,舀了些白麪和苞米麪攙和在一起和勻了放在炕頭,用一個大盆扣上。

“那我和哥去買。”陳果兒又數出些銅錢,和七郎去了鎮上。

來到鋪買了二斤五花,又去隔壁買了兩遝大紙。

“咱買這老些紙乾啥?”兩遝大紙花了十文錢,七郎有點心疼。

“還得再做一個賬本,等爹和娘找來了乾活的人,每天得記賬。”陳果兒道:“還有一遝是給哥寫字用的。”

這段時間七郎每天晚上都對著年畫寫字,他捨不得用紙,就用筆沾水在木板上對著年畫寫,最近寫的已經有點樣子了。

“俺現在還用不著這些。”七郎訥訥的道,“俺在木板上寫就好的。”

雖然陳果兒買的大紙已經是最便宜的,但他還是覺得太貴了,他們雖然賺了點銀子,也要省著花。

“哥,字要勤練纔會有長進,過年開春你就要去私塾了,到時候唸書再練字會很辛苦。”陳果兒想了想又買了本三字經,“這回就不用照著年畫寫了,照著這個寫就行。”

這上麵的字陳果兒基本上都認得,簡字也是從繁字簡化過來的,不會寫不代表不認識。

七郎啟蒙晚,就需要比彆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俺肯定好好唸書。”七郎把三字經珍惜的抱在懷裡,這是他長這麼大以來擁有的第一本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