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懸疑推理 一品仵作 第十五章 金殿受封

《一品仵作》 第十五章 金殿受封

大興建國六百餘年,高祖以汴州為基打下天下江山,後定都盛京。書趣樓()

初升,白雪皚皚覆了城壕,萬丈金輝裡坐著巍巍古城。

天剛破曉,城門便開了,錦毯鋪過金橋,迎將士披甲凱旋!

元修率文武衛將軍、前後左右四將軍、偏將與中郎將共十名將領,領親兵五千穿戰袍騎戰馬,過金橋,進城門,長街!

長街上百姓如,龍武衛執腰刀列兩旁,茶樓酒肆、銀號當鋪、客棧雅莊,皆被擁的百姓堵得看不見了門臉。臨街窗子皆關著,窗後卻見人影綽綽,淡淡的脂香自窗裡飄出散長街,隻為尋那十年春閨夢裡人。

那人端坐神駒之上,簪螭虎雪冠,穿鮮袍銀甲,挽神臂烈弓,長弓殺氣凜,銀甲雪霜寒,映那人眉宇星河朗朗,乾坤坦

那人後,猛將相隨,麵龐如刀刻,目藏劍,威凜如虎,唯後方一員小將略顯單薄。那小將舞象之年,簪蒼鷹雪冠,穿白袍銀甲,踏鷹羽戰靴,不過年郎,卻披五品甲!年跟隨在末,雖單薄,氣度卻如莽莽北原裡紮的青竹,清卓堅毅,不可摧折。

後,五千兵相隨,馬踏青石,軍容齊整,甲冑寒徹,腰間長刀未出鞘,風裡卻似有殺音。

長街寂寂,百姓無聲,原為看熱鬧而來,如今卻人人繃著心神,大氣不敢出。

長街,將士還朝,如一把出鞘利劍,盡六百年古都富麗靡靡,豁開一路沙場征戰波瀾壯闊。

西北軍!

戍守國門的戰神們,得勝歸來!

沿街百姓無人出聲,不約而同地以靜默目送將士們城門,過長街,走荊道,鞭炮未響,獅龍未舞,戲班未唱。這一日,盛京原本該有的熱鬧場麵皆未有,隻因無人想堵住將士們還朝的路。

Advertisement

宮門前等候的禮部員迎到人時頗為詫異,時辰竟比預計的早了不

將士下馬,東門大開,元修率五千將士東門,過景門,上乾華門廣場,列高階之下。

有宮人自乾華殿出,手捧聖旨高聲宣誦,宣聖上仁德,頌邊軍之功,十年之功,一一細數,將士跪聽,高呼忠報國誓。

聖旨宣誦罷,宮人將聖旨奉去一旁,此道頌功之旨今日將同封賞的聖旨一道兒八百裡加急送往西北邊關,下到仍在邊關鎮守的將士們手中。

“宣西北軍將領進殿——”

宮人長聲喝報,元修率眾將士謝恩起,五千軍立於廣場,將領隨元修上玉階,步步登高,披甲殿!

殿中天子高坐,百肅列,眾將領殿而拜,宮人將聖旨一展。

啪!

將士垂首,聽封!

“西北軍大將軍元修,固關城,戍邊防,外抵胡虜,剿馬匪,定國安邦,忠烈蓋世,封一等鎮軍侯,賜良田萬畝,金銀萬兩。”

“西北軍鎮國將軍顧乾,忠君報國,戍邊半生,封一等忠勇伯,賜良田萬畝,金銀萬兩。”

“西北軍驃騎將軍魯大,英武果敢,勇冠三軍,封二品鎮西將軍,賜良田三千畝,金銀三千兩。”

顧乾和魯大等西北軍將領皆未還朝,封賞聖旨當殿宣讀後還要加急送往邊關。十年戍邊,西北軍將領皆有封賞,宮人宣旨之聲如,一波接著一波,傳出金殿,廣場上空如聞雁鳴。

“西北軍左將軍王衛海,封三品平西將軍,賜良田千畝,金銀千兩。”

“西北軍右將軍趙良義,封三品安西將軍,賜良田千畝,金銀千兩。”

……

封賞按品級自高而低,先封了西北軍老軍將軍,再封新軍!

新軍六月征自江南,九月抵達邊關,至今半年時日,多於石關城練兵,小規模參加過邊關戰事,有功者尚不足以封將,卻有一人出寒微,短短半年時日,封五品!

Advertisement

此人此時正在殿上!

那人跪於最末,恭肅垂首,不見麵容。

宮人執旨,不知是念久了嗓子疲累還是口乾,竟破了嗓音,“西北軍英睿中郎將週二蛋!”

嗓音一破,分外刺耳,百皆似被這尖利之音刺著,齊齊蹙眉,先跪著的年將軍,再那宮人,皆以為聽錯了。

村野之名,也能登金殿聖聽?

“西北軍英睿中郎將週二蛋,斷奇案定軍心,破機關救新軍,戰馬匪護百姓,敵營救主帥,實乃智勇雙全,無愧英睿之號!封西北軍左將軍,賜良田百畝,金銀千兩,欽此——”

封將聖旨就此讀罷,眾將領旨謝恩,帝道平,眾將起,百暮青。

隻見年蠟黃麵眉細眼,難以想象如此平平無奇之貌,卻做下諸多驚世之事。

半年時日,一介賤民自邊關至盛京,金殿封,居四品!

此例莫說寒門未有,士族也未有之!

矚目,暮青肅立,麵無表。今日封之職不出韓其初所料,果真是四品左將軍,聖旨中也未提水師之事,顯然剛還朝,元相國對知之甚,尚不放心。以昨夜和韓其初的推測,今夜宮宴纔是考驗。

早朝時辰並不久,眾將平後,帝王又親口表彰了一番西北軍戍邊的功績,每彰一功,眾將都得跪謝聖恩,呼忠報國誓,禮節繁瑣。暮青跪跪起起,礙於宮禮不曾抬頭,連龍袍角都沒看到。

表彰過後,百便提了宮宴一事,意思是今晚即是大年夜,又是將士還朝之日,可謂雙喜,因此今晚宮宴理應大辦!不僅要宴請諸王百,還要宴請五胡使節團。如今兩國議和,此舉一為彰顯我國乃禮儀之邦,二為彰顯我朝富麗強盛,揚大國之威,震懾番邦雲雲。

Advertisement

這些事本就是事先商議好的,此時說起不過就是在朝上走個過場,帝王準奏之後便退了朝。

退朝時又行了番宮禮,待帝王走後,百才紛紛起

但有一人未起——元修。

元修跪著,垂首轉,麵向一人,道:“孩兒不孝,見過父親。”

靜默,暮青循著去,見一老者負手立於元修麵前,竟有花甲之年,絳紫盤領仙鶴華袍,兩鬢含霜,目威炯。父子十年未見,再見時在朝堂,元相國隻微微頷首,威聲道:“你母親在家中念著,回府再敘吧。”

元修道是,這才起

圍賀,元修一一寒暄,暮青隨在人堆裡出了金殿。

一出金殿便見廣場上五千兵昂首肅立,百負手金殿外,齊發喟嘆之聲。

“軍容齊整,勢若星河,不愧為戍守邊關之狼軍!”

“五千軍便有此勢,三十萬軍實乃利劍也!”

“我朝有此狼軍,真乃社稷之福!”

暮青見此不由麵生寒,早朝已退,帝王已去,百卻不出宮,反而在金殿之外高階之上指點軍容,好似閱兵!這等有失臣子本分之事,元相國為百之首竟不阻止,反由著百胡言。

“相爺在朝為國殫竭慮,大將軍在外忠報國,真乃虎父無犬子,堪為我朝佳話!”

“此言差矣,如今不該稱大將軍,該稱侯爺了。”

皆怔,隨即笑起,又紛紛恭喜元修。

暮青見元修麵也淡了些,回對王衛海和趙良義道:“你們將人帶出宮去,我且回府一趟,晚上宮宴再聚。”

王衛海和趙良義領命便下了高階,直去廣場將那五千兵帶往宮門。

“還有你。”待人走後,元修又對暮青道,“上回你在邊關封,聖上賜了你座宅子,地契房契都給你了,那宅子地段我瞧過,在城南街上,鷺島湖附近,景緻頗好。你且去瞧瞧,帶著你的人先安頓下來。”

他本想邀去相府一坐,但方纔百胡言,壞了他的心,想必也心不佳,那便改日!這一議和,他們應會在盛京住些日子,先安頓下來最要

暮青點了點頭。

“你初到盛京不識路,我先送你過去!”元修對暮青說完才對元相國一揖,道,“父親,軍中將領回京尚需安頓,兒子先將人安頓好再回家中。”

元相國頷首道:“嗯,為一軍主帥是該先安頓好軍中將士再談家事,你且去吧,為父回府自會與你娘說。”

“謝父親。”元修恭敬謝過,這才帶著暮青與其餘西北軍將領先行出宮。

一行人下了高階,過了廣場,直往宮門而去,元相國負手立於金殿外,目卻落在暮青背影上,深深審視,直到一行人出了宮門,再看不見。

盛京分外兩城,外城住著百姓,城擁著皇宮,王侯公卿、士族京府邸皆在城。

鷺島湖乃城南一景,兩岸有桃林,湖心有島,春賞桃花,夏賞白鷺,秋品桃,冬賞湖雪。南街的宅子並非有銀兩便能置辦得到,不是宮裡賞的,便是王侯公卿府邸,也有些是士族高門置下的外府,用以小住賞景的。

暮青的宅子三進三出,麵向鷺島湖,宅中有閣樓,登高臨窗便可賞湖景,後有小園,宅子不大,比不得五進七進的大府,卻勝在幽靜緻。

暮青非那挑剔之人,這宅子卻也頗合心意。

楊氏將宅子裡裡外外瞧了一遍,笑著回稟道:“稟將軍,府中一應傢俱都是齊全的,各屋裡連古董花瓶等擺設都是現的,後園的景緻打理得也好,無甚什可添,隻需添些服侍的下人。”

“無需添人,我不喜吵鬧。”暮青道。

“對!咱們將軍喜靜。”劉黑子點頭,他服侍暮青有段日子了,對自比楊氏瞭解得多,當下便道,“咱們是武將府邸,將軍有親兵,無需小廝服侍。”

“這……”楊氏有些為難,不添人倒沒什麼,隻是廚子得添一個,“將軍喜靜也得吃飯,將軍乃江南人氏,想必吃不慣京中麪食,還是添個江南廚子的好。”

“此言有理。”元修在旁邊道,“京中我雖多年未回來了,尋個江南廚子還是容易的,這事兒給我!”

“不必。”暮青搖頭,看向楊氏,“我對吃食不挑剔,隻需清淡些,廚房裡的事就給你了。”

來盛京可不是為了過舒坦日子的,自己的知道,查起案來得罪的人定不會,吃食之事最好不經外人之手,防著些總是沒壞

楊氏有些詫異,越菜醬味重,主食也是麪食,是怕暮青不習慣,當初才沒攬廚房的事的。但也是明白人,大府裡的那些事都經歷過,自知暮青要經手廚房之事的意思,這是將自己人信任了,楊氏心中,因此便沒推拒,痛快地應了此事,“奴婢聽將軍的,菜食會記得清淡些的。”

暮青點頭,說完了此事便又對其他西北軍將領道,“諸位將軍住我這裡吧。”

這些將領並非都在京中有宅子,他們雖都封了田地金銀,但家眷都在西北,沒必要在京中置辦宅子。京中置宅太花銀兩不說,也不是有銀兩就能買得到,有這銀兩還不如給在西北的妻兒老母。再說了,這次回京,若能領水師都督之職,就會在盛京常住,他們卻未必久留,武將指不定哪日就要奉旨回邊關,沒必要在京置宅。

諸將聽了皆笑了起來,“這就不用你小子心了,俺們早就盯上了大將軍的宅子,一起他那兒去!”

“沒錯,我在邊關時,朝中封賞賜了幾座宅子了,挑座寬敞些的,掛上大將軍府的匾額就能住人了。”元修道。

“啥大將軍府,侯府!”旁邊一名將領道。

其餘人皆笑鬧道:“對!咱們大將軍現如今是侯爺了。”

一名將領掐著嗓子道:“侯爺萬安,小的們要去侯府住幾日。”

眾將鬨笑,元修一腳將那將領踹出了門去。

暮青挑眉看向元修,聽出他話裡之意來,問:“你要搬出府去住?”

元修聞言臉上的笑意淡了些,道:“自然,搬出去住自在些!”

回京煩心事已經夠多了,他不願住在相府,除了朝中事,還得理會兄弟姐妹那些破事,不如開府單住,府裡搭個練武場,沒事跟將士們比比拳腳,多自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