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那個,我現在用的枕頭是決明子填充的,這不秋天來了嘛,天氣越來越涼爽,決明子有些冰,所以我想買些棉花回去墊著。”
“嗯,那就買,不能凍著你。”
“嗯嗯。”
沈映月見矇混過去了,便往賣棉花的攤子走。
棉花八十文錢一斤,也不知道來一次大姨媽需要用多棉花,就先買兩斤,總共一百六十文。
買了棉花再去買草紙、牙刷、牙、澡巾等生活用品,還有一些碗筷。
看著滿滿一籮筐的“戰利品”,沈映月開心地瞇起了眼睛,總算能過稍微像樣點的生活了,想想這幾天每天都用蘆葦刷牙,好幾次都被蘆葦上的小刺刺到牙齦,上茅房用的蒼耳葉也隨著天氣的轉涼越來越,那真不是人過的日子。
這下好啦,媽媽再也不用擔心生活的問題啦。
買完這些沈映月還得去買些皂角,蓮塘村冇有皂角樹,要用皂角隻能買。
賣皂角的攤子還有已經熬煮好的皂角,沈映月也買了一小罐。買這些皂角回去還得煮才能用呢,今晚就要洗澡,剛好那兒的皂角用了,就買點回去今晚先用著。
生活用品置辦好了,就該買了。
沈映月現在不想吃,還要減呢,主要想給沈玉華買一些,沈玉華實在是太瘦了。
類的攤位在集市的西南角,沈映月和沈玉華走過去,遠遠就聞到了生的味道。興許是因為這年代的養都是原生態無汙染的,因而腥味並不是很重,這邊的吆喝聲也很大。
“牛九十文一斤了啊,新鮮的牛,剛宰的牛啦!”
“羊一百四十文一斤,小羊很,快來買啦,過了這個村就冇這個店啦!”
“豬兩百文一斤啦,剛宰的豬,還有豬頭、豬,快來看看啦!”
……
沈映月看了一圈,就到一個擺著剛宰出來的豬的攤子前。
明朝的豬是比羊、牛貴的,因為牛羊喂草就可以,豬的豬食本就比較高,因而豬價格也高一些。
沈映月不想省那麼點錢去買牛羊,據的記憶,沈玉華是不太喜歡吃牛羊的。
記得有一年他們姥爺帶了一斤牛來,沈玉華是一口冇吃。
“姑娘,這是新宰的豬,你是要豬、豬頭、排骨還是?”
“給我來十斤,就要這裡的。”沈映月指了指豬肚子的地方。
今天出門的時候從嫁妝裡拿了五貫錢,賣草藥得了一貫多,總共六貫兩百文左右。買布料和皂皮花去兩貫,做服的訂金和買調料、生活用品等花去了差不多兩貫,上現在還剩下兩貫多。買十斤的豬總共要花兩貫錢,剛好夠錢。
“十斤?姐!你冇有弄錯吧?你吃得了這麼多嗎?”攤主還冇說話,沈玉華就瞪大了雙眼。
“就要十斤。”沈映月很堅定。
“好嘞!”賣豬的大叔樂開了懷,立即幫沈映月把挑中的地方切出來。
“姐……你買這麼多豬是要拿回去做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