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越時空 科舉逆襲:最強女首輔 115:親近和信服(5更)

《科舉逆襲:最強女首輔》 115:親近和信服(5更)

「怎會弄錯?府試第一場,程卿正是頭名,如今拿了府案首是正常發揮,他本就是南儀縣案首!」

「沒錯,我們都認識程卿……」

南儀縣的考生不得要向別人介紹程卿一番。

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長百歲。

年齡不是限製一個人就的因數,戰國時甘羅十二歲出使趙國,十四歲就被秦王封為上卿,同宰相……相比之下程卿十四歲纔拿了府案首,好像也不是那麼令人難以接嘛。

程卿也有幾分意外。

看來第三場的策論是投了主考俞知府的喜好啊!

唔,俞三雖是個跋扈的混賬,俞知府倒是公正公允的父母,看在俞知府的麵子上,以後可以讓一讓俞三。

再三確認無誤是程卿拿了府案首,程珩大打擊,偏這時他的小廝終於喪著臉了過來:

爺,您落榜了……」

小廝的聲音很小,程珩一時沒聽清,「你說甚?大點聲再說一次!」

「您落榜了!小的在榜上找了許久,沒有爺您的名字!」

小廝的表都快哭了。

程珩也覺得五雷轟頂。

「不可能!我引經據典,耗盡心一篇錦繡華文,程卿了府案首,我卻落了榜,這是什麼道理?」

年啊,你這是問出了眾多落榜考生的心聲呀。

他們也覺得自己考的很好,偏偏就落榜了。

再看程卿,小老弟,你年紀這麼小,晚兩年再考也行啊,唉!

Advertisement

搞得大家想欺騙自己是時運不濟都沒辦法,學問還不如年齡小的,到底是他們蠢呢還是不夠刻苦呢?

嗚呼,可能是兩個原因都有……

落榜考生都覺得自己悲傷辣麼大,好在隻是個府試,今年不過明年可以繼續考,失落歸失落,眾目睽睽之下還不至於失態。

程珩不了。

他覺得程卿在嘲笑他,同族兄弟在嘲笑他,憤難當,裡喊著「我的策論寫的極好」出人群跑了,小廝急忙去追,連鞋都跑掉了一隻。

「唉,又瘋了一個!」

眾人唏噓。

為了科考發瘋的,年年都有,也不缺程珩這麼一個,大家連看戲的**都沒多

幾個程氏子弟覺得臉火辣辣的。

天啊,程珩真是夠了!

大家都是姓程的,心裡有想比試的想法,不用大聲嚷嚷告訴外人吧?

何況又是輸了。

這樣的表現擺明瞭就是輸不起咯。

比單純輸給程卿更丟人!

程卿人逢喜事神爽,並沒有痛打落水狗,還不吝惜表達自己的大度,央求五房的下人幫忙找一下程珩:

「珩堂兄一時不了打擊才言行失常,我不生堂兄的氣了,千萬要把他人找到,我怕他一時失態做出什麼傻事!」

五房的下人聽從吩咐去找人。

同族幾個子弟都對程卿服氣了,誇程卿有容人之量。

程卿擺手,「珩堂兄以後若還針對我,我照樣會毫不客氣還擊。但不管我倆怎麼鬥,那是關起門的部矛盾,可在外麵我們南儀程氏是個整,同族兄弟還相互扯後,不是讓外人看笑話嗎?」

Advertisement

程卿來了大魏有一年,也搞清了宗族的意義。

關上門隨便打,走出去卻是一家,穿越前所在的家庭也差不多是這樣,雖比不上南儀程氏有底蘊,那也是有名有姓的新貴,到了程卿這一輩更是去了暴發戶的土氣。

原來的程家,和現在的南儀程氏本質上也沒什麼差別。

族裡的資源肯定要爭的,但夥同外人一起打程氏子弟萬萬不行,不管是從前程家的大家長還是如今的五老爺,都不願意看見那樣的畫麵。

五老爺上門去訓斥朱氏,正因為朱氏犯了五老爺的底線。

弄明白這點,程卿就比較好拿分寸了。

當眾說幾句好話又不,以後再收拾起程珩,沒人會批評

程卿笑瞇瞇的接著眾人的恭維,一路被簇擁著回了落腳的小院。五房的家僕給力,已是找到了程珩,不過程珩不願意和程卿幾人見麵,躲在房間裡不出來。

這次來參加府試的程氏子弟,除了大意失荊州的程珩,包括程卿在的所有人都考過了府試為『生』。

現在他們要麵臨兩個選擇,一是留在宣都府安心溫書以等待五月的院試,二是收拾行李回南儀縣,過段時間再來。

「宣都是省府,學道大人常駐在此,院試也是先由宣都府開始,我們一來一回的多有周折,不如留在宣都府備考……」

Advertisement

族兄一邊說話,一邊看向程卿。

程卿明明是年紀最小的,卻又似乎了份量最重的,族兄年紀居長,下意識徵詢程卿的意見。

程卿想了想還真是不同打算:

「我個人卻是傾向於回南儀去的,我們自己溫書,哪有在書院方便,遇到問題隨時能請教各位夫子和師兄們,雖然離院試不足一個月時間,但用這段時間繼續求道解,或許能讓我們的學問再上一個臺階。」

這倒也是。

閉門造車,誰來指點誰?

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遇到不懂的經義,那就是相互耽誤了!

程卿見幾人已經意,又添了力氣勸說:

「何況宣都是一省首府,不知比南儀小地方熱鬧多倍,在南儀老家,我們麵臨的,在書院有夫子約束,在家有長輩管教,心思都不敢渙散,滯留宣都不走,一天兩天的能不出門湊熱鬧,十天半月的能不能忍……各位族兄,我自問是沒那個定力的,所以想回南儀去!」

程卿這話可謂是肺腑之言了,眾人看的眼比之前更親近。

主張留在宣都備考的族兄更是長揖致謝:

「虧我還年長你幾歲,竟沒考慮到這些。小郎你不僅學問好,人品更令為兄欽佩,你本可不告訴我們這些的!」

先前還程卿大名,如今乾脆改口了『小郎』。

反正一群人裡,程卿年紀最小,小郎也不算錯。

在族裡算肯定有比程卿更小的,但幾人同來參加府試,又有了與眾不同的,在他們眼裡,倒隻看進去一個程卿了。

程卿就是小郎,小郎也特指程卿,稱呼裡包含著難以言喻的親近之意。

程珩像小旋風般衝出來:

「要走你們走,我可要留在宣都,有些人自己定力不夠,還要質疑別人學壞,我偏就要在府城住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