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越時空 科舉逆襲:最強女首輔 125:人情債,重如山啊(加)

《科舉逆襲:最強女首輔》 125:人情債,重如山啊(加)

程卿鼻子發

走出何家時一個勁兒暗自嘆氣。

穿越就穿越吧,直接變男倒還簡單了,娶誰不是娶啊,看在何老員外和麵上,一定毫不遲疑娶了何婉。

小姑娘說話直,的,放在邊省心,不必擔心枕邊人的算計,越想越合適。

可自己偏偏又沒變男,扮男裝去把小姑娘娶回家,頓時了騙婚的人渣。

不想當人渣的程卿拒絕了何老員外的垂青,走出何府大門時,覺得自己和何老員外的多半要完蛋。

司硯不知道何老員外在席上和程卿說了什麼,程卿去參加院試,司硯都沒跟去。

在碼頭倒騰貨是次要的,當小廝的首要是伺候好自家爺。不過程卿待的事也很重要,是程卿不許司硯跟去的。

司硯做的生意,又和何家有關,眼看著程卿從何府出來一臉嚴肅,司硯小心提醒:

爺,想在碼頭做生意的人不,您說春天正是販的好時候不假,小的從前也沒經驗,多虧了五老爺和何老員外暗中照拂,小的才沒有被人騙本錢……」

五老爺就不說了。

何老員外是真的對爺好啊。

南儀多水多山,能種稻的田,百姓就選擇栽種桑樹養蠶。

桑葉養蠶,蠶吐,蠶能織綢布,綢布比土布貴,還能頂替糧食稅,每個地方的老百姓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南儀的學風鼎盛,家家戶戶都想讓男丁讀書,求學卻是要銀供的,銀子從哪裡來?

Advertisement

賣力氣伺候田地的漢,不如雙手靈巧的人織綢賺的多,要能自家有幾張織機,供男丁讀書沒問題,節儉持家的還能攢下一份家業,買宅置地都不在話下。

程氏也有自己的桑田,有織廠,有布行。

何家同樣是靠收織布起家,如今還是宣都府有名的大布商。

就是程卿家在楊柳巷租的房舍,原也是縣裡汪布商家的別院,汪布商本來很有家底,前幾年汪家布莊織出的綢緞甚至搭上了務府的採購,一躍了貢品,汪家也擺出了皇商的派頭,誰知也蕭何敗蕭何,承平五年,汪家供的綢緞出了問題,汪家一下被打回原形不說,同行抓住機會兌,汪家產業被打擊到十不存一,房舍能賣的都賣了,一時沒賣的也租了出去。

宣都府的綢布匹很有名氣,南儀縣算是宣都府綢其中一個原料和初級加工基地。

南儀縣水路四通八達,大碼頭上每天都有外地來的商船停靠,商人們從這裡販收布。本地的市場基本被縣裡幾家大戶壟斷,剩下點零碎的邊角料也不是那麼好吞的,程卿將朝廷的卹金兌銀子,其中五百兩給了司硯做本錢,打發司硯下鄉收

收來的並不馬上賣掉,而是拿去當鋪又換銀子,再繼續收

司硯按程卿說的話,請了兩個幫手,將收來的蠶一點點挑選整理,最後一擔擔都是上等品。這樣的蠶,外地行商是搶著收購的。

Advertisement

五百兩銀子本錢,隻忙了兩個月,已是翻了兩倍,這也是為什麼程卿有底氣允諾每月給柳氏五十兩家用。

這錢好不好賺?

其實不好賺。

下鄉收有多辛苦不說,養蠶的鄉民也不是個個都老實本分,往蠶裡摻水摻沙子增加重量的,還有以次充好,把壞埋在下麵的,收的一不小心就要上當!

程卿再三叮囑,司硯一開始沒經驗還是被騙過幾回。

後來司硯再送去當鋪,就得了當鋪掌櫃的指點,司硯結合程卿教的,慢慢到了門道,短短兩個月獲利厚,程卿府試和院試都是販最忙的時候,所以司硯也沒跟著程卿去宣都。

不商,人家當鋪掌櫃好端端的幹嘛要指點司硯生意經,當鋪的老闆姓何,是誰在幫襯程卿不言而喻。

可以說何老員外對程卿真是照拂,司硯覺得自家爺出了何府好像不太高興,忍不住勸了兩句。

程卿的腦殼更痛了。

司硯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就碼頭那當鋪,何老員外剛才還提過一,說是何婉將來的陪嫁之一……這種財兼收的好事,難道程卿就很願意往外推?

是不在乎銀子,因為有自信能賺到銀子,但不代表嫌自己錢太多啊!

——唉!

「別說了,先去武新鎮。」

和何老員外那邊還是要想辦法修復關係,程卿剛拒絕了娶人家孫,在何老員外消氣前要把何家的事放一放,先按原本的打算去周家。

Advertisement

武新鎮顧名思義,鎮上第一大姓就是「武」姓,周恆家是外姓人,在武新鎮基不深厚,家中有幾十畝薄田,也種桑養蠶,他家與程卿家像,隻周恆一個獨子,別的都是兒,周母帶著兒們養蠶織布供養周恆讀書,周父也是個老秀才,在村裡辦了蒙學教孩啟蒙,收點束脩補家用,一輩子也沒啥大出息,最驕傲的大概是教出了周恆?

周家家境是不好,走出去也能堂堂正正做人,因為周父的職業很麵,不像崔家是商戶!

周恆要不和崔彥走的近,在書院裡不會到歧視。

程卿在去武新鎮的路上,把周恆的況捋了捋。

至於周恆為何要給崔彥當跟班,原因也很簡單,周恆很缺錢,崔彥出手大方,在麵子和實惠中,周恆選擇了後者——程卿對此可沒有半點歧視,家是還沒到很缺錢的份上就翻案了,真要吃不飽飯穿不上了,纔不會嫌在大魏當商人地位低一心要去考科舉,先當了地位低的商販最實在!

所以程卿對周恆的定義是一個明白人。

人家不白白當跟班,拿崔彥的好,就替崔彥張羅,銀貨兩訖的等價換,正是程卿最悉的相模式。

到了武新鎮鄉下,很快打聽到了周家。

周家正在辦喪事。

藥味還未散去,周家掛了白燈籠,周恆穿一孝服,胳膊上纏著黑布條,整個人浮腫虛弱。

「還未恭賀程師弟連中三元……多謝程師弟援手,愚兄才能見家父最後一麵!」

程卿從宣都府請來的好大夫還是沒能救回周恆父親的命,周父這場病拖了一個多月,已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但宣都府的大夫也頗有本事,一番救治,讓於彌留狀態的周父又堅持了幾天,熬到了院試放榜,聽到周恆中了秀才的訊息才含笑閉眼,也算是死得瞑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