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耽美BL 寧為長生 第135章 寧州之禍

《寧為長生》 第135章 寧州之禍

第一百三十五章

鎮北侯府得知朱定北落海失蹤的消息之后不過一會兒便得信說是虛驚一場。小說族文學網

饒是如此,老侯爺也覺心口砰砰直跳,后怕地對管家朱三道:“就不該聽他的,怎麼能出門一個人都不帶在邊像什麼話。”他心里琢磨著這一次定要送些人過去給孫兒防用,再不濟真出了事也不至于讓他們閉目塞聽后知后覺。

朱三無奈道:“侯爺,小侯爺在長信侯爺邊有人照看,你放心。再說,屬下以為小侯爺邊也帶著自己人,夠用了。”

老侯爺聽罷雖然放了點心,但還是氣呼呼的:小兔崽子,這兩年培植了不自己的人手,連他這個老頭子也被拋在后了!

不多時有小廝來通報說秦統領家的大公子和賈府的十一公子來了,老侯爺這才有了笑臉,去見見這些小輩。朱定北臨走前囑咐他們時常來府里看二老,替他照顧著,這些孩子牢記在心時時過來走,倒也讓老妻不再寂寞。

樓家兩兄弟原先也一道過來,不過在幾天前那兩個孩子瞞著幾人搭船南下去了,也不知道現在如何。

朱定北此時還不知道他千叮嚀萬囑咐不讓樓安康和樓安寧獨南下的事阮了,這時候他正在寧衡書房中看書,待到聽到來與寧衡商談事的人陸續退出寧衡的臥房后,他才放下手中書本往臥房而去。進來時卻不見護衛在寧衡邊的寧叔,朱定北便過問了一聲。

寧衡:“藍州牧到府上來了,寧叔與他有故便跟著去看看。”

朱定北一聽是廣州州牧藍鹿,不由低笑出聲:“這麼快就來差了?”

他口中的差事,卻是寧家人大張旗鼓找上州牧府請他大辦海上襲擊寧家商隊的那隊寇匪。原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也不知道這個藍州牧會拿什麼來差。

Advertisement

“他也不過盡力而為罷了。”

寧衡給他倒了一杯熱茶——他深知朱定北的習慣,如果邊沒人提醒,他看一天書都不會想起要進食喝水。

朱定北想想也是。

本就是沒有結果的查辦,藍州牧只要做到他所能做到的事就算給了寧家代。

想到這些日子廣州府臨海的風波,朱定北毫沒同心地對那些被剿匪的海寇幸災樂禍。南邊商船往來頻繁,海上的哨所塢口皆有常兵把手,海寇比起北邊來反而不算猖獗。

只不過,這幾年平州府得了海妖一族的相助那些在北海的海寇被得沒有生路,才有許多人陸續往南邊逃過來另尋生計,因此南海一代的海寇比往年要多了一倍不止。

能因為寧家家主“重傷”一事,讓府臨幸一下這些海寇,也算是為百姓造福了。

朱定北與寧衡再說了一會兒話,寧叔便回來了,手中還帶著一封信。

那并不是寧衡他們常見的信,上面的邸印記是沿路驛站的印信,說明這封信是正正當當經過大靖沿途驛站借由驛之手一路從京送到廣州寧府上來的。

朱定北拆了信一看是樓安寧的筆跡便是眉心一跳,待看完信更是苦笑不得。

他將信遞給寧衡,道:“樓大再這麼縱容樓二那崽子,遲早得吃苦頭。”

寧衡看過之后卻不像他那麼擔心,只是吩咐寧叔讓沿途的商鋪船隊注意些,盡可能照顧他們,一旦到了廣州府的地界立即把兄弟倆接到寧府上。寧叔應聲出去通知族人了,朱定北卻頗覺頭疼地甩了甩手中的信封,口中道:“樓二那小子還是這麼讓人不省心。”

這幾個人里要說任樓二說不上第一,但要說固執不聽勸,這首名樓二爺當仁不讓。

Advertisement

且他總有辦法讓他那個“耳”的胞兄俯首聽耳,替他盡心盡力,這兩年真是越發無法無天了。

寧衡見他對那幾個人有不完的心,總有些不是滋味。

這些年,不管是秦奚拜師學藝不改從軍志向,還是點燈熬油準備三年后秋闈國試的賈十一,抑或是勞家業給胞弟敗壞的樓大,還有最不讓人放心的總倒騰些“神兵利”的樓二,都沒讓朱小侯爺親力親為關懷備至。

唯獨自己,他極有主關心。

寧衡腹誹了兩句,但也不得不安于現狀:比起給他添麻煩惹他勞,自己還是做他的后盾等他回頭看來,更讓他覺得安心。

于是便老生常談地說道:“安康有分寸的。”

朱定北不以為然:“他們兩個小兔崽子打小到護國寺都算出遠門了,船都沒做過幾次,我——”

寧衡忍無可忍,他垂了垂眸,漫不經心道:“他們都不是小孩子了,長生。”

被打斷的朱定北道:“怎麼不是孩子了。誒,阿衡你安排兩個時常南北往來的好手跟在他們邊,免得連他們的行蹤都不知道,實在讓人不放心。”

寧衡“唔”了一聲。

辦完事在門外聽了兩句的寧叔忍俊不,此時見自家主人已經到了某種忍耐的極限,不由出聲相助:“侯爺,小侯爺,方才屬下從藍州牧口中得知,廣州海師要從平州府調一批人過來,過兩日就到了。”

平州?

朱定北眼睛一亮,忙問:“可知是誰?”

寧叔看了眼神變得十分溫和的家主大人,忍笑道:“是京董家的二爺,聽說曾在小侯爺府上借住了幾月的錢公子也在其中。”

“妙極!”

朱定北擊掌道,而后看向寧衡:“等他們到了,咱們請他二人到寧家見一面如何?”

Advertisement

若不是寧家家主還在“臥床不起”的養傷期間,他也想親自去海師大營中同闊別多年的董明和和錢悔見面。這些年雖然保持書信往來,但說起來已經好些年不曾見到他們了。

寧衡見他沒有撇下自己心中一喜,遞給寧叔一個眼,后者忙說:“小侯爺我這就去安排。”便樂呵呵地走了。

朱定北果然如寧衡所愿地不再替樓家兩兄弟沒完沒了地心。

他往里丟了一塊糕點,又起一塊往寧衡里塞,笑瞇瞇地道:“錢悔兄長這幾年在平州建樹頗,明和師兄更不用說。不過他們兩個人一個在五品中郎將上坐了兩年,一個在三品中郎將上一地呆了四年。如今平州也沒有大的戰事要立軍功不易,他們只能熬歲數才能往上升。現在總算挪了窩,這品級說不得得往上升一品。”

在海上三個月,朱定北和寧衡都忙著謀劃朱崖島上的事

除了他關注的鮮卑府和涼州的消息,其他諸如董二爺的消息便忽略了許多,因此今日才得知他二人調任一事。

寧衡:“陛下年前已令兵部修改布防政令,除了邊境五洲和州之外,其余各州駐軍每五年一換防,更迭主將。想必月前已經定議推行。”

朱定北了然。

在鮮卑府布防穩固之后,原本大靖北境雍州至平州此四州已有的大靖邊境石碑也被撤下,為大靖州,不再履行邊塞要職。

如今政令同行,主將每五年一換駐地,監軍每三年一換,能在一定程度上讓軍權在領將手中分散,讓皇帝更好把控。

“如此也好,省得養著這些蛀蟲平白耗空大靖國庫。”

對于此項革新,朱定北雙手贊

說起此事,朱定北隨即想起另一件事來:“寧州那邊戰事可有進展?”

在他們出發之前,寧州府突發戰役,西南的盤越撣國連同野人蠻族攻打寧州,寧州駐軍力戰,在他們海之前局勢一直膠著。這還是羌族人靜觀其變才能維持住的局面,一旦寧州出現敗勢,羌族人便會坐收漁翁之利,將戰事推不可挽回的地步。

寧衡未答反而說起后宮一事:“宮中的淑妃娘娘已病了兩個月了,大皇子不忍母妃憂思,已經向陛下請命要去寧州討伐西南蠻族。”

“討伐?”

朱定北將手中糕點丟開,饒有興趣地看著寧衡。

寧衡抬手角的糕點碎末,點頭道:“兩個月前,西南蠻族一隊盜匪殺進了阮家主屋在里面大肆屠戮搶掠。阮氏一族幾個守在主屋的族老殉難,主屋還被放了一把火燒,雖然有幾個人僥幸逃生,但是祠堂也沒保住,被燒毀了。”

朱定北一驚。

盜匪猖獗殺進主宅已經是為人子嗣難容的事,更何況是放火燒毀人家供奉祖先的祠堂!

大靖重孝,亦重宗親。

祠堂里供奉的牌位雖是死,但卻是維系一族人的關鍵所在。這種舉,猶如挖人祖墳,斷人子孫脈,難怪一向以溫雅親和為世之風的大皇子這一次會親請上戰場。

朱定北沒問大皇子是否得了陛下的允準,以貞元皇帝的心是絕對不會放大皇子去寧州的——寧州本就是淑妃母族所在,又是邊塞要地,皇帝不會讓自己兒子涉險,也同樣不會讓他親母族漲外戚氣焰。

皇帝仍舊未立下儲君,這兩年年的皇子爭鋒的勢頭已經越演越烈,其中以大皇子銳王和四皇子霖王最炙手可熱。

皇帝正當盛年,可以容得兒子在眼皮底下蹦跶,卻絕不會讓他們任何一人跳出自己的手掌心。

他關心的是阮家主屋被蠻族盜匪攻破一事。

“是誰引的路?羌族,盤越,撣國皇室,還是……寧州?”...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時間找到本站哦。

2987743.html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