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商(大清藥丸)》 第180章
Advertisement
林玉嬋骨頭一疼, 一瞬間如墮深淵。
人的記憶是有依托的。有時候,往事如煙,卻被一件舊、一枚舊, 勾起許多早已褪的回憶。
那些以欺負人為樂的惡伙計, 給口水粥, 讓捉蟑螂,誰心不好都能來扇一掌。每天仰王掌柜的臉, 生怕一不小心被他賣了, 一邊賠笑一邊學手藝;有時實在不了那子抑,沖地想, 老娘不干了趕被老天收了算了!……
林玉嬋再一次讓王全拖住, 在德行當牛做馬擔驚怕的那些日子,就自作主張地在腦海里放了個彩集錦, 讓有種“一夜回到解放前”的錯覺。
驚慌道:“我哪有契?誰把我賣了?”
而崔梅看到王全一口咬定要見, 這可不像信口開河, 他心里也一瞬間犯迷糊:難道這兩人真的有舊?林姑娘一向小心謹慎,又怎麼惹著這姓王的了?
還是盡心盡力地勸解:“王掌柜, 王老板, 人家小姑娘一個人創業不容易, 你別嚇唬人……”
王全冷笑。
“一個人創業?一個的, 怎麼可能單獨創業?你不問問,本錢是哪來的?來上海之前, 在做什麼?”
生意人心中只有明和算計。如果這林八妹是個灰頭土臉小乞丐, 今日讓王全上,或許他只會踢上一腳, 出一口心里悶氣。
可林玉嬋今日的衫打扮,還有崔梅對的態度, 明顯能看出來,死妹仔如今混得不錯。還來海關做生意!
多半是傍了有錢大老爺。給點本錢,做生意玩票。
那王全可就不能輕易放過。
按大清律,奴籍之人,財產都歸屬主家。
當然眼下的大清風雨飄搖,人人都在鉆法律的空子。也有主家默許奴婢積蓄私產,另立門戶,甚至有多年之后,主家敗落無人,為奴的反而富貴滿堂,幾代之后,反過來欺負主家——這種倫常倒置的事,如今也時有發生。
但,主奴關系是永遠不會變的。分家另過的奴婢,就算做了富商捐了,理論上,見到主人還是得跪拜伺候,禮不能廢。
否則,主家隨時可以起訴奴婢犯上不敬,追討財產,讓府治刁奴的罪。
不過縱有這種案子,主家既已破敗,無錢打點衙門,多半也勝訴無門。父母最多判那奴婢后代破財消災,施舍原主人一點錢,雙方和解完事。
這是現實。
但王全心里已經打好了算盤:咬定林玉嬋是卷款逃的妹仔,律法和道德都站在他這邊。只要告上了衙門,他稍微活一下關節,就能判一個重罪,然后吞沒的全部資財!
德行可不是當初呼風喚雨、牙里摳點渣子都能養活一群人的巨富了。蚊子也是,這妹仔不管開著多大的鋪子,王全打定主意,都要把它給搶過來。
就算傍了富商,做了姨太太,要贖,拿錢來!
王全心里飛快盤算這一遭,心想,鬧得越大越好。不榨干全部家,就讓以后沒法做人。
于是把這林八妹拖出崔梅辦公室,重重踩著潔的大理石地板,對走廊里的圍觀群眾大聲道:“家務事!這是廣州齊老爺府上逃的奴婢!別看如今人模人樣,其實是個蛇蝎毒婦!卷了老爺府上的錢開鋪子,在上海招搖撞騙,我這就扭送去衙門,讓老爺評評理!家務事,讓大伙見笑了!”
手里的妹仔還在拼命掙扎。王全為了佐證自己的話,干脆朝狠狠一個耳刮。
Advertisement
“不知廉恥的奴婢,還敢再逃!”
啪!
林玉嬋手捂臉,有意沒躲。王全的大掌擊在手背,巨大的力道讓短暫一懵。順勢倒地一滾,尖:“殺人啦!……”
在上海做了兩年文明生意,林玉嬋已經習慣了溫飽不愁的中產生活,修煉出優雅得的舉止;但今日被王全一吼,仿佛一下子回到過去,又跌回那種毫無尊嚴、底層互害的小人心態。
凄厲尖。
王全本以為,主子教訓奴婢天經地義,不料圍觀的眾海關職員并未同仇敵愾。林玉嬋一挨掌,有幾個洋人當即拉偏架,舉著手杖,用生的漢語斥他:“喂,你干什麼打?你有病?”
還有個中國人問:“蘇林氏,這是你什麼人?”
王全莫名其妙地想,蘇林氏是誰?的假份?
林玉嬋夸張了一下自己的驚慌之,尖道:“Kidnap!拐子!這是拐子抓人!我不認識他!”
上海縣城出現新式拐子,當街強搶民,宣稱是自家逃走的媳婦丫環之類。縱然害人百般辯解,不明真相的路人以為是家務事,很攔阻。有時候還幫忙一起抓人。
但海關眾職員里,不人認識林玉嬋,跟關系還不錯,算不上“不明真相”;而王全只是一個來簽合約的陌生供貨商。林玉嬋一喊,自然信。
有人當即戍衛:“來人!把這鬧事的趕走!這里是海關,不容華人囂張!”
還有人說:“既然是拐子,先抓了再說!”
王全趕放手,“別別別,老爺別誤會……”
他暗暗心驚。這妹仔什麼路數,為什麼海關的人都向著,難道把這些洋人都睡過一遍不?
要是被這瘋仔喊上一路,他王全不了全上海的笑柄!
海關里大多是洋面孔,王全不敢造次,只能承認自己認錯,恨恨地放開林玉嬋,落荒而走。
華夷職員們回到自己辦公室。
林玉嬋拐進掃帚間,整理。
躲了一會兒,聽到外面噪音消失。王全被趕走了。
閉上眼,慢慢調整呼吸。
也不能永遠賴在海關。有相的仆婦來取掃帚,催促趕走。
林玉嬋磨磨蹭蹭出門。遠遠看到側門外的大街上,一個悉的影守株待兔。
王全算盤打得好。等出了洋人的地界,再對付。
林玉嬋著頭皮往外走,看到王全臉上浮起獰笑,跟邊的仆人囑咐兩句。
鼓起勇氣,一只腳出海關,王全立刻變臉,和仆人兵分兩路,就來抓!
林玉嬋拔就跑,沖著一個裁鋪的大門道:
“弗里曼!”
幾乎是同時,一個鐵塔般的黑影欺過來,王全主仆倆同時嚇一大跳。那高壯仆人直接萎了,好像泄氣皮球,一邊后退一邊:“你你你你是什麼人……”
黝黑,青面獠牙,上還掛著別針剪刀——這是鐘馗啊!
“蠢貨!”王全扯著嗓子,“沒見過南洋烏鬼?還是個鬼,你怕咩啊!”
砰!砰!
圣誕·弗里曼用行告訴他,這個鬼真能把你揍得滿口咩咩咩。
“不許——你們——欺負——林小姐!”
王全的仆人被丟出三丈遠。王全的眼鏡摔進樹坑,他張皇失措,滿地找鏡片。
林玉嬋:“弗里曼!”
這次是喝止。不想像史斯一樣,把這個蠻力黑人當自己的私人打手。讓給自己解個圍,不至于被王全綁架,就夠了。
Advertisement
路上行人看到此有人行兇,不敢靠近,遠遠站定,興地看。
王全攥著碎掉的眼鏡,心有余悸地看著林玉嬋,聲道:“姓名籍貫年齡都對得上,你……你休想逃跑!也別以為賣契不見就萬事大吉。我派人去南海縣城,有你當初的買賣記錄!你等著,休想逍遙法外!”
一邊說,一邊連滾帶爬地離開。
林玉嬋略一思忖,起追上。
圣誕剛剛裁完畢,抹掉上的筆印,大步跟在邊,氣勢洶洶地問:“還要揍嗎?現在揍他我會被逮捕嗎?”
林玉嬋:“不用。”
但是不能讓王全就這麼走。
王全那幾句氣急敗壞的威脅提醒了。過去在暗,王全在明,躲著點就行;如今兩人撞見,王全又不肯跟“相忘于江湖”,遲早是個□□。
什麼“南海縣城里存留買賣記錄”,也許是真,也許是詐,不能冒險任他去查。
圣誕過幾天就登船赴。不能永遠當的保鏢。
林玉嬋讓圣誕盯著王全,快速掃一眼周圍馬路,跑回那個畫著銅錢標的裁鋪。
“老板!從群眾中來……”
---------------------------
王全火急火燎地往回走。平時舍不得坐出租馬車,此時也咬牙,招手了一輛。
“快,快停車,去……”
得趕回去,給廣州的人寫個信,非得把這林八妹的底細挖出來不可!
他正愁沒有財路,蒼天不負有心人,讓他撞見這個仔,給他送錢!
馬車停穩,王全沒來得及上去,忽然覺得周圍氣氛有些不太對。
本該是麻木圍觀的群眾,此時卻顯出異樣的神態。
為什麼這些人,看他的眼神都兇的?
王全腦子還沒推理出所以然,不自覺打個寒戰。
一個裁鋪店主,套著套袖,握一塊磨剪刀的油石,朝周圍人說:“就是這個人!”
隨后,又是幾個年輕漢子踏步上來,一言不發,惡狠狠地瞪著王全。
他們服裝各異,都是各行各業里最尋常的小人,不知什麼來頭。
一個綢緞莊伙計朝林玉嬋拱手,和藹問道:“姑娘,可傷著了?這人跟你什麼仇?別怕,有咱們湖廣同鄉會,不會讓你被外人欺負了!”
王全目瞪口呆,不由戴上眼鏡,隨后發現鏡片全碎了,什麼都看不清。
他初來上海幾個月,自以為清了洋場規則。誰知今日,現實給了他當頭一棒。
海關的人憐香惜玉,向著也就罷了;不知從哪買了個奇形怪狀的保鏢,他占不到便宜,也可以忍;可為什麼這許多份各異、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居民店主,也都站在的一邊?
湖廣同鄉會又是什麼鬼?為什麼好像從天而降似的,一瞬間涌現許多人?
他也是廣東人啊,為什麼沒人通知他參加?
任他想破了腦子,也想不出,一個價十五兩銀子的死妹仔,為何會有這般人緣。
為何,會有人像對待自己的姐妹一樣,跟一個賤籍奴婢噓寒問暖。
有幾個壯漢已經將林玉嬋護在后,扭住王全的仆人,指著王全鼻子質問:“你到底什麼人?糾纏這姑娘,是何居心?”
王全欺怕,不自覺的語氣有點萎:“我、小人是這妹仔的主人……”
咚!
沒等他說完,一記警告的拳頭已經落在他手中文書帖袋上,袋口大張,紛紛揚揚的紙片飛。
這可是跟海關的巨額合約。王全連忙撅著屁撿。
Advertisement
在廣州時,飛揚跋扈、盛氣凌人的大掌柜,眼下連撿個東西都沒人幫忙。
等他起,面前矗立了一個頭發花白的中年伙計,明顯是剛剛趕來,膛起伏氣。
“這位老板,”他皮笑不笑地一作揖,號服袖子上繡著“義興”二字,“這里是租界,文明地皮,不興大呼小。閣下再來,小心進巡捕房吃大。”
說著一努。果然有幾個巡捕扛著大棒巡邏。其中還有個洋長,腰間掛著手銬,在路邊笑瞇瞇看戲。
并沒有過來干預的意思。
王全張口結舌:“你、你是什麼人?”
他也是幾十年的大掌柜了,有識人的眼。這義興伙計一看就不像是遵紀守法的那一款,多半在道上混過。
難道……這就是林八妹背后的金主、大樹?
“鵬哥鵬哥,”林玉嬋徹底占據主場,心跳漸漸平復,乘勝追擊,小聲說:“這人擾我,非說認識我們,說我犯法,要拉我去衙門。要不是有這位黑姐姐出手相助……”
對石鵬,可以稍微點底。
石鵬臉一臭。林姑娘這暗示簡直一目了然。那句看似無心的“我們”,表示這眼鏡茶商跟蘇敏大概也有過節,不能不防;至于“犯法”……
誰沒有點犯法的前科呢,絕不能讓他說出去。
蘇敏不在,石鵬全權拿主意。
而石鵬稟難移,對付這種流氓無賴,也有個很簡便的流程。
石鵬給林玉嬋一個“明白”的眼神,喝令幾個義興伙計,把王全連拉帶架,推搡著路上走。
“來來,請到商號里細談,別為難這姑娘。”
王全絕地扭著脖子,這些年的憋屈苦悶瞬間上頭。眼穿地看那個洋人巡捕。
洋大人誒!這都不管?
這里是租界,不是大清地界。洋人不是講規矩、講法制麼?不求為民做主,起碼不該眼瞎吧?
他可不知,巡捕房逢年過節都收義興的禮,方才又被石鵬塞了幾角銀元。看看這里既沒見也沒群毆,不過是幾個華人菜互啄,誰耐煩管這閑事。
王全被簇擁到最近的一間義興加盟商鋪——裁鋪里。過不一刻,又被簇擁著出來。
石鵬揮著幾份手寫文書,滿面笑容:“這就對了嘛。這位小娘子和閣下素不相識,是你眼鏡太花,認錯了人,這才上去拉拉扯扯。如今你也承認是誤會了,愿賠禮道歉。以后若是敢上衙門顛倒黑白,這保證書就是呈堂證供,這里的左鄰右舍都是見證人——瞧,您的手印兒在這,做不得假。要再檢查一遍嗎?”
巡捕剛才瞎眼,此時卻忽然重見明,也追上去痛打落水狗:“不知道租界的規矩麼?再鬧事,小心吃外國司!”
王全心如死灰,不敢看林玉嬋,咬牙切齒好久,才道:“好,好,如今你有本事了!反過來欺負到主子頭上了!”
林玉嬋冷冷道:“過獎。”
王全忿忿不平,張張,待要撂句狠話,發現自己實在沒什麼可以再威脅的。
只得招呼自家仆人,深一腳淺一腳地離開。
一邊懊惱無比。當初怎麼就心,沒把這妹仔賣了殺了!
果然是好人沒好報。
一想到那張明顯吃飽飯的臉,還有那整潔沒補丁的裳,王全就如鯁在,深世道不公。一條黃狗跑到他腳邊,他狠狠踢了一腳。
---------------------------
王全悶頭走了不知多久,忽然,有人拽了拽他的角,低聲打招呼。
Advertisement
“王老板,怎麼不順了?來,煙。”
一個粘的聲音無端響起。這聲音好像是從枯槁的嗓子里鉆出來似的,讓人聽著很不舒服。
王全嚇一跳,抬眼看,一個頭發斑白的老頭朝他拱手,笑瞇瞇遞過來一枝土煙。
老頭滿臉滄桑,視力似乎有問題,和王全一樣戴著一副眼鏡。馬褂油膩臟污,辮子后面一臭味。
王全接過,皮笑不笑:“黃老板啊。真巧,你也在這。”
這是他來到上海之初,結識到的一個新的生意伙伴。姓黃,有手段,有魄力,就是曾經破產過,如今本錢有點不太夠,跟王全可謂同病相憐。
王全反而覺得他更值得相。搏擊商海的勇士,誰沒有個幾起幾落,破產算什麼。
兩人一拍即合,培養出了優秀的塑料商業友誼,經常湊在一起個煙,逛個堂子,琢磨些劍走偏鋒的生財之道。
但今日王全無心跟朋友閑談,客氣敷衍幾句,就要告辭。
黃老頭卻不依不饒地跟上,追問道:“方才那個林姑娘,跟你有過節?”
王全一個激靈,腰板直了三分。
上海灘果然藏龍臥虎。王全連忙慢下腳步,對這位新朋友刮目相看。
“怎麼,難道黃老板也……”
“那人是個狠角,曾經想利用我,被我看穿,及時。”黃老頭扶著眼鏡,高深地一笑,“看來得罪的人還多嘛。如果王老板也深其害,咱們倒是可以聊聊。”
黃老頭揣著賣孫、賣房、賣玳瑁眼鏡的幾十塊銀元,雄心試圖東山再起,不料卻時時壁。不商家一聽他名號,就直接閉門羹,不予合作。追問原因,人家也不說為什麼。
黃老頭何其明,以己度人,立刻知道,大約是被那個“恩人”林姑娘給報復了。
黃老頭忿忿地想,既然是做好事,就該不求回報,施舍完畢就相忘于江湖,這才是合格的善人。像林玉嬋這種,舉手之勞幫了他一點小忙,反而對他有頗多道德要求的,簡直是給普天下的慈善家丟臉。
好在黃老頭臉皮甚厚,雖然被許多商家抵制,但畢竟也有不人對他的過往毫不知。譬如初來上海的王全,就曾經給他不助力。
黃老頭在夾中艱難地做買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憑著自己的老辣手段,幾個月來居然也小有就,攢下幾百銀子的家。
不過,終究是商路限,無法盡大展手。黃老頭這幾個月來,對林玉嬋那點僅有的激之已經消耗殆盡,認為才是導致自己無法暴富的罪魁禍首。
今日見王全居然也跟林玉嬋有仇,黃老頭喜出外。
“這人后有黑幫撐腰,不能輕。王老板,是你魯莽了。”黃老頭仗著自己是半個上海土著,推心置腹地向朋友傳授經驗,“如今在上海做生意,人脈商譽都是次要,最關鍵的就是要有錢。有錢能使鬼推磨。等你發財了,想怎麼合理合法的扳倒,都不是問題。”
王全被這話說得膝蓋一痛。黃老頭眼睛太毒了。
尋常人看王全,見他有點小錢,多半直接將他劃為“有錢人”之列;唯有這黃老頭,一眼看出王全的野心和如今的資本不匹配。他還想掙更多。
的確,有錢能使鬼推磨。如果王全的家翻它百八十倍,回到德行鼎盛時期的那牛勁兒,還怕什麼林八妹。一個眼神丟過去,就有無數人為他赴湯蹈火,讓這妹仔后悔當年從齊家逃出去。
王全原本跟黃老頭泛泛之,今日一番話,頓時對這黃老頭生出知己之,連聲嘆息世人勢利,民風不古。
先前那黃狗大概是慘了,不計前嫌地搖著尾又湊過來。王全和黃老頭一人一腳,又把那狗踢得慘而逃。兩人哈哈大笑。
黃老頭瞇著一雙做過手的老花眼,笑道:“上次給王老板介紹的那個‘英聯’,這個月的紅利應該到手了。走。我陪你收點錢去。”
王全轉憂為喜,笑著點點頭:“好!今日請黃老板去煙館,你可千萬別推辭喲!……”
兩個新朋友親親熱熱,并肩而行,因著有共同的敵人而相見恨晚。你一句我一句,商議著對付那林姑娘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