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女商(大清藥丸) 第191章

《女商(大清藥丸)》 第191章

Advertisement

《到底是誰懼怕競爭?中國商人正在力與國際接軌, 我們呢?》

“如果我沒猜錯,林小姐,這位K.伍德先生, 就是你的化名吧?”

在酒會的輕樂伴奏中, 赫德手持新一期的《北華捷報》, 故意掛上單片眼鏡,仔細從頭看到尾, 然后面對林玉嬋, 不無尖刻地提出了一句靈魂拷問。

上海廣方言館立一年,學員績優異, 據說在京里寄來的統一考卷中, 績吊打北京同文館的學員——要知道,上海廣方言館的學員都是出平民, 而北京同文館的高徒, 都是科甲正途、甚至功名在的才子。

玉不琢, 不。再聰慧的苗子,上拘泥不化的教師和文法不通的教材, 也學不真本事。

上海輕松躺贏。

赫德因此大褒獎, 朝廷命他擴建學校, 多招學生, 增設更多的科目。

赫德也兌現承諾,在慶功會上, 宴請了所有大小功臣——包括許多華人教員和他們的家眷。林玉嬋也收到了請柬。欣然赴約。

當然也不是來玩的。不過赫德上來就拿著報紙問這事, 林玉嬋始料不及。

從容笑道:“我的英文寫作水平您是知道的……”

“唔,也是。”赫德又掃了一眼報紙, 尖刻地表示贊同,“應該不會進步得這麼快。報館的人也應該沒時間幫你做文法校對。這可真是奇怪。居然會有外國人對中國商會的事興趣。”

接連兩期《北華捷報》上, 都刊登了關于義興商會的新聞,這份曝量讓人咋舌。

而且有趣的是,第一次報道——也就是E.C.班特寫的那篇,口吻充滿偏見和敵意,通篇都是臆測,認為這個中國人組織的商會涉嫌壟斷和黑惡勢力,對在滬的洋人而言是個巨大的威脅,呼吁大家警惕。

這篇報道迎合了大多數洋人對于中國人的偏見和厭惡,因此發表以后,深追捧,不讀者來信表示贊同。

而這第二篇報道,也就是赫德手里拿著的這一篇,署名K.伍德,行文就客觀得多。在寥寥幾段文字里,他不僅簡單介紹了義興商會的立宗旨(幫助中國商人與國際接軌)和運作方式(十分友好的商業氛圍,像每周下午茶一樣的和平小聚),而且還晦地暗示,一些外國商人看不慣中國人組織商會,竟而想方設法破壞它的名聲,實在是很沒品的行徑。記者呼吁,背后捅刀的行為只會增加巡捕房的工作量,只有華夷商人公平競爭,才能帶給上海長久的繁榮。

赫德又將這最后幾行字掃了一眼,笑道:“現在我確信這篇文字并非出自林小姐之手了——寫它的作者應該不是個生意人,瞧這滿口‘公平競爭’、‘共同繁榮’之類的大詞,商人可不會有這般浪漫主義的懷。”

林玉嬋小小的不服氣:“我覺得我也是個理想主義者呢。”

“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不是一回事,親的小姐。”赫德懶得跟解釋名詞,轉而好奇:“那麼這篇報道到底出自何人之手,我還真的很想知道。住在租界的普通僑民,一般不會對中國人的事務關注太甚……還是說,《北華捷報》為了銷量,寧可自打自臉,底線都不要了?”

這兩篇接連發表的、相互矛盾的報道,很快引起了巨大的讀者爭論。報館已經接到無數激烈的讀者來信,要麼支持E.C.班特,要麼聲援K.伍德。報館別有用心地選取了雙方的代表言論,同時發表在副刊上,點燃又一波輿論。

Advertisement

近來上海另有新興報紙,譬如字林洋行所辦之中文《上海新報》,價格低廉,字大易讀,大有和《北華捷報》分庭抗禮之勢。

因此《北華捷報》刊登矛盾報道,引發讀者口水仗,無疑也是故意引戰之舉。

不管怎樣,E.C.班特和K.伍德兩位劍走偏鋒的匿名記者,在英語圈子里是徹底火了。

赫德自然不會像普通讀者那樣,被報紙牽著鼻子走。他一眼斷定:“無疑,林小姐認識他們(them)。這真是一場漂亮的營銷。”

侍應生經過,林玉嬋趁機要了一枚熱騰騰蛋撻,一邊吹,一邊笑盈盈搖頭,表示你猜錯啦。

赫德驚詫,睜著一雙深深的眼睛,審視地打量一下林玉嬋,然后改口。

“林小姐認識‘他’(him)——這兩位匿名記者,不會是同一個人吧?”

林玉嬋角綻出微笑,再次搖頭,否認了赫德的猜測。

“您該去招呼其他客人了。現在我要去認識點新朋友。”

溜號,把一臉難以置信的赫德晾在后。

兩位記者當然是同一個人——不過是個“”(her)。

康普頓小姐做客商會,親眼目睹了“洋人授意、掮客煽、暴民堵門”的鬧劇,手中的鋼筆蠢蠢,不回去寫點什麼,對不起的文學細胞。

當然,以份立場,肯定不會對義興商會大肆褒揚,充其量做到中立,置事外地呼吁大家一起公平競爭,不要搞小作。

當然也不能再以E.C.班特的筆名自我打臉。康普頓小姐權衡之下,決定開個新馬甲,彌補一下自己過去的錯誤。

反正歷史上那些大文豪,不也都是筆名一大堆,正常作啦。

這篇報道也很快見報。K.伍德雖然是新人,但筆下關于中國人商會的細節實在是翔實而,好像他真正邀去參觀過一樣——要知道,一般外國人絕對沒有這種機會——報館自然如獲至寶,也就有意忽略了K.伍德的略微親華立場。

不出意料,兩篇報道引起雨腥風,《北華捷報》的本年訂閱量飆升一

雖然“義興商會”在外國人眼里的形象依然算不上正面,但林玉嬋思忖,被公開報道以后,應該不會再有洋商妄圖用上不得臺面的手段打擊它了。

公平競爭就公平競爭。誰怕誰。

林玉嬋回到眷席位上。侍應生已經端來了熱騰騰的中餐。

眷們大多是廣方言館教員們的家眷,華人洋人都有。赫德請來的華人教員,多有港澳海外背景,因此他們的妻也都比較新派開放,和同席的西洋太太們笑語閑聊。

只有幾個清政府派來充作教習的舉人、貢生的夫人,拘束地坐在一角,不知所措。

林玉嬋想起被晾在外國人堆里的郜德文,對這些做派傳統的夫人們心生同,于是輕聲招呼,聊了幾句閑話。

忽然,叮叮玻璃杯響。歡飲的人群安靜下來。

書院監督捋著胡子,笑盈盈地說:“那個,現在,赫大人講個話。”

雖然上海廣方言館名義上由中國人負責,但眾所周知,辦學經費來自海關銀子。因此在這小小宴廳上,反而是赫德說話最有分量。

赫德清了清嗓子,用流利的漢語說了幾句話。

無非是謝大家這一年的辛苦努力,讓上海廣方言館了朝廷的眼。將來這個學校定然越辦越紅火,大家為大清國做的貢獻,遲早上達天聽,有付出就有回報,我鷺賓以能和諸位共事為榮,云云。

Advertisement

都是套話,然而是心設計的套話,聽了讓人熨帖。

最后祝皇上和太后圣安康,大清國繁榮昌盛。

在場眾人,無論是監督、監院,還是小小教員,還是請來的洋商客人,都面心悅誠服之,微笑點頭。

“不過,”赫德話鋒一轉,微笑道,“今年學校擴建,增設課程,經費怕是捉襟見肘。不怕諸位笑話,海關畢竟是大清衙門,關稅銀子要優先輸送朝廷,充作國事及賠款之費用。總理衙門已對本提出意見,辦學這等細枝末節之事,不能用太多海關資本。盡管我據理力爭,但不得不承認,在這個忠誠而專業的衙門里,大清朝廷才是第一位優先的客戶……”

林玉嬋驚訝得微微睜大眼。

赫德什麼意思,在為學校籌款?

海關銀子不夠用?

隨即想通。不用說,隨著赫德將海關經營有道,清政府愈發把他當搖錢樹。對每一筆關稅銀子,大概都擬定了用途。

軍需、河工、賠款、俸祿、修園子……

沒有給“辦學”這種小事留出太多錢。

赫德講的這番話,其實邏輯顯得有些生。不知者只道他是洋人,漢語水平有限,講不出太優的文辭。但林玉嬋深知赫德格,用英文代了一下他的語氣,立刻聽出來,他這話里怪氣,含著對清政府的抱怨,嫌他們要錢太多。

雖然大多數人都沒聽出來,還在鼓掌盛贊赫大人忠誠。

但赫德也沒辦法。就連李鴻章、曾國藩這種深重的封疆大吏,也不敢公開和那些滿洲高板;他這個天然不信任的“非我族類”,又怎敢太激進地批評朝廷。

所以,今日這場酒會其實還有另一個目的:籌款。

難怪請了這麼多洋商。

赫德用英語簡單重復了一下籌款的用途,然后令樂隊重新奏樂,退回自己的席位,慢慢抿著紅酒潤,間或招呼一下人朋友。

忽然,他微笑,目越過幾個來拍馬屁的洋商,道:“林小姐!你難道也要捐款嗎?真是讓本刮目相看哪。”

林玉嬋大大方方朝赫德敬了杯酒,然后在旁中國人復雜各異的目中,微笑搖頭。

“旁人都一千兩五百兩的捐。我拿出八十一百,多寒酸哪。”

赫德:“我猜也不是來請我跳舞的。”

“已經兩年沒有練習了。我怕攤上一個謀害長的罪名。”

赫德再笑:“那麼,你打算告訴我E.C.班特是何許人也了?”

在中國場混久了,那些儒學老夫子令人頭禿。他愈發懷念這姑娘的犀利莽撞。互懟幾句,十分減

林玉嬋正道:“廣方言館預算吃,能不能斗膽問一句,都是缺在哪方面呢?”

赫德一怔:“你什麼意思?”

“我想,學生宿舍用地充裕,中國籍教員薪水也應該很便宜。真正讓您到缺錢的,恐怕是教學用吧?”

林玉嬋從容不迫,挎包里出一張最新的廣方言館課程表。

“力學、化學、工程學、天文學……勘探、制造、冶金、船務……這是您打算新開設的課程。”

赫德微微皺眉。這種部資料,從哪里弄來的?

回頭可得敲打一下海關各職員。像這種離職員工,不要隨便放進來,更不能讓拿。

不過這次既然拿到了課程表,赫德也就不追究,很方地回答:“都是對朝廷有用的課程。怎麼了?”

“這些課程的教授,需要各類西洋教——天平、砝碼、棱鏡、顯微鏡、齒、量杯、酒燈、地球儀、各種常用化學元素樣品……這些貴重的儀,加劇了廣方言館的經費短缺……我猜。”

Advertisement

竹地說了一大段,末了才謙虛地補充了一句“我猜”。赫德不微笑頷首。

“沒想到林小姐的生意涉獵廣泛,居然連科學儀所需的價格也一清二楚——怎麼,難道你有辦法,能給我找到更便宜的?”

這就屬于客氣話了。赫德一個英國人,又當,手下一堆能人,從英國洋行都拿不到更好的價格,一個小小中國姑娘,除了腦子機靈點,能有什麼門路?

赫德已經做好準備,若海關銀子不夠用,寧可自掏腰包,也不能讓這個中國第一所新式學校,課程上缺斤短兩。

赫德指指邊的椅子。林玉嬋余看了一下周圍中國員的臉,識趣地繼續站著。

今日時間來海關赴宴喝酒,不是來給這些老夫子們瞧新鮮的,也不是單來跟赫德聊天敘舊的。

否則,在家躺著不香嗎?

斟酌措辭,小心說:“據我所知,這些儀之所以昂貴,在于它們在中國無法制造,都需要從西洋進口,運費就占了很大比例。如果每樣單買一兩件,確實單價令人咋舌。”

赫德笑了:“我又不需要批發一大堆。大清國還沒有第二個廣方言館。”

“如果您愿意將儀采購的任務給博雅公司,我可以試試,給您拿到批發價。”

赫德一下子欠。有人想湊上來跟他寒暄,他裝沒看見。

“你怎麼做到?”

林玉嬋笑而不語。

袖中捂著一封來自安慶的書信。安慶軍械所的年輕幫辦徐建寅,對這個修過蒸汽機、送他地球儀的古怪小姑娘念念不忘。老早就寄來一封信札,托娜帶到上海,又被蘇敏送到手里。

“林姑娘,”林玉嬋當時讀著信中的文言,腦海里自翻譯了徐建寅的可無錫話,“謝謝儂的地球儀額,老好用了!我有一事呀,儂不是講過,若我們需要啥實驗,可以找你在上海代購的呀?那我就冒昧的問一聲,以下這些,在上海洋行要賣多鈔票呀?我沒有太多的銀兩,但這些事,我們軍械所的幫辦們真的很需要呀……實在冒昧,如果太麻煩就算了額……信末附預算……”

信件末尾,列了一些常用的理化學實驗——顯微鏡、氣計、空氣泵、四分儀、各種燒杯燒瓶、化學元素樣本……很多徐建寅只在西學著作里讀過,知其功用,自己卻從未見過,也無法準確描述它們的特,只能按照自己的想象,繪了簡單的圖,請林玉嬋幫忙打聽。

林玉嬋對這些儀當然很悉了,不能說如數家珍,起碼課本中、博館里,多都見過。

收到信以后,立刻跑了幾個相關洋行一一詢問對照。得到的答案都是,這些需要向不同的西歐制造廠商購買,單價加運費十分昂貴,就算去除傭金,也大大超過徐建寅的預算。

林玉嬋也不好意思給人家回信說自己辦不到。于是暫時將這信留著。

直到接到赫德的邀請,發現廣方言館也在開設理化課程……

單買太貴的東西,是不是可以團購砍一刀?

抱著這個想法,眼中充滿自信,朝赫德點點頭,堅持道:

“我可以試試。能便宜多不保證。如果不功,您再讓人原價買不遲。”

對赫德來說,這是件零風險的事。

赫德知道這姑娘賣關子,也知道必定不肯解釋,于是不多問。

“林小姐,”他輕磕酒杯,笑道,“我猜你今天不是來給本免費雪中送炭的——事先說明,茶葉采購不要想翻盤,我們是按規矩辦事……”

Advertisement

“多大點事!”林玉嬋笑嘻嘻的回,“您不要那麼客氣呀!”

赫德招手書。

“明天上午十點到十點一刻,給林小姐留個時間。”

數日后,義興商會會館大廳,茶房劉五捧著一張木框裝裱的厚紋紙,顛倒看著上頭的花英文,笑道:“蘇太太,這上頭寫的是英文嗎,小的怎一個字母都不認識?”

“大清皇家海關方采購合作商。”林玉嬋笑答,指著正中央墻上,“就那里吧。”

劉五爬上梯`子,叮咚幾下,把這大木框釘在最顯眼

大廳里數位友商圍上來,抬頭細看,嘖嘖稱贊。

林玉嬋拿著赫德和徐建寅的訂單,去相關洋行談團購,終于談出個八折批發價,運費也相應的分攤至一半。西歐最新制造的各種科學儀,此時應該已經裝船出港,漂在了太平洋上。

赫德不得不服,立刻踢掉原先報價的幾個洋行,讓海關跟博雅公司簽了供貨合約。

雖然廣方言館的辦學經費還得繼續籌,但多減輕了他的負擔。

林玉嬋的傭金也要得很良心,百分之五,夠的時間和力。

不過,額外管赫德要了些東西——就是如今掛在會館大廳里的資質證明。

這是泡求來的——海關原本無此規矩,去年供貨茶葉的時候,也沒人給開這麼一張“合作證書”;但如今勢不一樣。義興商會基不穩,亟需權貴背書,方能在洋商和華人街坊中站穩腳跟。

赫德自知欠,一張簽字證明又不是什麼違規的東西,于是爽快答應。

這份海關蓋、赫德簽名的證書,相當于一件護符,讓再有對商會心懷不軌的二憨,不管華人還是洋人,手之前能三思一下。

自從那借“傷風敗俗”鬧事的幾個首犯,被巡捕房罰了款,判了苦役,鄰近街坊們便不敢妄,慢慢接了自己邊有個牝司晨的商會的現實。

有時候看到林玉嬋出來進去,還會跟點點頭,側讓個路。

加上林玉嬋要來海關證書鎮宅,給商會戴了頂洋帽子,更沒人敢說什麼。

此外,林玉嬋還請商會中的加盟友商用自己的關系,若是能求來個知縣、道臺什麼的題字匾額,也趕掛在商會里辟邪,刷一刷安全指數。

可惜中國人的關系網錯綜復雜,“面子”這東西比較玄幻,不是說求就能求來的,得等機會。就算有人跟府關系切,也得先把自己罩住了,才有余力照顧商會。

所以匾額什麼暫時沒有。林玉嬋尋思,若是以后商會賬目有盈余,賑災、修路的時候捐點錢,不愁沒有府認證。

海關同樣的證書還有另一份,讓裱起來,掛在博雅小洋樓里。

過去那里掛著容閎的耶魯畢業證書,拉丁文花纏繞,格頂天,讓每一個進來的洋人——尤其是國人——肅然起敬。

后來這墻上空了,林玉嬋總覺得缺點什麼。現在拿海關證明湊個數,表示我上頭有人。

差強人意。

然后林玉嬋將西歐儀制造公司的發貨匯單抄錄一份,給徐建寅寫了回信,托娜帶去安慶。

告訴徐建寅,這些儀都是從西歐直接發貨,自己沒條件親自驗貨。但所托洋行都是信譽出眾的大公司,如果發現貨不對版,或是制濫造,徐公子可以直接找我免費退換。

在信件末尾,林玉嬋直接表示,這是朋友間互相幫助,傭金就免談了。以后他若是有大額訂單,再說。

不過,考慮到徐建寅父子都是過分客氣,不肯白占人便宜的格,林玉嬋幾乎能想到,徐建寅收到信以后,被老爹徐壽花樣訓斥:“不像話!快去給人家姑娘還錢!”

林玉嬋又扯一張新信紙,大大方方地求了學神一件事。

--------------------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