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商(大清藥丸)》 第193章
Advertisement
林玉嬋心里大大的一跳, 約意識到什麼。
確實,已經一年過去了。每年的春社日略有差別,并沒有太留意。
去年此時, 在娜的瞭臺上, 教他faire la bise。
心中閃過這一年的兵荒馬:被巡捕抄得一片狼藉的小洋樓, 一封封石沉大海的求救信,容閎那新留起的辮子, 蘇敏肋下的炮彈傷, 鄭觀應手中的《周易》,黃鵠剝好的石榴籽, 徐壽磨制的三棱鏡, 端然定的老和尚,包裹熊的李維諾夫, 攪渾水的E.C.班特, 船維修間里的刺鼻味道, 安慶軍械所的隆隆炸,洋酒的清甜, 薰草的幽香, 漢口的飄雪, 姜撞, 房產票,耶松船廠的巨大船臺……
混無序的旋渦中, 點綴著一顆顆小小的彩的糖。
蘇敏見發愣, 笑意轉淡,移開目, 遠遠看著戲臺上,那來來去去的悲歡離合。
“說好的約定。”他語帶失落, 輕聲道,“看來只有我一個記得。”
“不是,”林玉嬋瞬間冤枉,“我沒有……”
誰沒事天天數日子啊!
心深,林玉嬋并沒有太把這一年之約當回事。在和他確定心意的伊始,甚至閃念,如果這狗男人日后有底線的地方,那就提前好聚好散,才不委屈自己談滿一年呢。
不過這念頭也就閃過最初的一次。
而后……
一道無形無質的火焰裹著,讓在冰冷的寒夜里到莫名的溫暖。在這個混沌邪惡的世界里沉浮掙扎,快堅持不住的時候,有人會給借一分力。
就是這一的羈絆,讓人難以解。
在規劃博雅的未來、簽訂對賭協議、乃至談論江浙分舵三年賭約的時候,都已不知不覺越過了那一年的期限。不經意間,在對未來的規劃里,自然而然地留出了一個革命伴的位置。
以己度人,覺得蘇敏大概也就是說說而已。他那近乎偏執的倒計時數日子,不過為了緩解一下他心的糾結矛盾。
或者是為了理直氣壯地占便宜。
戲臺上的小旦不知了什麼氣,凄婉的調子一路跋山涉水,傳到小船艙里。林玉嬋一時間也有點委屈。
“可是你今天上午還好好的。”
翻臉也太快了吧!
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蘇敏不是輕易為緒左右的人,就算一雙眼睛時刻溫如水,也擋不住心中一桿冷酷的秤。
七六對他而言,似乎遠遠比不上心中的某些“原則”。
林玉嬋覺得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男朋友的往,有臉紅心跳,也有冷戰置氣。蘇老板一如既往的公私分明,談判桌上從不徇私,一點也沒有那種末日狂歡的覺悟……
不,忽然憶起,他其實生出過及時行樂的沖,不止一次。但終究沒有付諸實施,給留下了一段還算安全的經歷。
蘇敏和地注視,見抬頭,迅速垂下眼,避過那道詢問的目。
“這是你的意思,”林玉嬋淡淡問,“還是你覺得,這樣對我好?”
他默默不言,只是繞過小桌,攬過肩頭。
一水之隔的戲臺上,文戲演到了武戲,鑼鼓敲得熱鬧,戲子們賣力表演著群眾喜聞樂見的打架翻跟頭。彩聲笑聲一陣接著一陣。
林玉嬋覺得自己好像漂浮在世事之外。小船艙里顯得格外寂靜。
心底的話幾次涌上舌尖:小白爺,忘記那一年之約好不好,我們想談多久談多久,不懼世俗,有困難一起克服。
Advertisement
但倔強,不想顯得自己有意擺布他似的。這念頭最好他自己想通,這話最好由他自己說。
反正他出爾反爾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在個人上他就是個炸了的麻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應該不介意再食言一次吧?
但是等了許久,蘇敏只是輕輕吻額頭眉,始終沒有說出那句話。
林玉嬋被那微涼的撥得心煩意,從焦躁到略微失,端起面前的冷茶,起潑河中。
“阿妹。”
他突然輕聲。
林玉嬋立刻回頭,呼吸不穩。
蘇敏輕輕咬,戲臺上的燈散窗,勾勒出致的鼻尖線條,給他臉上蒙了一層冷冽的霧,顯得不近人。
他沉默許久,咽下舌尖的話,慢慢從柜子里翻出一個馬口鐵罐。
“這茶更好……用這罐。”
他覺得自己簡直太荒謬。憑什麼要求姑娘家主呢?
但,如果此時開口,哪怕只是一句轉彎抹角的暗示——“不如你娶了我吧,我們都方便……”
他盯著那微微張開的淡紅,有點期待,又懼怕。
但若是真的說出這個意思,他想,我勇氣拒絕嗎?
但眼中只有半掩的哀傷,幾乎微不可聞地嘆口氣,慢慢從他手中接過茶葉罐。
蘇敏覺得已經理解了的意思,他心中倏地生出一種說不清的失落。
笑一笑,幫擺好茶盞。
“還有四個鐘頭。你想聽戲,還是去哪里……”
船艙小小的一晃。丟下那包礙事的茶葉,摟住他。
“你就那麼舍得趕我走,”細細的聲線輕,“好像我明天就會急著去嫁別人。”
蘇敏側首,用臉頰輕輕的臉,輕聲問:“那,你要怎樣呢?”
幾個看似無的字節出口,他心跳微微加快,隨時準備說“好”。
哪怕說……
可是什麼都沒說。
兩個都不是扭的人,也都懂得先下手為強的道理。可此時此刻,出于某種奇特的心境,以及對那不可知的未來的過分謹慎,都在等著對方先開口。
許久,林玉嬋輕輕放開他,平復緒,的一笑。
“那好……就依你。玩也玩夠了。今天結束。”
“依你”兩個字咬得格外重,就算換江高升都能聽出話里的賭氣。
說完,直視蘇敏眼睛。
他眉頭劇烈跳一下,咬著,許久,艱難地點點頭。
他想起自己那過分任的年。天資聰穎的獨苗子,全家人圍著哄著的星星。除了一個大家長他害怕,其余人對他都是百依百順,縱容著他浪恣睢的天。他過著仿佛與世隔絕的神仙日子,旁人揣他的心意,要什麼,馬上有人送到手邊。不開心時就無理取鬧,變著花樣鬧翻天,現在想來,實在讓人討厭。
后來,星星墮塵埃,被社會的大腳踩出一污泥。挫折頂時,他常會到一陣強烈的自卑,覺得這一輩子的福,莫不是都在前十年盡了。他還能妄想得到什麼純粹的歡欣嗎?
當然,這段苦時沒有持續多久。他學會從泥濘中爬起來,把自己那奇形怪狀的棱角打磨圓,生出利爪和尖牙,在新的世界中找尋征服的快樂。
直到如今……
一句明顯賭氣的“結束”,好像一條鋒利的風箏線,突然間而過,刮出他一,將那久遠的自卑之拉回他邊,讓他提不起力量反駁。
就像年時無數次忍下委屈一樣。這一次的痛楚又算什麼呢?
Advertisement
是他的心,是他起的頭,是他堅守一個無聊的約定,他從一開始就沒資格霸著那個純凈的小月亮。
蘇敏驀然推窗,早春之夜的寒風撲進他眼眶,耳廓被吹紅。
他用雙手暖一暖冰涼的面頰,回首微笑。
“那,你是想我現在就走呢,還是……”
林玉嬋被他這冷靜的語氣噎住了一刻。
小爺,你真行!
一瞬間眼眶酸,想把這大清僵尸一腳踢到歷史的車轱轆底下。
忽然有點收不住緒。外面小販此起彼伏的吆喝,林玉嬋夸張地道:“有羅漢豆了!”
片刻后,從窗外接過一包熱騰騰的羅漢豆,自己丟一顆進,又塞給他一顆。
淚水回腔。語笑嫣然。
“現在八點鐘,還有四個鐘頭。陪我呆著。”
古人終究是古人。一百多年的代。覺得自己是不是太苛刻了,非要讓他分開婚姻和承諾。
他努力試過,給自己量定做了“一年無理由退換”,發現不合適,主。而且還提前通知,是個負責任的表現。
林玉嬋也不是當初那個大驚小怪、不就沛的高中畢業生了。用力抿,意外地沒有失態。
反倒放松地窩在他懷里,帶著一點挑釁的語氣,問:“那,明天相見,怎麼稱呼?”
蘇敏微笑:“隨你。”
“我留在義興客房的東西,要不要搬出來?”
“如果不方便的話……倒是還有點空地。不忙。”
“你送我的東西……”
“留著!”
從他聲音里終于聽到了惱怒,心頭升起惡劣的滿足。
“小白,”伴著外面竹戲曲之聲,認真問他,“你有沒有想過,到你三十歲時景,你在做什麼?”
要不是習慣了那天馬行空的思維,蘇敏真要覺得,這姑娘對自己果然是流水無。
他想了想,低聲說:“那時估計已經東窗事發,我正被朝廷追得滿世界竄。”
“不許跑題,”林玉嬋不依不饒,“假設一直平平安安的。”
“那……”
蘇敏沉默片刻。
他連自己的未來都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承諾,何況別人呢?
這麼一想,他心里的長城又□□了些。今日確實該結束。再耽擱,誤了兩個人。
走神了一會兒,發現對于這個問題,他真的難以回答。
思維停滯,五卻變得格外敏銳。他聞到邊姑娘發間的淡淡花香,忽然心中卷過狂風,命令似的說:“抬頭。”
還有不到四個鐘頭。
小姑娘慢慢仰頭,還不忘出舌頭尖,掉上沾的羅漢豆渣。
蘇敏俯首,忽然,聽到水波聚攏,有船只靠近,談笑聲掠過層層烏篷船,有人大聲招呼他。
“蘇老板!……”
隨后有人敲艙門。
“老板,”洪春魁低聲說,“好像是‘久大沙船’的那幫人。”
一艘畫舫泊在旁邊。外面社戲悠揚,里頭也熱熱鬧鬧,傳來喝酒打牌的聲音。
“蘇老板,許久不見!”一個聲音朗聲邀請,“你來了也不告訴兄弟們一聲。半個上海灘的船主都在這兒看戲呢,過來喝一杯?”
蘇敏一口濁氣橫在口,眼中閃過殺氣。
真是沒天理。他隨便選的戲班子,居然一炮而紅,引來這許多票友,時刻不給他清靜。
別的時候怎麼應酬都行,唯獨今天他不奉陪。
他吩咐洪春魁幾句。洪春魁于是出去婉拒:“不好意思,我們老板有點忙……”
Advertisement
“忙還來看戲?”友商們明顯不信,“難不艙里是誰的溫鄉呀,哈哈哈……別躲,窗上有影子哈哈哈哈……”
隨后又有人說:“敏,你可曾聽說,今年幾大洋行要聯手對付咱們搞船運的?大伙正在商量對策,想聽聽你的看法。”
蘇敏還未答話,林玉嬋忽然笑了。
“去吧。正事要。去商量一下。”
很大度地朝外一努。
隨后,看他那瞬間而起的慍,又很有誠意地補充:“我在這里等你。浪費多久,咱們順延。”
蘇敏一下子繃不住,眼角出些微笑意。
還順延……
心中被那風箏線割出的淋淋,忽然沒那麼疼。
他在華人船主中是出了名的勤勉較真。今日若為著不著調的糾結,把生意事業推到后,傳出去惹人笑話。
阿妹也不會喜歡這樣的小白。
就算分開了,日后回憶起這沒出息的最后幾個鐘頭,也只會皺眉頭。
他于是輕輕在上一吻,說:“等我一小會兒。不許走。我還有許多話要囑咐你。”
然后大步鉆出艙,得地招呼人。
在跳上畫舫的一瞬間,他還是心馳搖,有些踉蹌。友商們哈哈大笑,將他請進去。
……
林玉嬋終于清靜,坐在艙里,發了好久的呆,把剛才那麻似的腦子稍微晾一晾。
不想一個人呆著鉆牛角尖。回到博雅公司包的船上,跟員工和商會理事們聊幾句閑話,聽幾句戲。
然后又去義興的船上串門,跟石鵬、江高升、袁大明這些相的伙計打了招呼,寒暄幾句。
不管跟蘇敏關系怎麼著,以后這些人都是人脈和朋友。
戲班子很賣力,大伙很滿足。
盡管明日又是忙碌的一天,有人已經打上呵欠,但誰也不愿先走。難得一次熬夜,何不盡。
最后,林玉嬋再回到蘇敏的船艙,吃了剩下的羅漢豆,興致上來,憑記憶背幾段《社戲》,跟眼下的境比對,消磨時間。
船商們的畫舫漂遠了些,暖紅的燈籠一閃一閃。里面人影搖晃,觥籌錯,看不出哪個是蘇敏的影子。
這應酬時間有點長。蘇敏遲遲未歸。
商人的應酬局,不喝酒還好,喝了酒,吃喝嫖賭無一不聊。要從中摘出有用的信息,就得著鼻子聽人胡吹海侃。
蘇敏當然不喜歡,不過他也能忍。
臺上的戲曲曲調開始飄忽,翻跟頭的人影也開始重影。林玉嬋打呵欠。
洪春魁小心推開門,問:“姑娘,要夜宵麼?”
林玉嬋點點頭。
“吃什麼?”
沒等回答,洪春魁忽然詭異一笑,低聲說:“姜撞吃膩了吧?給你來點咸口。”
林玉嬋滿心郁結一下子被捅開個,撲哧笑道:“難為你了,真把他教會了。”
洪春魁笑道:“可不敢當,敏比我難多了。為了學這一碗,手都燙了好幾次。”
林玉嬋奇道:“做個姜撞怎麼會燙手?”
洪春魁兩手一攤:“我怎知。舵主天賦異稟唄。”
他說完,哈哈一笑,腰間刀,開始下廚。
指揮過千軍萬馬、曾經差點殺死的“三千歲”,著個腦袋,拎著一把鋒利尖刀,在面前切豆腐。一時間船艙里殺氣騰騰,刀劍影一大片,一片片豆腐薄如紙,連而不斷,再豎切,細如頭發。
林玉嬋觀著,有點張,找個話題跟他閑聊:“尊夫人和孩子,這一次帶出來了麼?”
Advertisement
洪春魁一時沒反應過來,手上的刀就著慣,又劈開好幾層豆腐,才:“啊?”
林玉嬋:“你不是說過,你老婆孩子在南京……”
當初在法海里劫人的時候,他不是就跟蘇敏說過氣話,“你不幫忙,走人便是,我潛回天京城,陪我老婆孩子去!……”
第一次營救的五十三個逃民里,并沒有他的家人。林玉嬋思忖,大概他不愿顯得私心太甚。
現在第二波逃民都出來了,也該勸他把家人搶救出來,團聚一下。
誰知洪春魁深深看一眼,胡子拉碴的臉上現出七分肅殺。
“他們是在天京。”他幽幽道,“早死了。埋在雨花臺下。”
林玉嬋臉一僵,“對不住……”
洪春魁反倒笑了,臉上的皺褶猙獰,卻不可怕。沙啞著嗓音,說:“生死什麼的,看多了,也就那麼回事。死了也未必是壞事,活著也未必就舒坦。我唯一憾的是,最后幾天里,一直在想念我做的文思豆腐。但那時候,我令人全城尋找,也找不出一塊好豆腐,甚至湊不齊一整杯的黃豆。那文思豆腐終究是沒吃上。”
他將那藕斷連的一塊豆腐拋滾水中。幾百豆腐散花。
“林姑娘,我有個妹妹,戰死時跟你差不多大。這些話我憋在心里,不知跟誰說,但你既然愿意聽,我就冒昧多講兩句。實話說,我當時是很氣惱的。我在太平軍中過了十年呼風喚雨的日子,要吃什麼山珍海味沒有,為什麼早不說,偏偏在殍載道的時候才告訴我,想這一口吃食,已經想了十年?
“當然我也很快想明白,大丈夫生當作人杰,領軍殺敵才是正事,下廚給老婆洗手做菜,那是新婚燕爾、年無知時才做的傻事。為瑛王妃,自然不敢向我提這麼沒出息的要求,想來我也不會答應。我心思疏,也從沒關心過每頓吃什麼。現在回想,若真的開口提,我可能會面子上掛不住,跟鬧幾天別扭,但多半也會挑個月黑風高的夜里,遣開隨從侍衛,下廚做上一碗,讓無話可說。”
他將豆腐羹盛小碗。細細的豆腐散開在滾湯里,如同煙花。
“呵,手還沒生。”洪春魁十分滿意,“嘗嘗。就當是替你嫂子吃了。”
他的舉手投足還沒擺貴人做派,給出一碗文思豆腐湯,像是隨手賞人一塊銀子。
林玉嬋雙手接了。湯里的豆腐細如發,給人造出生的錯覺,猛一看像是龍須面。
舀一勺嘗嘗,果然清醇,口即化,是能讓人記上好幾年的佳肴。
忽然問:“這事你和敏說過嗎?”
“都是大男人,誰耐煩聊私事。”洪春魁苦笑,“也就是跟你講一講,也讓你知道,洪某并非狼心狗肺的惡人。唉,現在想來,人家面皮薄,心里想要什麼,患得患失,從來不肯開口,總是等著別人給。這輩子大概錯過了許多樂趣,不知對我有多怨言,可惜我也沒機會問了。”
他忽然笑道:“敏還不回來,別是給人灌醉了。要人去問問嗎?”
林玉嬋心里好像被什麼鈍一,機械地端起碗,將那耕細作的豆腐湯一飲而盡。
——你又不問,你怎知他真正怎麼想?
為什麼一塊濃眉大眼的水豆腐,被人鬼斧神工的切幾刀,就了真假難辨的絨花,倒讓人認不出真面目?
為什麼平時淺顯得像張白紙的道理,被貪嗔癡七六的彩筆一涂,就了五六的迷宮一座,讓人平白兜圈子,尋不到出口?
蘇敏心細如發,經常是還沒開口,就被他猜出心里的小九九。于是仿佛也習慣了兩個人心意相通,忘記了如何直抒臆,解決真正的分歧。
為什麼事事都要男生主。又不是賢惠的瑛王妃。白白晚生兩個世紀,別是穿了個寂寞!
林玉嬋從柜中找出厚,披上,爽快笑道:“我去找他。”
煙酒熏天的應酬有什麼好玩。珍貴的時干嘛不拿來做點別的。
不要糾結什麼幾百年的代怎麼補課,也不用費心去猜他到底你有多深,就大大方方地和他言明心聲,合則不合則散,多大點事!
又不掉一塊!
輕盈地鉆出船艙,對洪春魁道:“搖船過去。咱去把他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