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香江》 235 不一樣的少林寺
Advertisement
235 不一樣的林寺
火車轟隆著在鐵道上奔馳,這下劇組員終於有機會飽覽祖國山河,一個個趴在車窗往外看。不過看了一陣就審疲勞了,掏出撲克大家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打牌消遣。
甄梓丹一上車就在打聽康劍飛的功夫,還不時地出要拜師的想法,把康劍飛搞得不勝其煩。
康劍飛總算是知道甄梓丹不人待見的原因了,這廝本沒有看人臉的眼力勁。康劍飛明明已經表現出不耐煩了,甄梓丹還不知趣地往上湊,搞得康劍飛真想揍著小子一頓。
終於,康劍飛被他磨得沒脾氣了,只好說道:“老兄,你拜我爲師,不如回去跟你媽學功夫,纔是真正的武大家。”
在上火車之前,康劍飛向吳兵打聽了一下甄梓丹母親的況,才知道原來他媽媽麥寶嬋也非常厲害。
麥寶嬋師從武大師傅永輝,盡得傅派武的真傳,而傅永輝的父親就是民國時候的北方五虎之一、南京中央國館的總教頭傅振嵩。
甄梓丹道:“的功夫我學得差不多了,而且我更喜歡自由搏擊,打起來才更帶勁。”
康劍飛罵道:“放屁,你老媽學的傅派功夫融形意、八卦和太極爲一爐,還外帶兼修武當劍。你現在最多太極學了幾分火候,其他功夫還差得遠。”
甄梓丹來了個式聳肩,之後便不再說話了。
康劍飛這才緩了口氣,對他說道:“麻煩你出去一下好嗎?我去林寺還有工作,現在得趁機休息一下。”
甄梓丹還想留下來跟康劍飛多套套,不過康劍飛已經直接下逐客令了,而且一臉的不耐煩,甄梓丹再商低下也能看得出來,只好說道:“那我先出去了,康先生再見。”
等甄梓丹把火車單間的門關上,康劍飛才終於鬆了口氣,躺在牀上打盹兒休息起來。
在鄭.州下了火車之後。大家又轉坐汽車,一路顛簸著前往嵩山。
離林寺越近,劇組人員就越是興。
香港人大多看過金庸小說,對林寺那是如雷貫耳,可真正見過林寺的卻沒幾個。
《林寺》之所以在香港大賣票房,其中還有個原因就是,片子裡的林寺是實景拍攝的。香港觀衆看了這部電影之後,都會產生這麼一種想法:原來真正的林寺是這個模樣啊,林寺的和尚居然是那樣練功的……
康劍飛這次拍《太極張三》,不僅在片名上要加“武當”二字。最後結尾也會去武當山取景。這算是個大大的噱頭。讓香港觀衆在看到林寺之後。還能目睹一下武當山的真面目。
等大夥兒上了林寺之後,一進去就傻了眼,這他媽就是天下武功出林的林寺?
康劍飛也是看得目瞪口呆,他上輩子到過林寺好幾次。但那都是香火鼎盛、人流如織啊。可眼前的林寺非常破敗,許多建築已經年久失修,連和尚也沒有幾個,還他媽不如香港的黃大仙廟香火旺。
在平行空間裡,林寺是在明年《林寺》這部電影大賣後,才由政府撥款大規模翻修的。至於現在嘛,本就沒人管這嵩山上的破廟,任由山上的幾個和尚自生自滅。
此時的林寺方丈,還不是那位大名鼎鼎開靈驗的永信大師。而是永信大和尚的師父行正。行正大師帶著林寺僅有的六個和尚出來迎接劇組,跟在他們後的還有李家鼎和吳剛。
Advertisement
李家鼎是康劍飛早早就派到大陸來,在嵩山下尋空地搭景建軍營的,而且還花錢調來不馬匹以供拍攝。而吳剛則是在康劍飛出發前,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先回寶安老家走了一趟。然後再從廣/州坐火車飛河/南,比康劍飛早到林寺一天。
此時的林和尚們過得很清苦,由於山下的人民都難得吃飽,自然沒幾個人會跑上山來佈施香火錢。和尚們吃的飯菜都得自己種,甚至還要把種好的菜拿下山換錢買油鹽醬醋,一個個都得……哦不,是長得很清瘦,並非那種頭大耳的形象。
未來的永信大師就跟在他師父行正的後,他是今年才剃度出家,拜在方丈座下的。滿寺六個和尚裡面,就數永信和尚最滿,估計是因爲剛上山的他沒怎麼著。
行正方丈也沒念阿彌陀佛,而是在各自介紹之後,握著陳默的手說:“歡迎領導同志來林寺。”
在一干香港人怪異的眼神中,陳默說道:“方丈同志,又要打擾你們了。這位是香港來的康劍飛先生,他要借林寺拍一段時間的戲。”
“謝遠方的貴客,佛祖保……”行正方丈握著康劍飛的手,剛說了半句,自覺失言的他又看向陳默,改口道,“多謝貴人佈施。”
康劍飛捐給林寺的香火錢已經送到了,不僅如此,還花錢幫林寺草草翻修了一座大殿——沒辦法,不修一下本沒法拍攝。
康劍飛的香火錢送到,雖然摺合人民幣只有幾千,但林寺六個和尚卻是非常高興。當天晚上做晚課的時候,紛紛自發地念經爲康劍飛這個貴人祈福,那經念得格外真誠啊。
衆人隨便逛了逛,看到寺中各衰敗的模樣,很快就沒了臨寶剎的興勁。因爲現實中的林寺,與金庸筆下的名門正派相差太遠了,甚至那僅有的六個和尚瘦得風都能吹到,哪裡有半分懷武功的樣子?
李家鼎和吳剛帶著康劍飛去需要拍攝的幾個地方看了看,而他帶來的剃頭匠則在給衆武隊員剃頭,李練傑那剛蓄起來的寸頭也得重新剃掉。
等康劍飛轉了一圈回來的時候,正好看見化妝師在給演員們頭頂畫戒疤,忙問道:“喂,都停手,弄什麼呢這是?”
化妝師回答道:“點戒疤啊。”
康劍飛雖然正經書沒讀過幾天,但七八糟的雜書卻讀得多,他說道:“我拍的是宋末的片子,那時候的和尚沒戒疤。”
李練傑驚訝地問道:“沒有嗎?前段時間我跟著張導拍《林寺》,那時還拍的是隋唐時候,也是點了戒吧的。”
康劍飛說道:“瞎扯淡,我說沒有就沒有。”
陳默此時正在塔林那邊觀賞古蹟,行正方丈四下看了看,說道:“阿彌陀佛,康施主說得不錯,中土和尚點戒疤,是從蒙元時候開始的。”
李練傑有些生氣道:“那上次我們拍的時候,你怎麼不早說?”
“慚愧,慚愧,阿彌陀佛!”行正方丈說完之後便閉口不言。
其實不是林寺,原版《太極張三》裡也有很多常識錯誤。比如董天寶戴著宋朝大兵的范帽,劉太監卻賜他明朝的錦衛職,簡直就是七八糟。還有李練傑演的張三在悟道的時候,念出的那番太極理論,也是幾百年後纔出現的。
這些常識錯誤,後世觀衆早已吐槽千萬次。不過前一個錯誤康劍飛順手改了,但後一點康劍飛卻不準備改,因爲那番太極理論念出來會給觀衆一種不明覺厲的覺,會增加電影的可看。
Advertisement
…………
…………
開機拜神的時候,本來是要在寺裡拜神,不過李家鼎卻強烈建議道:“林寺是佛門重地,我們拜神還是去寺外吧,免得惹怒了佛祖菩薩。”
行正方丈擺手說道:“大可不必,佛祖菩薩又怎會犯嗔戒?各位若要拜神,儘可在寺,不必避諱什麼。”
好嘛,這纔是真正的修行和尚,什麼事都看得開。
演龍套的武隊員把和尚們吃飯那張桌子搬來,當做神案擺好瓜果。由於是在寺中,所以什麼烤豬烤鴨之類的,自然就沒有上了。人家林寺允許拜神,但你也得尊重別人的戒律,直接用葷腥拜神那就太不地道了。
拜神的時候,大陸的演員們也分兩派,一些跟著拜神,一些則站在一邊看。
拜完神之後,最先拍的是張三和董天寶年的戲,自然是兩位小演員吳京和江原上場。九歲大的江原演董天寶,七歲半的吳京演年張三,兩人的師父覺遠和尚,則是由剃了頭的李家鼎出演。
吳京出在武林世家,父親和爺爺都是練武的人。不過這小子卻一點不喜歡練武,第一次進武隊是在踢足球的時候被他老爸抓去的。
後來有一次去校的時候,吳京故意慢吞吞地走,結果錯過了公車,馬上歡喜地跑出去玩了。他師父吳兵親自騎車到吳京家,吳京的老爸聽說兒子逃學後,一腳將七歲大的吳京踹飛五六米在牆上,端得是打人如掛畫。
這次能跟著劇組出來拍攝,對吳京來說可真是大歡喜,終於不用繼續每天那枯燥的訓練了。
在化妝師的幫助下,吳京和江原換好服,康劍飛則一遍又一遍地給他們講著接下來要拍的戲。
在讓兩個小盆友試演了幾遍後,康劍飛纔對場記點點頭,抓起導筒大聲喊道:“準備開麥啦,各自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