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大明第一臣 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

《大明第一臣》 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

Advertisement

唐肅被抓了,關押在一的牢獄,看守相當嚴格。更何況他也冇有學過盧秋雲開鎖的手段,也冇有吳大頭的名聲運氣,就隻能在這個牢房之中端坐,凝神閉目,思索著過往的種種。。。

自己十年讀書,不敢說滿腹經綸,也是頗有心得。

但是這些聖賢書,竟然敵不過張相的寥寥幾篇文章,敵不過自己在民間行走,親參與分田之後的悟。

“牢頭大哥,冇有彆的,我這裡有一支古玉的簪子,無論如何,也能換些錢……你給我弄幾張紙,一支筆就好。”

牢頭看了看他,突然冷笑道:“你還想給外麵寫信?告訴你,到了這裡麵,就是死路一條,還冇有人能出去!瞧你年紀輕輕,真是可憐啊!”

唐肅淡淡笑道:“我是求仁得仁,死不死已經無所謂了。我是想把心中的聖賢文字,千秋至理寫下來。倘若我死了,就讓這些文字陪著我去曹地府,也好給我唐家先人看看,不孝子孫為了這個道理而死,死而無憾!”

牢頭聽了半晌,隻是吐出兩個字:“瘋子!”

他一把搶過玉簪,扭頭就走。

什麼筆墨紙硯,做夢去吧!

唐肅也隻能無奈苦笑,他們這種人,也就是這樣了。

但是到了第三天,在送飯的托盤下麵,竟然真的多了一些紙,還有筆墨。唐肅一怔,想要詢問,卻發現牢頭把腦袋扭到了一邊,他急忙手,將紙筆搶在了手裡。

如願以償拿到了紙筆之後,唐肅對牢頭的看法也大大改觀,果然人都是有善唸的。

人心向善,正因為如此,我們期盼的境界纔會實現吧!

唐肅憑著腦中的記憶,就在大牢之中,趴在地上,默寫張希孟的文章……人生天地之間,天地以田畝養育億兆生民,不拘窮富,不論貴賤,皆有立足之地,餬口之田,皆得飽暖,皆得富足,此乃大同世界。

今之大同,不同昔日大同,今日大同,首在均田,生民食,皆仰賴田畝……均田之行也,天下為公,興學育才,輔國治民。故無分老,人儘其才,儘其用,地儘其力,法儘其行……是謂今日之大同!

唐肅默寫著這些文字,到了激,甚至忍不住朗讀起來。

起初牢頭還覺得他有病,病得不輕。但是這些話語,猶如魔音耳,怎麼都驅趕不出去。

“你彆放屁了!”牢頭忍不住對唐肅怒道:“你鬼這些有個屁用,老子祖祖輩輩,就在這裡當牢頭,什麼不論貴賤,跟那些大老爺相比,我們就是賤,可跟你們比,老子就是貴!懂嗎?”

唐肅哈哈大笑,“說得好,可你仔細看過自己的麵孔嗎?”

“什麼意思?”

“冇什麼意思,你對上麵的貴人一張臉,對牢裡的人又是一張臉……”

“你罵老子二皮臉是吧?你找打!”牢頭提著大拳頭,就要揍唐肅。

唐肅淡然一笑,“其實你也知道,這樣不對,是吧?”

牢頭怔住了,突然哂笑,隨後蹲在了地上,探頭看了看唐肅,自嘲道:“不這樣如何?難道還像你一樣,陷大牢,命不保?”

唐肅麵不改,“人固有一死,倘若我死,能對大業有半分助力,我死而無憾,甘之如飴!”

“你,你就是個瘋子!”牢頭罵罵咧咧走了,但是他再也冇有阻止唐肅朗誦這些文字,漸漸的,唐肅的飯菜好了不

偶爾還有一壺酒,“喝吧,喝醉了,就不胡說八道了。”

又過了幾天,牢頭突然手,對唐肅道:“那個……唐兄弟,能不能把你寫的那個,給我一份!”

Advertisement

“給你?你,你要乾什麼?”

牢頭咧苦笑,“冇,冇彆的,就,就是俺家那個渾小子,回去的時候,俺說,他就追問,說我在哪聽來的。他們,他們好些人都看這個……”

唐肅略微沉,忍不住搖頭歎,“果然是這樣,人心向善,人心不死!我現在有萬分把握!好,我給你寫,不寫,還把我的心得會都寫上。回去告訴你的兒子,相比起斂財無數,滿足一己私慾,幫著百姓均田,給他們發放田契,跟他們一起哭,一起笑,收穫的就,難以言說。朝聞道,夕可死。說得就是這個境界啊!”

牢頭怔了怔,隻是搖頭,到底冇有諷刺唐肅,而是把他寫的東西塞進了懷裡,小心翼翼收好,帶回了家中。

自此之後,牢頭對唐肅格外關照,而且他也漸漸得到了外麵的訊息。

“唐先生,你們那邊是不是有個姓徐的將軍,他很厲害?”

“是有這麼個人,他徐達,的確是吳國公將!”

“那就是了。”

牢頭歎一聲,“他可真是一頭猛虎啊!湖州打下來了!”

“什麼?”

唐肅大喜過,驚得跳起來,“湖州,湖州真的拿下來了?”

“嗯!張大王派李伯升過去援救了,又下令不許散播訊息,誰敢傳出去,可是會掉腦袋的,你,你可不能胡說啊!”

唐肅咧苦笑,“我倒是想說,除了跟你說,還有彆人嗎?”

牢頭怔了怔,貌似還真是這樣。

“也不知道唐先生能不能出去,又或者,萬一張大王惱怒……總之,你在這裡一天,我就讓你舒舒服服過一天,誰讓你是我兒子的先生呢!”

唐肅衝著牢頭大笑,“還說我是瘋子,你比我還瘋!說到底,咱們誰不是瘋子!”

牢頭悶著頭道:“哼,大元朝把人瘋了,他,他張大王也讓人無所適從,都是兔子尾,長不了!”

唐肅笑容可掬,越發高興了,竟然拿起了酒杯,喝得滋滋的,腦子裡都是戰場的碎片……這仗到底是怎麼打的,為什麼湖州一下子就攻克了?

張士誠真是個廢

其實唐肅不知道,這事還真不能完全怪張士誠,隻能說朱家軍來得太快了。

前麵提到過,張士誠打算聯絡倪文俊,一起對付朱元璋。

為了不驚老朱,張士誠冇有告知湖州的兵馬。

負責駐守湖州的正是張士誠的大將張天騏,要說他領兵打仗的本事,還有對老張的忠心,全都足夠。

而且張天騏還發現朱家軍善於屯田,供應軍需。

正因為朱家軍吃得好,甚至能吸引人投降過去。

咱也不能吃虧了。

因此張天騏也在治下,大興屯田。由於湖州就挨著太湖,沃的土地,比比皆是,張天騏安排人,在湖畔屯田,又弄了不船隻,去太湖打漁,供應軍需,多出來的魚乾。

他辛辛苦苦種田,全心全意搞屯田,竟然真弄得有聲有

駐守湖州的三萬多兵馬,漸漸的食無憂,不但能吃飽,而且偶然還有葷腥,雖然或許比不上朱家軍,但是在張士誠的部下,也算是數一數二。

張天騏引以為傲,十分得意,每當他看到充足的儲備,就信心滿滿,以湖州的準備程度,就算朱家軍圍攻三年,也休想破城。

就在他誌得意滿的時候,突然張士誠送來了手諭,要他小心應付,朱家軍已經兵了!

張天騏一驚非小,連忙下令,集結兵馬,堅壁清野,準備死守湖州。

命令是下去了,但是由於張天騏搞得太功了,不兵馬還在屯田田莊,另外還有些士兵回到了家中,或者在城中閒逛。

Advertisement

突然下達命令,要傳到這些人手裡,等他們迴歸軍營,然後才能投戰鬥……這一點哪怕到了後世,也是一樣的。

士兵不是機,不可能任何時候,都在軍營候命。

因此每逢作戰,就要提前員,集結人馬,分發武,檢查補給,檢視士兵數量,補充兵源,調整狀態……這一套忙完了,才能拉出去打仗。

張士誠這邊由於備戰不足,事更加麻煩。

湖州在冊兵馬超過了三萬六千人,可是張天騏集結之後,仔細查驗,還不足兩萬五!

的,這幫人吃空餉都吃瘋了!

張天騏也冇有辦法,隻能下令,征集湖州青壯,填補缺口。

雖然事讓張天騏惱怒不已,但他也清楚,哪一次打仗,不都是如此,隻要給他些時候,就能完備戰。

朱家軍還能飛不

很不湊巧,他的話應驗了。

徐達在接下了攻擊湖州的使命之後,他把自己關在了帳篷裡,整整一夜,就是對著地圖,默默思量。

終於到了第二天早上,徐達開帳篷簾子,直接把李文忠來,隨後給他一個任務。

李文忠連忙答應,他率領著八百名騎兵,用最快速度離開長興,沿著太湖岸邊,就直下去。

徐達也冇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他隻是覺得湖州戒備不是那麼嚴,此刻過去,應該能有所收穫。

事實證明,徐達真的判斷正確了。

李文忠一口氣殺到了湖州的碼頭,正好遇到了一群湖州兵馬,他們進太湖打漁,比彆人返回都晚。

竟然被李文忠給堵住了。

足足一百多個人,剛剛上岸,就被俘虜,連一點反抗餘地都冇有。

李文忠果斷拷問,打聽城中防況。

在問話中,李文忠發現一個人閃閃爍爍,似乎知道什麼……立刻把他單獨弄到一邊,仔細詢問。

原來這個人平時守衛水門的,是個總旗……時間倉促,也不知道能不能把水門封閉!

李文忠一聽,大喜過

湖州臨近太湖,有水門再正常不過了,如果能從水門進去,豈不是大功唾手可得!

李文忠立刻安排人手,趁著夜,去檢視水門。

這個水門正對著太湖方向,等他們檢視之時,確實已經封死了,想要爬進去那是萬萬不可能。

李文忠還不甘心,他又自己過來檢視。

等看過之後,李文忠笑了。

水門雖然封死了,但是河水依舊流了湖州城。在水麵上,竟然冇有安排鐵網阻攔。

李文忠大喜過,城裡果然倉促,竟然出了這麼大的破綻。

先派人通知徐達,隨後李文忠害怕錯失戰機,他立刻將攜帶的所有火藥集結起來,然後用油紙裹上,又尋找了竹筏,把炸藥放在竹筏上。

就這樣,順著河水,堂而皇之,送到了水門之前。

了!”

伴隨著李文忠的命令,裹著硫磺,帶著火焰的箭矢向水門前的竹筏。

在數支箭支落空之後,終於有火箭命中。先是一聲不算太大的炸之聲,跟著驚天地,炸雷響起。

堅固的水門頃刻破碎,連同上麵的城牆都給炸塌了,大塊磚石落下,好巧不巧,又落在水裡,竟然鋪出了一條殺城裡的道路。

年輕的李文忠毅然舉起手裡的刀。

“衝,跟我殺進去!”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