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頭鳳》 第237章 心冷(1)
Advertisement
大皇子猛然追上前,一把抓住李景的胳膊,放低了聲音哀求:“二弟,算我求你了。周院使說了,母妃毫無求生之意。這麼下去,母妃就真的沒命了。如果父皇肯去一回延禧宮,和母妃說說話,說不定,母妃就有了求生的意愿。”
“往日是我們母子對不住你和母后。以后,我絕不會和你爭鋒了。只求你原諒母妃這一回,和我一同求見父皇。”
“只要你肯為母妃說,父皇有了臺階可下,就會去延禧宮了。”
“二弟,我求你了!”
說著,竟給李景跪下了。
一抹過厚厚的云層,驟然泄出燦然芒。
李景正對著,反地瞇了瞇眼。然后定下心神,沉聲道:“大哥,你是我兄長。現在給我下跪,這是在用兄弟之來我。”
大皇子紅著眼道:“我不是你,我是在求你。你難道就這麼狠心,眼睜睜地看著我母妃死?”
李景冷笑一聲:“兩日前,我的妻子遇到了歹毒的刺客。如果反應稍慢,就會被刺中毒發亡,一并沒命的,還有我沒出世的孩子。”
“可陸氏到底沒事……”
“小玉有沒有事,都不是原諒主謀的理由。”李景冷冷打斷大皇子:“換做是你,你也絕不會原諒。”
“你愿意跪,盡管在這兒跪著。別想用這等哀兵之策來我。誰嚼舌說我李景心狠無,只管說去,我不在乎!”
說完,快步離去。
大皇子:“……”
跪在地上的大皇子,不敢置信地看著李景決絕的背影。心里涌起滔天怒焰的同時,竟有些奇異的寒意。
昔日那個溫和謙讓的二弟,已經徹底變了!
如果母妃真的醒不過來,他就會失去最大的助力。以后如何能斗得過有喬家陸家相助宮中還有喬皇后庇護的李景?
大皇子心思紛,不愿再深想,就這麼跪在文華殿外。
……
李景邁椒房殿的時候,見到的是同樣一夜沒睡面憔悴的喬皇后。還有面同樣難看的慧安公主。
宮中出了這麼大的事,慧安公主放心不下,昨夜沒有離宮。就在椒房殿里睡了一晚。到底有沒有睡著,只看暗淡無的面就知道了。
“母后,皇姐,”李景走上前,皺眉問道:“你們的臉怎麼這般難看?”
喬皇后嘆道:“孟貴妃還沒醒,你父皇在文華殿里一夜未眠。本宮哪里還睡得著。”
“我也睡不著吃不下。”慧安公主眉頭都快擰結了:“二弟,這麼下去,貴妃怕是真得活不過來了。父皇……”
Advertisement
做兒的,不愿說親爹的壞話。可有些話,堵在心里不說出來實在不痛快。
慧安公主咬咬牙說了下去:“貴妃要是死了,所有的錯也就沒了。父皇定然會遷怒母后和你。”
說到底,陸明玉只是了胎氣,沒有大礙。
陸家和喬家聯手,得永嘉帝嚴懲兇手。孟貴妃因此死了,就會為扎在永嘉帝心頭的一刺。對李景日后十分不利。
其中的道理,李景和喬皇后都懂。
現在最好的做法,就是主放下刺殺一事,先去寬永嘉帝。求永嘉帝去延禧宮,等孟貴妃醒了再說。
千萬不能讓孟貴妃為永嘉帝心頭的朱砂痣。
李景眸一閃,沉聲道:“剛才大哥在文華殿外下跪求我,我沒有理會。”
慧安公主倒一口涼氣,迅速看向喬皇后。
喬皇后沉默片刻,才道:“阿景做得沒錯。錯的人不是我們,憑什麼要我們一味寬容大度?”
“孟貴妃能醒來,是命大。如果真的一命嗚呼,也是的報應。至于你父皇,會不會因此怨恨不滿,那都是以后的事。”
有些事,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愿去做。
人活一口氣。
這口氣,如何能咽得下!
李景眉頭略略舒展,低聲道:“母后,謝謝你。”
喬皇后看向一雙兒,角溢出一苦的笑意:“阿景,慧安,這麼多年,我這個做親娘的,一直忍辱退讓。如今你們都長大了,各自家。我心頭的兩樁大事也都放下了。”
“你們的父皇,對孟貴妃深意長。孟貴妃也是烈之人,對自己對別人都狠得下心腸。這一回,要是死了,你父皇必然是要遷怒的。到時候,你們都別沖上前,一切有我。”
姐弟兩個都是一驚,口而出道:“這怎麼行!”
喬皇后做了決定之后,整個人也平靜下來:“這是最壞的形,你們暫且別急。先耐心等一等。說不定,孟貴妃能夠死里逃生。”
頓了片刻,又對李景說道:“刺客一事,繼續查下去。不管查出什麼結果,暫時先按捺下去。別急著去見你父皇。”
永嘉帝連早朝都免了,現在哪還有心見兒子。
李景點了點頭。
……
同樣一夜沒睡的秦妃,一大早就去了壽寧宮。
趙太后再不喜歡孟貴妃,也不樂見宮里死人,皺著眉頭問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無端端地,孟氏怎麼就輕生自盡了?”
秦妃低聲道:“肯定和陸氏遇刺一事有關。”
Advertisement
趙太后也琢磨了大半夜,聞言冷哼了一聲:“也怪不得要尋死。心思這樣歹毒,敢謀害皇嗣,枉皇上一片真心對。”
一片真心四個字,刺得秦妃心窩疼。
秦妃打起神說道:“聽聞皇上也是一夜未眠,臣妾沒這個臉面,還請太后娘娘去一趟文華殿,勸一勸皇上保重龍。”
趙太后也憂心不已:“哀家確實放心不下,這就去文華殿瞧瞧。你也隨哀家一起去。”
秦妃總算還有幾分自知之明,苦笑一聲說道:“臣妾就別去了,免得皇上心中不快,以為臣妾別有心思。臣妾現在去延禧宮,只盼貴妃娘娘早點醒。”
臉上笑得苦,心里卻笑得恣意暢快極了。
太好了!
兩虎相爭,再來個兩敗俱傷。最好是孟貴妃今日就閉眼,永嘉帝遷怒二皇子喬皇后,便能坐收漁翁之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