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將我拐去哪兒

22.6% / 132/585

“等替姚大人問完診,為師帶你去一個地方!”

孫醫正不同于以往嬉笑打趣的神態,神中很是有幾分嚴謹,他這副認真的神,將李絮弄得有些張了。

“老頭兒,你不會趁我出宮,打算將我找個地方給賣了吧?”

“一只有幾兩,不值錢,老夫就是要賣,也要養了再拉去賣。”

孫醫正從袖籠里出一卷醫書,在小腦袋上敲一下,以示對胡言語的懲戒,然后將醫書塞給

“杜老頭兒讓老夫轉給你的!”

孫醫正一臉不服道:“杜老頭兒將杜氏診脈說得天下無二,盡往臉上金,依老夫看也不過爾爾,你權當翻翻解悶子,不必太較真。”

絮以為,師父孫醫正真是個醋勁十足的老頭兒,但在醫一道上再跟杜太醫較真,拿到杜氏診脈籍后,也還是會第一時間手上。

瞧見他那副氣鼓鼓樣子,李絮一時忍俊不

俏皮的笑著哄他開心:“也就是學一下杜太醫的診脈,再融貫匯通,博采眾家之長,好壯大孫氏醫的傳承!”

這個說法,讓孫老頭兒很用!

再也不討厭杜老頭兒搶他的乖徒兒,覺得左右還是他賺到了。

昨日李絮給姚崇行過針后,又喂下了新鮮絞的青蒿,離開罔極寺時,李絮叮囑姚奕,等夜臨睡前,再給姚大人喂一次絞好的青蒿

姚奕依樣照做了!

姚崇寒高熱的癥狀沒有再反復了,只是有些頭痛乏力,折騰了這麼多天,他總算睡了一次好覺。

等孫醫正帶著李絮進了罔極寺,姚崇的神已經好多了。

姚奕正守在榻前給他父親喂粥,見李絮跟在孫醫正了屋,他一臉熱相迎:“太醫正和小神醫來了!”

姚奕擱下粥碗,恭敬的躬一禮:“有勞太醫正和小神醫跑一趟。”

“姚公子不必客氣,只是學了一些孫家淺的行針,小神醫萬萬不敢當。”

絮哭笑不得:“姚大人可有再發寒和高熱?”

聽說太宗時期的醫圣,通湯藥、針灸、咒、符印和導引按,是有名的全科圣手,一向針到病除。

只是學了一些孫家淺的行針,小公主已經這麼厲害了,若得了孫氏醫的傳承,不知道會有多厲害?

姚奕對李絮更敬畏了,回話道:“回公主的話,家父不曾寒高熱,也沒再吐了,總算睡了一個好覺。”

“是啊,有勞太醫正和小公主為臣施治,臣覺好多了,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被小公主生生拉回來了。”

睡了一個好覺,又喝下一碗粥,姚崇神好了很多,滿眼慈拉著李絮說話。

絮號過脈后道:“其實大人的瘧疾還沒有完全好轉,要每日行針,再配上青蒿藥,才能徹底痊愈。”

瘧疾之癥最是反復,就算暫時痊愈了,也有復發的可能,因此才讓人頭疼。

這麼說,姚崇也就配合的讓施針。

絮替他施針累出一大汗,姚崇忙讓姚奕吩咐下人,取了干凈的帕子來給凈手汗。

“老臣以為,青蒿藥有奇效。”

姚崇哪怕還在病中,想的都是天下百姓,跟李絮商量:“小公主能不能讓太醫院和太醫署將青蒿藥的藥方推廣出去,福澤天下百姓。”

“青蒿的確對常見的瘧疾和惡瘧疾有對抗的作用,但以青蒿藥要新鮮的方能奏效,若是煮沸后會失去藥效,昨日回宮后,已經將替大人施治的經過稟奏父皇,打算用青蒿研制治瘧疾的奇藥,制藥片或藥劑方便留存。”

業有專攻!

治理朝政他十分擅長,研制藥劑這些還是要靠太醫正和小公主著手進行。

聽到李絮已經將用青蒿藥治瘧疾的事稟奏皇上,姚崇聽了后欣不已。

他收的乖徒兒能到當世賢臣如此喜,孫醫正與有榮焉:“非但如此,昨日老夫的徒兒和師兄借著去宋清藥肆給姚大人找新鮮的青蒿藥,跟藥肆的東家聊過瘧疾這種病癥,又調查到住在離城中排水渠近的人家,更容易染病,因此推斷出瘧疾和腸辟的發病,極有可能跟蚊蠅有關。”

“當真如此?”

姚崇很震驚,又覺得有幾分道理:“若此癥真是因蚊蠅所起,人口稠應改明渠為暗渠,朝廷隔幾日要派人在城中消殺蚊蠅。”

“老夫的徒兒也是這麼以為的。”

孫醫正神著幾分掩藏不住的得意:“所以陛下今日已經派杜太醫帶著梓青著太醫署員調查此事,今日只有臣和公主來給大人問診,大人多擔待。”

姚崇本就極喜歡李絮,聽到孫醫正這番話,看的眼神更是不一樣了,那雙深邃的眸子神采奕奕。

“臣以為,得小公主,真是大唐之幸!”

在浩瀚的大唐王朝,渺小如滄海一粟,如何當得起姚大人如此夸贊?

宋清收集各種奇效驗方,免費為百姓熬制湯劑,李絮有心讓這樣的奇人,為大唐典范。

當不起大人如此夸贊,在心里,大人這樣的賢臣,才是大唐最耀眼的明珠。”

絮笑著解釋:“其實發現瘧疾起病可能跟蚊蠅有關,是宋清藥肆東家的功勞,他每個季節據長安城哪種疾病頻發,會熬制不同的湯劑低價售賣,為朝廷分擔了很多力,也因此從來買湯劑的病患上,他分析出了瘧疾病癥頻發在何。”

聽李絮說了宋清讓貧苦百姓打欠條的事跡,年底有人無法償還藥錢干脆將欠條撕了,姚崇驚奇不已。

“原來長安城中竟有此等奇人?等老臣痊愈后,要去會會他!”

絮替姚大人金針導后,孫醫正又據他漸漸好轉的病癥,重新開了藥方子。

等出了罔極寺,孫老兒神兮兮說要帶李絮去一個地方,一開始馬車還行走在鬧市,漸漸就駛進了無人的小巷。

眼看著馬車越走越偏,行到一僻靜的河堤旁,李絮看著賣關子的孫醫正:“老頭兒,你到底要將拐去哪兒?”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