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劉裕微微一笑:“原來是這樣,看起來胡人也并非鐵板一塊啊
檀憑之一下子來了勁,笑道:“劉大哥啊,你世居南方,對北方胡人的況可能并不清楚,這位劉先生看起來讀書多,他應該都懂的
劉穆之微微一笑:“也罷,反正寄奴是要從軍了,這些事也應該知道,所謂五胡,就是寄奴剛才說的那五類胡人
“自漢以降,四周的蠻夷漸漸地也形了幾大部落
“羌人和氐人,同種同源,只是因為漢化程度的不同,分了兩個種族,自從王莽篡漢以來,關中大,很多羌人和氐人開始東進,進河西隴右一帶定居,到東漢中期之后,多次發叛,尾大不掉
“至于北方,茫茫的草原之上,則是不停地出現強悍的游牧部落,要說羌人和氐人因為半耕半牧,和漢人的習俗還有頗多相近之外,這些游牧的部落,則是完全與漢人風格迥異了。
“首先是匈奴人
廣告
“可是匈奴仍然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后面仍然經歷了上百年的戰爭,反復與漢朝爭奪漠南和西域,但終因人口的不足,尤其是失去了水草的漠南草原后,持續力不行了,到了東漢時,匈奴又發生,五單于混戰,最后分裂南北兩部。
“北匈奴的致支單于最后逃到了西域,被當地的漢將陳湯所殺,還留下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名言,這是我漢家兒郎最風的時候,是何等的揚眉吐氣
“到了東漢末年,皇權不振,天下大,南匈奴的這些部落在草原上也失去了依靠,曹為了補充兵源,一統天下,把南匈奴的十幾萬帳部落全部遷了關,分為五部進行管理
劉裕聽得心起伏,嘆道:“百年之后,司馬氏的晉朝篡奪了曹魏的江山,而匈奴貴族劉淵,則是當時著名的士人,通漢學,他趁著晉朝八王之,國家無力再管控這些胡人之時,逃回自己的部落起兵,讓這些匈奴人直接在中原生,并最后打敗了晉國軍隊,俘殺了西晉最后的兩個皇帝
劉穆之的神也變得痛心起來,嘆道:“是啊,這是我們每個漢人的恥辱,現在北方的江山還在胡人手中,我們卻坐視祖宗的江山淪陷而無能為力,每思至此,都不免咬牙切齒,痛心疾首啊。
檀憑之冷笑道:“天道回,報應不爽,當年劉淵起兵,打的還是作為漢家婿,為漢朝復仇的旗號,他一開始的國號,還有個漢字,當然,到后來真的稱帝后,他就改為趙國,以示不同了
“只是劉淵做得了初一,別人就能做十五,他還沒有統一北方就死了,而他的兒子劉聰即位之后,軍權逐漸落兩大將軍劉曜和羯族人石勒手中,這兩人在劉聰死后就互相攻擊,最后是石勒得勝,一統北方,劉淵的匈奴趙國,又稱前趙,也就存在了十幾年就滅亡了,取而代之的,就是羯人石勒所建的后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