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當才子》 第227章 外交努力
Advertisement
(註:第二更送到,求點月票推薦票。)
花開數朵,各表一枝,當張大爺還沒有著手布置洪水攻勢的時候,被張大爺舉薦為布國使的宋獻策,就已經頂著茫茫風沙與烈日驕,穿過大漠草原,荒山河流,來到了位於查干木倫河沖積平原的察漢浩特城下,向現任蒙古大汗林丹遞了大明國書,提出拜見請求。
說起這位被大明語譯為虎墩兔汗的林丹汗,可真得介紹一下他複雜的背景和出,他的全名做察哈爾.林丹圖爾,汗名為呼圖克圖汗,十三歲那年就繼承了祖父布延薛禪汗的汗位,為歷史上的最後一個蒙古大汗。在他統治的早期,林丹汗為了爭取黃教僧封建主的支持,就大力宣揚並親自信奉藏傳佛教,后又改奉紅教,接西藏紅教的深奧乘之灌頂,封紅教僧沙爾呼圖克圖為國師,但這麼一來,林丹又無意中怒了世代信仰黃教的漠北喀爾喀和右翼三萬戶的各部汗、濟農、諾延和臺吉,更得罪了在漠北喀爾喀部落勢力極強的邁達里諾門汗,與之發生嚴重分歧,為建奴的西進發展埋下了禍。但不管怎麼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靠著祖先們留下來的基業,在林丹汗統治草原的早期,蒙古各部基本上仍聽從於他的統一號令的。
早在宋獻策出使察漢浩特之前,張大爺就對林丹汗有過自己的獨到評價:眼高手低,欺怕又朝令夕改!牆頭草,風吹兩邊倒,值得籠絡又不得不防!——而張大爺的這個評價簡直就是一針見,綜觀林丹執政至今的二十五年,無論是軍事、外還是政,基本上都是一塌糊塗!吃錯藥改變宗教信仰、自挖牆角得罪自己的支持者也就算了,遷都到察漢浩特,更是同時引起了大明和建奴的警覺,得大明加強長城防,又得建奴加大向西滲力度以建立緩衝區域,並直接引發了蒙古和建奴的全面敵對——當然了,這對大明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爾後,林丹汗的外和政方針更是昏招連出,一邊對橫徵暴斂,殘酷掠奪,自恃士馬強盛,橫行漠南,破喀喇沁,滅土默特,喀爾喀,襲科爾沁,大肆荼毒名譽上臣服於自己的蒙古部落,甚至還縱容寵臣貴英強佔察哈爾部屬五路臺吉的妻子,迫使該臺吉投降建奴,並激起無數蒙古部落的不滿,生生的自己分化了自己——這樣的昏招,可是連崇禎都沒用過。又一邊對大明若即若離,借口聯盟消滅建奴,每年都向大明索要封賞,索要的賞銀數目也從最初的四千兩變為一萬四千兩,甚至還一度提出四萬兩和十四萬兩的封賞要求,也明裡暗裡激起了大明朝廷君臣心中的怒氣。
本來對大明朝廷來說,別說幾萬兩銀子,就算是幾十萬兩銀子,只要能買得北部邊境平安,同時能讓林丹從側翼牽制住建奴主力,那麼不管是明熹宗和魏忠賢,還是文武百,都很樂意掏這筆銀子打賞給林丹汗,安這個已經和平相半個多世紀的盟友。可問題是,咱們這位自以為聰明的林丹汗從一開始,就對與大明的結盟沒安過什麼好心,之所以答應結盟,也不過是每年多從大明朝廷手裡騙點銀子,利用大明軍隊去消耗建奴的實力,真正配合大明進剿建奴的軍事行也不是說沒有,可每一次都弱無力——就好象天啟五年那次,張大爺以錦州一城之力,牽制住了建奴幾乎所有的主力,林丹乘機攻打科爾沁草原,可建奴剛剛派出五千騎兵北上,林丹的十幾萬軍隊就跑得沒了影子,迫使張大爺不得不在天啟七年發起賭博似的北伐,這才算是砍斷了建奴在蒙古草原上的左膀右臂。而在其他幾次的軍事行中,林丹汗更是把欺怕的方針發揮得淋漓盡致,打蒙古的自己人,林丹汗是戰無不勝,所向披靡,可一遇到建奴軍隊,林丹又馬上從下山虎變了草原羊,稍即潰是毫無戰意,坐視建奴鯨吞蠶食漠南蒙古而又束手無策,即便象札魯特左翼昂安臺吉這樣的鐵桿支持者求援,林丹都不敢出兵救援,導致昂安臺吉族滅亡,妻子兒都被建奴虜為奴隸,傷自己部族民眾的心。
Advertisement
當然了,也正是因為看穿了林丹欺怕又首鼠兩端的本質,還有算死了林丹的牆頭草作風,所以張大爺和皇太極這兩個壞種才同時盯上了這個危險份子,幾乎是在同時派出外使者,力爭把這個牆頭草拉到自己一邊,一個希暫時穩住這個牆頭草,一個是希把這個牆頭草拉到自己一邊,一場激烈的外爭奪也順應而至,即將在察漢浩特城中激烈的展開。
閑話敘,言歸正傳,乘著蒙古員城稟報的機會,腦袋背後長著大反骨的宋獻策開始打量起察漢浩特這座蒙古都城的況來,以冷兵戰爭的角度來看,林丹汗登基后才著手興修的這座察漢浩特城確實非常雄偉,土石混雜修建的城牆高達四丈,厚丈半有餘,引黑河水圍城,護城河寬近三丈,有多深暫時無法判斷,而且地形是南高東河,只有西、北兩面可以發攻城作戰,以堅固程度而論,並不遜草原第一城格勒珠爾城多,算得上一座易守難攻的堅城。——不過這也只是相對於冷兵戰爭而言,對於裝備已經近代化的屠奴軍而論,張大爺如果想攻這樣的城池,隨時就可以拿出十幾個不重樣的法子。
又細細觀察了許久察漢浩特守軍的裝備和紀律等各種況后,宋獻策暗暗點了點頭,心道:「東家說得對,以軍隊紀律和士氣面貌而論,林丹的軍隊大概能與我們大明的主力軍隊旗鼓相當。這樣的軍隊如果去擾薊門長城,閻鳴泰防起來是有點吃力,也就是東家的屠奴軍了,能夠穩穩的吃住這樣的軍隊。」盤算到這裡,宋獻策忍不住也哀嘆起來,「我怎麼這麼倒霉,偏偏上了這樣的東家?我到了察漢浩特才能肯定這樣的結論,東家從來沒和林丹的軍隊打過照面,竟然就能未卜先知,我這輩子還有出頭的機會嗎?」
「嗚——!」正當宋獻策自怨自艾的時候,察漢浩特城中忽然號角長鳴,一個著甲胄的中年蒙古將軍領著一隊旗甲鮮明的騎士,排列著整齊的隊伍走出城來。過了護城河后,士兵列隊兩旁,那中年將軍翻下馬,面帶微笑的迎了過來,嘰里呱啦的對著宋獻策說了一大堆蒙古語,旁邊大明禮部派來的通譯忙翻譯道:「宋先生,這位是虎墩兔汗的將弘吉剌特.鄂托克齊賽諾延將軍,他代表虎墩兔汗向你致與最崇高的敬意,祝福你吉祥如意,福壽綿長,並且歡迎你的到來。」
「派一個將軍來迎接我這個大明國使?這個林丹是手下沒人了,還是想給我一個警告?」宋獻策心中嘀咕,臉上卻不聲,微笑說道:「多謝齊賽諾延將軍的歡迎,宋某不勝激,宋某也祝願將軍武運昌隆,威名日盛。」
通譯將宋獻策的話翻譯蒙古文,並且自己做主加了許多奉承語言,齊賽諾延聽得大喜,又嘰里呱啦說了一通蒙古語,便做出了一個邀請城的手勢。通譯又給宋獻策翻譯道:「宋先生,齊賽諾延將軍請你隨他城,還說大汗已經在皇宮裡準備好了酒宴,準備親自招待你。」宋獻策點頭,又說了幾句道謝的客氣話,便與齊賽諾延攜手並肩城。
雖然貴為蒙古國都,可察漢浩特城中的街道與房屋卻十分陋,房舍牆壁大部分都是夯土草頂、連石質房屋都難得看見幾棟不說,就連皇宮的豪華都比不是一個普通大明富翁的宅院房舍,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面積很大,規模幾乎趕得上大明紫城的一半,簡陋的宮室里駐有大量的騎兵,有很明顯的弓馬民族特。而其中看上去最為高大宏偉的那座萬安宮,也就是林丹的議事殿加寢宮了。
Advertisement
一路和齊賽諾延客套著進到萬安宮,大殿中早已經席地坐滿了為數眾多的蒙古貴族和將軍,當中而座的是一個看上去足有四十多歲的中年華服漢子,另一個則是戴著罟罟冠的華服貴婦。宋獻策按理推斷,忙上前鞠躬作揖行禮,恭敬說道:「大明國使宋獻策,拜見蒙古虎墩兔汗陛下,拜見蒙古皇后蘇泰娘娘,祝大汗與娘娘萬福金安,願大明與蒙古友誼天長地久,源遠流長。」
那中年男子端坐不,嘰里呱啦的說了幾句蒙古語后,站在宋獻策旁邊的大明禮部通譯立即變了臉皮,臉變為十分尷尬,宋獻策看了那通譯一眼,不慌不忙的用勉強嫻的蒙古語答道:「林丹汗陛下,你問小使為何不跪?大汗陛下錯矣,宋獻策乃是大明國使,上跪天地明皇,下跪雙親學師,而大汗陛下既非大明君主,也不是宋獻策的父母雙親和授業恩師,又怎麼能向陛下行跪拜之禮?況且大汗陛下乃是我大明朝廷冊封之汗,宋獻策為大明國使,代表大明朝廷出使蒙古,若是跪了陛下,豈不是了三綱五常,宗主藩屬?」
「這矮子竟然會說蒙古話!」林丹和齊賽諾延等人大吃一驚,開始對矮小如猴的宋獻策刮目相看。宋獻策則不聲的又說道:「大汗有所不知,宋獻策則供職大明宣大總督張憲臺幕府之前,曾是一名雲遊方士,還曾經到過漠北遊覽蒙古風,所以學得了一點蒙古語言,只是說得不好,所以若有之,還陛下不吝指正。」
「宋先生的蒙古話,說得很好。」林丹勉強一笑,招呼道:「來人,給宋先生安排座位。」宋獻策謝過,又獻上大明朝廷賜給林丹的禮和遞上國書,這才席地坐到林丹右側的一張錦毯上,通譯則站到了宋獻策的背後。旁邊另有侍奉上茶瓜果,招待得還算周到。
「宋先生,你來得正好,我正好有一件事想要問你們明國朝廷。」見宋獻策坐定,林丹也不看用漢文和蒙古文雙語書寫的大明國書,開門見山就向宋獻策問道:「去年七月,你們明國軍隊擅自出兵攻打我的喀喇沁和科爾沁草原,殺死殺傷無數我們蒙古的勇士和百姓,最後還迫喀喇沁、科爾沁和喀爾喀的一些蒙古臺吉向明國投降,向明國京城派出質子,沒有經過我的允許就冊封了一些蒙古臺吉——難道你們明國朝廷想要背叛盟約,與我蒙古開戰麼?」
雖然林丹的話宋獻策已經聽得八九不離十,可為了謹慎起見,只能算勉強能聽能說蒙古話的宋獻策還是等通譯完全翻譯過來,這才通過通譯回答道:「大汗此言差矣,我們大明軍隊出兵漠南,並非是背棄盟約,而是為了遵守盟約!大汗可還記得,在我們大明與蒙古結盟的盟約上有這麼一條——大明和蒙古,無論那一方遭到建奴侵犯,都有義務出兵援助!而當時大汗你正在與車臣汗戰,無暇南顧,一些背叛了你的蒙古部落又勾結建奴禍害草原,不得已,我們大明的張大人才出兵草原,驅逐建奴,並且替大汗你教訓膽敢勾結建奴的蒙古部落,大汗你不但不向我們大明朝廷表達謝意,怎麼反倒指責起我們大明朝廷背叛盟約了?難道說,大汗你認為,我們不應該在你後方空虛的時候,出兵保護你的後方,替你驅逐殘暴建奴嗎?」
林丹語塞,這時候,在場一個二十來歲的蒙古貴族忽然開口說道:「既然你們明國是為了替我們驅逐大金軍隊,教訓背叛我父汗的蒙古叛徒,那你們撤軍之後,為什麼不把喀喇沁草原和科爾沁草原歸還給我父汗,直接就留在了自己的手裡?這難道不是搶佔我們蒙古的土地嗎?」
Advertisement
「大金?」宋獻策眉頭微皺,直接向那年輕的蒙古貴族拱手問道:「敢問這位公子,是何名字,在蒙古居何職?」
「我是呼圖克圖汗的長子,察哈爾.額哲,現在是蒙古大王子。」那年輕貴族傲慢的答道。宋獻策微微點頭,拱手答道:「既然是大王子質問,那小使理當回答——只是小使不明白的是,我們大明班師之後,並沒有在喀喇沁和科爾沁草原上派駐一兵一卒,怎麼能說我們搶佔了蒙古的土地和草原呢?」宋獻策又在心裡補充一句,「關鍵還是現在力量不足,否則以我那個黑心東家的德行——鐵定要駐軍在圖爾山,直接威脅你們的察汗浩特城了!」
額哲也是一楞,半晌都無言以對,倒是坐在林丹旁邊的蒙古皇后蘇泰開口問道:「既然宋先生說明國並沒有侵佔我們蒙古的草原,那你們為什麼還要給奧、烏克善和楞三個臺吉封號?還讓他們的兒子到明國京城去做人質?這不是想把科爾沁和喀喇沁草原變你們明國的土地,是什麼?」
「蘇泰娘娘,你這話就更沒道理了。」宋獻策微笑著答道:「早在五十七年前的隆慶五年,虎墩兔汗的先祖俺答汗就已經接我們大明冊封,被我們大明封為順義王,俺答汗的兄弟子孫也被封為都督、指揮和千百戶等職。其後,每一任蒙古大汗,都得經過我們大明冊封,方能獲得貢大明的資格,其子親族,同樣獲得大明爵封賜的大有人在。這一次我們大明軍隊北伐草原,奧等蒙古臺吉懼於大明天威,主開城納降,大明朝廷為獎降者,賜予奧等諸臺吉爵封號,有何不可?又有何不對?至於諸臺吉將嫡子送到大明京城,乃是為了表達對我中華上國的敬仰之意,學習我中華文化,加強通並化解矛盾,怎麼能說我們大明是想把科爾沁草原和喀喇沁草原變自己的土地呢?」
好不容易有機會獨當一面的宋獻策這次可以說是憋足了勁要表現一把了,一番巧言詭辯下來,頓時把蘇泰給頂得張口結舌,無言以對。也就是在這時候,坐在林丹長子額哲下首的一個十四五歲的半大孩子站了起來,頗有些激的向宋獻策說道:「明國的宋先生,我是呼圖克圖汗的二兒子,阿布奈。我請問你一句,你的意思是不是說,明國還是承認科爾沁和喀喇沁草原是我父汗的土地?並沒有把這兩塊草原收歸大明的打算?」
「原來是虎墩兔汗的二王子。」宋獻策點頭,鄭重答道:「二王子說得對,我們大明過去承認科爾沁和喀喇沁草原是虎墩兔汗的土地,現在也承認這兩塊草原是虎墩兔汗的土地。」說到這,宋獻策又在肚子里補充一句,「將來我就不保證了,我那個黑心東家可一直認為,只要有我們漢人的地方,都應該是我們漢人的土地!等他騰出手來,不要說科爾沁和喀喇沁草原了,就是察哈爾草原,他也要收歸大明的疆域!」
「父汗,我沒說錯吧?」別看阿布奈才十四、五歲,見識可遠在他的大哥額哲之上,馬上轉向林丹激道:「我就說過,大明朝廷對我們是友善的,大明軍隊沒有在科爾沁和喀喇沁草原駐軍,就是沒有想要侵佔這兩塊草原的打算!父汗,你千萬不要聽那些狗建奴的謊話,他們是想騙你……。」
「閉!這裡沒你說話的份!」額哲大怒,一把將弟弟拉了坐下,又捂住了他的。宋獻策則猛然一驚,已經從中聽出了一些端倪,心道:「不要聽狗建奴的謊話?難道建奴的使者已經搶先到了察漢浩特了?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可就是后發制於人了。」
Advertisement
「兔崽子,差點壞我大事!」林丹也惡狠狠瞪了一眼二兒子阿布奈,又不聲的向宋獻策問道:「宋先生,依你這麼說,既然你們明國承認科爾沁草原和喀喇沁草原是我的土地,那為什麼我派遣使者到這兩塊草原上宣旨傳令,這兩塊草原上的叛徒臺吉卻不肯聽從我的命令呢?」
「大汗,恕小使出言不遜——你這話可就太有些自相矛盾了。」宋獻策笑嘻嘻的答道:「小使已經強調過,我們大明承認科爾沁草原和喀喇沁草原都是你的土地,這兩塊草原上的子民,自然也都是你的臣民,你的臣民不聽你的命令,怎麼能責怪到我們大明朝廷頭上?難道說,大汗你希我們大明朝廷下旨,讓這兩塊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接你的命令,那這麼一來,我們大明朝廷不就是事實上侵佔了你的土地了?」
「這……。」林丹又是一陣語塞,半晌才的說道:「那好,既然你們明國承認科爾沁和喀喇沁草原是我的土地,那這兩塊草原上的蒙古部落不肯聽我的命令,我打算出兵這兩塊草原,教訓這兩塊草原上的叛徒部落!到時候,你們明國可不要拉偏架,更不要出兵策應他們噢。」
「大汗你對用兵,我們大明當然無權干涉,更不可能出兵與你敵對。」宋獻策先塞給林丹一顆甜棗,又不慌不忙的說道:「不過小使認為,大汗你也許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既可以增加你的國庫收,又可以不用自相殘殺,枉送蒙古勇士寶貴的生命,不費一兵一卒就收復喀喇沁和科爾沁草原。」
「哦,還有這樣的好事?」林丹大為驚奇,忙問道:「什麼辦法?」
「租借。」宋獻策終於拋出他的天才發明,振振有辭的說道:「大汗,你可以把這兩塊草原暫時租借給我們大明,允許我們大明朝廷暫時管理這兩塊草原,由我們大明朝廷每年付給你大筆的租金,藉以彌補你的賦稅損失。」
「租借?你們租這兩塊草原幹什麼?」林丹大為驚奇。宋獻策微笑答道:「大汗放心,我們大明朝廷租借這兩塊草原,只是為了拱衛京畿安全,必要時從這兩塊草原借道,奇襲建奴的背後。而不是為了在這兩塊草原上駐軍,威脅大汗你的腹地,更不會象建奴一樣,直接搶走你的草原。而且我們還可以定一個期限,十年八年後,我們大明朝廷就放棄對這兩塊草原的管理權,將這兩塊草原原手奉還給大汗你,絕對不會劉備借荊州,一借不還。」
「大汗,你可以仔細想一想。」宋獻策象抹了一樣的甜,耐心的解釋道:「只要你答應暫時不對這兩塊草原用兵,也不在這兩塊草原上派駐軍隊,那麼我們大明每年都將封給你一萬兩銀子的租金——萬兩紋銀啊,大汗,你就算現在就把這兩塊土地收歸管轄,每年又能徵收到這麼多賦稅嗎?而且大汗你想必也很清楚,奧和烏克善這些蒙古王爺,與你的矛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你如果現在提兵去打他們,他們必然拚死抵抗,又得花費多軍費?戰死多勇士?倒不如暫時放棄這兩塊草原的管理權,一邊收取我們大明朝廷的天價租金,一邊用懷手段安這兩塊草原上的蒙古王爺,和他們建立友誼,化解矛盾,讓他們心悅誠服的接你的命令,待到我們大明的租期一滿,大汗你不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收回這兩塊草原了?這是多麼兩全其的好事?這樣的好事,上那裡去找去?」
Advertisement
林丹先是聽得目瞪口呆,然後又覺得宋獻策的話頗有道理,不自的點了點頭,「不錯,這倒是一個好辦法,只是這租金是不是……。」
「父汗——!」額哲見勢不妙,趕高聲尖,提醒林丹不要被宋獻策扔出的蠅頭小利打。坐在林丹左側首位的一個喇嘛也長聲喝道:「大汗,事關重大,請三思而行。」還有蘇泰也猛扯一下林丹的袖子,連使眼,林丹猛然醒悟,趕改口道:「這辦法是不錯,可事太大,我得和人商量后再說。」
「大汗言之有理,茲事大,是得詳加商議。」宋獻策上說得漂亮,心卻暗暗警覺,心知自己扔給林丹的不過是蠅頭小利,只要林丹目長遠一些,就不難發現自己不過是在用緩兵之計,只是短期對林丹有利,從長遠來看,卻是挖下了吞沒林丹的陷坑!
註:歷史上林丹敗亡后,其妻子蘇泰與長子額哲皆臣服於建奴,惟有阿布奈一生反清,被建奴康熙囚於瀋,阿布奈的兩個兒子布爾尼和羅不藏又繼續抗起反清大旗,並於三藩之中出兵響應吳三桂,只可惜勢單力薄,最終雙雙被殺,阿布奈也被康熙絞殺。(未完待續,如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