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無雙》 第二百零七章 1枚盤龍印,2個時間點
Advertisement
吳奪立即回答,“是啊,聽著有意思,就是不知道劉老爺子方便不方便。”
劉鋼炮心說,這小伙兒上來就能認出壽山白芙蓉、青田封門青,說明是懂印石的,關鍵是他鑒定古玩的眼力很高,這老印章,讓他看看沒準兒真能有所幫助。
“方便,這有什麼不方便的!”劉鋼炮笑道,“現在就可以看。”
吳奪看了一眼寧霜,見寧霜點點頭,又問劉鋼炮,“老爺子,您怎麼來的?”
“兒著來的,不過這段路不近,我是吃了早飯之后,正好當鍛煉了。”
“您不會住潘家園附近吧?這麼遠走著來?”
“對,我住潘家園附近,呵呵,走了一多半,最后上34路公坐了幾站。”
“行,既然您同意,咱們走吧?我們開車來的。”
劉鋼炮付了這兩方印石的錢,便和他們一起走了。上車之后,寧霜開車,吳奪和劉鋼炮坐在了后排。
這才相互簡單介紹了一番。
劉鋼炮原名劉承霖,土生土長的燕京人,退休前在園林部門工作。他說得也不多,就簡單幾句。
得知吳奪在齊州是大雅齋的鑒定師,他說聽說過章錦,在全國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到了劉鋼炮住的小區,寧霜停車后說不上去了,劉鋼炮覺得不合適,連番邀請,寧霜拗不過,只好也跟著一起上去了。
家里沒人,劉鋼炮說孩子不和他們一起住,老伴如今還在居委會工作,今天有個防控傳染病宣傳日活,忙乎去了。
吳奪進了客廳一看,劉鋼炮的客廳里,也擺著不玩意兒。電視機兩邊,在電視柜上還各擺著一只大撣瓶,兩只一對。
撣瓶就是過去放撣子用的,清代剛開始流行的時候,做工和畫片還比較講究,大戶人家用得多;到了清晚期、特別是民國時期,好家伙,即便小門小戶,差不多家家都有一對撣瓶,幾乎了日用品。當時景德鎮燒出來的撣瓶,是一車一車往外拉。
所以,有的收藏瓷剛門的玩家,喜歡買上一對清末到民國的撣瓶,好認,便宜,假貨,個頭大;而且好歹也有點兒年份,算是古玩。
吳奪在沙發坐下之前看了看劉鋼炮這對撣瓶,就是清末民國時期的彩,畫片百鳥朝。
他這一對撣瓶,可不是工藝糙、繪畫潦草的大路貨,算是當時彩撣瓶中的品。
劉鋼炮見吳奪看撣瓶,“見笑了,不流的東西。”
“哪里,這樣的品撣瓶,現在有上拍的呢。我記得有對珠山八友的,是誰忘了,拍了三四十萬。您這對,十萬八萬肯定能值。”
“八十年代初啊,清末民國的上品撣瓶,十塊錢一對;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一兩百、三四百的開始漲了;不過我這對,是九十年代中期五百多買的。”劉鋼炮回憶,“當時在老古玩市場,來了兩輛卡車,拉來了一百多對大撣瓶,好的要六百,差的百八十的。我就挑了對,又講了講價兒。”
Advertisement
“嗐!沒趕上那時候不是!”
劉鋼炮笑了笑,“你們坐,別站著啊,我去泡茶。”
“不用了老爺子,咱們還是先看東西吧!”吳奪連忙說道。
“對對對,咱們喜歡收藏的啊,都這樣,東西是第一位的,你坐下等著。”劉鋼炮說著,進了書房。
劉鋼炮拿出來一個錦盒,簇新,“剛給換了個盒子。”
打開之后,吳奪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青田盤龍印。
材質確如劉鋼炮所說,是極品的封門青,質地細膩無比,如初春芽,而且包漿十分潤,雖然有一些老磕,但并不影響整。
寧霜也忍不住贊嘆了一聲。書吧
不過,有一點出乎吳奪的意料,就是這枚印章比較“高瘦”,正方形底邊的邊長也就兩厘米多,高度卻有八厘米左右。
印紐是龍首,龍竟盤繞印章,龍尾的位置,已經是印章的三分之二了。
雕工很細,龍和印章的邊棱合之,都做了巧妙的理,不生。
這條龍,也符合三國兩晉時期的風格。這個時期的龍,有細和兩種;印章盤繞的是細龍,龍的和尾部區分明顯,線條流暢,起伏之間,瀟灑飄逸。
吳奪隨即拿起,翻看了印文。
沒有任何印泥使用的痕跡,很清晰的可以看出文小篆“王羲之”三字,其中王字占半邊,羲之二字占半邊。
刀法很利落,不見崩口和拖泥帶水。有些筆畫缺損,看著應該是后來的磕,而不是當時刻字的刀工失誤。
“除了您說的印文,這種盤龍環繞印章的況,好像東晉時期也沒有出現過啊!”
“對。這也是個大問題,龍形是魏晉時期的風格,但是盤龍環繞,聞所未聞。所以,我才篤定是臆造的啊!”劉鋼炮點點頭,“在店里我沒有多說而已。”
這印章,吳奪也覺有點兒不對。
同時,如果不對、到不了東晉,再從包漿的厚重程度來看,傳世已久,最起碼不像是明代之后東西。
“小吳,你看能到什麼時期?”劉鋼炮接口問道。
“我再看看。”吳奪拿在手上,微微定神。
如今的眼力雖然在不斷提升,但是終究比不過臨門一“聽”啊!
這一次,時間略有點兒長。
好在這東西劉鋼炮本來也覺得十分難以鑒定,吳奪神地“看”半天,他也覺得正常。
最終,吳奪輕輕放下了印章,竟忍不住長嘆一聲,仿佛還沒從剛才的容中回過神來。
“怎麼了?”劉鋼炮和寧霜這會兒倒異口同聲了。
劉鋼炮接著又問,“因為是高仿魏晉風格,所以后續很多朝代都有可能,本無法斷代是吧?”
吳奪肯定不是無法斷代,恰恰相反,他不僅能斷代,而且斷了“兩代”!
雕刻盤龍印的時間,和刻制印文的時間。差的有點兒遠。
Advertisement
雕刻盤龍印的時間,比東晉要早!
從距今多年推算一下,這枚盤龍印章本的雕刻形時間,應該是258年!
258年,還是三國的東吳時期,王羲之還沒有出生呢!
更重要的是,雕刻盤龍印的人,居然是吳主孫亮!
孫亮是孫權的兒子。孫權,孫仲謀;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是孫仲謀的這個兒子,當時卻只是一個傀儡,權臣孫綝把持大局。
258年,孫亮也只有十六歲。沒想到,這麼一個年的傀儡君王,居然有如此雕工!
國之璽印不被自己掌控,他自己雕一枚盤龍私印,是一種怎樣的心?
也正是在這一年,孫亮被廢,份變了吳國的會稽王,兩年后,十八歲就死了。
吳奪并沒有聽到這枚盤龍印在孫亮死后的流轉過程;但是,好在從這枚印章上,還聽到了另一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