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醫妃不好惹》 第二百五十四章離開大燕
Advertisement
柳姝一點兒都不藏私,但凡這些人問道的,定然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兩個時辰都到了,也沒提出要離開的意思,一直等眾人疑的地方都解答清楚,這才道:“今日里大家也都辛苦了,回去之后好好兒休息,咱們明日里繼續。這兩日的脈案也會有人記下來給諸位傳閱。”
雖說醫比不得柳姝,可好歹也是有點兒底子的,對方是不是誠心地傳授,自然也的出來。
當下里便有不人十分激,更是一臉意猶未盡。
“針灸之諸位也無需擔心,我回去之后會整理出來,等忙完之后大家可以互相傳閱,之后大家也可以互相流。”柳姝說道。
一些人原本已經對針灸之不抱希了,畢竟只單單今日里的這些收獲,別說忙上兩天了,就是忙三天都是可以的。
況且他們不僅醫提高了,還贏得了百姓的尊重,哪個見了沒有不問聲好的。
當下里便有人開口道:“于大夫,大家都知道您的無私,今日里這些經驗,已經是彌足珍貴的了。那針法一看便不簡單,便是作為鎮派之寶,拿來開宗立派也是足夠的,您無需將之傳授出來。”
哪個有獨門絕技的不是藏著掖著的?
會的人多了,還能是獨門絕技嗎?
柳姝不是不清楚眾人的想法兒,但對于這個倒是并不在意,先是謝過了對方的好意,而后便道:“‘人無信而不立’,我既然應允了大家,自然應當說到做到。時間倉促,無法詳細流,將針法、經驗寫下來以使大家傳閱,自然也是應當的。”
“況且,古人曾有言‘醫者,仁也,博之心也。當以天地之心為心,視人之子,猶己之子,勿以勢利之心易之也。如使救人之疾而有所得,此一時之利也;茍能活人之多,則一世之功也。一時之利小,一世之功大,與其積利不若積功,故日“古來醫道通仙道,半積功半養。”不求仙道,卻是為心。”柳姝神淡然,道:“以我一人之功,能救治的人自是有限的,可若是我將醫傳授給大家,那便能夠救治更多的人,又焉知不是一世之功乎?”
柳姝的一番話,使得不人面沉思。
這些道理,他們聽過嗎?許是聽過的。
他們可曾深思考過?顯然是沒有的。
一人掌道:“于先生大義!不僅仁,更是仁心,醫圣再世矣。”
柳姝搖了搖頭,道:“諸位抬舉了,不過是從心而已。”
“時間不早了,諸位也早一些回去休息吧。”柳姝開口道。
若說那些大夫一開始來義診,還是懷著強烈的功利心的話,經過這一晚之后,第二日眾人的態度便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Advertisement
他們或許無法做到像柳姝那樣的無私,可在自己如今正在做的事上,也不會吝嗇于自己的本事。
之后與就要奇特的談之中,更是發自心的尊重。
這,無關乎年齡,不過是‘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罷了。
時間匆匆而過,充實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盡管累了一些,但顯然收獲也是很多的。
柳姝如約將脈案和針灸技法經驗都寫了給他們。
到了離開的那一日,整個鎮門關大部分的人都出來送別了。
那兩日里的義診,不僅僅是那些傷的戰士惠,貧苦的百姓也跟著惠。
每家醫館更是將這兩日定為了每月兩日的義診日。
顧澄忙活了幾日,昨天才將一切事理好。
因著耽誤了不時間,也不愿意再因為自己的休息而耽誤,第二日一大早便早早的讓人整頓隊伍準備出發。
只是打從起來,便看到客棧外面有不人,偏偏那客棧的掌柜和店小二還沒有趕的意思。
心里不由得有些納悶,不過到底不是年輕人了,好奇心沒那麼重,便也沒有去問。
客棧掌柜熱地將飯菜端了上來,還對著顧澄挽留道:“顧掌柜,不多留兩日了?”
“還有事要忙,便不多留了。”顧澄臉上掛著和藹親切的笑容。
那掌柜的有些失,到底也沒再多說啥,招呼著顧澄吃好喝好。
雖然將對方的神看在眼里,但顧澄卻沒放在心上。
直到柳姝出來,眾人上了馬車,顧澄開車簾,才發現竟然一路有人跟著。
顧澄心里一個‘咯噔’,招來邊兒的隨從低聲問道:“這是怎麼回事兒?”
這鎮門關的百姓,怎麼看著不怎麼正常呢?
他不過是幾天沒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了?
“這些人都是送別于大夫的。”那隨從倒是打聽了一些消息,當下里便將自己知道的講給了顧澄聽。
顧澄頓時愣住了,轉而臉上便浮現了震驚、敬慕、慶幸、喜悅等等的緒。
反正隨從是覺得對方那表看起來怪怪的。
“果然,我果然是沒有看錯啊。這玉……于大夫果然絕非池中之,看,這不就乘風而上了麼?”顧澄贊嘆道。
柳姝在青楓商行的待遇一向不錯,單獨乘坐一輛舒適的馬車,食住行也都有人負責。
而自打那一日之后,商行的人更是恨不得將其給供起來。
好在柳姝也是經歷過富貴的人,倒是未因此而飄飄然。
馬車離開鎮門關,柳姝開車簾,看著那充滿了歷史痕跡的城門上面那三個飽含殺氣的大字,心里只覺得十分復雜。
不由得想起了在這里的生活……雖然時間并不算長,可卻覺得好似在這里生活了半輩子,突然要離開,難以割舍。
Advertisement
還有機會再回到這里嗎?
柳姝也不清楚。
到了大周之后,會是一種怎樣的形,更是難以預料。
然而這未知的路,卻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的方向。
找到彥瑄,還柳家清白。
隨著馬車的遠去,那龍飛舞的三個大字到底還是消失在了的視野里。
一聲嘆息掩藏在馬蹄聲和車滾滾聲之中。
而此時的燕修,還不知曉自己放在心尖上的人,已經離開了大燕的邊境,去了另一個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