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將盡出,決一死戰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將盡出,決一死戰

Advertisement

徐庶有計。

神一振,遂問何計。

徐庶便移馬近前,不不慢的將自己的計策道來。

聽罷了徐庶的計謀,角掠起了一冷笑,“這個辦法妙啊,簡單又實用,元直,你果然不愧是本將的戰專家啊。”

“專家?”

徐庶流出幾分茫然,他自然聽得出良是在讚揚他,但這“專家”二字卻讓他有些不解。

良方知自己一時興,不小心溜出了個新鮮詞兒。

“隨機應變,專於計謀,可謂大家,元直你當然就是專家了。”

良也反應極快,思維更是敏捷,一本正經的做了一番解釋。

徐庶恍然大悟,能夠得到良如此高的評價,眉宇中自然難抑幾分得意。

得意之餘,他卻又自嘲道:“庶隻是雕蟲小技而已,萬不敢稱這個什麽‘專家’,主公當真是謬讚了。”

耳聽著徐庶一本正經的自謙不是“專家”,良就暗暗發笑,連日來繃的神經也稍稍放鬆了許多。

不過,很快發生的事實,就讓良的神經再次繃起來。

一天之後,下遊傳來報,東吳的大軍終於開,再一次向著柴桑殺奔而來。

這一次,孫權對戰做了改變,不再是單純的以水軍突破鐵鎖陣,而是改以水陸並進。

水軍一路,孫權改任老將黃蓋為主將,率董襲、淩和淩統父子,率兩萬水軍逆江而上,向著甘寧的鐵鎖陣殺奔而去。

陸路方麵,孫權則自統四萬大軍,率魯肅、太史慈、周泰、陳武諸將,在柴桑以東登岸,沿長江南岸向著柴桑近。

為了補充甘寧水軍的損失,將將四千多並不太善水戰的士卒,增調給了甘寧,陸路留守柴桑之軍,實際上隻餘下一萬七八千兵馬。

孫權這水陸並進的戰,立時讓良在陸上也麵臨著被境。

柴桑,軍府。

大堂之中,一片肅靜。

四萬吳軍,太史慈、周泰、陳武諸般敵將,皆乃江東一流的猛將。

東吳最善戰的銳之士,多已悉數登場。

而大江之上,還有兩萬敵方水軍洶洶殺至,更有黃蓋這等久經沙場的老將率領。

水陸並進,東吳在聲勢上已占據了絕對的上風。

在場的張郃、文醜,甚至是呂玲綺,皆是驍勇善戰之將,倘若是單純的陸上鋒,他們自不會懼怕吳人。

隻是在柴桑這等大江邊上,在敵人占據著水軍絕對優勢的況下,不免就讓這些來自於北方的“旱鴨子”有些沒底。

縱使如文醜這等當世虎將,臉上也是一片冷峻。

沉寂中,伊籍道:“主公,吳軍來勢洶洶,隻怕不易應對。如今柴桑附近的百姓皆是遷走,堅壁清野已完,以籍之見,何不就此棄卻柴桑,退還荊州,以逸待勞再做打算。”

伊籍提出了退兵的建議,這也正是良戰前的兩手準備之一。

眾將雖然沒有出聲表示讚同,但平素好戰的他們,沒有反對即代表著默認。

良卻冷笑一聲,“當年的西涼軍和袁家軍,哪一家的步戰能力不比吳軍強,爾等連那些陸上強敵都不怕,難道還怕不善陸戰的吳人不?”

階下有人幹咳了一聲。

“若單是步戰,吳人縱有十萬之眾,末將等又豈會懼之。隻是吳人眼下水陸並進,聽聞吳人這一次打算用火攻燒我鐵鎖陣,末將雖不善水戰,但也知吳人一旦用火,便是防無所防。江上一敗,而我步軍又為吳人牽製,援救不及,到時候……”

說話是張郃,他並沒有把話言盡,但其中的那份擔憂已不言而喻。

Advertisement

其餘文醜諸將,皆是暗自點頭,顯然是張郃說出了他們的心聲。

良看了徐庶一眼,他的這位戰專家,此刻卻正捋須淡笑,一臉的雲淡風輕。

在場諸將,顯然並不知徐庶已向良獻上,破解吳人火攻的辦法。

“吳人想用火攻,本將又豈會不知,爾等難道認為,本將會坐以待斃,任由吳人去燒我的戰船不。”

良冷笑著,神傲然,言語中彌散著不屑。

眾將神無不一震,眼眸中皆流出驚奇之,奇於良這番傲然之詞,竟似對水戰已竹。

眾將不安的緒,很快就平伏下來,沉寂的熱悄然沸騰起來。

追隨良許久,多次麵臨困境,哪一次良不是臨危不竹在

又有哪一次,良不是率領著他們衝破逆境,反敗為勝。

而今聞得良已有克敵之策,這些原本就驍勇的猛將們,心中殘存的疑慮,自是轉眼就為良的自信所平。

沉寂中,張郃慨然道:“既是主公已有應對之策,那末將更有何懼,末將願隨主公與那孫權戰一場,雖死無懼。”

張郃方一表態,文醜也站出來,大道:“兄長,你就下令吧,吳人敢登岸步戰,咱們就殺他們片甲不留。”

“義兄,玲綺願率一支騎兵,直取吳人中軍,定為兄長斬下孫權的狗頭。”

呂玲綺也熱沸騰,慨然戰。

大堂之戰,獵獵的戰意在熊熊燃燒,那一灼烈的軍氣,讓中的熱也被點燃。

他環視眾將,豪然笑道:“有爾等猛將,本將更有何疑。傳令下去,明日全軍傾巢而出,本將就跟孫權這險小兒決一死戰。”

“決一死戰——”

“決一死戰——”

激憤,狂暴的吼聲如雷而起,這一刻,諸將的戰意已是被煽至了頂峰。

看著戰意熊熊的諸將,良眼中迸著濃烈的自信,心中暗自冷笑,“孫權,你不上岸便罷,如今既敢登岸,本將就讓你見識見識,什麽作陸戰之王!”

######是日黃昏,四萬登岸吳軍,在水軍的掩護下,推進至了柴桑城東。

無盡的旗幟,如浪濤一般翻滾不休。

林立的槍戟鋒刃,直指天空,幾將蒼穹映寒。

中軍,那一麵“孫”字的紅大旗,在江風的吹下,發出獵獵的聲響。

大旗下,孫權坐朱紅戰馬,披金甲,手提銀槍,碧眼之中流轉著自信的神

他的四萬大軍自登岸以來,連克數座軍營壘,良的軍隊是節節後退,一直退到了柴桑城來。

在孫權看來,良的後撤,不僅僅是因為他兵力不足,更是因為他在畏懼。

想在長江兩岸立足,若是沒有一支強大的水軍,縱然你將營壘立得再堅固,又焉能抵擋我水陸兩麵的夾攻。

良這狗賊,恐怕這會隻有在柴桑城中,我便揮軍城下寨,將他死死的拖在柴桑城中,待黃公覆他們攻破鐵鎖陣後,便可將良這狗賊截斷在江南岸,到時候……”

孫權暢想著藍圖,角悄然掠起一得意。

便在這時,一騎斥候飛奔而來,打斷了孫權的神思。

“啟稟主公,前方發現敵軍背城列陣。”

背城列陣?

難道說,良這廝竟然還敢出城跟我的四萬大軍過招不

孫權頓生疑,“敵軍有多?”

“約有一萬五千餘眾。”

聽到這個數字,孫權的心頭微微一震,臉上不掠過幾分奇

“一萬五千人,這不就是良現有的全部家底了麽,沒想到這狗賊非但沒有城中,竟然還敢傾巢而出,想跟我在城外一較高下,這個狗賊,當真是有幾分膽量。”

Advertisement

盡管孫權對良充滿了憤恨,這時心中也油然而生了些許暗讚。

但那丁點的讚,很快就為不屑所代而代之。

“很好,他敢出城一戰正合我心意,正好將他一並殲滅,畢其功一役。”孫權冷笑著,眉宇中迸著興

旁邊魯肅卻道:“主公,良步軍頗為了得,他的騎兵也極為厲害,如今他既敢背城一戰,必然是有所恃,我們還是不可輕視。”

魯肅表現了出了慣有的謹慎。

孫權未言,旁邊太史慈卻傲然道:“子敬,你不要忘記了,並非是良善用騎兵,我東吳亦有鐵騎,他若敢以騎兵逞兇,我太史慈就跟他一較高下。”

太史慈,為東吳第一騎將,他有足夠傲慢的資本。

孫氏雖立國江東,騎兵是其肋,但這並不代表東吳就沒有騎兵,隻是數量較而已。

不過渡兵敗之後,不曹軍敗潰淮南,其中就有部分的騎兵,而孫權攻陷合,瓜分淮南之後,那些優良的戰馬,和部分曹軍騎兵就落了孫權手中。

孫權便是憑著這一筆“橫財”,再加上江東近年來從北方購得的馬匹,組建了一支三千人左右的騎兵軍團。

善統騎兵的太史慈,自然就被委任為了這支騎兵軍團的統帥。

如今吳軍沿岸西進,右翼有江水為天然屏障,不需要保護,至於左翼,以太史慈的三千騎兵,足以屏護。

孫權敢登岸進柴桑,也正是仗著有一支騎兵給他撐腰的原因。

太史慈的這份豪然自信,愈加染了孫權,他便揮鞭向前一指,“良狗賊輕我江東無馬,所以才敢出城一戰,我有太史子義在,良的騎兵優勢便然無存,更有何懼。傳我之令,全軍繼續前進,傍晚之前,必要將柴桑城頭重新上我江東的旗幟。”

孫權信心,決意已下,魯肅還能說什麽。

四萬吳軍轟然而,浩浩的向著數裏外的柴桑城殺奔而來。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三國之暴君良》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043/)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