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二百六十六章 挖坑讓你跳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二百六十六章 挖坑讓你跳

Advertisement

“改變策略,怎麽個改變法?”良問道。

“目下北方大變,於我們而言,現在最重要的是盡快平定荊南四郡,全據荊襄,為收取中原漁利做準備,倘若沒完沒了的陷和吳人的糾纏之中,反而會誤了大事。所以庶以為,我們眼下應該趁勝撤出柴桑,結束跟吳人的戰爭。”

退出柴桑?

在場諸將一聽這話,都有些茫然,眼下剛剛獲得一場大勝,卻主退出柴桑,哪有這等道理。

良卻知道,徐庶的提議絕非那麽簡單,他便也不出言,隻耐心的聽著徐庶解釋。

“眾位莫急,我所說的退出柴桑,並非是你們所想的那樣。如今柴桑一線的百姓,皆已被我們遷回荊州,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一把火把柴桑城燒個,到時孫權所得到的,其實僅僅隻是一座荒蕪人煙的空城而已。”

聽到這裏,心有些激的眾將,漸漸冷靜下來,洗耳靜聽。

徐庶接著道:“城池一毀,方圓百裏又無人煙,孫權想要在柴桑立足,就必要從江東調運糧草。而孫權先平山越之叛,後又馬不停蹄來爭柴桑,國中所存軍糧必定所剩無幾,若再從江東往柴桑運糧,對其來說便將是一個極大的負擔。以孫權眼下的國力,料想他定然無法支撐太久。”

頓了頓,“糧草不濟之下,孫權就隻有退兵,介時柴桑就會變一片無人區,了荊州與江東的天然屏障,江東與荊州兩相隔絕,我們便可無後顧之憂的掃平荊南,將來北圖中原,或是東取吳會,便可從容做打算。”

徐庶洋洋灑灑一番話,道明了他的意圖。

良微微點頭,心中對徐庶的獻計,倒也頗為讚同。

前一戰孫權雖重挫,但江東的基未搖,以孫權的實力,他完全有資本無休無止的來爭奪柴桑,因為孫權占據江東已久,擁有著一個人心歸化的大後方。

良則不同,他以武力取荊州,未及收拾人心,且荊南還有劉琦這個餘孽,在這種形勢下,良長久的與孫權耗下去,顯然並非明智之舉。

撤兵還荊州,把柴桑燒一片白地,斷絕孫權西侵的跳板,倒也不失為一招上策。

“既要撤出柴桑,那咱們又何必跟吳人打那幾場惡仗,當初早撤不是更好,也不至於讓那些死去的將士白白犧牲。”

並不是人人都似徐庶這般長遠考慮,文醜便站出來提出了質疑。

良並不想就此事讓麾下文武們起爭吵,眼下文醜提出反問,也該是他站出來拍板的時候了。

良遂道:“若無那兩場大勝,我軍撤出柴桑,那便是被的畏敵撤退,那時吳人士氣高漲的進據柴桑,定會順勢侵荊州,形勢就會於我軍不利。而今吳人士氣大挫,糧草損耗已極,這時候就算我們把柴桑讓出來,吳人占住腳都問題,更何談侵我荊州。”

幾句話間,良將其中的利害點明。

文醜雖乏智謀,卻也不是單純的匹夫,良這番話,他稍一琢磨便既悟明了其中道理。

恍然大悟的文醜,方道:“原來如此,倒是愚弟愚鈍了,這樣看來,咱們撤軍西歸才是上策,就把這一座廢墟的柴桑留給那碧眼兒,讓他自陷泥潭,咱們坐看笑話便是。”

文醜被點通,其餘諸將亦悟明利害,思維很快就轉變了過來,紛紛點頭附合。

見得諸將再無異議,良欣然道:“那就這麽辦了,明日就撤兵回荊州,一把火燒了柴桑,咱們也不奉陪了,讓吳人自己玩吧。”

Advertisement

當天計議已定,兩天後,良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近三萬的水陸大軍,挾著得勝的餘威,迅速的從柴桑撤還了夏口。

臨行之前,良不但一把柴桑燒了白地,還搗毀了大部分的城牆,孫氏辛苦經營多年的重鎮柴桑,撤底的被夷為了平地。

除此之外,良還縱兵四出,將柴桑方圓數百裏的鄉野村莊,一並燒廢,務必要做到不留一座完整的屋舍給東吳。

東吳大營,中軍帳。

諾大的軍帳中,彌漫著冷凝重的氣氛。

孫權負手立於所懸的地圖前,目凝重的死死的盯著柴桑出神。

宋謙戰死,折損萬餘士卒,火攻之計的失利,並沒有摧垮孫權的意誌,驚魂按定的他,當即做出了讓不將領們到驚訝的決定。

從江東再調兵馬,不奪還柴桑,誓不罷休。

孫權這的個決定,立時遭到了淩等江東藉將領的反對。

前一役折損士卒且不論,接連的戰爭已消耗了太多的錢糧,若再增調兵馬,對糧草的需求便會更大,而每日所需的錢糧巨資,說到底還得從江東土著士民上出。

況且,眼下三軍士氣低落,這場仗曠日持久的仗打下去,利益損最大的自然是江東土著。

故是淩等人進言,不如且撤兵還吳,等休整之後,再圖奪還柴桑。

同淩等人不同,魯肅等來自於江北的淮泗籍將領們,則主張不計損失,一定要打到把柴桑奪還為止。

魯肅的理由很充分,柴桑乃江東屏障,若給良占穩腳跟,便會對江東造前所未有的威脅,無柴桑則無江東,哪怕損失再多的錢糧與士卒,也一定要把柴桑奪還。

兩相權衡之下,孫權決定站在魯肅等將領這一邊。

除了江東的戰略安全之外,孫權的堅持主張,自然也有個人的緒在

作為接替孫策執掌江東之後,親自指揮的第一戰,最終若以失敗而收場,未就威未著的孫權,聲隻會更打擊,江東必會有更多人對他的能力心存懷疑和不服。

無論如何,孫權都不能這般灰溜溜的回往江東,他必須要用最終的勝利,來洗刷掉人們對他的懷疑。

拳頭漸漸握,孫權的眼眸中,複仇的殺意在凝聚。

腳步聲響起,陳武步了帳中,拱手道:“啟稟主公,程老將軍兵馬已大營,將士們現下正在登岸。”

聽得此言,孫權的神為之一振。

又一支援軍被從江東調來,大營中的兵馬數量很快就會重新恢複到六萬,越來越多的生力軍的到來,讓孫權漸漸重拾信心。

這時,魯肅也欣道:“如今兵馬漸已集齊,我想不日便可發兵西進,肅以為,良軍步戰極強,我軍當吸取教訓,把全部的力量投到水戰上,肅就不信,憑我六萬水軍,就攻不破良區區一道鐵鎖陣。”

“子敬言之有理,一定要水戰,水戰才是我們的長。”

孫權連連點頭,深以為然。

自讓次的慘敗之後,孫權已然認清了現實,自己的兵馬陸戰絕非良對水,就算不用魯肅提醒,他也再不敢重蹈覆轍。

話音方落時,斥候匆匆,將最新的偵察報送到。

而這一道報,卻讓孫權和在場的所有東吳諸將,一瞬間都陷了莫名其妙的境地。

良,撤軍了。

“你說什麽,再說一遍?”

孫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是不顧份的大了一聲。

“啟稟主公,小的們偵知,良的大軍已悉數退回了荊州。”

斥候重複了一遍,這一句話,頓時令整個大帳陷了驚喜加的漩渦中。

Advertisement

喜的是,良竟是主退兵了,這就意味著東吳將不再費一兵一卒,輕鬆的就可以收複柴桑。

驚的卻是,良明明連戰連捷,盡占上風,卻為何莫名其妙的選擇了退兵,主將柴桑城拱手讓出。

眾將的驚喜中,卻唯有魯肅保持著冷靜,他的濃眉著,始終存有著幾許狐疑。

良撤軍之前,可有什麽怪異的舉?”魯肅忍不住問道。

那斥候這才想起什麽似的,忙道:“敵軍撤走之前,放火燒毀了柴桑城,還將城牆給搗毀。”

“果然如此……”

魯肅點了點頭,似乎早有所料。

孫權聽得這消息,本是振的臉上,也平添了幾分憾。

孫家苦心經營多年的柴桑城,就這麽被良給毀了,孫權聽著自然會覺得心痛。

不過這也沒關係了,城沒了還可以再建,隻要假以時日,把柴桑這座重鎮重新營建起來,照樣可以之為跳板,向良複仇。

於是孫權當即派出大隊斥候,深柴桑以西偵察,以防止良的撤退乃是藏有詭計。

當斥候們的偵察報,讓孫權確信良水陸大軍已然回往夏口時,他這才敢放心大膽的率領著他的大軍,耀武揚威的向著柴桑進發。

一天之後的黃昏,孫權和他的大軍終於進抵了柴桑。

當孫權從那座塌了半邊的城門,進到了這座曾經悉的城池時,眼前所見,不讓他倒吸了一涼氣。

的殘映照下,整個柴桑城都彌漫著未盡的濃煙,放眼去,除了廢墟還是廢墟。

原本繁華的柴桑城,讓東吳引以為傲的西部第一重鎮,如今卻變了一座連鬼影也看不到的一座死城。

此時此刻,孫權終於會到了,當年他的父親孫堅,費盡心力攻城後,看到被董卓燒毀的城池時,是怎樣一種心

良——”

咬的切齒,咯咯作響,幾碎裂。

孫權冷的臉上,彌漫著濃烈之極的恨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三國之暴君良》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043/)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