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二百九十六章 奪妻之恨
Advertisement
“主公,可是那袁尚率軍來援平原了嗎?”
陳登未看報,便已猜到其中容,隻是他說話之時,肺中卻發出的息聲,顯然是有病在的樣子。
“若非良進犯許都,袁譚又何至於撤兵,袁尚又豈得出空來援救平原。”
劉備把那羊皮紙往案上一扔,眉宇中流出一抹恨之。
陳登將羊皮紙拾起,略略的掃了一遍,幹癟的微微斜揚,卻是有些不以為然。
“良殺了劉琦,全據荊州,以此人的貪婪,不趁著袁家鬥從中漁利,反而說不過去,此意料中的事,主公何必掛懷。”
陳登語氣平淡而自信,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劉備額頭細紋暗鬆,卻是歎了一聲,問道:“如今袁尚大軍前來,元龍以為我軍當如何以應。”
陳登咳了幾聲,淡淡道:“袁譚連召呼也不打一聲就撤兵,分明是想讓主公來獨力牽製袁尚,方今之勢,主公當以保存實力,趁機漁利為上,自不可與袁尚正麵鋒。”
劉備微微點頭,深以為然,顯然,陳登那“保存實力,趁機漁利”八個字,是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那依元龍的意思……”
“為今之計,主公當留一得力之將鎮濟南國,據黃河而守。而主公便應盡快撤軍南歸,速去解壽春之圍,壽春若然有失,雖不至於了主公的基,但也是一大損失,不可輕易放棄。”
經得陳登這麽一提醒,劉備這才猛然間省悟。
自月餘之前,孫權那碧眼兒突然背棄協議,令周瑜統數萬大軍迅速北上,兵圍了壽春城。
壽春城雖有徐州大將臧霸,還有七千兵馬,但吳軍聲勢浩大,臧霸死守月餘,已是屢番派人前來求援。
於孫權而言,壽春城乃是他開疆拓土,能否染指中原的關鍵所在,但對劉備來說,壽春不過隻是一塊可觀的而已。
而壽春乃至淮南這塊,與青州、冀州這等北方之地相比,其力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故是在北征連戰連捷的況下,劉備便置壽春被圍而不顧,寧願犧牲淮南,也要打垮袁尚,據有冀州這塊王業之地。
但在眼下攻取冀州暫時無的況下,對劉備來說,壽春若是再失陷,就足以讓他痛了。
沉半晌,劉備輕歎了一聲,“元龍所言極是,就依你之言,明日就撤兵南歸吧。”
劉備雖是下令撤退之令,但言語之中卻暗含著憾,還有某種恨。
他的目掃視著所懸掛的地圖,不知不覺中停留在了荊州之上。
那一片戶口百萬,英才無數的寶地,原本是他劉備計劃謀取的,如今,卻被良這個袁家叛將給竊取。
那種覺,就像是到的,卻被別人搶到一般,讓他極是難。
而如今,眼看著攻取河北的大業即將實現,卻又是良這匹夫,生生的破壞了自己的宏圖大業。
恨恨難平之下,劉備忽然間又想起了自己那兩位滴滴的夫人。
此時此刻,們想必均已為淪為了良那狗賊的下玩吧。
一想到那原本屬於自己的絕軀,卻正迎逢著良的,劉備的心中就有種被針紮般的痛。
表麵上,他可假作糜甘二已死,但心之中,那種為男人的恥,卻讓劉備時時刻刻銘記著這份仇恨。
“良,奪妻之恨,我劉玄德遲早要跟你清算,我看你還能猖狂幾日,哼——”
背對著陳登時,劉備那瞇起的眼眸中,迸著冷的殺機。
######劉備的憤恨,本影響不到良丁點的緒,在昆的他,過得卻是悠哉的。
Advertisement
坐擁四萬多大軍,糧草充足,士氣旺盛,主權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
盡管良沒有向袁譚大舉進攻,但他也沒讓這位袁家大公子好過。
邊跟隨著馬雲祿這樣上得沙場,得臥房的妾室,良在昆的日子,自然瀟灑的。
瀟灑之餘,良將呂玲綺、文醜等優秀的騎將派出,讓他們率領著數千銳的騎兵,肆意在潁川郡富庶的土地上縱橫馳騁。
攻略各縣,掠奪丁口,擾袁軍,劫襲糧道……家銳的騎兵,如無人之境一般肆著袁譚。
而袁譚,雖然亦擁有著四萬大軍,但因兩敗於良,將麾下的騎兵損失幾近,在機力方麵完全落於下風。
麵對著良騎兵幾乎辱似的肆意而為,袁譚恨得是咬牙切齒,卻又沒有任何辦法。
憤慨的袁譚,也曾一度派出數千兵馬,試圖阻擊良對許都以南新汲縣的一次攻略,結果卻為文醜所統的一千騎兵殺得大敗。
這一場失利之後,讓袁譚徹底放棄了主出擊的希,隻下令全軍堅守城池營寨,任由良攻掠。
轉眼半月已過。
來自於冀州的最新報,又一次送到了良的案前。
正如良所預料所樣,劉備在袁譚撤兵後不數日,也迅速的南渡黃河,撤還了青州。
撤軍後的劉備,留張飛、孫禮統軍萬餘,鎮守黃河南岸的濟南國,自己則盡率大軍南歸,星夜兼程趕往淮南。
劉備這麽一撤兵,袁尚東線的威脅盡管,原先歸順袁譚的諸郡,紛紛的又轉歸袁尚。
聲威複振的袁尚,糾集了數萬兵,一舉奪還了黃河北岸重鎮黎,終於是將袁譚的勢力,全部逐出了河北。
而屯兵於黎的袁尚,正在不斷從鄴城調集糧草,大有南渡黃河,對袁譚發進反擊的跡象。
形勢盡在掌握之中,按照田的推測,袁譚將不得不分兵白馬、延津一線,以阻止他的好弟弟南渡黃河。
但幾天後袁譚軍的向,卻頗讓良到意外。
中軍帳中,良將那份斥候的報示於眾人,刀削似的臉上流著幾分冷笑。
“袁譚這小子不僅沒有分兵,而且還盡起許都大軍,向著我昆推進而來,這倒是很有意思,諸位都怎麽看。”
文醜冷哼了一聲,“咱們原還怕袁譚不出,爾今他主前來送死,豈不正中我們下懷,兄長,還猶豫什麽,盡起三軍殺他個片甲不留吧。”
文醜當年被袁譚誣陷,盡了郭圖等人的攻詰和排,最終才不得已降了良。
這一份舊仇,文醜無時無刻不牢記於心,如今機會近在眼前,自然憋著一肚子的怒火想要發泄。
良卻不急於決戰,畢竟袁譚尚沒有分兵,他那四萬兵馬的戰鬥力還是相當可觀的。
而且,良約覺得,袁譚的此次進軍,有些不太對勁。
“袁譚倘若有信心擊敗我們,早先形勢有利時,就該主出擊,而今袁尚有南攻的跡象,在麵臨腹背敵之時,袁譚卻反而主出擊,庶以為,袁譚此舉頗為可疑。”
徐庶同樣對袁譚出兵機,表示了懷疑。
有了徐庶的相見看法,良心中的狐疑之心便愈重。
按照目前的形勢,集中全部兵力的良,戰鬥力明顯要高於袁尚,這是毋須懷疑的。
正常況下,袁譚的做法應該在留部分兵力死守許都一線,然後集中兵北上,先擊退袁尚一路較弱之敵,然後再設法對付良。
而袁譚眼下卻反其道而行之前,打算先敗強大的良軍團,然後再對付袁尚。
Advertisement
“想學我不按常理出牌,那便一定必有謀……”
良盯著地圖,目灼灼,上下掃視著那片廣闊的山河。
忽然間,良似乎想到了什麽,便忙問道:“元直,袁譚手裏邊還有多騎兵可用?”
徐庶掐指算了算,“大概還有千餘騎。”
“千餘騎,如果運用得當,倒也夠了。”
良微微點頭,沉片刻,良角掠起了一冷笑,“袁譚麾下,果然也不全是泛泛之輩,元直,這回怕是得勞你辛苦一趟了。”
######襄城,袁軍大營。
袁譚的四萬大軍,已於兩日前移駐於此,此城南依汝水,距昆不過三十餘裏。
四萬大軍背依襄城,沿汝水一線立下了五座大營,聲勢頗為浩大。
中軍大帳中,袁譚在來回踱步,神凝重的臉上閃爍著不安。
忐忑之際,辛毗步了帳中,拱手道:“大王,岑將軍和一千騎兵皆已集齊,請大王下令發兵吧。”
袁譚停下了腳步,沉默了一會,問道:“佐治,此計你當真有信心嗎?”
“良大軍盡集於昆,咱們這般大張旗鼓的前來決戰,那狗賊又怎會猜到大王竟會另有奇策。”
咽了口唾沫,辛毗見袁譚仍有猶疑,便又道:“況且,此計若,便可一舉退良,就算有風險也當一試,形勢迫,還請大王不要再有猶豫。”
北有袁尚虎視眈眈,隨時將發兵南下,南有良擁兵不退,劉備那廝又退兵而去,為孫權糾纏,分不出兵馬來相援。
袁譚很清楚,此時的他麵臨著何等困境。
他沒有選擇。
猶豫之漸消,袁譚的臉上,漸生傲然。
“良,你能三番五次故伎重施,我今日便以牙還牙,讓你自食惡果。”
決下已下,袁譚猛然抬頭,厲聲道:“傳本王之命,令岑壁即刻起程,務須要給本王襲破新野。”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三國之暴君良》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