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二百九十九章 曹操,最強的對手

《三國之暴君顏良》 第二百九十九章 曹操,最強的對手

Advertisement

“莫非,曹是在玩聲東擊西不?”

猛然間想到此節,良皺頭頓時一皺。

此言一出,包括徐庶在的文武,無不是神一變。

莫名的寒意,迅速的在大帳中彌漫開來。

用兵一向虛實難辨,如果他真想攻打的話,大可明攻阪津,暗中卻東出潼關,突然進攻

如今他卻反而大張旗鼓的兵進,卻不怕打草驚蛇,讓他良早有防備,顯然有違於常理。

如此看來,曹這麽做的目的隻有一個。

“原來,咱們的曹大丞相煞費心機,竟然是想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想襲我南啊。”

良冷笑一聲,道破了曹的真正企圖。

盡管徐庶等人已有猜測,但當良道出這句話時,大帳中還是響起一片嘩然。

從關中北部的阪津撤兵,勢必會引起良的注意,故是曹就打著攻打的旗號,試圖把良的注意力吸引到一線。

而此時,曹就可率大軍堂而皇之的南下,卻以迅雷之勢從潼關經過,繼續南下直奔距潼關並不太遠的武關,大軍由此進攻南

如今良的大軍盡在昆一線,宛城守將文聘麾下不過四千餘眾,曹數萬大軍突然殺到,一舉攻破宛城也不是沒有可能。

若是宛城有失,良和他四萬主力,可就真的被截斷了歸路,那個時候,麵對曹和袁譚近十餘萬大軍的合圍,他就有全軍覆沒的威脅。

“曹這是想畢其功於一役啊,此計當真是狠毒之計。”徐庶驚歎道。

眾人皆是唏噓不語,唯有提醒良的賈詡,卻微微捋須,沉默下來那份一語驚人後的得意。

驚歎之後,徐庶忙道:“主公,曹既有突襲南的可能,我們就斷不可不防,請主公速速增兵宛城。”

良微微點頭,深以為然。

雖然他對文聘的守城能力十分放心,但此番所麵對的敵人可不是袁譚,而是曹,對於如此強大的敵人,哪怕一丁點的輕視都可能致命。

念及於此,良當即命張郃率五千兵,即刻從昆起程,星夜兼程前去增援宛城。

######寒風習習,塵土遮天,那一支沉默的軍隊,正匆匆忙忙的前行。

左岸不遠,黃河之水濤濤如雷,那壯觀的響聲,令天地為之變

穿過那一座微微隆起的原野,東南,一座巍然壯麗的雄關,突如其來的撞向所有人的眼簾。

此關,正為潼關。

勒住了戰馬,遠著壯麗的關城,眉宇之中閃爍著幾分傲然。

一騎飛奔而至,虎衛軍統領許褚大刀一橫,將那來者擋在了數步之外。

瞥了一眼,向許褚微微點了點頭,許褚這才放那人近前。

“丞相,弘農之兵已被袁譚調走大半,丞相若揮軍東進,定是所向無敵,必可一舉攻下,此天賜丞相收複中原之良機,丞相萬不可再猶豫。”

聽著那慨然進言,曹笑了笑,“辛佐治,本相一直很好奇,你為何要背棄袁譚,歸順本相。”

那慨然進言之人,正是辛毗。

幾天前的他,借著聯合曹為名,奉袁譚之命來到關中,在阪津見到了曹

麵見曹之後,他卻果斷的背棄了袁譚,反而勸曹趁著袁譚腹背敵之機,趁勢發兵攻取,收複中原。

而今麵對曹的疑問,辛毗正道:“方今世,非是主擇臣,亦是臣擇主。袁譚氣量狹窄,非是明主,毗棄暗投明,歸順丞相,乃順應天意也。”

“好一個順應天意!”曹大讚一聲,“本相有辛佐治這般賢才歸順,何愁大業不。”

Advertisement

聽得曹的讚許,辛毗心中甫定,角更是掠起得意。

當下他便道:“如今袁譚隻顧對付良,對丞相全無防備,此等大好時機,請丞相從速進兵。”

“進兵自然是要進的,但卻不是潼關。”曹角泛現一之笑。

辛毗一愣,麵茫然,不解曹話外玄機。

勒轉馬,高喝一聲:“傳令下去,全軍加速南下,兩日之,必須要進抵武關。”

言罷,曹揚鞭一揮,一騎徑南麵去。

後許褚等親軍虎士,轟然而,黑的一片鐵騎追隨曹而去。

駐立原地的辛毗,卻是一臉的茫然驚詫,口中喃喃道:“武關,曹丞相為何要去武關,難道說……”

猛然間省悟,辛毗的臉上,瞬間湧上無限的驚奇之

塵土飛揚如風,三萬多步騎大軍,漸漸遠離了潼關,改道徑向南方的武關而去。

大軍日夜兼程,隻半日的時間,曹軍就穿越了關中平原,進了秦嶺東緣的群山之中。

三萬大軍經藍田、上、商縣,沿著丹水一路急行南下。

終於,在次日黎明時分,曹率領著他的大軍抵達了武關。

登上武關城頭,曹舉目遠,兩翼的地勢越來越開闊,再往遠便是南盆地。

著這片悉的土地,諸般舊時的回憶,如水般湧上心頭。

就是在這裏,他失去了心的長子曹昂,失去了將典韋,更是屢屢的敗給了張繡和劉表。

郡,就像是曹的克星一般,不知讓他多次折戟於此。

今夜,曹家的旗幟,再一次飄揚在了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良,是該我親自會一會你了,讓我看看你到底有幾分本事,能把這荊州掀個天翻地覆……”

屢攻不下阪津,曹意識到他進攻並州的意圖,多半是被袁尚識破,若再這般一味的強攻下去,隻會錯失了更好的良機。

眼見良大軍跟袁譚僵持於許都一線,曹敏銳的看到了時機,遂在郭嘉的建議下,立即改變方略,轉而把進軍的目標重新鎖定在中原。

攻中原,與良的戰爭就無法避免。

而深謀遠慮的曹,決定把攻略城池放在一邊,先抓住這絕佳的良機,滅了良才是王道。

隻要能攻滅良,整個荊州就將土崩瓦解,那時他進軍中原的同時,隻消分一支兵南下,便可輕而易舉的攻取荊州。

中原、關中、荊州盡皆在手,放眼天下,誰還會是曹的對手。

宏傳的藍圖在中澎湃,曹那焦黃的臉上,自信與殺機在悄然凝聚。

俯視關城之下,大批大批的曹家軍隊,已經在開出關城,向著山坡下的南盆地進發。

幾步之外,辛毗看著浩浩的曹家軍,口中歎道:“原來丞相早有妙計,竟是聲東擊西,要突襲宛城,一舉截斷良的後路,丞相的計謀,當真是深不可測啊……”

辛毗的言語中雖有拍馬屁的份,但那份慨倒也七分是真。

隻是聽著他這慨,曹卻跟旁邊郭嘉對視一眼,各自笑了一笑。

郭嘉便道:“辛佐治,你可猜錯了,丞相這一次可不是去攻打宛城。”

辛毗又是一愣,再次陷了茫然之中。

宛城乃南郡治所所在,其位置又位於南盆地北端,唯有攻據此地,才能截斷良歸路,不攻取宛城,還能攻取哪裏。

良此人詐的,其麾下又不乏智謀之士,丞相那一招聲東擊西之計,多半是瞞不過良的。想必此時良早就給宛城增派了兵將,我大軍縱然襲至,又豈能一舉而破。”

Advertisement

郭嘉一席話,讓辛毗恍然大悟,卻又疑道:“話雖如此,可若是不奇襲宛城,那丞相先前諸般疑兵之計,豈不都白費了。”

郭嘉微微一笑,不再做解釋。

頂絕謀士與尋常謀士間的差距,卻讓郭嘉覺得再解釋下去,隻會是對他智謀的一種看輕。

冷笑一聲,也不再理會辛毗的茫然,擺手高聲傳下了號令。

當辛毗聽得曹的命令時,本是茫然的臉龐,驟然間大驚失

######當曹的大軍由武關湧時,宛城以北,良也已率領著三萬步騎,行軍在回師的路上。

因是先前就推測到曹可能會突襲南,故是良在增兵宛城的同時,也令文聘加強了武關一線的偵察。

曹軍方一出關,文聘便八百裏急報的速度,星夜派使者報知了昆前線的良。

推測變事實,聞知曹親率大軍前來,良立時就意識到,袁譚已不是他最強的敵人,此時的他,必須集中主力去對付曹這個真正的強敵。

於是良便留徐庶率一萬兵馬,堅守昆城,自己則將三萬步騎,以及文醜、黃忠、賈詡等文武重僚,晝夜兼程趕往宛城。

來勢雖猛,但良相信,主場作戰的他,背倚著宛城後盾,在兵力相當的況下,擊退曹並非難事。

是日黃昏,良自率著六千騎兵,先行抵達了博

此城距宛城不過幾十裏地,此時曹的大軍尚未攻至宛城,良還有充裕的時間,他便兵馬暫歇於此城,以待明日再行。

時已夜,縣衙大堂中,良正與諸將與謀士們商議著接下來的退敵之策。

正當這時,一名親軍直抵堂中,拱手將一封文聘急報送抵。

“念吧。”良目不離地圖,擺手喝道。

親軍遂是當眾念道:“文將軍急報,曹大軍並未向宛城進軍,而是攻取南鄉城,正一路急行南下。”

這個消息,不讓眾人神微微一變,縱使是良,眼眸中也閃過一驚疑。

不舉兵東進,先奪析、酈二縣,一路殺奔宛城,卻是去攻武關南麵的南鄉縣做什麽?

良刀鋒似的目,飛快的在地圖上掃視著,迅速的找到了南鄉城。

眼眸之中流轉著狐疑,思緒翻滾如,他在極中所有的力,試圖破解曹的用意。

眾人議論聲中,素來沉穩的賈詡,臉忽然一變,口說道:“曹他不是想攻宛城,他是想襲取襄!”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三國之暴君良》還不錯的話,請粘以下網址分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b/2/2043/)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