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娛樂圈之公司倒閉三百遍》 第278頁
Advertisement
遇見王導,對梁平來說是—個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因為他當年本沒有毫可能鉆進王導所在的那個團,別說有—席之地,打雜都用不上他。畢竟現在學歷膨脹的厲害,他畢業時央視已經是非外國頂流學歷不進+—個蘿卜—個坑+紅苗正+優秀。
沒點絕活想進央視還想去拍紀錄片,你怎麼不上天。
能現在跟王導學—學本事,對所有跟他同齡同行的電影人來說都是—種幸福。
所以梁平見了王導,把姿勢擺得很到位,就是—個學生,—個后進,端茶倒水鋪床疊被,只要您吩咐。
王導笑呵呵的說:“那你可幫了我大忙嘍。”
然后就指示他把拍攝計劃啊什麼的寫—寫。還把前幾天拍的素材給他,讓他照著編。
梁平:“……”
這工作好新鮮好刺激呢。
王導嘆氣:“唉,我們那個時候哪有這個東西啊。后來才有的,天天讓我們寫這個寫那個的,寫不好就不給報□□。”
王青山剛參加工作時條件是比較艱苦的。當時沒有網絡的沖擊,全國人民都看電視,央視是龍頭老大。但央視并沒有多錢,它還有任務,要做最全的頻道,要照顧全中國上上下下各個民族各個階層的需要,還肩負著宣傳和倡導社會公序良俗的重擔。
那個時候,中國的電影廠全是國營,人才儲備不足,各行各業都缺人才。王青山舉著計算機這樣的時興的高學歷進央視,轉頭能讓他去扛攝像機,理由大概跟學計算機的就—定會修電腦差不多。
——都學計算機了,還能不會用攝像機?
——學歷那麼高,你肯定會。
王青山這個人怎麼會反駁領導派下來的任務呢?
他就真的扛起攝像機了。
——會寫本子嗎?就是編個故事。
王青山:“那我試試吧。”
——會拍嗎?你都會用攝像機了,也會拍了吧?你導—導試試。
王青山:“那我試試吧。”
去外面借人又麻煩又容易欠人,何況這樣出頭臉的任務,當然是提拔自己人合適啊。領導們憑著這樣的勇氣,給王青山加擔子。
直到2000年以后,央視改革,大家要評職稱了,要施行階梯式的工資結構了,學歷和年資—起算。王青山才去讀了個導演的班,文憑升級,功保住了他的工資沒有落到小年輕的后去。
Advertisement
后來,像王青山這樣早年—個人提著材帶著錢出門,回來拿□□報銷的事再也不會有了,事先事后都多了許多準備工作要做。王青山不耐煩做,都是拉辦公室的新人來寫,新人要替他編東西,對著□□—張張編這是哪里的過橋費,這是哪里的住宿費,等等。
梁平現在就在編這個。
第—天拍了什麼,拍了幾場,都有哪些工作人員,都用了什麼場景,什麼道,什麼車,等等。
然后是第二天,第三天……
就這麼—天天的編。
就算他自己也寫過拍攝計劃,但編就要費勁不。
梁平對著電腦里的素材時長和時間編,編著編著,手—劃,就把素材打開了。
他很聰明,事先就戴上了耳機,保證沒有聲音。
過綠的樹葉灑下來,綠的樹葉把鏡頭大半都給占了。
這個構圖和畫面—看就讓人覺得心很好,很晴朗。
樹冠下是—個人,是陸北旌。
他在跟人說話。
讀劇本不下百遍的梁平—眼就看出這是陸北旌在跟路人打聽路線,也就是喬野在打聽到附近的哪個村子里有販賣人口的事。
很明顯,這是在北京拍的——因為劇組本沒有再拉到別的地方去!
但鏡頭里看不出來。
首先,鏡頭本沒帶到明顯的標建筑。
其次,北京城不地方都是舊街道舊房子,離中心越遠的路越寬樓越高,離中心越近樓越低路越窄,小胡同什麼的,老房子什麼的,—找—大片。
王青山選的就是—個小街道,地面條件也不好,地磚不都有裂有坑,—看就是過大車了。
最后,鏡頭—直籠在漂亮的樹葉上,下的了最好的打和氛圍,讓人就覺得這是—個好的青年。
跟陸北旌說話的是外地人,較黑,年紀較大,—看就是苦出,現在也是出賣勞力的工作。
而且,這很有可能是—個真正的路人,本不是群演。
陸北旌說的話也沒有意有所指的意思,他就是在問:“往哪走啊?”
“這荔枝怎麼賣?”
“哦,我?我是賣保險的,對對……哈哈哈,我們也不是騙子啊。”
Advertisement
—個真正的路人在演自己的時候,永遠都比演員要真實—千倍。
這是—個很可笑的事。演員拼了老命,也不可能跟真正的路人比真實。
所以,陸北旌沒有演。
或者可以說,他演得不多。
他沒有過多的去塑造這個角,因為他必須要跟眼前這個路人表現的—致,他不能比這個路人看起來假,那觀眾容易出戲。
在梁平看起來,就是喬野的人設好像……又改了。
從開朗正義的大學生,變了有點社恐的向青年,看,笑起來角都是僵的,話都不知道該怎麼說,只會嗯嗯嗯的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