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第一百一十章

75.3% / 110/146
廣告

路家人進了安家, 因著安老太太臥病在床,怕過了病氣,沒有見到安老太太的面兒。又因著來人是眷, 也不好直接見安侍郎, 只能無功而返。不過路大太太還算有涵養,沒有當場打聽安玲瓏懷孕的事。只是臨走前低了一份拜帖, 直說待到他們修整幾日再上門拜訪。

安家仆從客氣地將路家人送出去,路大太太出了安家大門就拉下了臉來。

“來人, 去打聽瞧瞧,這安家到底怎麼回事!”路大太太最是心細如發的子, 坐了這麼一會兒立即就意識到不對。按道理說, 安老太太臥病不起不來見是正常,安侍郎一個鰥夫不方便單獨接待也是正常。安玲瓏作為即將嫁路家的人, 怎麼著也不該將晾在一旁。

路家人立即就分散下去,一波人去打聽安家事兒,一波人則去找安頓之地。

人走了, 安琳瑯才聽下人來報路家大太太來過。原本照規矩, 安老太太不能接待應該這個嫡接待, 但是下人們見睡得太沉。舟車勞頓了那麼久才回來,能歇息一會兒他們自然沒敢

安琳瑯得知此事也沒太大又不是原主, 對路家大太太屋及烏。

擺擺手, 換了裳下榻就坐到了書房里。

說起來,安琳瑯不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人。上輩子寧愿看廣告也不想看書, 這輩子居然因為太閑跑到書房看起了書。只不過這種豎著排版和從右到左的讀書方式實在是讓人困。安琳瑯看了半天, 頭暈眼花, 干脆又做起了自己的商業計劃書。

說起來, 也不曉得加盟合作談得如何, 安琳瑯已經計劃在省城開食肆。甚至香腸作坊今年的訂單如果能穩定發展的話,想擴大豬崽養。果然比起看閑書,還是搞錢更來勁。

日子一晃兒就過,眨眼就是幾日過去。

突然就閑下來讓安琳瑯很不適應,習慣了早起做早膳。如今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后廚都不用進的,安琳瑯連著一項樂趣都被剝奪,當真是無趣。

說起來,原本回來走這一趟只是為了看看安老太太,如今確定好轉,安琳瑯就不想久留。不過想著自己才回來沒兩日就要走也不好跟安老太太代,只能耐下子來。就算是熬,至得等到正月過了,安家其他的事都料理清楚再走。

給安侍郎續弦這件事安琳瑯是認真的。雖然‘安琳瑯’的愿里面沒有這一項,但安琳瑯太明白原主的心的怨恨太多,是絕不希往后安家落到安玲瓏的胞弟手中。

原主上輩子死在外面,沒來得及回安家,自然沒機會知道安家最后落到誰的手中。既然占了原主的,自然有怨報怨,有仇報仇。不管安家兩個庶弟跟安玲瓏母是不是一丘之貉,有這層緣關系在,安家兩個庶弟估計也不那麼喜歡原主。

不過自古以來,也沒有兒給父親相看繼室的。這樁事還是得有長輩安老太太來持。

安琳瑯如這幾日一般一有空便會去老太太的院子,見針地提起這件事。

先不說安老太太在的陪伴下神一日比一日好,就說老太太總聽提這事兒忍不住笑:“你爹的事兒我會持的,別日里跟盯賊似的盯著。”

子好了以后,如今已經能出院子門走。老人家本也沒什麼重病,就是年紀大了養出來的富貴病。按照安琳瑯的猜測,估計是心腦管方面的疾病。只要心平氣順,自然不會出事兒。這回估計是被安侍郎偏袒安玲瓏的行跡給氣狠了才發了病。

廣告

安琳瑯原本打算京中的大夫看不好,死乞白賴把鄒大夫給請過來。如今看來是不必。

正好正月里京城又下了幾場大雪,天氣著實冷得厲害。不過北邊自來就雪多,安琳瑯去歲在晉州也是這般。許是在地龍的屋子里待的多,適應不了外面嚴寒的天氣。

安琳瑯就陪著安老太太在屋里,這一窩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這一日。

說起來,元宵節是古華族由來已久的傳統節日大齊也有,只不過在大齊不元宵,而是上元佳節。比起古華族傳統元宵節吃湯圓看舞龍舞獅,大齊的元宵節反而有點類似傳統七夕。在這一日,大齊的未婚配會提兔兒燈上街。這兔兒燈是親手扎的,遇到中意的人便遞上自己的兔兒燈。若對方也有意,便將手中的兔兒燈回贈。

用這等手段湊婚事的多半是坊間的,世家貴族的姻親自然沒這麼簡單。但每年的上元佳節,無論是世家貴族還是坊間都樂此不疲地湊熱鬧,為未來的婚事圖吉利。

老太太的意思,是希安琳瑯別老在家中,跟京中的姑娘公子們一樣也出去走走。

事實上,按照正常貴族姑娘的步調,琳瑯應該去歲就相看人家,今年就該議親的。去歲的時候老太太也確實給孫看好了一戶人家。是安侍郎的同僚史大夫公孫家的嫡次子。雖然沒說明話,但對方的當家太太還當著老太太的面兒,邀請安琳瑯回來以后去公孫府上做客。

這婚事不說了吧,但雙方都有心促這門親。只不過誰承想琳瑯在金陵出了事兒,事一耽擱,公孫家的嫡次子都已經定了親。今年五月份就要接回府中去。

“唉,你這婚事也是好事多磨。”

安老太太如今著急的不只是兒子續弦,孫找婆家也是一樁事兒。耽擱了一年,但好在年紀也不大,如今才十六歲。在京城十六歲議親的姑娘也不,只是可能挑選的時間不多了。說起來,這婚事比孩子爹還要急迫一些。畢竟小姑娘花期就那麼幾年,耽擱了就老姑娘了。

安老太太這邊私下里也在找,老姐妹們也時常走,幫著想看。

可因著安玲瓏出的這一手昏招,害得琳瑯名聲不大好。有些人家小心翼翼的,打聽到一點兒消息就立即退。幾次壁,老太太的心里自然比一般人焦灼許多,“京中的姑娘公子們這一日都會出門游玩,你也出去看看,指不定結一兩個好友。”

安琳瑯對結好友沒有太大的興趣。比起出去看舞龍舞獅,寧愿在屋子里窩著些計劃書。

這期間,安侍郎是一次都沒有出現過。雖然也在府里住著,但安琳瑯就是奇跡的一次沒上他。安琳瑯還特意為此問了老太太,安老太太只是嘆氣:“你爹并非是厭煩了你,怕是心有愧疚不曉得怎麼面對你吧!這麼大人了,還跟個孩子似的一遇上事兒就躲,真不曉得往后該怎麼辦!”

“琳瑯啊,你尋個機會跟你爹服個。”父倆總這麼僵持不好,琳瑯沒有同胞兄弟。若是跟親父親也不親近,這是真想當孤家寡人麼?

“你爹子就跟個孩子似的,得哄。好話多說一些,他也就萬事好商量了。”

安琳瑯:“祖母也覺得都是我的錯麼?”

安老太太一頓,嘆了口氣:“父之間哪里能計較誰對誰錯?你爹是長輩,抹不開臉給你道歉。你小人兒有大量,原諒他一回吧。”

廣告

安琳瑯不說話,只是轉拿起一邊的臘梅和剪刀,咔嚓一聲剪掉了殘枝。

安老太太見半天沒聲兒,又是一聲嘆。

這兩父要說不是親生的都不信,子是一模一樣,都倔!

安侍郎不來后院,或者故意避開安琳瑯在的時辰去老太太的院子,而安琳瑯則排斥去前院,更不樂意去道歉。老太太沒辦法,只能抓著機會就勸父倆。拐彎抹角地想緩和兩父的關系。奈何安琳瑯和安侍郎兩人都是一副油鹽不進的態度,弄得老太太這心里頭跟長草一樣煩悶。

“哎,你這丫頭,”安老太太實在是擔憂,“怎麼跟你爹一樣,子怎麼就這麼擰呢?”

安琳瑯不是擰,而是覺得徒勞。向來不想做徒勞無功的事兒。

都說人與人之間的分是出來的,這個道理安琳瑯懂。但更相信,有些人是不值得你付出太多心的。人跟人的緣分就是這般,是強求不來的。

安侍郎是個慈父沒錯,但他的慈是對他所有的孩子。這一點不能說他做得不對。站在一個現代人的立場,安琳瑯沒覺得自己嫡出的份就比庶出的孩子天生高貴,理所應當多一些寵。但在嫡庶分明的大齊,安侍郎一視同仁或者說偏袒庶的做法就是不公正。

可父母的疼這種東西是最不講道理的,不是能論是非講規矩。

過去十幾年,安琳瑯不知原主是怎麼跟安侍郎相的。既然已經造這局面,安琳瑯不覺得有這個本事在短暫的時間里扭轉安侍郎的心。

“父分是天生的,祖母與其整日擔憂我與父親的不睦,不若多花些心思給父親尋一個賢惠的繼室。”這其中的道理其實不用安琳瑯說,該明白的都明白,“親事談得早,指不定明年就能有嫡出的弟弟了。興許分一分父親的心思,家中還能和睦些。”

……這確實也是一樁擺到眼前十分迫的事兒。

自打子每況愈下,安老太太就擔心自己哪一日倒下去便醒不過來。琳瑯還未出嫁,安家那個看似老實的萬姨娘如今被證明是個包藏禍心的。安家如今后宅沒有個主子,難保兒子往后不被那對母倆給哄回來。難不真指自己去了,這個家讓一個洗腳婢當起來?

笑話!荒謬!安家的臉都要丟盡了!

心中驀然用上一團火,老太太也坐起來,更焦心了。

“雖說你說的是正事兒,但琳瑯你好歹是個未出閣的姑娘家!哪里能把父親的婚事掛在邊!”安老太太沒忍住怕了安琳瑯一下,“若是外頭人聽到了,怕是要說你這丫頭沒有家教了!”

安琳瑯笑笑:“這不是只在家里跟祖母說說麽?我難道還真那麼傻出去說不?”

“再說,我可不是未出閣的姑娘。”安琳瑯意有所指,“我早就被買回去當媳婦兒了。”

說到這個,老太太心頭一。前些日子琳瑯雖說,但老太太看還梳著姑娘發髻,總以為是故意拿這個來氣安和山的。但此時私下里聽安琳瑯還怎麼說,心里才曉得慌:“當真嫁給那鄉下小子了?”

“沒嫁也差不多了。”安琳瑯淡淡勾起角,“父母都承認了,也給了定親信。”

說著,安琳瑯指了指自己頭上的白玉釵。

“退回去!”

安老太太想也不想就道,“沒婚就退!這門親事我不答應!”

此時才曉得安琳瑯不是鬧著玩兒。定親信都戴上腦袋,這門親事怕是真的。安老太太沒見過琳瑯的夫婿,但也猜到是個什麼樣兒。一個窮鄉僻壤的小山村里出來的病秧子,就算父母良善又能強到哪兒去?何況聽說家里窮得揭不開鍋,金尊玉貴的孫兒哪里能吃這個苦!

廣告

“琳瑯,你聽祖母的。”安老太太知這時候退親不講道義,但道義這東西跟孫一輩子比起來算什麼。才十六歲,為了安玲瓏做下的惡事賠上一輩子太不值得了。何況安玲瓏這個畜生都定了個金陵大家族的嫡長孫,嫡出的孫憑什麼配個鄉村野夫?

“祖母說的是什麼話,方伯伯方伯母當初傾家產救我一命,如何能出爾反爾?”

安琳瑯沒想到說這個嚇到安老太太了,笑了一聲想解釋:“再說……”

“再說什麼?再說什麼我也不同意!“

“他們救了你的命,祖母很激。這大恩大德你就是把他們一家子接到京城來富養祖母都贊同,”安老太太沒想到這里還有個事兒,急的眼睛都紅了,“大不了這家孩子來京,祖母豁出去臉面給他找個好姑娘。真沒必要搭上你自己,琳瑯啊你別死心眼兒!”

“祖母,不是,你聽我說……”

“我也不同意!”在外聽了好一會兒的安侍郎撞開擋風門簾大步踏進來。他這段時日躲著安琳瑯,已經許久沒過面。結果這一面就怒氣沖沖,“救命之恩確實恩重如山,但也用不著你拿一輩子來償!”

安侍郎生氣起來都顧不上自己在琳瑯這里沒有父親的威嚴,只高聲道:“趕明兒為父讓老任給他們方家送銀子過去,一千兩銀子總該夠他們一家子吃喝一輩子!以相許這種把戲戲文里才有,你可萬萬不能犯傻!病秧子會拖累你一輩子!”

“晚了,”安琳瑯對老太太心,可不會對安侍郎心,“我買回去就是當媳婦兒的。”

“這不是沒婚麼?”安侍郎被頂的心口一哽,偏過臉去不看安琳瑯的眼睛,“沒的婚事就能退!你往后不要再跟那家人來往,為父替你退了這門親!”

“不必,”安琳瑯冷淡道:“我自己愿意嫁,用不著父親心。”

“你!”

安侍郎這一口氣堵心口,梗得他滿屋子踱步。

他很想以父親的威嚴訓斥安琳瑯別死心眼,但因著前些時候偏袒大兒的事兒顯得沒有底氣。只能憋得臉發青:“琳瑯,跟為父賭氣也不能做主。”

終究是安侍郎先低了頭:“玲瓏的事是為父偏袒偏心,做錯了。但你也不能拿糟蹋自己來氣為父……”

“誰說是糟蹋?你沒見夠玉哥兒別瞎說,”安琳瑯本來只是故意氣人,但聽到他這麼說玉哥兒就有些不高興了:“玉哥兒比一般男子強了不知多倍!”

“你年紀小被人哄兩句就找不著北!”安侍郎不知該怎麼勸,一看腦袋上的白玉釵就心煩。

安侍郎也是個狠人,手就要白玉釵。

安琳瑯怎麼會讓他,下意識就躲。兩父就這麼差點在老太太面前鬧起來。老太太這邊勸勸,那邊喊喊,累的氣吁吁。眼看著老太太臉發青,人又要往椅子上栽。安琳瑯跟安侍郎趕停手,坐下來一左一右地扶著老太太,替口拍背。

“別鬧了!”安老太太好半天才把這口氣給勻了,“你們父有話不能坐下好好說麼!”

安琳瑯和安侍郎一左一右地坐在老太太邊,老太太才把這口氣勻了。事到如今,這些傷和氣的話也別吵了。安老太太干脆把安琳瑯打發出去:“正好上元佳節也是姑娘們難得出去游玩的好時候,被在這時候鬧得不高興壞了興致。幾個護衛跟上,琳瑯出去看看花燈吧。”

廣告

安琳瑯看一臉疲憊的模樣,于是也沒說什麼。只點點頭便站起

安老太太這麼一會兒就已經累了。于是讓蘇嬤嬤送安琳瑯出去,自己則回室歇息。老太太如今的子恢復了些,卻還是比一般老太太虛弱。安琳瑯私心里覺得就是太在屋里,不出來走才會如此虛弱。即便是老人家,也該多出門走走。四肢不勤,子才會笨重。

但這話不好說,安侍郎都沒說話,更不上

既然是老太太的安排,安琳瑯也只能遵從行事了。特意回院子里換了一裳,丫鬟巧手,還替上了京城最時興的妝。還別說,安琳瑯這張臉素著的時候清水出芙蓉,上了妝又明艷大方。

火紅的相貌邊兒襖,外罩著一件白狐裘斗篷。安琳瑯帶著兩個丫鬟和四個護衛就出了門。

京城上等的客棧茶樓早已經被京中出來玩兒的世家子訂完。一連去了幾家,都沒找到好位置。安琳瑯干脆就拎著一盞兔兒燈在城中環錦湖邊兒走走。這個湖每年上元佳節都有許多人來放河燈,此時也聚集了一幫。天還不算太黑,們嘻嘻哈哈的倒是很有幾分過節的熱鬧。

街道兩邊的商鋪云集,商販走卒沿街賣。人來人往,車市馬龍。街道上空拉了麻繩的細線,無數彩的燈籠懸掛在麻繩上。可想而知,黑夜降臨有多好看。

安琳瑯的兔兒燈是府中下人給扎的,看著頗有幾分意趣,干脆提著兔兒燈在街道上穿行。

不得不說,安琳瑯擁有一張見的好皮相。尤其是在盛裝打扮以后,更顯得人。一路上走過來,引得路過的不停地回頭駐足觀。有那膽子大的,提著兔兒燈就想往安琳瑯手里塞。但由于護衛看得男人還沒靠近就被擋出去,倒是人好生憾。

與此同時,難得在上元佳節出來放風的路嘉怡正跟一群有人在鬧事最大的酒樓和順樓二樓包廂飲酒。

一個圓臉的書生一把攬住路嘉怡的肩膀恨恨地錘了兩下:“你小子了不得啊!沒見你怎麼用功,科舉之前聽說還生了病,這般居然也能穩中一甲!了不得!當真是了不得!想當初咱們幾個談古論今,不見你說話,還以為是哪兒來的小白臉。沒想到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驚人!”

路嘉怡聞言笑了笑,抓起桌上的一杯酒舉了起來:“文譚兄,敬你一杯。”

“喝!今兒上元佳節,你跑不了!”

圓臉書生一聲喝道,滿屋子其他人都喝起了彩。幾個書生舉起手中的酒杯,當下喝的是一個熱鬧痛快。

學子們自打放榜,人生百態,各不相同。

如今能留在京城,上元佳節還有閑逸致出來聚一聚的,都是榜上有名之人。殿試就在二月初八,他們該苦讀的也讀的差不多。剩下的十幾日再怎麼用功,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此時聯絡,結友人才是首要。而穩中一甲的路嘉怡,自然是這些書生結的對象。

路嘉怡自然清楚,他也不是多清高。該走的走,能結的結。如今殿試就在眼前,自然是刨除其他雜念一心科舉。

都是書生,喝酒自然不會太過。喝了個微醺,眾人便退了酒水喝起了茶水。

路嘉怡被人灌酒灌的多,臉頰上火辣辣的燒得慌。他于是跟同行的人說了一聲,起開了窗,就這麼倚靠在窗邊吹吹風。說來也巧,安琳瑯走走停停,剛好就在他所在的這家酒樓的正對面的小零兒攤子上停下來。這個攤子是賣京中名小吃,驢打滾兒。

廣告

安琳瑯聞著噴香的豆味道,忍不住就想買一點來嘗嘗。

一陣冷風吹得二樓的路嘉怡腦袋瞬間清明,此時的夜已經降臨。但滿大街的燈籠照的燈火通明。安琳瑯站在百盞燈籠之中,紅黑發,披白裘歐朋,明艷得像一朵傲雪的紅梅。

路嘉怡眨了眨眼睛,有些疑。他盯著下面挑選小吃的許久,總覺得似是而非的悉。但是轉瞬一想,又想不起來是誰。酒氣用上頭腦,讓他的眼神略有些迷醉。他一眨不眨地盯著下面得出眾的姑娘漸漸了神。直到后背被人拍了一掌才終于回過神來。

“在看什麼呢?”拍他的是另一個中了三甲的書生。年紀較大,已經三十有余了。

路嘉怡笑了笑,剛想說沒什麼。腦子里電火石之間,忽然想起下面的紅子是誰了。臉不奇怪,不臉才奇怪。那分明是上輩子與他恩一生的結發妻子安琳瑯!

琳瑯!是琳瑯啊!琳瑯被找回來了麼?

這段時日他忙著溫書,沒有去關注安家的事。等意識到安琳瑯可能被找回來,人正在下面,他一從心底涌上來,竟然是狂喜了!

“對不住,竹珃兄,在下有要事,勞煩跟文譚兄他們說一聲,先行一步。”

說著,他扭頭往窗外看去。

窗外已經沒有那抹紅影了。他于是等不及繼續與朱振細說,繞開他便大步地往樓下跑去。

等他沖到大街上,來回兩邊看了看。街道上別說有安琳瑯,他連紅子的姑娘都沒看到。路嘉怡的小廝追上來,提著兔兒燈不明所以。但路嘉怡沒空跟他解釋什麼,心中一番計較,選了環錦湖的方向找過去。姑娘們都會去湖邊放花燈許愿,指不定能在河邊上。

路嘉怡的心一點一點跳起來,越跳越快,越跳越響,響得仿佛就在他耳邊擂似的。

等他沖到環錦湖邊,河岸上聚集了一大批。每個人手中都提著一盞荷花燈,三五群地在河邊放走。路嘉怡提著一盞兔兒燈一個一個地找過去,昏暗的夜掩蓋了大部分樣貌。他本沒看到紅子白斗篷的

就在他準備放棄之時,終于在一棵樹下看到了紅白裘斗篷的姑娘背影兒。那姑娘姿鼻子地背對著河邊站,狐裘斗篷都遮掩不住窈窕的姿。路嘉怡不知為何眼眶突然間酸潤了。

他快步走過去,一把抓著那姑娘的胳膊拽過來。

兩人倉促之下一個照面,路嘉怡的驚喜之僵在了臉上。而被他拉過來的安玲瓏驚慌之下,看清楚抓胳膊的人是誰后卻紅了眼睛:“路哥哥!”

路嘉怡雀躍的心一瞬間跌倒了谷底。

“路哥哥,你怎麼在這兒?”安玲瓏只覺得自己滿腹的委屈突然找到了宣泄口,啜泣一聲就撲進了他的懷中。聲音又又可憐,哽咽道:“你去哪里了!你去哪里了!你知道你不在的這一個多月,我了多委屈流了多眼淚嗎!你怎麼才來找我啊!”

路嘉怡心口的一顆大石頭沉下來,臉已經發白。

掩蓋了路嘉怡的臉,安玲瓏自顧地發泄著自己的不滿。兩只手拳頭,咚咚地錘著路嘉怡的口,把這段時間發生的事全說出來:“路哥哥你知道嗎!安琳瑯那個賤人回來了!一回來就迫父親把我趕出安家!我已經無家可歸了嗚嗚嗚嗚……”

心如死灰的路嘉怡敏銳地捕捉到一個信息,他暗淡的眼中一閃,輕聲問道:“安琳瑯回來了?”

廣告

“嗯,”安玲瓏泫然泣,“這個賤人一回來就害我,非說是我害得流落西晉。是我找人害,把一切的罪責都安在我的頭上。這個心腸惡毒的人一回來就想讓我死,好狠毒啊嗚嗚嗚嗚……”

“這樣啊……”

因為在安家有過不好的經歷,他下意識地回避了安家。路嘉怡在夜中雙目亮的出奇,語氣卻平靜:“那找個機會,我上門幫你賠罪吧。”

安玲瓏沒聽清他說什麼,只覺得彷徨了多日的心終于有了依靠。埋在路嘉怡懷中死活都不愿出來了。

遠在河岸對面的安琳瑯放完了一只名為周攻玉的荷花燈,在寒風中瑟瑟地打了個噴嚏。鼻子,默默裹上的斗篷。接過護衛遞來的小零兒吃了一口,十分干脆站起:“河燈放了,小吃吃了。今日的任務已經完,咱們回去吧。”

“姑娘,兔兒燈呢?”小丫鬟想著上元佳節的習俗,嘻嘻地湊熱鬧,“您想把兔兒燈給誰?方才那幾位公子,可有姑娘看著順眼的?”

安琳瑯眨了眨眼睛,那小丫鬟繼續哄似的道:“湊個熱鬧吧,給未來的婚事積點福氣。”

“……行吧。”

安琳瑯于是一口吃完手中的驢打滾,讓小丫鬟給去支筆來。讓小丫鬟幫舉著燈,就這麼拿著筆在白皙的兔兒燈背面寫了三個字。然后提著等好生地欣賞了一翻,提著便走。

“姑娘想好送誰了?”小丫鬟不知什麼意思,呆愣愣地看著這一番作。

“嗯。”安琳瑯笑,“他人如今不在,等他來了再給他。”

小丫鬟還是云里霧里的,屁顛屁顛地跟著安琳瑯上了馬車。

等回到府中,老太太把招過去詢問。小丫鬟老實地搖了搖頭,眼看老太太臉晦暗下來,小丫鬟想起自己瞥見的燈籠上的字兒:“姑娘在燈籠上注了字,好像是個人名兒。”

“哦?”老太太心不是很妙,但還是問了一句:“什麼名兒。”

“好像……”小丫鬟識字不多,但那三個字還是認得的,“周攻玉,要不然就是周枚玉。”

“周攻玉?周枚玉?”名兒怎麼聽著有點耳

想不起來在哪兒聽過,老太太嘆氣地擺手,“罷了,你下去吧。”

小丫鬟也不知主子憂愁什麼,一臉忐忑地下去。

……

正月里過得快,眨眼間就是幾日過去。

這日一大早,安琳瑯就被丫鬟給起來。直說蘇嬤嬤在外面等著,老太太想引出去一趟。安琳瑯尚且不知何事,就被他們七手八腳地按到梳妝臺前洗漱起來。

待到收拾妥當出來,蘇嬤嬤已經久候多時:“姑娘,今日要有客上門。”

安琳瑯靠著丫鬟的胳膊只想睡死過去:“哦。”

廣告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