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重生萬歲爺 第1卷 第二百二十三章 暗潮洶涌

《重生萬歲爺》 第1卷 第二百二十三章 暗潮洶涌

Advertisement

秦昊從靜公公那里知道。

修煉六龍天,要打開的六個道,名為玄竅。

如今秦昊打開第二道玄竅,不僅生出真氣,氣神也經過蛻變,多了一個過目不忘的本事。

秦昊清楚的記得,剛剛進千芝堂的時候,門口墻壁上絕對沒有這個涂記號。

也就是說,是剛剛那個鬼頭鬼腦的人,離開千芝堂后,在墻壁上畫下的。

秦昊喃喃自語:“這到底是個什麼記號?”

薇眼眸一亮,得意道:“師尊。我還以為,天下之事,你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沒想到,你也有不懂的事啊?”

秦昊一怔:“你知道這記號的含義?”

薇更加得意:“你高居廟堂,不是江湖中人,不懂江湖事,也不奇怪。我經常行走江湖,當然知道記號的含義。”

秦昊笑道:“那你說說看,說的對,朕重重有賞。”

薇一副顯擺的表,侃侃而談:“這是金玉堂的標記。金玉堂,名字雖然富貴響亮,實際上幫主上金虹,是北地的馬匪出。他的一眾兄弟,也都是心黑手辣,雙手沾滿無辜者鮮的馬匪!”

“他們打家劫舍,搶劫村鎮的時候,先要派人踩點,在墻壁上留下記號。這種紅料,摻雜著一種苔蘚,到了晚上便會發出紅。”

“到了晚上,金玉堂便會將有標記的商鋪洗劫一空。”

“因此,這個標記,也被北地的人,稱之為催命符!”

秦昊一震:“催命符?難道金玉堂要洗劫千芝堂?”

薇攤攤手,道:“那我就不清楚了。”

秦昊的臉沉,心中生出不祥的預

“走!”

秦昊來到旁邊一家賣珠寶的店鋪。

果不其然,這店鋪門口的墻壁上,也被畫上了名為“催命符”的特殊符號。

秦昊走了整整一條街,仔細觀察。

十家店鋪,有四五家都被畫上了符號。

剩下沒有畫上符號的店鋪,大多是棺材鋪、紙扎店,以及撈偏門的店鋪。

薇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秀眉蹙:“怎麼這麼多店鋪,都被畫上了催命符?難道,金玉堂準備對這些店鋪出手?”

“不可能啊!京師是天子腳下,有九門提督鎮守!區區幫派,膽敢洗劫店鋪,不是找死嗎?”

秦昊眉頭蹙,憂心忡忡:“幫派自然沒有這麼大膽子!只怕有人在后面煽風點火!京師將會有一場大...”

京師表面上一片繁華,百姓們安居樂業。

外有十萬赤雷騎虎視眈眈。

Advertisement

有幫派興風作浪,圖謀不軌!

實際上,大夏已是風雨飄搖,存亡之秋!

“再找找!”

秦昊來到另一條街道。

這條街上的店鋪,也被畫上了符號。

不過,卻不是金玉堂的“催命符”。

而是青綠的圓形印記。

薇一眼就認出來:“這種印記摻雜了一種熒水藻,是魚龍幫的符號。魚龍幫的柳白,以前是江上的水匪,搶劫過往船只,殺人無算!”

秦昊沉著臉:“一個水匪,一個馬賊,都是林寺俗家弟子。這林寺,到底是佛門清修之地,還是藏垢納污之所?”

薇無言以對。

這時候,魚薇看到那個鬼頭鬼腦的家伙,從旁邊一家店鋪出來。

低聲音,道:“師尊,他就是金玉堂那個踩點的人。要不要把他抓起來?”

“不行。”

秦昊斷然搖頭:“抓了他,必定打草驚蛇!是下策。朕有上策...走吧!”

“上策?”

薇茫然:“師尊,你的上策,難道就是不管不問?”

秦昊并未解釋,而是勾手指,靜公公過來。

靜公公上前,躬道:“萬歲爺,您有什麼吩咐?”

秦昊俯下,在靜公公耳畔低聲吩咐了幾句。

靜公公眼神一亮:“奴才這就去辦!”

靜公公腳步匆匆離去。

秦昊問道:“金玉堂和魚龍幫,一個還是馬匪,一個是水賊,都不是什麼好人。那漕幫呢?”

薇忙道:“漕幫不一樣。漕幫的人,都是苦哈哈出。漕幫幫主沈金龍,本是碼頭上的苦力。因為其他幫派欺太厲害,他們為了自保,才立了一個幫派。”

“金玉堂和魚龍幫的主要收,是收商戶的保護費。”

“漕幫是押解搬運貨,賺的是辛苦錢。”

“不過,京師三大幫會之中,漕幫的勢力最強,人數也最多。大運河和長江十三水塢的幫眾全都加起來,足有三四萬人。”

秦昊一驚:“三四萬人?漕幫有這麼多人?”

薇苦笑道:“沒辦法,大夏土地兼并嚴重,很多農戶沒了土地,只能跑江湖,賣命賣力氣,勉強養家糊口。”

秦昊深深看了魚薇一眼。

雖然是道士,卻跟一般的出家人不同,骨子里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懷。

秦昊皺眉道:“漕幫的人數太多,若是跟金玉堂和魚龍幫一起造反,大運河、長江和黃河的漕運就要停止!這幾條河道,就像是大夏的管命脈,決不能有失!”

“我聽說,沈金龍是武當俗家弟子!你替朕安排一下!朕要見沈金龍一面!”

Advertisement

薇也意識到事的嚴重,立刻點頭:“弟子立刻安排。”

傍晚時分。

薇帶著秦昊來到大運河碼頭。

這條大運河,是前朝耗盡人力力,開辟而的。

一端是京師,另一端是蘇杭魚米之鄉,繁華之地。

為了開辟這條大運河,不知道死了多百姓。

最后,百姓實在無法承榨,造反起義。

大夏的開國皇帝,趁而起,最終奪得了天下。

如今,這條貫穿南北的大運河,為大夏的命脈之一。

大運河沿途的州府,也變得繁華起來。

秦昊遙著浩瀚的大運河,心中慨。

修建大運河,并沒有錯。

可前朝卻因此而滅亡。

這告訴秦昊一個道理。

改革當循循漸進,以民為本。

千里之堤,潰于蟻

一個強大的帝國,因為一道不合時宜的政策而滅亡,并非危言聳聽。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