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開掛了》 第二百二十九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
Advertisement
彭先生看向香瓜籃子,眼睛放的說道:“還算你這家伙有良心,知道我最近饞這個。上次,家仁送了一個寒瓜過來,太甜了!可惜這小子太小氣,之后再沒來孝敬。”
溫先生只拿了兩個香瓜塞給他,“你就知足吧,外人還吃不到呢。這次只能給你兩個解解饞,下次過來,再給你多帶一點。這籃子是給周院長的,我有事要同他商量。”
“我就說嘛,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次又算計我們書院什麼了,又要把哪個弟子塞進來?”
彭先生喊了書,把香瓜拿下去,溫先生卻不肯坐下喝茶,“這事比較急,拖延不得,你把家仁來,咱們一起去見院長。”
彭先生疑,“到底什麼事,你可別坑我?”
“放心,是大好事,否則我怎麼能讓家仁跟著去臉兒。”
“也是,那你等著。”
彭先生喊了人去學舍找家仁,然后帶了溫先生慢慢往院長的院子走。
兩人剛到門口,家仁也趕到了。
“先生,老師!”他低頭行禮,許是走的急了,額頭蒙了一層薄汗。
溫先生拍拍他的肩頭,囑咐道:“別擔心,帶你見見院長,有好事。”
“是,老師。”家仁心里好奇,卻也沒多問。
很快,三人就同院長坐一起喝茶了。
溫先生客客氣氣送了香瓜,然后就說起正事。
聽說泰華書院的藏書,要送來抄寫,而且以后放在書院一年,供給學子們翻閱,周院子也是驚喜。
彭先生更是高興壞了,老友真是沒坑!
他趕把抄書這差事攬了下來,家仁也保證會和同窗們好好抄寫。
院長當然不會拒絕,幾句話就把這事定了下來,家仁也在他心里掛了名。
畢竟一年后,這四百多手抄本,李家搬回去,他就是想看,都要找家仁借了。
事順利談妥,院長得了好,也是出手大方,送了溫先生兩罐子好茶,順道邀請他出席幾日后的一個詩會。
溫先生欣然同意,出了院子,彭先生就忍不住拍了好友的肩膀,滿臉的羨慕。
“你可真是走運了,這個詩會都是名士,我都沒有資格去看看,沒想到院長居然邀請你一起。”
溫先生好笑,說道:“你送他四百多藏書,他也愿意帶你去。”
說罷,他邀請彭先生去李家食鋪吃個晚飯。
彭先生卻不肯,一來藏書要搬進他的院子,防備丟失,二來他也是書之人,恨不得立刻暢游書海,哪有心思去吃飯。
很快,家仁的同窗們都被喊出來干活兒。
他們一人抱了一摞子書往里走,都有些發懵。
路上,正好趕上放學,迎面遇到的學子們更是好奇。
彭先生一直盯著藏書都進了他的書房,才算松了一口氣。
之后還要標簽,分類整理,去庫房提筆墨,安排學子們抄寫的桌椅,忙的不可開,連溫先生離開,他都沒空閑送一步。
家仁引著溫先生到了食鋪,李老三見到溫先生和劉鏢頭等人也是高興。
Advertisement
家安家喜做慣了伙計,賣個飯菜本不為難,立刻接手了鋪子,讓眾人去后邊慢慢說話。
家義和劉揚也是跟著搭把手,麻利之極。
這般,家歡有了空閑,趕炒菜張羅眾人的晚飯。
家仁惦記同弟弟們說說話,也在前邊鋪子里。
有學子消息靈通,忍不住問詢藏書的事,家仁就笑著說,“我一直在書院這邊,也不是太清楚。”
這話也算間接承認了,他們家里送了四百多本書過來。
學子們都是羨慕,但更多是高興。
誰不想多看幾本書,多長長見識啊。
有人同家仁道謝,有人更想進抄書的隊伍,先睹為快。
家仁微笑應對著,不卑不,游刃有余。
家義幾個看著,都是佩服大哥的好耐心和圓。
待得鋪子的飯菜賣完,關了門板,后院的酒席也張羅好了。
家歡獨當一面這麼久,手藝越發好了。
一桌子八個菜,都是常見的家常菜,卻香味俱全,配上一壺酒,眾人邊吃喝邊說話,興致極好。
幾個小子早早吃完,鬧著家仁帶他們出去轉轉。
這會兒,也是商街一日里最熱鬧的時候,街上賣什麼的都有。
家仁拿了零用錢,給家安家喜買了小吃食,又給妹妹買了個小玩意兒,要弟弟幫忙帶回去。
家義和劉揚大了,不舍得要哥哥花錢,看個熱鬧就罷了,更多時候,他們都在問書院里如何,哥哥沒欺負。
家仁心里暖極,也問他們進山吃沒吃苦。
一時間兄弟們邊走邊說,親近又熱鬧。
當晚,眾人都睡在了鋪子后院,夏日不用蓋棉被,倒也不麻煩,有個干凈的大炕就行了。
第二日一早,溫先生和劉鏢頭就帶著小子們回返了。
家仁昨晚因為彭先生破例準許在外住一次,吃過早飯也是匆忙回了書院。
于是,鋪子又恢復了往日的安靜。
但中午時候,狗剩兒就跑來求救,原來是家仁等三十多個同窗抄書迷了,沒空閑出來吃飯。
以后,怕是午飯和晚飯,都要食鋪這邊送進去。
家歡二話不說,當時就應了下來。
于是,他每次都早早準備好飯菜,帶著狗剩兒送進送出。
書院里哪有,門房早就知道李家給書院帶了一個大好,于是家歡進出,門房不但不攔著,還很客氣。
家歡也偶爾給門房帶兩個包子,慢慢的就越發悉了。
再說碎金灘這邊,昨晚又分了一次糧食和工錢。
這可是第二次了,以后甚至還有無數次,村人們都淡定很多。
該背糧食的背糧食,該拿錢的拿錢。
李家因為了老三一家賺工分,李老四帶了家義也是在山里浪費了一個月,這次分工錢,李家免不得就了很多。
老太太沒覺得如何,笑呵呵把工錢收了,就帶著婦人們把葉公子買的細布分了。
這般,婦人們閑著無事就能給老人孩子們做衫了。
村人們見此,越發把“多勞多得”四個字刻在了心里。
Advertisement
就是李家,干活的人了,也是一樣拿工錢,并沒有被偏袒,村里當真是一碗水端平啊!
佳音是個財迷,晚上跟著數錢數了很久,早晨就難得懶了被窩。
日上三竿時候,崔夫人過來小坐,見佳音穿著紅的長命百歲肚兜,睡得攤手攤腳,就笑著同李老太坐在廊檐下裁剪布料。
“福妞今日怎麼睡了懶覺?”
“這丫頭,昨晚抱著銀子流口水,不肯撒手,睡的晚了。這會兒許是做夢還在發財呢,怎麼也不起來。”李老太探頭看看窗里,笑的一臉寵溺。
正這個時候,家安從外邊瘋跑進來,嚷道,“,山谷那邊出事了?”
“出了什麼事?你什麼時候回來的?”李老太驚得站了起來詢問道。
家安急的扯了,“我們剛到家,你快去啊,要打起來了!”
李老太惦記孫,還要進屋,崔夫人就道,“嬸子先去看看,我背著福妞隨后就來!”
三更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