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開掛了 第二把四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開掛了》 第二把四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Advertisement

王老夫人皺眉,有些惱了,“這算什麼大事啊,你怎麼不早些來說說?新秋也是,他是王家的婿,雖然平日做買賣謀生,但我們王家有做的,也是書香門第!”

王娥趕老夫人,“我知道伯娘心疼我們早早沒了爹娘,但我們也同樣孝敬伯娘,不想因為這樣的小事,讓伯娘費心,驚大伯和大哥……”

“你這丫頭,就是見外。當年你爹還在的時候,也沒幫你大伯。你爹只有你這麼一個閨,臨終時候可是親口托付給我和你大伯的,別說這麼點小事,就是天大的事,我和你大伯也不能坐視不管。”

老太太最近沒參加酒宴,被人捧著供著,底氣十足。

這會兒,直接讓婆子去喊了三兒子過來。

王三爺也是三十出頭的年紀,雖然平日做生意管庶務,卻是世家公子出,不缺風度和氣勢。

王娥同這個三哥也算親近,自小也沒跟在后喊哥哥。

這會兒,兄妹見禮,聽說為給禮哥兒找書院,王新秋都氣病了,王三爺真是哭笑不得。

“這就是個小事,拿大哥的帖子送去安書院就了。何苦鬧的這般,改日見到新秋,我要說他幾句,有難事怎麼不同我說一聲?”

王娥歡喜,趕同哥哥道謝,又道:“老爺說,三哥最近很忙,他幫不上,也不能給三哥添。若不是他今日醉酒,我都沒機會過來呢。”

“來得好,就該這樣,一家人生分了,讓外人看笑話。”王三爺又說了幾句,就出去了。

很快,有仆人送了一張燙金的名帖過來。

王娥拿了,喜笑開,連連同伯娘道謝。

王老夫人讓婆子送了兩個切好的香瓜上來,招呼道:“來,一起嘗嘗。這是皇上賜名的金果,味道真是好著呢。先前夏日時候吃過幾個,我就上這個味道了。原本以為過季了,沒想到中秋前又有人售賣,你三哥想辦法買了兩籃子回來呢。”

王娥也是聽過的,邊吃邊哄著老夫人,“還是伯娘有福氣,三哥真是孝順。這東西聽說可金貴了,我之前也只吃過碧玉瓜,這金果見都沒見過呢。”

“是啊,聽說是城外那個碎金灘產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熱泉的關系,這瓜果也格外香甜。”王老夫人笑瞇瞇的邀請,“過些日子不忙了,咱們喊上你幾個嫂子,帶上你小侄們,一起去玩玩。”

“好啊,”王娥想著家里,一時走不開,就忽悠道:“不過,伯娘,這事也不急。聽說這熱泉冬日時候都是燙手呢,等冬日下了雪,一邊賞雪景一邊泡熱泉,想必更有趣。到時候,咱們家里把熱泉包下兩日,不必擔心有人沖撞,玩的更放心。”

“對,就該這樣,那就等落雪了……”

Advertisement

一老一又閑話半晌,王娥才告辭里去。

待得回到家,王員外也醒了酒,見到名帖可是高興壞了,不得狠狠夸贊了妻子幾句,“小娥,你真是太好了,了了我的心病不說,也給禮哥兒搭了登天的青云梯。賢妻良母,天下子簡直要以你為典范。”

王娥臉紅,趕擺手,“老爺說什麼呢,為了你和孩子都是應該的。”

王員外趕點頭贊許,說道:“明日我就去安小鎮那邊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院子。開始還要你辛苦一些,陪著禮哥兒在那邊住一兩個月,等禮哥兒適應了,再留兩個得力的婆子照看他就行了。”

王娥有些不放心家里,王員外就抱了,寬道:“放心,書院離的京都只有十幾里路,坐馬車不過半個時辰就到了。我常去看你們,你們也可以常回來。”

王娥想想也是這樣,就點了頭,趴在丈夫懷里,小聲囑咐,“那好,老爺可要常來看我和兒子。”

“那是當然了,貓哥兒太鬧騰了,暫時我帶著,你顧好禮哥兒就行。”王員外妻子的頭發臉上帶笑的說道。

夫妻倆如此和睦恩,惹得站在門口的小丫鬟和婆子都是羨慕。

們卻沒看到,王員外的笑意本沒有達到眼底……

第二日是個秋高氣爽的好天氣,新村這邊家家戶戶,閑著無事都開始磨鐮刀、編筐簍,準備等山上的谷子再曬一曬,就可以收割了。

李老太坐在院子門口,敲打著一堆豆莢。

春日時候,菜園四周種了一些飯豆秧子,如今拔下來曬干,用木敲打,豆莢就會炸開,出滿花紋的豆子。

這種豆子像花生粒那麼大小,用水泡一泡,放到米飯里一起悶煮,細膩又糯,好吃著呢。

佳音跟著,幫了半晌倒忙,然后就打著小哈欠跑去油氈布一邊躺著懶。

白胖的小丫頭,穿了一,枕著手臂,翹著二郎

這畫面怎麼看怎麼有趣,偶爾有村人走過,都免不得蹲逗弄幾句。

佳音不勝其煩,索裝睡。

秋風帶了一點涼爽之意,中和了太的毒辣,真是舒坦極了。

佳音的心神在空間里游,把這幾日攢下的鴨鵝蛋放到一,準備尋個機會塞到灶間去。

院角的魚池里,去年放進去的小魚苗,如今長的有半尺長了。

本就是小河里的野生魚,不如原本小院帶的那些養魚苗,能長到這般大小,已經不容易了。

明日拿幾條出來,做個鯽魚豆腐湯,鮮好喝,主要是補鈣。

這個小呀,已經兩歲多了,不能總是長,不長個子啊!

佳音自己的小肚腩,想象著冬日時候自己穿上襖,怕是就要變球了……

還有那幾頭豬,一直沒有機會放出去殺掉,倒是讓它們福了,一個個吃的頭大耳。

Advertisement

甚至,它們還自由了……就在上個月剛剛下了兩窩小豬仔,一窩六個,一窩七個。

這才一個月不到,各個長得是圓滾滾,胖墩墩,白,怎麼看怎麼可

但佳音可不會因為它們可,就不下毒手的!

都已經計劃好了,再過幾日,就挑幾頭小公豬留做種豬,其余統統閹割“太監豬”,還有利于育,爭取到過年的時候殺兩頭打牙祭。

說起育,又涉及到院子后邊的五畝自留地了。

因為小院里增加了這麼多,怕是收獲的玉米和土豆是剩不下了。

但佳音總惦記著想把這兩樣東西給葉公子,助天武一臂之力,恢復國力,收復河山。

雖然只是一個小丫頭,李家也是農門小戶。

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沒有興盛強大的國家,怎麼可能有百姓的安穩日子!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