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曹操穿越武大郎 第二百五十四回 蔡京接化發童貫

《曹操穿越武大郎》 第二百五十四回 蔡京接化發童貫

Advertisement

書房。

蒼老的蔡京,雄壯的貫,肩膀相并,都跪在地上簌簌發抖。

宋朝對士人之優禮,堪為歷朝之最,“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國策,亦并非說說就罷。

因此平日里君臣奏答,從沒有要誰跪下說話的。

尤其是蔡京這等老臣,更額外有一份面在。

然而此刻,他們不僅跪了,還發抖。

無他,家平日再親和,乃至輕佻,當他震怒時,依然是手握帝國最高權柄的皇者。

哪怕你裝,也要裝出個怕的模樣。

“云安、南、荊南!三州三十五縣!本朝腹心之地,反賊侵州占府,戰無不勝,而朕竟然一無所知!爾輩在想什麼?爾輩想要干什麼?要待反賊打到皇城外,才好讓朕得知麼?”

趙佶面皮鐵青,聲俱厲,口水飛流直下,帶著腸胃上火的酸臭氣,噴在蔡京、貫臉上。

二人眼睛都不眨,神態如沐甘霖,深刻展示出為高的基本素養。

“陛下啊!”貫仗著好,“咚”地重重磕個響頭,再抬起臉時,已是虎淚縱橫:“陛下,臣只恨自己這數年來,全心專注于遼務,又耕秦晉兵事,以致于竟忽了國朝基本,實在愧對陛下之厚,罪該萬死也。”

一邊大哭,一邊得意地瞥了蔡京一眼,眼皮一眨,那意思是:嘿嘿,這鍋兒,老哥哥您背著吧。

說起這兩個臣,不只是兒親家,也是一對歡喜冤家。

原來貫早年在杭州金明局時,就結識了被罷回鄉得蔡京,這兩人一見鐘,朋比為,蔡京“日夜陪伴”貫,貫也不負意,每日把蔡京所畫的屏幛、扇帶等,流水價遞往宮中,且給予極高評價,使趙佶對蔡京的好與日俱增,為他回京復職搭上了一道青云之階。

蔡京復相后,投桃報李,推薦貫監軍西北,極力贊他攻略青塘之策,后又提拔其為節度使,滿足了這閹人建功立業的

然而小人之,自古不得久長。

蔡京貫兩個,都是貪權好利之輩,起先還能相互扶持,如糖似般親熱,后來各自大權在握,就要玩起一山不容二虎的故技。

蔡京拼命想要染指軍權,貫則是不斷扶持朝堂黨羽,都要在對方碗里搶,鬧得勢同水火,爭鋒相對,時人于是便稱蔡京為公相,貫為媼相。

蔡京看見貫得意的眼神,氣得三角眼一瞪,心道這老媼果然該死了,他這番話以退為進,賴得干凈,豈不是說都是我的罪過?

果然皇帝聽了貫之語,只冷哼一聲道:“你雖繁忙,畢竟是統軍大帥,這等大事若都不知,豈不可笑?”

隨即怒視蔡京:“你這老兒,朕把國家事務托付,這等大事也敢遮掩,欺君罔上,罪在不赦?”

到我了!蔡京暗暗道:老媼,你且睜大了眼,老夫讓你見識見識接化發的至高心法!

一瞬間,這老賊已然調細胞,蒼涼一笑,一雙老眼溫而無奈地看著皇帝,微微一眨,兩行濁淚滾滾而下,咽發出悲愴的音:“陛下,老臣,死罪呀!”他嚨里滾出幾個含混不清的音節,似乎因過度悲傷而幾乎失語。

隨即使勁搖了搖頭,仿佛想要搖掉畢生的憾恨,猛然間脖子一,聲音轉至尖銳,哀慟如杜鵑啼般:“老臣千難萬阻,費盡周折,終于未能瞞住此事,讓陛下得知,以至傷心耗神,此皆老臣之罪過也!”

Advertisement

言罷,捶頓足,哭得滿頭大汗。

貫虎目一瞪:妙哉,這就接住了!這個老賊,他竟是坦然承認了欺君罔上罪過!

但是聽其音腔,觀其表,每個細節都在陳述一句話:臣有苦衷。

彌漫無形的忠慨之氣,諸葛武侯上出師表時,怕也不過如此。

皇帝也給他這做派震住了:“慢來慢來,老卿家,你的意思是,你竟然真的想要瞞著朕?”

蔡京含淚點頭,眼神似自嘲、又見堅定,仿佛在說:我知道天下人都不會理解我,但縱然如此,雖千萬人吾往矣!

音調以漸漸慷慨鏗鏘:“不錯!正是要瞞著陛下。陛下啊,帝王者,天下之供奉,為天下之正主。帝王憂,則天下憂,帝王樂,則天下樂。老臣既然為相,替陛下牧民,又安忍以小事,焚壞陛下心境,以致于天下同憂,萬民難樂?因此決意暫時瞞,待平了王慶那賊子,再復告知陛下,以求帝心安樂。唉……”

說到此,他悠悠一聲長嘆,寥落無窮。

來了,要化了!貫屏住呼吸,用崇敬的心期待著蔡太師的演繹。

蔡京蒼老的角泛起一極苦的笑意:“可惜老臣渾未料到,如今軍中,殊乏健兒,亦無敢死之士,幾番圍剿不利,以致賊勢聲張,甚至擾京城,劫走帝姬,害殺吾兒,白發人送黑發人,此皆老臣無謀誤國之報應也……”

說到此,他形搖搖墜,似乎悲痛至極。

“唉……”皇帝已然進了蔡京的節奏,也不由隨他深深嘆氣,想起蔡京一大把年紀,去年才死了個老九,今年又死個老五,年年死仔,當真可憐。他屬于藝家的開始作祟,反而同起蔡京來:“老卿倒是一片好心,奈何不通軍務……”

蔡京聞言大哭,哀哀道:“老臣這般年紀,豈不知自家長短?因此出兵諸事,都是聽從高太尉所安排也。如今看來,高太尉竟也是不可靠的,幸好天佑大宋,這個節骨眼上,太傅回朝,他素有知兵之名,戰西夏,使大遼,無不彰顯國威,若去剿那王慶,必犁庭掃之勢,淮西三州,旦夕可平。”

他媽的,這老狗,居然發到了我這里!貫兩眼一瞪,深深為蔡京接化發功力所震驚。

不過蔡京這一發,當真由不得貫不接。

貫深信,自己只要出半點不愿之意,蔡京便會立刻舉薦他的心腹掛帥,到時候打贏了固然本利全收,就算打輸了也有話推諉:太傅最是知兵,是他不肯出力,我等才勉力為之,至有此敗云云。

好一套接化發!某領教了!

貫恨恨瞪了蔡京一眼,看向皇帝時,滿臉都寫著“忠肝義膽、赤心殺賊”字樣,重重抱拳,宏聲道:“陛下,此前某不知,以致于宵小做大,如今某既然還朝,哪里還容他張狂?乞陛下許我召集軍馬,一鼓平此賊,方稱我心!”

蔡京眼珠一轉,連忙奏道:“本朝帥才,未有出太傅之右者。然而名帥若無勇將幫襯,亦難功。太傅麾下兵強將雖多,卻要戍邊,一時怕難以調。老臣袋里,倒是有幾個能征戰、敢廝殺的,臣愿都保舉為將,助太傅建功立業,以為君王分憂。”

Advertisement

貫不料蔡京還有一個補丁,一時氣得目瞪口呆:打輸了我統帥不力,打贏了你舉薦有功,老狗,你好算計啊!

正待找個借口拒絕,忽然有營將軍,連滾帶爬奔來:“報陛下——高太尉率兵去追賊人,四十里外遭遇梁山兵馬埋伏,一陣殺得大敗,太尉戰死當場,麾下諸將,大半陣歿,營上去救援,亦被殺敗,龍虎二將陣亡,金槍班教頭不知所蹤。”

這個消息,驚得家目瞪口呆,敵軍在京城外四十里殺散了軍、營軍馬,豈不是說京城也危在旦夕?片刻反應過來,頓時紅上臉,驚道:“太傅,快、快去點兵,保朕去金陵巡視。”

蔡京連忙爬起,滿口道:“對對對,太傅,我等快保圣駕南巡,再調天下兵馬,來剿梁山!”

這君臣兩個六神無主,貫見狀,濃眉一軒,不不慢,說出一番話來!

正所謂:宦臣競藝絕巔上,公媼爭鋒駕前。接化發疾如閃電,掛帥執鞭。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