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大唐:開局繼承十萬畝田 第223章 他這輩子,最恨的就是無情無義之輩

《大唐:開局繼承十萬畝田》 第223章 他這輩子,最恨的就是無情無義之輩

Advertisement

“走!快走!”

“結好隊伍,萬萬不能走散了!”

書院人太多,馬車遠遠不夠。

學生們只能在大半夜徒步前行,估計到涇縣的時候,天都亮了。

不過這也沒什麼。

為了大唐的安定,吃點苦頭又算什麼?

先生們也要去,為了表示與學生們同甘共苦,就算是有馬車的先生,也沒有乘坐。

擔心這黑燈瞎火的時候,有學生走丟了,他們按照院長的吩咐,每人負責一個班,結隊前行!

別人都是勾肩搭背,有說有笑的趕路,只有李泰一個人,蔫頭耷腦跟著。

本來他是‘走讀生’,晚上可以回到越王府睡覺。

可最近幾天,各地都起了蝗災,長安城里也不太平,長孫皇后擔心他的安全,特意下懿旨,讓李泰在書院住幾天。

沒想到頭一晚,就出了這麼一檔子事!

“越王殿下,上車吧...”

一駕馬車,緩緩停在李泰旁,說話之人,卻是虞世南!

他歲數不小了,如果用雙走到涇,半條老命就沒了。

這也是書院對年長先生的優待。

馬車里,還有幾位老先生,王勣也在。

李泰心中大喜,急忙爬上車,打了一個羅圈揖,這才安安穩穩的坐下來。

剛一坐下,李泰頓時覺到有些不對勁。

馬車里的氣氛很詭異。

也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包括王勣和虞世南在,所有人的目,都來回在李泰上打量!

似乎,有些不善...

李泰本以為,他們是見不得自己孤零零一個人趕路,才把自己上來的。

現在看來,似乎并不是這麼一回事。

王勣忽然重重的哼了一聲,“世南,告訴他!”

說完,王勣直接把頭撇了過去,好像對李泰很不滿。

虞世南深吸了一口氣,道:“越王殿下,山賓出事了!”

李泰心中一沉。

這個人的存在,始終是李泰心中的疙瘩。

他已經明白,李承乾傷的幕,就是此人抖摟出來的!

若不是他,越王府上下,也不會被李二殺得干干凈凈!

自己也不會淪落到現在這般境地!

雖然他已經瘋了,但李泰,卻依舊對他恨之骨!

“他能出什麼事?”

在他看來,杜楚客早點死了才好。

“就在剛才出發之前,山賓又犯病了,他不知從何拿來一把刀,傷了漢王殿下!”

李泰臉驟變!

漢王李元昌是他的親叔叔,也是太上皇最寵的兒子!

就算他早就和杜楚客決裂了,但他終究曾是自己王府的長史!

Advertisement

一旦李元昌出現意外,自己一樣逃不了干系!

到那時候,可不就是父皇對自己有意見了,就連太上皇也饒不了自己!

“漢王叔怎麼樣了?”李泰急忙問道。

虞世南抿了抿,道:“所幸,山賓被雜役們及時攔住了,只傷了漢王殿下的胳膊,如今孫院長正在為他診治!”

李泰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氣。

見李泰對杜楚客的下場,不聞不問,馬車里的幾位先生,心里到陣陣發寒。

文人圈子里,互相都有集,尤其是長安的文人圈子,有不人都是多年的好友。

杜楚客可是杜如晦的弟弟,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甚至有親眼看著杜楚客長大的!

他對李泰的忠心,有目共睹!

當初,若不是柳白機智百變,設下陷阱,把杜楚客的話套出來,恐怕杜楚客死都不肯說出真相。

事實上,杜楚客也只是猜測罷了,嚴格來說,他并沒有背叛李泰。

否則,不是李泰,就連李二都容不得杜楚客,更別提讓他繼續留在書院了。

反觀李泰...

一直擺著臭臉的王勣,忽然道:“越王殿下,不打算替山賓求求?”

李泰站起來,在車廂里沖幾位老先生一拱手,道:“諸位先生都是知道真相的,小王也就不繞圈子了,如今父皇視小王如草芥,就算小王前去求,父皇也不會答應!”

“你!”

王勣頓時然大怒。

他這輩子,最恨的就是無無義之輩!

虞世南急忙把王勣拉住,不過,臉也很不好看。

“既然如此,那就請越王殿下離去吧,山賓的事,自然有老夫等人去理!”

李泰沒有說話,默默的從車上跳了下來,繼續孤零零的一個人,跟在隊伍后邊趕路。

“這個孽畜!”

王勣狠狠的一跺腳,整駕馬車都晃悠了一下。

虞世南急忙道:“王先生可千萬不能這麼說!”

說李泰是孽畜,豈不是把整個皇家都罵了進去?

王勣一瞪眼,道:“老夫罵他又如何?當著陛下的面,老夫也敢!”

虞世南苦笑一聲,“山賓的事,還要好生想一個辦法,不管怎麼說,他都是書院的人,自打書院招生以來,他功不可沒...”

“老夫有什麼辦法?就算陛下不怪罪山賓,書院豈能繼續容他一個瘋子?”

虞世南略一沉,道:“恐怕這件事,還要落在柳白的肩上,除了他之外,旁人束手無策。”

說著,他輕輕敲了敲車窗,“速度快一些,要趕在學生前邊,到達柳家莊子!”

Advertisement

馬夫應了一聲,一抖韁繩,馬車頓時快了起來。

......

天蒙蒙亮。

清晨的柳家莊子,比晚上更熱鬧了。

越來越多的人趕來收糧食,莊子里的幾千畝地,眼瞅著就要收完了。

還有不到一百畝,一夜未眠,卻依舊神奕奕的李二,大手一揮,吩咐人們停下來。

書院的人馬上就要到了。

既然是為了盡忠心,怎麼也要給人家,留下表現的機會!

“算出來了沒有?”

李二走到田壟邊,一排長條桌子跟前。

桌子后面,坐著一溜白胡子老頭,都在‘噼里啪啦’得打著算盤。

禮部尚書,兼司農寺正卿溫大雅,額頭的汗水,道:“啟奏陛下,長安周邊的農田參差不齊,一時間,恐怕無法算出,究竟能收起多土豆和玉米...”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