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繼承十萬畝田》 第276章 懷恩,李元昌死了沒有?
Advertisement
柳白一點都不擔心,李元昌會不會把藥吃下去。
就算孫思邈為人死板了一點,但活了這麼多年,忽悠李元昌這種貨,還不是一忽悠一個準?
況且,王守仁還在書院,以他的本事,神不知鬼不覺的把藥塞進李元昌里,實在是再簡單不過了。
于是乎,柳白晚上的睡了一覺之后,第二天醒來之后,干脆把這件事拋諸腦后了。
今天可是個大日子,全家老小都早早的起來,穿上一華服,站在院子里等著家主。
莊子里,也來了幾個上了歲數的耆老,都穿著板板正正,一個個滿面紅。
都說貞觀二年是災年,但在柳家莊子,看不出一點災來。
相反,家家戶戶都做起了生意,加上土豆的收,最窮的莊戶,也賺的盆滿缽滿。
夏至!
所謂天地之,萬華實。
只要是家里有田地的,都會選擇在這一點,祭拜上古大地神農氏,以祈求秋季能有個好收。
夏至的祭拜,比春耕還要重要幾分。
柳白也罕見的穿上了一襲錦袍。
在柳婉兒伺候下,還不不愿的帶上了一頂員外的方帽。
柳婉兒忍著笑,道:“夫君這一打扮,很顯貴氣呢...”
柳白翻了個白眼。
這麼惡俗的服,也不知道是誰設計出來的。
本來不想穿,但一下來,全莊子人就要死要活的。
沒辦法,誰讓自己是莊主?
祭拜這種事,只能自己親自來辦。
要是讓別人代替,福分全都跑了!
“想要有好收,還不如拜拜我!”柳白沒好氣的說道。
“知道您本事大,就當給全莊子老小演場戲瞧了...”
柳婉兒蹲在地上,給柳白套上錦靴,站起來道:“都在外邊等著了,千萬不能誤了時辰。”
幸虧今天伺候穿服的是柳婉兒,如果是柳蓉兒的話,以那跳的子,說不定會鼓柳白逃跑...
柳白只好推門走出去,無打采的沖院子里的一群人揮揮手。
“走!”
一大幫人興高采烈的向著農田里進發。
柳家大宅東頭的農田里人更多。
上到沒牙的老頭老太太,下到同樣沒牙的小娃娃,所有人都穿著紅紅火火。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過年了。
三百玄甲軍穿著新打造出來的鎧甲,一個個宇軒昂,威風得一塌糊涂。
就是手里的‘兵’有點煞風景。
一半是鎬頭,另一半是鋤頭...
劉大拍拍這個的肩膀,提提那個的甲,道:“今天是咱們莊子的大日子,都給老子打起神來!”
眼瞅著柳白走過來,劉大‘啪’得一個立正,三百人齊聲吼道:“恭迎家主!”
Advertisement
鄉親們也紛紛行禮。
“見過莊主!”
柳白煩了這些繁文縟節,可架不住鄉親們都十分重視。
他也只好打起神,從特地趕回來的沈萬三手里,接過祭祀用的誥書。
“夫禮,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
祭祀的漂亮話,都是從上古時期傳下來的,每個莊子念得都一樣。
洋洋灑灑上千句,柳白念得抑揚頓挫。
不過,也把他累得夠嗆。
終于念完了,將誥書放在銅盆里,點上火,算是給神農氏送去信了。
三牲祭品準備妥當,幾個莊子里的老家伙,立刻躥了出來,手矯健得令人咋舌。
老家伙們披紅掛綠,像跳大神一樣,在眾人中間蹦跶了起來。
其實這是一種祭祀的舞蹈。
柳白當年就看過,很像是后世贛江一帶的儺舞。
想不到,大唐時期的關中也有。
他是真服氣了幾個老家伙的力。
都快蹦跶半個時辰了,一點都沒停下來的意思。
終于,老家伙們氣吁吁的停下,一塊跑到供桌上,將一足有拳頭的巨大香燭,捧到柳白跟前。
“爺,該是上香的時候了,上過香,祭祀就結束了!”
沈萬三知道柳白早就不耐煩了,在他耳邊輕聲提醒道。
柳白點了點頭,接過火把,將香燭點燃。
嘩——
人群中發出一陣喝彩聲。
這場祭祀,終于到了尾聲。
一般況下,祭祀之后,還要抓時間將莊子里的農田都耕一遍。
不過,和柳白就沒有多大關系了。
回到家里,連干了三杯涼茶,趕把這惡俗的錦袍換了,柳白才算松口氣。
莊子里上了年紀的老頭老太太們,比朝中那些大臣還難伺候。
不能給臉,不能斥責,還要時時刻刻保持笑臉。
這是他那便宜老爹,文義公柳永年留下來的家訓。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莊子里超過七十歲的人,足有上百號!
大唐的平均壽命,只有可憐的三十幾歲。
因為大部分地區,連溫飽都做不到。
偏偏柳家莊子的老家伙們,一個比一個健康。
剛才跳舞的那幾個之中,有倆都過八十了,看不出一點病懨懨的樣子...
誰讓柳家莊子有兩位神醫呢?
就算一只腳踏鬼門關,兩位神醫,也能從閻王爺手里,把他們拽回來。
“該給他們找點事做...”
柳白心中想道。
柳家莊子最缺的不是銀子,不是農田,而是人力。
有點活兒干,總好過他們整天閑著,滿莊子瞎溜達。
...
每個莊子都在上演同樣的祭祀典禮。
皇宮也不例外。
李二主持完典禮之后,回到紫宸殿,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得干干凈凈。
Advertisement
他一腳將榻旁的香爐踢倒,嚇得太監宮們齊齊一哆嗦。
“懷恩,李元昌死了沒有?”
懷恩輕手輕腳的走過來,“啟奏陛下,漢王殿下的命算是保住了,太醫院的人查過了,是毒!”
聽到李元昌被人下毒,李二沒有表現出毫的意外來。
他重重的哼了一聲,眼中寒閃爍。
“怎麼沒有毒死他!太上皇聽說了嗎?”
懷恩老老實實的回答道:“太上皇已經知道了,急著要去書院看漢王殿下,后來被尹太妃攔下來,不過看況,遲早還是會去的...”
“孫嬪呢?”
孫嬪,正是李元昌的生母。
“孫嬪還在宮中,暗中請了宮中的幾位老供奉,徹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