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繼承十萬畝田》 第285章 卑賤者聯盟?
Advertisement
武士彟火急火燎的跑到皇宮。
沒人知道他,這一個月來的心理力有多大。
職不職的,本無所謂,他最擔心的是,若繼續這麼無所事事下去,自己的爵位會不會被陛下收回去?
若非如此,就算在家賦閑個一二十年,又能如何?
朝廷的俸祿照樣會發,自己還有時間照看家里的生意,何樂而不為呢?
武士彟早就絕了再“進一步”的心思,多賺的銀子才是正道。
當然,保住爵位還是最重要的。
只要任命書一下來,起碼可以說明,短時間,陛下不會自己的心思。
在宮門外,接了嚴格的檢查之后,武士彟的腳步又快了幾分。
他擁有李淵送的腰牌,進宮是不需要提前稟報的。
剛來到太安宮外,武士彟臉猛然一變!
迎面走出來的,赫然正是李二!
想躲已經來不及了,他只能急忙跪地行禮。
“參見陛下!”
李二掃了他一眼,淡淡的說道:“平。”
“謝陛下!”
李二回頭往殿中看了一眼,沒有詢問武士彟來這里的意圖,而是淡淡的說道:“太上皇心不好,恰巧你來了,好生開解開解太上皇吧!”
武士彟松了一口氣。
他找門路托關系的事,萬萬不能讓李二知道。
否則,這輩子都別想重新混上職了。
“恭送陛下!”
眼瞅著李二走遠,武士彟站起來,在太監的帶領下,走了進去。
一進大殿,他又嚇了一跳。
只見,滿地都是杯碗狼藉,幾個太監正趴在地上收拾。
李淵坐在榻上,一副怒氣未消的樣子。
看見武士彟,冷哼了一聲,道:“這個逆子,當初生下他的時候,就該把他溺死!”
武士彟一哆嗦。
好家伙,這番話若是讓李二聽見,會不會把自己滅口?
“太上皇息怒,陛下,陛下也是為了天下蒼生考慮...”
李淵一拍桌子,道:“殺兄弒弟的事,他都做出來,總有一天,他會不會連朕都砍了?!”
武士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兩頭都是得罪不起的人,夾在中間,說什麼都是錯,還不如直接閉。
等了片刻,李淵的怒火似乎平息了一些。
他指著對面的墩,道:“坐。”
“多謝太上皇!”
武士彟也松了一口氣,半個屁坐在墩上,不敢坐實了,看起來像扎馬步似的。
李淵不滿的說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當初他還沒有啟兵造反的時候,武士彟就是唐國公府上的常客。
Advertisement
一直到沒有登基之前,兩人都是兄弟想。
見武士彟這麼拘謹,李淵心里有點不舒服。
武士彟苦笑一聲,只能坐好,道:“太上皇,老臣說句僭越的話,陛下縱有萬般不是,也已定局,您倒不如給陛下幾分面子...”
李淵指了指旁桌子上的茶壺,自有太監上前,為武士彟上了一杯熱茶。
他幽幽一嘆,道:“朕何嘗不知其中的道理,可那逆子欺人太甚...”
說著,李淵了自己的心口,仰頭深吸了一口氣。
“不提他也罷,你今日進宮來,所謂何事?”
武士彟一怔,差點把正事給忘了!
“老臣常年在外,回朝之后,聽說長安城出了個名柳白的年俊杰...”
他一邊說,一邊看李淵的臉。
“你說柳白?那小子可是神奇的很,不到一年的時間,給朝廷解決了不難題。”
李淵說著,臉上不自覺的出現幾分笑容。
看李淵的樣子,似乎沒有對柳白不滿的意思。
武士彟心里納悶。
他哪知道,柳白讓他來宮中找李淵,就是隨便找了個理由把他支開罷了。
但人所托,忠人之事,武士彟輕咳幾聲,道:“聽聞,柳白沖撞過太上皇?”
這次,到李淵納悶了。
從前,自己的確是看柳白不順眼。
可后來,李時珍救了自己一命,便化解開了。
不僅如此,現在反而是自己欠了柳白的人沒還。
武士彟是什麼意思?
他皺了皺眉,道:“字信,你可是有求于柳白?”
武士彟心頭一驚。
托門路的事,萬萬不能讓太上皇知曉。
一旦太上皇替自己開口,不僅不能要下來職,還很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到那時候,陛下會怎麼看自己?
他裝出一副渾不在意的樣子,笑道:“老臣回朝之后,和柳白也打過幾次道,深覺此人,確為國之棟梁,若是因為一些小事沖撞了太上皇,難免會影響他的前程...”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是個喜歡提攜后輩的長者。
話里話外,都是為朝廷考慮,擔心大唐失去柳白這種人才。
李淵恍然大悟,笑道:“朕豈能和一個小娃娃置氣?不過,你也算有心了,柳白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是因為些許小事,對朝廷心懷怨念,那也是朝廷的損失...”
武士彟大喜。
既然太上皇沒往心里去,自己就算是完柳白的囑托了!
“既然如此,老臣就放心了!”
Advertisement
目的達到了,武士彟和李淵嘮了半天閑話,正琢磨著找機會。
李淵忽然話鋒一轉,道:“字信,你可還記得,當年你送給朕的那些人?”
“太上皇指的,是...”
武士彟沒有說出那些人的名字,似乎其中有什麼忌諱。
李淵點了點頭,目略顯暗淡。
“如今,那些人老的老,死的死,前日因為一場風波,又白白損失了一多半,邊無人可用,讓朕寢食難安!”
他指的,當然是那些所謂的‘老供奉’!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老供奉們都死了,李二想殺他,都沒人敢攔著!
李淵已經將他們,視為最后的保命手段!
武士彟沉片刻,道:“太上皇的意思是...”
“朕想讓你,再找一批人手,送宮中來,讓僅存的幾位老供奉,加以教導,至...朕在宮中,還能多幾個可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