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繼承十萬畝田》 第295章 這麼多大佬在場,還有自己開口的份兒?
Advertisement
太子再次遇刺,可想而知,李二是何等的震怒!
就在得到消息的當晚,李二一連杖斃了十幾個太監宮。
“宮中都了破口袋,這些該死的東西,為了些許銀子,竟然敢把宮中的消息傳到外人耳中!”
李二氣得渾都在哆嗦。
紫宸殿中,跪了一大群太監宮。
他們在宮中,都是有品級的。
正是因為他們下不嚴,才造了今日這種局面。
懷恩站在李二旁,也在冷冷的盯視著這群人。
見陛下不再開口,懷恩揮手讓下面那群人去殿外候著。
“陛下,奴婢請罪...”
懷恩匍匐在李二腳下道。
李二擺了擺手,“宮中數千人,你豈能面面俱到,況且你也整日跟在朕的邊...罷了,怪不得你。”
懷恩站起來,道:“奴婢以為,即便再將宮中的下人清洗一遍,恐怕也找不到真正泄消息的人!”
李二點了點頭,深吸了一口氣,道:“朕何嘗不知道?被杖斃的那幾個,本和最近發生的幾件大事,一點關系都沒有。”
毫無疑問,最近的幾件大事,都有宮中的人參與。
就像李承乾遇刺這件事!
他的行蹤極為,就連河北道的地方員都不知道,給他們送藥的人,是堂堂太子殿下!
也只有宮中之人,才能有這麼靈通的消息。
當然,也有可能是柳家。
但柳家總共才多人?
以柳白的本事,還抓不到幾個叛徒?
只有宮中!
數千太監宮,沒人知道他們的心究竟向著誰!
一定是宮中!
李二死死的攥著拳頭,額頭之上,青筋暴起!
賊人竟然自己眼皮子底下謀?
驕傲如他,怎能忍得了?
“懷恩,你可知曉,朕在懷疑誰?”
懷恩的臉上,看不出一點表來,他用一種很平淡的語氣,“奴婢知道!”
李二沉默了一會兒,道:“讓劉瑾回來吧,以他的能力,足以查清此事!”
“是!”
......
第二天晚上!
涇縣衙門!
李承乾在玄甲軍的保護之下,以最快的速度趕了回來。
得到柳白的消息之后,一行人直奔涇縣城!
太子遇刺,不管怎麼說都是國朝大事,柳白從大理寺打走罪證,還算說得過去。
但在家里查案子,就算壞規矩了。
涇縣規格的確是低,但也是府。
況且,長安城人多雜,誰能保證,大理寺中就沒有別人的眼線?
反而是涇縣城的人,更值得信任。
狄知遜為涇縣的一把手,今天晚上卻只能干點端茶倒水的活兒。
Advertisement
沒辦法,坐在大堂上,一個比一個大。
房玄齡、杜如晦、蕭禹、戴胄,就連在書院的虞世南和高士廉都來了!
在柳白的盟友之中,只有年紀最大的王勣沒來。
最近他的子骨不好,再說,他來了也幫不上什麼忙。
老家伙們坐一圈,圍著兩件罪證,臉都很難看。
若是李承乾出了意外,朝廷還是小事。
萬一李承乾死了,李泰登基,那他們就都別想好過了。
一向充當著老好人角的房玄齡,看起來反而最為震怒。
怒斥刺客的同時,還拍得桌子‘砰砰’作響。
“這就是造反!”
剛剛將事經過講了一遍的戴胄,臉上發苦,朝眾人拱了拱手。
“我是沒有任何辦法了,諸位若能看出蛛馬跡,算是我老戴,欠下一個人...”
房玄齡還想說什麼,柳白沒有給他面子,直接打斷。
“承乾,你來說說!”
剛回來的李承乾,臉同樣鐵青。
若不是玄甲軍拼死相救,他這次,算是代在河北道了。
“戴大人說過的,我就不重復了,唯一可以補充的,就是那些人之中,有幾個并非中原人士!”
眾人紛紛側目。
這件事,竟然還有異族參與?!
“玄甲軍結陣勢之后,圍殺了大部分人,其余刺客在逃竄之時,奔走呼喊,說的本就不是中原話!”
蕭禹皺著眉頭說道:“既然咱們都認定,此事乃是長安大族所為,是不是可以去查一下,滿朝文武之中,有誰和異族的聯系最為切?”
杜如晦搖了搖頭,“長安的員之中,與異族打過道的人不,查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再說,不和異族聯系,未必就不能請到異族的殺手!”
蕭禹沒有再說話。
他本就沒有查案子的經驗,知道自己的想法欠考慮。
幾人說話之間,柳白在沉思的同時,也在看站在他旁,狄知遜的反應。
來涇縣衙,還有一個原因,柳白并沒有告訴房玄齡他們。
正是因為狄知遜!
要知道,狄仁杰可是神探之名的。
這種本事,從他的啟蒙恩師閻立本上,可學不來。
最大的可能,就是從他老子,狄知遜上學來的!
這種猜測并非是空來風,因為最近一段時間,狄知遜確確實實在涇縣里,斷了幾件奇案。
吏部的考核之上,也有明確記載。
柳白分明看見,狄知遜一直在死死的盯著地上那一把刀!
莫非,那把刀上有什麼玄虛?
“知遜,你來說說!”
狄知遜一愣。
這麼多大佬在場,還有自己開口的份兒?
Advertisement
房玄齡等人頗不以為然。
但柳白話都說出來了,也不好阻攔。
狄知遜頓時滿面紅。
他清了清嗓子,朝四周一拱手,道:“下的確有些看法,若有不足之,還請諸位大人斧正!”
說完,他走到那把刀跟前,用手帕隔著,慢慢拿了起來。
“諸位大人請看,這種刀,在我大唐隨可見,但下以為,用這把刀的人,并非中原人士!”
李承乾瞪了他一眼,“廢話,手的人里就有異族!”
柳白揮手制止李承乾,道:“繼續!”
狄知遜干笑一笑,繼續道:“下猜測,這把刀乃是吐蕃人所用,諸位大人請看,刀柄之上的污漬,很像是吐蕃人日常食用的油...”
眾人定睛一看,發現刀柄上確實是油乎乎的,若是細聞之下,還能聞到一子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