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強者培養系統》 第249章 奉天城游樂場
Advertisement
葛曉天和孔敏學兩人,沿著高速路進奉天城四環路。
開始還有點張兮兮,可走了30分鐘,很遇見喪尸,這讓兩人都很詫異,完全不理解,這奉天城郊外的喪尸都哪去了。
“快看前面。”
孔敏學站在高瞭,發現一怪異之地。
葛曉天也爬上車頂張,城市邊緣有一游樂場,在游樂場柵欄外的地上,躺著數不清的尸,一看就是被人利用地形擊殺的喪尸。
“應該有生還者,看游樂場規模,幸存者的數量應該還不!”
“要不要去看看?”孔敏學小心謹慎的問。
“看可以,但最好不要接,咱們的任務是探路,能不引起注意就別引起注意。”
雖然葛曉天說的很有道理,但孔敏學卻在心里抵,心里還說,陳天生說什麼他就聽什麼,怎麼那麼唯命是從。
兩人貓著腰,在擁堵的街道上悄悄靠近。
奉天歡樂世界真的很大,一圈堅固的鐵柵欄加鋼網,完的把外面的喪尸全部隔絕在外。
再加上這里又是奉天城的郊區,喪尸數量本就沒有那麼多,此時柵欄外的綠化帶,躺了整整一地的喪尸尸,圍著柵欄整整一圈。
幸好天氣很冷,尸都覆蓋一層冰霜,沒有讓腐爛的氣味傳播擴散。
兩人蹲在一喪尸尸旁,孔敏學習慣的檢查了一下喪尸腦袋,驚恐的發現。
“沒有松果!被人挖走了!”
葛曉天慨道:
“看來不只師父知道松果的作用,這些幸存者中也有人知道。”
就在兩人小聲嘀咕的時候,突然一枚石頭丟了過來,砸在車上發出聲響,還嚇了兩人一跳。
“噓噓”
有人小聲的發出信號,順著聲音看去,就見柵欄,一個手拿標槍改制長矛的人,站在柵欄對著兩人小聲說道:
“大老遠就發現你倆了,別藏了,出來!”
沒辦法,這游樂場高空設施齊全,不但有過山車,還有大轉,有人在高空警戒放哨,發現兩人很正常。
從車后面站出來,拿著長矛的人,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四周,招招手道:
“趁現在沒有喪尸,趕過來,作快點!”
兩人趕忙向游樂場柵欄移,穿過滿是尸的綠化帶,站在柵欄下面。
長矛男人警戒四周,張兮兮地說道:
“快點進來。”
孔敏學凝重眉頭問道:“柵欄上還有鐵網,我們怎麼進去呀?”
“笨,比喪尸還笨,用服墊著上面的鐵網,趕翻進來,一會喪尸來襲,想進都不讓你們進,作快點。”
Advertisement
葛曉天下服一甩,墊在鐵網上,攀爬翻越不在話下,孔敏學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這才堪堪進游樂場。
標槍男人趕忙盤問。
“你們從哪來的?喪尸發之前是干什麼的?是進城找吃的嗎?”
他的問題像是連珠炮一樣多,可是當聽葛曉天說,兩人是從春城公主嶺過來的時候,他直接呆住了。
“那麼遠過來的?”
拿著長槍的男人年齡不大,是附近大學城的學生。
話又說回來,奉天東城區,游樂場附近有不大學,醫科大,工程大學,職業技學院,航天航空大學等等。
在末日發之后,幾所大學的幸存者,在經過三天的封閉之后,居然不約而同的來到游樂場避難。
可能是因為大學生的思維比較接近,又可能是因為游樂場地理位置絕佳,柵欄,高墻,鐵網,易守難攻,所以大學生幸存者,還活著的都聚在了一起。
居然有1000多人。
大學生以學生會的方式分工合作,各司其職,醫學生負責解刨研究做實驗,育生負責保衛安全,工程生負責造武之類的云云。
學生們組建的小社會,還真是有模有樣。
兩人被帶進游樂場的宇宙博覽會,原本是主題會館,此時到可見匆匆忙碌的大學生,每個人都行匆匆,一起為了生活而努力。
帶路的長槍男一邊走一邊說:
“這是我們現在的生活區,隔壁的科技館是制造武的地方。會長!”
一個戴著眼鏡的大男孩,正在和同學們聊著什麼,聽見有人喊,急忙側頭,就見警衛同學帶著兩個陌生人走了過來。
“會長,這兩位是從春城過來的!”
“春城!”
此話一出,大廳中所有同學都停止作,偌大的會場雀無聲。
葛曉天打破尷尬,主出手自我介紹道:
“你好,我葛曉天,春城公主嶺的民警。”
“你好你好。”
眼鏡會長與葛曉天握手寒暄,可接著臉一喜。
“你的質與眾不同,難怪能從春城那麼遠來奉天。”
“質不同,你是怎麼知道的?”葛曉天知道他的意思,只不過好奇,就反問了一句。
眼鏡男立馬驕傲的起膛,長槍男趕介紹。
“因為我們很多人都與眾不同,會長有超能力,跟你握握手,他就知道你是否跟我們一樣。”
這麼解釋葛曉天就明白了,只是不知道這個眼鏡男,是否屬于進化者,陳師傅不在,他也不好意思下結論。
Advertisement
會長扶正眼鏡,侃侃而談道:
“自從世界變了之后,我們發現很多人獲得了一些超于常人的能力,怎麼回事還不知道,我們的醫科大同學正在研究。”
“是基因進化。”
孔敏學終于有了顯擺的機會。
一開口,學生們又驚疑不定的看向。
孔敏學很這麼多人崇拜的目,就好像又回到了曾經,回到了以前被眾星捧月的時。
“你好,我孔敏學,我父親是植學家孔祥天。”
這麼介紹很有用,特別是對大學生們,在末世每個人都對科學家的子,有著濃厚的崇拜。
“你好你好,能詳細的跟我們說說麼,我們現在真的非常需要報。”
“當然可以。”
孔敏學自然不會吝嗇。
接著就被帶進博覽會展中心,孔敏學站在臺上,臺下所有學生們,目灼灼的聽高談闊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