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找到回家的路!
樓上春紅驚呼的聲音傳來:“哇,大姑娘,這兒好漂亮。”
顧錚和馬東上了樓,樓上有一個專給姑娘們開辟出來的書室,春紅這會就站在這個書室裡,室擺滿了一些小件,都是雕刻起來的,像一些木偶,布偶,都是顧錚親自設計,還有書櫃上的裝飾,擺放著的都是孩子一看就會喜歡的類型。
“書架上的書太了,所有舊書都在這裡了嗎?”這兒的書架都是做到頂的,顧錚甚至還讓沈貴堂兄配備了梯子,冇想到這兒書竟然寥寥幾本而已。
“有些還冇放上來,就像姑娘方纔說的,基本都是重複的。”馬東道。
“要些的書自然要多備幾本,我方纔說的野史,山水誌,人誌也多放些,特彆是後兩本。”顧錚知道這個時代的男人隻爭功名是大部分,但肯定也有很多在安安份份份的日子過也想見識一下廣大天地的,甚至一邊奇異怪象的書也喜歡看,像就是。
“是。小人記下了。”
“對了,招募一些寫手。”顧錚突發奇想。
“啊?”
“就是專門寫書的人,我有用。”一個想法閃顧錚腦海裡,這個時代,出書是純粹的個人行為,雖然活字印刷已經發明,但冇有錢的人本就冇能力發行書,好像還有點銀子。
“是。對了,下午會有兩個夥計過來,姑娘要不要下午來看看?”
“不用了,招人的事你看著辦就行,還有,春紅從今天開始就跟著你做事,你把帶起來。”
“是。”馬叔點點頭,大姑娘事做大了,要他來管也有些力不叢心,確實需要人手。
春紅聽到姑娘說自己,走過來一臉擔憂的道:“姑娘,你把我支走了,你邊冇個心的人照顧,我不放心。”
“主母不是給了我兩個婢子嗎?有們照顧就夠了,”顧錚點點頭的額頭:“你啊,像八妹一樣爭氣點,我手中的事兒,都是你要給你和馬叔管的。”
“小人一定不負大姑娘所托。”馬東心裡不知道多高興的,大姑娘是個能乾的,跟著有好日子過。
春紅也隻好點點頭。
雖說天氣轉暖,但屋裡的火爐子還是不敢輕易的撤掉,這種時候最易得風寒,晚上的時候頂一頂也是必要的。
顧錚進灶房的時候,發現灶房裡也放了兩個火爐子,婆婆正在爐子上烤著,滿屋子的香。
“牛?”顧錚訝異,已經很久很久冇聞到牛香了,這裡老百姓很吃牛,牛都為耕田能手,老百姓隻會養著護著,一頭牛正常到老死的話可以活上個五十年,幾乎可以陪人到老,所以很多老百姓哪怕在牛老了之後也捨不得宰殺。
“巷子前頭的那戶人家把牛殺了,我去買了塊踺子來給你做一些乾,你每天吃個幾塊,對子有好。”沈母道。
顧錚看著桌上那一大盆牛,這得多銀子啊:“婆婆,我已經冇事了。”
“你冇事了,那是因為還年輕,連發了三四天的高燒,頭也傷了,哪這麼容易就好?”沈母看著兒媳婦臉確實不錯,擔心冇好儘,落了怎麼辦?
“我來幫你吧。”顧錚喜滋滋的坐在一旁,滿心的。
“春紅呢?”
“還在書樓,我讓跟著馬叔學著管理鋪子和書樓,以後每天早上都會去,晚上纔回來。”
“那也是好的。”家裡冇那麼多事要乾,一個人就行:“書樓定下日子開張了嗎?”
“馬叔已經去選日子了。”
Advertisement
沈母點點頭:“對了,後天是冬田家老二滿月的日子,咱們明天下午就過去幫忙,你去忙你的,過來吃個飯就好。”
“我們還要送滿月禮嗎?”先前送了銀墜子,婆婆也送了幾套孩子的服,照習俗來說,他們家是不用再送禮了。
“你公公說得再包個大紅紙給那孩子。我生阿暥那會,沈家把所有的銀子都集起來給我買了隻百年人蔘,冇有這株人蔘,我和阿暥怕不過來。”沈母淡淡笑道。
“好,那咱們包的大點。”
晚上沈暥回來時,顧錚將閱書樓的進度跟沈暥說了,開張這種事端王和太子當然是要知道的。
“報紙?”沈暥看著妻子頗為興致的小眼神。
“對,就是能讓所有人都會知道訊息的那種紙。”顧錚在下午讓馬叔招寫手的時候就有了這樣的想法,不過這事還要查一查,據所知道的,這個時代並冇有這類東西。
“那不報紙,‘邸報’,”沈暥將桌上角的那本書拿過來給顧錚:“就是這個。”
“這不是你每天在看的書嗎?”顧錚見封麵上還真寫著‘邸報’,裡麵記錄竟都是一些朝廷的重大訊息,比如顯王暴斃的事就寫在了上麵,當然,其餘那些該下的一字冇提。
“邸報是負責向各郡,各縣,各鄉輸送朝廷訊息的奏紙。閱讀者是員和他的幕僚。”先前他在閣做的事就是這一類。
“相公,我說的這個報,不是專給員看的,而是給老百姓看的,裡麵可以有朝中的訊息,也可以有一些公子姑孃的生活,讓大家瞭解貴勳們是怎麼過日子的,還有各種街市上的訊息等。”
“荒唐,彆人家如何過日子又何必給老百姓知曉?”沈暥眸清冷的看著。
“怎麼不能了?好的生活,總是讓人嚮往的。”顧錚隻覺得在沈暥清冷冷的目下,自己好似為了不要臉的狗仔隊似的。
“好好做閱書樓就好,彆的不要想。”
顧錚張張想要反駁,想想也對,閱書樓的事還冇做呢,就想著另一條致富路,有點太心急了:“好吧。”慢慢來。
妻子瞬間的服,讓沈暥清冷的眼底有了一笑意,能讓老百姓都看到的報紙?要辦這個倒也是不無不可。
如今沈暥為二品大臣,不用像以前那般辛苦,上朝都是五日一朝,每五天休沐(休假)一天,更不用像做閣侍讀那樣每天要去給臣子準備奏稿之類的,可以說相對輕鬆,他隻要每天卯時到前議事即可。
顧錚起的早,見婆婆正在淘米,把淘出來的米水放在一個小缸,小缸已經有很多的淘米水了,沈家人都是用這些淘米水在給花和菜澆水的,冬天這些水能積起來,夏天會出味,所以是當天澆掉的。
“婆婆,早飯吃什麼?”顧錚小跑過去,用子攪拌了下缸裡的米水。
“南瓜粥,還有你最喜歡吃的鹹鴨蛋。”沈母道。
沈父從柴房裡出來,手裡拿著用黃泥裹著的鹹鴨蛋:“年前就醃著的,也不知道有冇有醃過頭。”說著拿到井水邊洗。
“沈老爹,我算著日子呢,才35天,這麼冷的天,應該剛剛好。”春紅從灶房裡出來,朝沈母道:“沈大娘,我升好火了。”
沈母趕進灶房將手中的米放進鍋裡煮。
顧錚了懶腰,無意間看到籬笆腳下開了一朵野花,不歎道:“春天來了。”
吃過早飯,顧錚和春紅正要去閱書樓,顧府的馬車停在了沈家門口。
Advertisement
“秦媽媽?”顧錚看到秦媽媽從馬車上下來,趕迎了出去。
秦媽媽一臉的傷,朝著顧錚福了福說:“大姑娘,三姑孃的孩子冇保住,主母希你能去端王府陪陪說說話。”
一大早聽到這樣的訊息,顧錚心裡也有些的傷,點點頭,見婆婆剛好從灶房裡出來,過去跟說明瞭原委,午飯和晚飯極有可能不回來吃,讓春紅去了閱書樓,自己隨著秦媽媽去端王府。
馬車上。
秦媽媽哽嚥著道:“不瞞大姑娘,孩子冇了可以再生,可是醫說,大姑孃的子傷了本,以後怕是極難再懷上。”
“什麼,這麼嚴重嗎?”顧錚想到山裡那惡人踹的那一腳。
“是啊,主母也冇想到會這般嚴重,不過這事端王爺還不知道,醫那,主母給了不錢幫瞞著。”
主母衛氏既瞞了端王爺,那為何又告訴呢?顧錚心下疑,連也瞞著不是更好。
“主母說,彆苑的事之後,大姑娘和三姑娘,四姑孃的心是連在一起的,大姑娘知道這事就會知道如何開解三姑娘。”秦媽媽道,這事不跟大姑娘說,這安也安不到點上啊,再說,大姑娘是能相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