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重生之都市撿漏王 第226章 清乾隆粉彩八蠻進寶圖瓶

《重生之都市撿漏王》 第226章 清乾隆粉彩八蠻進寶圖瓶

Advertisement

藍小玲看到馮家那霸氣的大門口,這才反應過來,好奇地問道:“陳哥,我們這是到了哪里呢?”

“一個老朋友的家,馮家。”

陳三順道。

“哦哦,原來是馮老的家呀,第一次來,好氣派呀。”

“呵呵,大戶人家就這樣,馮家也算是錦城五大世家之一了,尤其是馮老是古玩界的泰斗,份地位顯赫。”

陳三順吩咐道:“等會見到馮老,或者馮叔,一定要記得打招呼。”

“嗯嗯,知道了。”

藍小玲點了點頭。

陳三順將車開到門口,探出頭來,保安立刻認出是陳三順,直接將電子門打開,讓他通行。

陳三順直接將車開了進去,然后掏出了手機,撥通了馮秋生的電話,馮秋生知道陳三順過來了,急忙出去迎接。

“哈哈哈,小陳啊,這麼晚了,我以為你不來了呢。”

馮秋生興道。

“答應過你的事,肯定會來的。”

陳三順淡淡道。

“馮叔叔好好。”

藍小玲問好。

馮秋生一愣,反問道:“這位是?”

“我的家人,藍小玲。”

陳三順沒有多解釋,而且他說的也沒錯,藍小玲是他關門弟子王秀的后人,家人沒病。

“小玲好,歡迎來我家做客,以后有空,也可以經常過來坐坐的,不用這麼客氣,我跟小陳也跟一家人似的。”

馮秋生笑道。

“呵呵,好啊。”

藍小玲出于禮貌,倒是隨口回應道。

“行了,帶我去看東西吧,時間不早了,早點看完,早點休息。”

陳三順直接開門見山道。

“好。”

馮秋生點了點頭,轉帶著兩人走進來大廳,顯然,他早就準備好了,放在大廳里的茶桌上。

陳三順上前,首先映眼簾的是一個彩瓷

見到陳三順拿起了這個彩瓷,馮秋生便開始解釋道:“賣家說,這是清道彩八蠻進寶圖瓶,協會里的幾名大將跟我一起看的瓶子,沒看出有問題,明天中午之前都可以退貨,過了中午,那就當做我們打眼來理。”

“好吧,我仔細看看。”

陳三順了解了這瓶子的大概來歷之后,便開始鑒定。

既然賣家說是清代道時期的東西,那陳三順肯定是要從道皇帝這個人手。

清代第八位皇帝清宣宗,遠不如他的祖父乾隆、高祖康熙那樣聲名顯赫、戰功昭著,很多人也許不知道他名新覺羅.旻寧,而只聽說過道這個年號。

年間,是古代華夏和近現代華夏的分水嶺。

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礎上,琺瑯彩制作工藝的影響,而產生的釉上彩新品種。

它產生于康熙時期,以雍正時期制作最,真正的流行,是在乾隆以后。

Advertisement

年間,窯和民窯都大量產出這種瓷,其中窯瓷琺瑯彩影響較大,畫面更為細。

彩仍然追求乾、嘉時窯的特彩屬于道彩主流,以各種彩勾蓮開裝飾為主,開繪山水人,或富有吉祥容的畫面。

有的還加繪青花,非常宜人。

一些黃地或紅地的彩花卉碗,為仿康熙琺瑯彩,造型艷麗華貴,是非常功的作品。

只不過,它也有缺點,那就是在彩釉涂地時涂染不勻凈,不能渾然一

眼下這件彩八蠻進寶瓶,高近一米,采用滿彩的裝飾,瓶口最上面是一圈如意魚紋,以黃為主線,雍容華貴。

瓷瓶的頸部有纏枝蓮紋,代表子孫綿長,有蝙蝠銜環雙魚紋,寓意洪齊天,富貴有余。

另有佛手圖案,寓意多福,吉祥如意。

陳三順仔細看了一下,發現這彩的層次很富,畫面描繪的很細。

“師父,這次我們賺大了。”

陳三順突然說道。

“哦?怎麼說?”

聽到陳三順這話,馮秋生立刻激了起來。

“這不是道時期彩八蠻進寶瓶,而是乾隆年間的彩八蠻進寶瓶。”

陳三順不慌不忙道。

“乾隆時期!”

馮秋生驚訝無比,深舒了口氣,道:“從哪里看得出來?”

“你看這上面的畫面,描繪得栩栩如生,畫面細致,層次富,而道彩,彩釉涂地時涂染不勻凈,不能渾然一,而且層次欠缺,畫面相對糙。”

陳三順接著分析道:“還有一點,那就是道窯白地釉較潤澤,但底釉如為松石綠釉時,比嘉慶稍深,如為白釉時往往出現波浪狀的釉面,一般稱為“浪釉”。這是判斷一件瓷,是否為道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這瓷上,完全沒有看到任何的浪釉,首先排除了是道的東西,而這如此湛的手藝,細的畫面,除了乾隆時期的彩八蠻進寶瓶,其他時期,本做不到。”

陳三順道。

聽到這里,馮秋生臉上出了笑容,急忙問道:“那大概能值多錢?”

“2014年蘇富比拍賣會上,曾經以924萬賣出一個清道彩八蠻進寶雙耳瓶,而我們這個彩八蠻進寶瓶,代表了乾隆年間彩發展的一個高峰,價格自然會翻倍,而且是過了七年的,保守估計三千萬上下。”

陳三順道。

“嘶~”

馮秋生倒吸了口氣,他們是以一千萬收的瓶子,本來覺得,如果是真的,可以填充一下協會藏寶庫的空白。

沒想到,竟然還大賺了一筆。

“哈哈哈,翻三倍了,太完了。”

Advertisement

馮秋生得意道。

這可能是他第二次撿了吧,之前弄了一幅畫,被陳三順發現了,兩人分了一次錢,而這一次又被陳三順發現了好東西。

“等賣出去之后,給你分一半。”

馮秋生道。

“那倒不必,協會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幫忙鑒定而已。”

陳三順道。

馮秋生倒是覺得有理,而且這家伙現在貌似也不是很缺錢了,倒是沒有糾結,笑道:“行吧,到時候賣出的錢,給協會當會費。”

陳三順點了點頭,開始看第二個寶

這瓷造型如同一個魚簍,淡紫,看起來這施釉不太均勻,顯然跟宋代那種湛工藝有點出

“這是一個魚簍尊,賣家說,是宋代鈞釉魚簍尊。”

馮秋生道。

“這個不是宋代正品鈞釉,而是仿品。”

陳三順一眼就看了出來,對于魚簍尊,他以前上手過無數個,所以,對這些東西已經如數家珍,十分悉,不可能逃得過他的法眼。

“啊?仿品?那我們豈不是虧大了?”

馮秋生苦笑道。

“多錢收的?”

陳三順問道。

“一百萬。”

馮秋生道。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