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大靖梟雄 第237章 倭寇退走

《大靖梟雄》 第237章 倭寇退走

Advertisement

因為艦載加農炮的制作難度,比以前那種紅大炮高很多倍。

是為了把炮膛磨得足夠,就不知道費了多勁。

兩個多月的時間發生了太多事,有了大炮的岳家軍打退了突厥,但鎮北城的城墻還是在雙方互轟的過程中塌了。

倭寇退回船上與端王爺的大軍對峙,雙方的損傷都很嚴重。

來說軍的損傷,要比倭寇那邊大。

一開始在陸地上打的時候,端王爺的二百門大炮加上五萬軍還是很有優勢的。

因為大炮的程比短炮要遠,中等距離的時候虎尊炮又比短炮靈活。

倭寇本就不敢打戰,軍騎兵還是很強的。

可當倭寇退回到船上之后,艦隊的靈活現了出來。

人家在海上是邊移邊打,艦載炮的程比軍的大炮程要遠一點。其實遠的不多,也就三五百米。

可這三五百米在對抗中非常有用,造軍的大量死亡。

只有宋小川留下的那兩門加農炮,程比倭寇的艦載炮遠。

可炮車推起來很慢,想要躲避對方的轟擊很難。

倭寇的船在海里劃來劃去,分散開來邊游走邊打,炸毀了端王爺這邊好多炮車。

炮車一旦散架,炮筒就會掉下來平鋪在地上。本就沒法瞄準,基本就是廢了。

這麼重的東西,后坐力又那麼大,沒辦法讓人來扛著使用。

要想摧毀大炮先摧毀炮車,這一點端王爺吃一塹長一智算是學到了,馬上就把方法傳遞給了岳家軍那邊。

倭寇非常狡猾的采取了小船裝大炮的模式,遠程艦載炮除了在千噸級以上的戰船有裝備,在小船上竟然也裝了。

兩千噸級的戰船裝八到十門炮,一千噸級別的裝四到六門大炮,五百噸級的船裝兩門大炮,兩三百噸級的那種小船,也在中間裝一門大炮。

可以說除了偵查用的快艇之外,所有的船都裝上大炮了。

像這樣的小船,開一炮船都直晃

可小船也有小船的優勢,那就是非常的靈活,而且目標很小,對方想打中它很難。

正是由于艦載炮程遠靈活強,是摧毀了軍一大半兒的炮車。

實在沒辦法,端王爺只能讓敢死隊上去,冒死把炮救回來。

炮車毀了還可以再做,炮要是毀了損失可就大了。

最終倭寇打的彈藥所剩不多了,才不得不離開了大靖的東海岸范圍退回了倭國。

軍這邊盤點損傷,炮車毀壞了一百二十輛,其中有三十多個炮都被炸得變形了。

這種變形的炮就不能直接用了,強行用的話容易炸膛。

還有一些外表輕微傷的,駕到新的炮車上還能繼續使用。

此次戰斗雖然軍損失慘重,但倭寇那邊損失也不小,讓他們知道了大靖國也有大炮,并不是毫無還手之力。

宋小川通過冷鋒提供的戰報,了解到軍作戰的況,也做了自我檢討,認真的考慮目前小島和蛇島上的不足。

Advertisement

艦載炮的靈活確實是很大的優勢,看來大炮對轟也不能只靠程遠和威力大。

島上固定在炮臺上的那些加農炮,就有靈活不足的缺陷。

雖然是保護在混凝土圍墻后面,可多次被攻擊的話,還是有損壞的風險。

如何才能讓大炮在圍墻,也能做到自由的移和升降呢。

有了,可以做一個軌。

順著圍墻側做幾條弧形的軌,讓加農炮直接架設在金屬的軌道車上。

如此一來就可以靈活的移,即便是跟前的圍墻塌了,也可以換個位置繼續打。

只要鋼材充足,軌并不難做,接下來就是鐵匠的事兒了。

如今已經是舊歷四月,下個月小麥就該收割了。

宋小川一直關注著這個事兒,他太喜歡糧食收的覺了。

眼下還有一件事更著急,就是蛇島那邊該種水稻了。

蛇島那邊這個月種水稻,小島這邊需要等下個月小麥收割完再種水稻。

把土地充分利用起來,種出更多糧食非常的重要,畢竟民以食為天。

“要種糧食是了嗎,太好了!”

蛇島的居民聽說可以種糧食了,都非常的激,因為他們之前真的是怕了。

雖然到了蛇島之后有吃有喝,但心里總是不踏實。

因為那是爵爺從外面買回來的糧食,他們心里總覺得欠著點兒什麼。

這就是勞人民質樸的表現,自己不種糧食吃的都有點不安心。

蛇島這邊的四萬居民,有四千多名年輕力壯的男,選擇為士兵保衛家園。

再加上新配備的加農炮、虎尊炮、燧發槍和各種冷兵,老兵帶著新兵加訓練,這邊也算是有了一定的防護能力。

有了安全保障,老百姓干活兒的時候也特別安心。

“大家這就開始了啊,也不等等我!”

這天宋小川吃完飯,就來到了蛇島這邊,結果來了一看人家已經開始秧了。

他趕挽起擼起袖子,加秧的隊伍中。

水田像鏡子倒映著藍天和白云,有一位大嬸唱起了秧歌。

別看長的五大三,臉也曬得紅黑,嗓子還真好的。

與歌姬們那種婉轉抒的歌不同,秧歌唱起來高激昂,旁邊的人也被帶跟著一起唱了起來。

宋小川也想跟著唱,奈何沒學過不知道歌詞,只能用鼻子哼哼兩聲。

“爵爺,您中午就別走了。今天開秧門,大家一起吃個飯。”

正忙著呢,老吳突然來了這麼一句。

他現在是蛇島的臨時管理者,在蛇島居民選出合適的管理者之前,很多事都由他來負責執行和傳達。

“開秧門是什麼,之前沒聽說過啊。”

去年宋小川在小島上秧過一次了,沒聽說什麼開秧門啊。

開秧門就是秧的第一天,要備好飯菜酒,供家人和幫工者聚餐。

餐間,每人要吃一個蛋,也算是討一個彩頭。

秧結束,稱關秧門,農戶們要繞田走一圈,拔一把秧苗帶回家,扔在門墻邊,說是“秧苗認得家門,收由此進門。”

Advertisement

秧結束那天的晚餐,主人家要宴請幫工者,稱“打散”。秧種田時,一天三餐外,還要加兩次點心。

“明白了,弄半天是讓我請客啊!”

這些水田的主人是誰,當然是宋爵爺本人,所以他就是戶主,整個島都是他的。

作為戶主是要請吃飯,還得給配上兩次點心。

那還等什麼啊,趕安排人弄吧。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