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楊忠發穿著一布衫, 也駕馬跟在他的后,錯開楚賀半個子,眼睛時不時瞥向楚王府大門, 低聲道:“將軍啊, 您嫂子怎麼還不出來啊?”
楚賀懶得說話。
楊忠發嘿嘿一笑, 正要再說些什麼,神忽然一震, “出來了!”
楚賀往大門前看去,就見元里一春勁裝, 滿面笑容地牽馬從府中走出。
他黑發被一道鮮紅束帶高高束起,飄逸纏,兩側鬢角調皮地翹起,顯出幾分喜意。元里腰間勒得, 掛著一個水囊和一把匕首,手中還拿著一條黑紅馬鞭。
“呦!”楊忠發稀奇道,“離汝百里之遠呢,快馬也需一天, 他確定不坐馬車,要騎上一整天的馬嗎?”
這可不是一兩個時辰,而是一整天, 沒那麼好力的人只怕最后下馬都合不攏了。
話音剛落, 他就看見元里干凈利落地翻上馬,右手嫻地纏住韁繩,形稱得上一聲漂亮!馬匹到了他下, 比楊忠發他小兒子還聽話。
“……”楊忠發咂咂, “瞧上去是能一口氣騎上百里的樣子。”
元里駕馬走到了他們的邊。似乎是因為今日要回家, 他格外神采飛揚, 眼中清亮,笑意盈盈,年的生氣盡數綻放,“將軍,咱們什麼時候啟程?”
楚賀淡淡道:“現在。”
說完,他揚鞭便率先離開。
元里拉韁繩,輕輕拍了拍馬屁,低聲音道:“走吧寶貝,養你千日用你一時,今天好好跑起來。”
棕馬低低了一聲,慢悠悠地邁著蹄子跑了起來。
城不可縱馬,元里趁著這個機會也好好看了看城繁華的景象。
皇都不愧是皇都,人群熙熙攘攘,城墻高大巍峨,路面也平整而干凈,沒有鄉下隨可以見到的糞便與污泥。
在路過國子學時,圍墻側忽然拋出來了一個蹴鞠,元里下意識手接住。下一刻,就有個青年從圍墻里探出了頭,頭發里混著幾雜草,朝著元里喊道:“這位兄弟,可否幫忙將蹴鞠扔回來?”
元里回道:“你讓一讓!”
年連忙側過子,元里抬手投球,蹴鞠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的弧線,準地被年接在了手里。
“好手!”年驚喜地看向元里,爽朗地道,“在下京兆尹府詹寧,可否結識一番?”
元里笑了,抱拳道:“在下汝元里,寧兄,我先行一步了。”
馬匹逐漸遠去,詹寧眨了眨眼睛,忽然“啊”了一聲,才想起來,“原來他就是汝元里啊。”
自從元里為母孤進深山待了三日只為摘得救命草藥后,他的孝順之名便傳來了。
詹寧和父親都聽說過元里的傳聞,他們知道這是元里為自己揚名的手段,但沒有人會覺得有什麼不對。就像是詹寧自己,在他什麼都不懂的小時候,因為祖母去世而被家人哄著哭了兩天,之后便傳出了他因祖母去世悲傷慟哭三十天的傳聞,從此之后人人見了他便夸一句孝順。
實則詹寧沒跟祖母相過幾天。
前日楚王府大喜,汝元郎不忍拒絕楚王妃懇求,為救其長子而嫁楚王府一事又傳遍了。街頭小巷將其當做茶余飯后的閑談,聊得津津有味,因著元里本來的好名聲,絕大多數人也只夸他這是仁義之舉。
詹寧又探頭看了一眼元里的背影,從圍墻上跳了下去。
Advertisement
這人覺不錯,可以一。
*
出了城,眾人快馬疾馳,毫不停留。一直到午時得腸轆轆,才找個有溪流的地方停下修整。
仆從將干糧拿出來分給眾人,元里坐在樹下石頭塊上,一邊嚼著生的餅子,一邊熱得滿頭大汗。
蟬鳴蛙仿佛從四面而來的一般,說不清在哪,得人心煩意。
他吃一口餅子就得咽下去五六口水,沒過多久,水囊就空了個干凈。
元里提著水囊到溪流邊打水。
溪流寬,水也深,潺潺流著,波晃得眼暈。
溪旁蹲滿了喝水的人和馬匹,馬也口干舌燥,埋頭進水里就不愿意抬起來,這里太,元里往上游走去。
上游雜草生得更是旺盛,淤泥里還有小水洼。元里走了一會,就看到了楚賀和楊忠發。
楊忠發把服扯得七零八,著膀子蹲在水邊捧水喝,口里罵著這破天氣。楚賀坐在樹影下,他也了外袍,廓分明的臉上墜著水珠,領口了一大截。
瞧見元里,楊忠發熱招呼著,“嫂子也來喝水啊?”
元里眉頭了,走到旁邊蹲下,“嗯。”
楊忠發道:“這鬼天氣,早上凍得老子直哆嗦,正午就熱得出了一汗,馬都快要吐白沫了。”
元里也熱得滿頭大汗,他把袖子卷起來,先洗了把臉。
山泉清澈,著清凌凌的涼意。被熱氣堵住的孔頓時舒服了許多,元里這才把水囊拿過來,裝上了滿滿一水囊的水。
楊忠發眼睛轉了轉,搭話道:“嫂子這騎真不錯,什麼時候開始學的?”
“五六歲開始學的,先是小馬,練了之后才換大馬,”元里笑道,“是跟一個并州老兵學的騎。”
“那怪不得這麼好,”楊忠發道,“嫂子手也不錯吧?”
元里謙虛道:“比不上大人。”
楊忠發洗了把臉,大大咧咧地道:“嫂子莫要自謙,我年紀大了,比不得你們年輕人有力氣。等哪日有時間,咱們可以練上一練。”
元里欣然應下,又和楊忠發聊了幾句。
楚賀在旁邊聽著聽著,不由皺起了眉。
楊忠發本是為了試探元里,誰知道聊著聊著就跑偏了題,不僅把稱呼從“嫂子”換了“元公子”,還聊到了自家的子。
“義宣是我老來子,沒想到我都四十多歲的人了,老妻還能再給我生個兒子,”楊忠發著胡須,得意之難掩,“宣兒雖只有五歲,但天資聰穎,能說會道,看著就是個會讀書的好料子。”
元里低頭捧水,語氣真摯地奉承道:“虎父無犬子,令公子長大后必定文武雙全。”
楊忠發樂得大笑不已,手掌激地拍著元里的脊背,“那便多謝元公子吉言。”
元里被水嗆到,本就重心不穩,猝不及防之下,一下子被他拍到了河里。
楊忠發懵了,他看了看手,“我的娘哩!”
隨即就慌了,“將軍,嫂子掉水里了!咋辦啊,老子是旱鴨子!”
元里水的瞬間也懵了,涼水四面八方來,瞬間沒過了他的頭頂。他聽到楊忠發的聲后心中想笑,想回他一句別慌,我會水。正準備調整姿勢從水里冒頭時,一個水花猛地濺起,一只大掌拎著元里的后領,暴地將他從水里提了出來。
元里出水面一看,楚賀正繃著下顎,渾地帶著他往岸邊趟去。
到了岸邊,楚賀將元里扔到岸上,自己大步走了上來。
Advertisement
元里嗓子里還有點,他側躺著咳嗽,咳嗽完了后難掩驚訝地看著楚賀,“你也不會水?”
楚賀雖然跳下水把他救了上來,但完全是仗著個子高大,腳踩著河底一步步走上來的。
元里低頭,果然看到了楚賀長靴上厚厚的淤泥。
楚賀臉不怎麼好看,他掉上著水,結實的背部繃著,全是細細的水珠,頭發也了大半截。
楊忠發嚇得都了,一屁坐在草地上,“咱們北方的兵就沒多會水,善水的兄弟又沒跟著來。還好這水不深,將軍能把你給撈起來,元公子,你可真是嚇死我了。”
元里渾也了,他坐起,沒在意自己,反倒率先皺起了眉。職業病犯了,忍不住憂心忡忡地道:“這不行啊。你們不會水,以后怎麼打水仗?”
楊忠發像是聽到什麼笑話,“咱們打的都是鮮卑匈奴,他們那地比我們還缺水,哪里用得著打水仗?”
元里站起摘掉腰帶,把外袍下來,“但一旦真要打起水仗,你們豈不是必輸無疑?”
楊忠發張張想說什麼,卻找不到反駁的話。他的思維被帶偏了,順著元里的話往下想了想,頓時升起了一冷汗,“就算會水,咱們打水仗也占不了什麼便宜,北方水,坐船的機會也,沒地方練,上了船照樣暈乎乎的,站都站不起來。”
元里也知道這是北方件條件的缺失。論水師,南方比北方強,陸師與其正好相反。可陳王陳留就駐守在江東一帶,以后天下一,勢必要與江東來場水仗。
楊忠發忽然激地一拍雙手,想起了好辦法似的,“有了!到時候將船只都連在一塊,眾船相連,這不就能減晃,如履平地了嗎?”
元里心想你和曹還有共同話題,“那如果有人用火攻,恰好風向對你們不利,豈不是將你從頭燒到了尾?”
楊忠發啞然,“這……”
楚賀側頭看向元里,“你會水?”
元里已經將束發帶摘掉,的黑發散落在脊背。他辛苦地擰著頭發里的水,把上帶出來的小蝌蚪扔到溪水里,“會。”
楚賀若有所思。
渾了的楚賀和元里兩個人待在原地,楊忠發去給他們拿干燥的。
元里學著楚賀的樣子,將外袍搭在了樹枝上滴著水。又解開了里上的帶,正要下時,余瞥到了楚賀的上。
飽滿,腹清晰可見。
元里本還算漂亮的形在他面前,反倒顯得有些單薄,元里默默地又系上了腰帶。
很快,兩人的小廝便拿來了。
楚賀極其坦然,連躲都不打算躲,就坐在樹蔭下大喇喇解開了帶。元里臉皮比他薄,抱著服往林子里躲了躲。
等楚賀換好后,元里還沒出來。楚賀隨意地往林子里看了看,就看到一片若若現白皙實的后背。
半截樹枝被猛地踩斷。
元里回過頭看去,就看到楚賀快步離去的背影。
因為他們兩人意外落水,休息時間延長到了半個時辰,要等到他們頭發干了后再上路,免得染風寒。
元里一清爽地走回了人群中,鬧騰了這一會兒,他更加了。既然有半個時辰的富余,元里也不想再啃生冷的餅子。他讓孟護衛帶人去打獵,喊著林田堆起了火堆。
其他人嫌熱,紛紛躲得遠遠的。只有跟著元里打過牙祭的幾個人難掩興,作利落地理著食材。
Advertisement
孟護衛收獲頗,打來了一頭小鹿和一只野。他將東西理好,又按著元里的要求找來了一片芭蕉葉。
小廝將配料拿出。
北周做菜時的調料雖然只有鹽和醬,但地大博,元里在藥鋪中找到了不能用的調味品。實在饞得厲害的時候,他便帶人打個獵給自己解解饞。
如今理食材,元里已經駕輕就。他用姜片給拭一遍去腥,再用鹽和醬將浸泡片刻。待孟護衛將鹿串好后,又用茴香、八角和蔥姜蒜塞了野部。
“酒呢?”
林田雙手送上酒壺,元里將酒水盡數灌下了半壺。
附近的樹上長著尚且發青的果子,元里讓人采了幾顆下來,拿起其中一個嘗了嘗,被酸得眉頭扭曲。
然而這樣的果,恰好能做一味調料。
元里用力,將果子水出滴在野膩的皮上,將其用洗凈的芭蕉葉裹住,挖著黃泥包起,放在了火堆下方。
烈火點燃,鹿也是如出一轍的理方法,只不過是架在火邊燒烤。很快,令人口齒生津的香味便緩慢地傳遞了開來。
楊忠發咽咽口水,先前覺得元里理食材的手法奇怪,現在卻厚著臉皮湊了上來,“元公子,能不能分我一塊?”
元里是個大氣的人,他不止分給了楊忠發,還給了其他人每人一塊滾燙鮮的鹿。
所有人吃得滿流油,眼冒,燙得哈著舌頭也不肯放慢速度。
楚賀三兩口咽下一塊掌大的鹿,慢悠悠地走到了火堆旁坐下。
元里不計前嫌地將一只鹿遞給了他,笑瞇瞇地問道:“不知我先前是否得罪過將軍?”
楊忠發咳了咳嗓子,接過話頭,“元公子,你有所不知啊。”
元里看向他,“嗯?”
楊忠發道:“我們這次從北疆回到,是專門為了我北疆十三萬戰士的軍餉而來的。”
十三萬戰士的軍餉?
元里心中一,不聲地側耳細聽,黑發從他肩頭落,襯得他側臉如水般溫。
火柴噼里啪啦作響,鹿滋滋冒著油。
楊忠發本是做戲,話說著說著卻不由帶上了幾分真實緒,“鮮卑和匈奴狼子野心,虎視眈眈在北部覬覦我中原大地。他們自己打還不夠,還要三番四次來侵犯我長城邊疆,殺我北周百姓,搶我北周土地,我北疆十三萬戰士便是另一道高高聳起的城墻,將這些胡人盡數擋在北周之外!其中酸苦只有我們自己知曉,可如此功績無人記得不說,北疆十三萬戰士的軍餉還一年晚于一年。今年已到了三月,軍餉的影子卻見都沒有見到,乃至這些士兵,已經許久連頓飽飯也未嘗吃過……”
幾句話說完,楊忠發已然是老淚縱橫,“我們將軍作戰前方,軍餉全靠后方補給。先前朝中還有小閣老在,小閣老至每年能準時為我們送上軍餉。但自從小閣老病重之后,朝中竟無一人還記得我們北疆的十三萬戰士啊。我等上書朝廷,可朝廷左拖右拖也沒正面答復。邊疆糧食已然見底,日日只有薄薄一層米粥,喝到肚子里轉眼就沒了影子,孩尚且不住,將士們如何得住?元公子,我們實在是啊。”
元里想起了以往自己做后勤的日子,每個士兵辛苦訓練一日能吃下多東西他曉得。一萬人已經是難以想象的數量,而十三萬人一日又該需要多糧食?
那是一個令人心驚膽戰的數字。
Advertisement
但在古代,很有士兵能每日都吃到果腹。
元里知道訓練后腸轆轆的滋味,那滋味并不好。他同,眼眶微紅。
古時候參軍的人多是流民。流民參軍,不過是為了一口飽飯,一暖,命比路邊的稻草不貴上多。
榮譽,錦還鄉,保家衛國。
這是絕大多數人從來沒有想過的東西,他們連飯都吃不飽,連自己年歲幾何都不知道,哪有心思去想更多東西?
邊疆的這些戰士,怕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保家衛國的大事。
元里心中的某個想法越發蠢蠢。
他能夠聽出來,楚賀缺一個穩定的后方。
以往為楚賀提供軍餉的人是楚明,然而楚明快要不行了。
元里缺兵馬,卻有養兵養馬的底氣和經驗。楚賀有兵有馬,卻了一個優秀的后勤。
這豈不正是可以彼此合作、互相共贏的局面?
但這只是臨時升起的一個想法,元里將這些想法在了心底,沒有在面上泄分毫。
楊忠發抹了把淚,幽幽嘆了口氣,“元公子,咱們都是一家人,我也就和您直說了。朝廷如今自顧不暇,國庫空虛,不一定會給我們撥糧。前些日子,我們好不容易有了一批貨可以充當軍餉,可沒想到啊,這批貨竟然在半路被一伙災民給劫走了。”
元里有些意外,“被災民搶走了?”
楊忠發看著他渾然不知的神,心中也開始猶疑,“正是。說起來也有緣,那批貨被劫走的地方,恰好離汝縣極近。”
元里眉頭緩緩皺了起來,一直帶笑的角收斂,“大人查到這批人是誰了嗎?”
楊忠發苦笑,“實不相瞞,我還沒有查到。”
元里嘆了口氣,“若是汝縣周圍真有這樣的災民,我心難安。楊大人,若是你發現了什麼蛛馬跡,盡管告訴我,我愿為你效一臂之力。”
楊忠發一愣,余看向了楚賀,了眼。
將軍,嫂子好似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楚賀看不出什麼表,淡淡開口道:“底下的東西了。”
元里恍然,才想起火堆底下還有個花。他將火堆撲滅移開,用木挖出來底下的花,用力敲碎了上方裹著的黃泥。
周圍圍了一圈探著脖子看熱鬧的人,黃泥甫一碎開,一濃郁的香氣便蔓延了開來,極其霸道地侵占方圓一片領地。
不人咽了咽口水,肚子又開始了起來。
楊忠發,還沒吃就已經到了味,“元公子這手藝絕了,我聞著比那家一品齋還要香得多!”
元里哈哈大笑。
芭蕉葉已經被水烘得快要爛開,撕開后的野更是已然爛。香味濃郁,鮮多,果子清香更是解膩萬分。只是一只實在是,除了元里和楚賀,其他人才分到了一兩口。
楚賀吃得風卷殘云,在元里瞠目結舌的注目中,一只被他一人吃了大半,下肚后瞧著還意猶未盡。但事不宜遲,吃完飯后,眾人再次踏上了前往汝的路。
一日的快馬加鞭,當夜籠罩山頭時,一眾人終于來到了汝縣。
一回到臥房里,他便收起了笑。
元里是個笑的人,眸型也偏圓潤和,一旦笑起來便真誠親切,令人忍不住放下戒心。
但他不笑時,威勢卻得人心中沉重,點點鋒芒暴在眉間。
在他面前的三個小廝都不由心中惴惴。
元里忽然道:“郭林,汪二說想要見我?”
Advertisement
郭林道:“是。這是四天前農莊管事傳來的消息。”
元里又問:“他說他有一件事要告訴我,除了我之外不會告訴其他人?”
郭林不明所以,還是點了點頭。
元里又看向趙營,趙營膽大心細,向來負責替他探聽消息、理暗中事,他問道:“汪二來到農莊后可有什麼異?”
趙營謹慎地道:“并未有什麼異。唯獨初四那日打了半日的假。”
元里著額角,終于出了一苦笑,自言自語道:“糟了。預越來越不好了。”
中午楊忠發剛開始試探他時,他確實沒有察覺不對。但等楊忠發提到那批貨是在汝縣附近被劫時,元里便瞬間升起了警惕,并在短短一刻聯想到了許多事。
面上,他佯裝不知地和楊忠發繼續說說笑笑。
楚賀甫一見到他便來者不善,恐怕是對他心存懷疑,所以故意試探。再加上前不久汪二非要見他一面的請求,元里總覺得那批貨說不好就是被汪二一行人截走的。
元里又開始眉心,“郭林,你明天安排一下,我要去農莊見汪二。”
府都是楚賀的人,汪二不宜主來見他。
郭林應是。
第二日一早,元里沒有立即去往農莊,而是去書房找了父親元頌,將昨晚寫好的創辦香皂坊的計劃書拿給他看。
元頌不明所以地接過,低頭看了起來。片刻后,他“蹭”地一下站起來,滿面掩飾不住的驚愕,“這、這是,里兒,你真的有這種‘香皂’的東西?”
元里點點頭,元頌頓時變得呼吸急促。他快步走到門邊,打開門查看左右,又疾步將窗戶關上。
做完這些,他回到桌旁低聲音,面通紅,胡須抖,“這‘香皂’當真潔白潤如玉,自帶清香,使之可清除污穢,變得細膩,令人煥然一新?”
元里再次頷首。
元頌深呼吸數次,驚異之后便是大喜襲來。
這香皂無論是效用還是模樣都與現在使用的草木灰與皂莢戛然不同,元頌雖說出寒酸,但見識卻絕然不。他可以肯定,即便是那些世家貴族,也絕對沒有見過這樣的“香皂”!
在這份計劃書上,元里不止寫了如何制作香味不同的香皂,還寫了如何建設香皂坊,再如何包裝販賣香皂。
等以后條件提上來了,普通的皂或許可以售賣給平民百姓,薄利多銷。但現在主銷的還是針對上流人士的香皂,香皂需要心包裝,以高昂的價格賣給貴族世家,以滿足貴族世家高高在上的階級和虛榮心。
元里打算將第一個香皂坊建在汝,用自家值得信賴的家仆為員工,試著生產第一批香皂。
等香皂出來后,元里再拿著品去找楚明談合作。等談合作之后,再借著楚王府的背景,大肆推出香皂。
元里不能將這件事放在做,他唯一放心的便是早已被自己的汝,以及天然和他站在同一陣營的父親母親。
元頌拿著紙張的手指微微抖。
元里提醒道:“爹,您千萬記得,香皂的配方一定要小心謹慎地保護好,絕對不能泄出去。不是可以信任的人,不能讓其進香皂坊。”
“我曉得,”元頌神一正,眼中有厲劃過,“里兒,你放心,為父知道此事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