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第 86 章

62.8% / 86/137
廣告

不知是不是那日在儀殿中與嫂子汝王妃的吵架傷了元氣,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壽安郡主并未在眾人面前面。

不過燕姝被猛喂了一波瓜,也著實花了好幾天才慢慢給消化完。

除過由衷覺得壽安郡主是位狠人, 對那南詔的事沒有其他看法, 只希這位海王狠人離自己得偶像遠一些。

好在有了那日皇帝親自發話, 松鶴書院閉不見客,的偶像祁學士得以安安靜靜在書院里教書,并未再到壽安郡主的擾。

眼看著日子一天天過去, 燕姝的妊娠反應也終于轉好,沒那麼嗜睡, 食量也恢復了一些, 終于也能吃些如醬牛, 燒之類的葷食了。

不過時下天氣炎熱,最喜歡的還是各種用水果做的冰碗子。

什麼瓜, 西瓜,雪梨, 葡萄, 為了討喜歡, 膳房也是想盡辦法換著花樣給做, 每天吃一個, 不舒服, 心也好。

起初忍冬還有些擔心, 直到姜太醫親自發話說孕婦也可以適度吃冰,這才由著去了。

這日, 燕姝正在自己的瓜冰碗, 忽然就聽見系統道, 【來自南詔的最新消息, 沐王沐正平收到告信,說目前府里的世子并不是他的骨,于是立時將王妃浦氏的近統統關押了起來,一番嚴刑拷打后,果然查出了事實真相。】

燕姝眼睛一亮,忙道,【他知道那孩子不是自己的了?】

系統嗯了一聲,【來龍去脈都查出來了,當然是知道了。】

燕姝忙又問,【那他怎麼置那王妃的?】

系統,【直接賜了白綾,浦氏的娘家主要員,包括爹娘兄弟也都被論了罪,目前全都關到了南詔的死牢。】

燕姝聞言默默嘆,這浦氏一家子膽子著實是夠大,只不過瞞了十幾年,眼看還是到了暴的這一天。

不過話說回來,這信……

該不會是皇帝人弄的吧?

一定是的,畢竟知道此事后就只告訴了皇帝,而過去幾十年南詔都風平浪靜的,除過皇帝會這麼干,還能是誰?

卻聽系統給認證,【沒錯啊,皇帝從你這聽說之后,第二天就派人快馬加鞭趕往南詔。那浦氏家族在當地可是一大勢力,要是沒有外來幫助,此番沐正平未必能順利解決他們。】

原來如此。

燕姝想了想,也是一下明白了——

如此一來,那南詔沐王府里就只剩下了壽安郡主的兒子是真正的沐氏脈,等將來這沐正平一老,必定是由他接任沐王了。

而其又有宇文家族一半的統,相信將來南詔與大梁的關系也會更加切下去。

系統道,【就是這麼個理兒。】

燕姝不由嘆,果然吃瓜也是有大用的!

將來兩國友好,也是功不可沒啊!

不過話說回來,事發展到現在,壽安郡主真可謂人生贏家了!

想人家整天游山玩水人生,也沒談,如今王位竟然又回到了自己孩子頭上。

嘖,真是很令人羨慕了。

當然,南詔距京城山高路遠,想必壽安郡主此時還不知道這個喜訊,等過幾天再知道了那死對頭弟妹的下場,估計就更爽了。

~~

眼看又是幾日過去,燕姝的胃口又恢復了些,宮中也忙碌了起來。

只因將要到皇帝的生辰了。

當然,以皇帝這個年紀,若放到民間,自是還不到該慶賀的時候。

但畢竟是九五之尊,與國家來說,君王的生辰也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廣告

不說別的,趁此機會與各番邦聯絡流一番對外政策,也是極其重要的事項之一。

因此,自宇文瀾登基之日起,禮部就將他的生辰定為了大梁的長寧節,每三年舉辦一回,邀請各國使臣來京聚會。

除過壽安郡主是為了見祁學士提前一個月來到,其余各番邦眼下才開始陸續抵京。

而這頭一個到的,竟然是與大梁關系向來不是很好的吐蕃。

眾所周知,吐蕃位于大梁西南,幾十年來一直對大梁虎視眈眈,時有戰爭發生。

若非中間有個南詔國緩沖,戰爭只怕會更加激烈。

誰都知道他們對大梁向來狼子野心,卻沒想今次他們竟然主提出,要與大梁和親。

這消息一出,立時引發朝野一片議論之聲。

有大臣十分反對,認為此事決不可答應,那吐蕃山高水遠,又是蠻夷之地,且并非如南詔那般是大梁的世代友好之邦。

一旦將大梁子嫁過去,不知會什麼折磨不說,且對方也未必會遵守協定,保證今后不侵犯大梁國土。

尤其隨著和親,大梁必定還會送出厚嫁妝,這吐蕃人極有可能會先吞了嫁妝再轉頭生事,大梁竹籃打水一場空。

但也有大臣對此十分贊。他們認為戰爭勞民傷財,十分耗費國力,若能以和平的方式令兩國友好相,且還能加強彼此間的流融合,何樂而不為呢?

是以一連幾日,朝堂上都爭論不休。

然而,沒等大臣們爭論出個結果,汝王妃先滿心憂慮的來找太后了。

說來也巧,那日正逢壽安郡主府上的廚子做了南詔國特的鮮花餅,壽安郡主親自送到宮中給太后嘗鮮。

而太后又心系著燕姝,把也一同到了慈安宮。

于是,三人正在品嘗點心之際,就聽宮人稟報道,“汝王妃求見。”

正沉浸在鮮花餅香甜滋味中的燕姝一愣,心道汝王妃怎麼這會兒過來了?

——難不是聽說了小姑子壽安郡主今日進宮,特意找來吵架的?

嘖嘖,那樣的話,沒準今日又能撈到一波瓜。

這麼想著,悄悄瞅了瞅壽安郡主,卻見其一臉不在乎。

而太后頷首道,“請進來吧。”

宮人應是,須臾,便見汝王妃進到了殿中。

見到小姑子在,汝王妃起初也是一頓,然而卻再顧不上吵架,只是一臉憂愁的對太后磕頭道,“求娘娘救救臣婦,救救阿秀吧!”

說著竟然還留下了淚來。

殿中三人都是一臉意外,太后忙道,“這是發生了何事?快起來說話。”

說著又宮人將給扶了起來。

王妃這才道,“聽說前幾日吐蕃使者進京,向陛下提出要和親,朝中還有不大臣贊同,可縱觀咱們宇文家,也就臣婦的阿秀還未婚,若是將嫁去吐蕃,豈不是要了臣婦的命麼……”

說著又哭了起來。

眾人這才明白。

——汝王妃說的不錯,經過皇帝當初上位時的那番腥風雨,宇文家的人丁一向不算旺盛。

而縱觀現如今的宗室里,也就們汝王府有一位年紀合適且并未出嫁的姑娘,既汝王的嫡宇文秀。

也就是汝王妃唯一的閨,從小到大的寵

而汝王其他兩位庶,皆還不到十歲,顯然不在考慮之列。

所以這事一出,汝王妃可謂十足的張,眼看一連幾日都食不下咽夜不能寐,生怕閨被派去和親。

說著又忍不住對太后哭道,“娘娘也知道,阿秀被臣婦從小生慣養,那吐蕃蠻夷之地,如何能得了?況且聽說那些人,爹死了兒子可以娶庶母,兄長死了弟弟還要娶嫂子……嗚嗚嗚這等蠻夷之地,如何能阿秀嫁過去啊……”

廣告

話音落下,沒等太后說什麼,卻見壽安郡主邊吃著鮮花餅邊道,“那些番邦多數如此,有什麼大驚小怪的?若嫂子不舍得阿秀,我倒是有個主意。”

眾人一愣,忙看向

王妃也試探道,“你有什麼主意?”

卻聽壽安郡主道,“你那娘家侄不是正愁沒下家嗎?不妨就把嫁過去吧,反正也不一定得是宗室之,只消大哥認當干閨了。”

噗……

話音落下,燕姝險些把才吃到里的餅給噴出來。

要不說這位是狠人呢,這時候還不忘給對手捅個刀子。

卻見汝王妃一愣,登時道,“那怎麼可能,都那個年紀了……”

壽安郡主繼續悠哉悠哉道,“那有什麼?反正吐蕃人不在乎那些的,只要能生孩子就了。”

話音落下,汝王妃都愣了,還是太后忍不住對壽安郡主道,“這種時候,你就莫再打趣你嫂子了。”

說著又同汝王妃道,“你也太沉不住氣了些,此事還在商議階段,陛下都還沒發話,你自己著急什麼?”

王妃還是哭道,“阿秀是臣婦的親骨,臣婦能不著急嗎?”

壽安郡主這才正經了些道,“嫂子著急也沒辦法,若真到了那一步,這事兒果真降到了阿秀頭上,嫂子不愿意也得愿意。此乃宇文氏兒的一份責任,平素顧著祖宗們打下來的江山和錦玉食,該盡責任的時候就不盡了嗎?”

嗯?

這話一出,燕姝竟不由對壽安郡主肅然起敬起來。

說起來,當初請纓嫁去南詔,莫不是也帶著這樣的抱負?

不過實話實說,和親一事,其實還是很殘酷的。

這時代并非千年以后,通十分不發達,古往今來那些和親的子有幾個還能回到故土與親人相見的?

且如剛才汝王妃所說,那些番邦兒子娶庶母,弟弟娶嫂子的況也并不罕見,嫁過去的子們不僅辱,一個不小心,死于他國的政斗也是時有發生。

那些大臣們口中的利國利民之舉,全都是建立在那些有去無回的子們上的。

燕姝默默嘆了口氣,心道此事只能看皇帝的決定了。

嘖,所以說,這皇家子也不好當啊。

太后也是這樣想的,因此也只能對汝王妃道,“壽安說得也并非沒有道理,哀家心里雖不舍得阿秀吃苦,但此乃家國大事,哀家也不了手,只能勸你做好準備,萬一此事真的降到阿秀頭上,你不舍得也得舍得了。”

這話一出,汝王妃一頓,又哭了起來。

太后也是無法,只能一邊安,一邊派了人去前朝打聽消息,看事何時能有結果。

說來也巧,沒過多久,卻見派出去的人匆忙回來稟報道,“啟稟娘娘,方才經過朝中大臣們一致商議,已經將吐蕃的求婚駁了回去。”

哦?

眾人一愣,皆都眼睛一亮。

太后則關問道,“大臣們為何意見又統一了?”

卻聽對方道,“因為才剛得了消息,說南詔國發生政變,沐王妃浦氏竟從外頭抱了平民之子假冒世子欺瞞沐王,近日事后,沐王死王妃浦氏,并降罪其母家,立了侄子為世子。如此一來,南詔與我朝愈發,聯合對抗吐蕃,就不怕吐蕃再借機生事了。”

“什麼?”

話音落下,殿中除過燕姝之外,皆都一片驚訝。

而燕姝則松了口氣。

娘的,消息終于傳過來了,可以跟大家伙一塊吃瓜了。

這麼多天,差點憋死啊!

廣告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