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上殺胡口

8.8% / 113/1289
廣告

第一百一十一章再上殺胡口

商隊北上,絕對是窯崗的一件大事。這天早晨,窯崗的老基本上都來送行。在商隊的前面開路的是柳璜帶領的一百馬隊。押后陣的還是李威,他也率領一百馬隊。其它的騎兵都由劉雲居中調度,分散在整個商隊中間。因為這個商隊要拉出去很長的隊伍。那些跟著窯崗商隊一起走的其他商人的馬匹也有二百多,人員能有三四百。

看著這些跟隨窯崗商隊的隊伍,張知木對邊的楊靖說:「看到那些人了嗎,以後你的生意差不了。」

楊靖說:「謝謝張總給我了這樣的機會。我把我的人全都帶上了,這次一定要把路途都搞清楚。」

楊玉琳說:「楊靖,這可是我們的一件大事兒。你可要盡心,也別累壞了。你子剛好,騎馬太累了,就坐車休息一陣。」

「姐你就別替我心了。我子全都好了。」楊靖回答。

李治湊過來說,:「張總,我看我們沿途若是設站點的話,就把我的那些暗哨就都改為明的吧。他們已在當地很長時間了,悉當地的況,就讓他們直接辦一個客店得了。這些人可都是人,打理一個客店問題不大。」

張知木說:「這樣最好,等回程時把它們都帶回窯崗,好好學習學習。等統一了思想統一了認識。把我們把要開展的業務也讓他們都了解清楚。然後再派回來,他們也知道怎麼幹了,該幹什麼。」

這次北上,陳玉鋒和歐先生,與張知木和楊玉琳坐在一輛車上。這輛車李雲鶴讓人改了玻璃窗戶。外面商隊趟起的灰土大時,把窗戶一關,外面況看的清清楚楚,灰塵還進不來。

先生緒很高,但顯然這些日子歐先生有些勞過度,他和陳玉鋒他們沒日沒夜的整理總結適合火槍作戰的戰法。柳璜總結的火槍騎兵對抗騎兵的戰法,得到了陳玉鋒和歐先生的一致肯定。他們也一直在總結整理。歐先生本來要辦的學習班兒,也一再往後推。歐先生說,不加進去新東西,那個課就不用講。這次北上,歐先生還是和陳玉鋒一車,現在二人非常願意在一起探討兵法戰策。

楊玉琳可是把這二人煩得夠嗆,就想和張知木在一起。可是又不能表現出來。還要滿臉賠笑,跟大家一起說東說西。不過這次北上,有了鋼簧馬車,張知木就遭了不的罪。陳玉鋒坐車時間長了還不習慣。時不時的還下車,騎著馬走一程。

等商隊到了第一站,張知木找到楊靖,對他說,「你們的點兒不能按商隊的每日行程設,因為商隊行走的太慢,運客的馬車一定要跑起來才行。你想五匹馬拉現在兩匹馬拉的重量,速度能一樣嗎?」

楊靖也說:「這事兒,我也和報部的李主任說了。客車的速度最是商隊的一倍。我們就按商隊的兩站設一站,這樣還會有點餘地,中間這一站,就可以安排午飯。」

張知木說:「對。你們一起多商量。事就能想的細一些。」

這一路上,李菁和李治忙著點上的事兒。盧炳義的弟子們忙的卻是線上的事兒。因為回來就要修路了。所以他們是一路走一路記。還有一路更累些的是修路隊。他們跟著柳璜一路先行,遇到坑包的就下車修好。遇到流過路面的小水就挖開,從車上卸下來缸管兒安在里,讓水從管兒里走,上面墊上土平。這是前世對付過路的小水流常用的辦法。大一點的水流可以下兩管兒,甚至多跟管兒。好在這條路走過了多次,有幾個水流也大概清楚。所以帶的缸管兒還夠用。由於有柳璜的兵強將幫忙,修路工作還基本上沒太影響商隊的行進速度,整上來說,由於路修好了,商隊的速度反倒更快了。

廣告

這次窯崗商隊連對土匪們去盤道的興趣都沒有,現在沒有那土匪願意惹窯崗商隊的,野豬嶺就是個例子在前面。而現在的窯崗已經不是第一次北上的窯崗了,現在更沒人惹了。

路過通往牛頭山的岔路口時,張知木的馬車拐了過去,李菁的人把路口就封住了。按照約定,閻興在這等著呢。

閻興先把牛頭山最近的況說了一下。

現在牛頭山的人們神狀態很好,對未來都充滿信心。山下能耕作的土地已經平整完了,山上運煤的通路也加寬了,挖煤的工作面已經擴大了幾個。

說完這些,閻興笑著說:「就是那幾個孩子先送走的人們想孩子,知道我要過來見你,都讓我問一問孩子們的況。」

張知木也樂了說:「孩子們現在都很好。你回去告訴他們,可能現在他們見到自己的孩子都不一定能認識。再也不是那些小泥猴了。你現在讓孩子們回牛頭山,他們都會不幹了。剛去時,我看著孩子們吃東西,我都害怕,怕給他們撐壞了。現在好了。讓他們多吃也不幹了。我來之前,辦了學校的開學儀式。現在孩子們都在上課呢。」

閻興說:「唉,孩子們再也不用跟著我們罪了。」

「二叔,你知道孩子們上課教室的窗戶是啥做的嗎?」楊玉琳問。「是那種玻璃做的窗戶。對,就像我們的馬車上的這種,教室里特別的亮堂。」

閻興起坐進馬車裏,隔著玻璃向外看,又出來向里看,然後又用手著玻璃。對這東西讚不絕口。問:「孩子們教室所有的窗戶都是這樣玻璃做的?」

楊玉琳說:「那還有假。」

「回去跟三當家的說:孩子們開學時,孩子的姥爺也來參加典禮了。」張知木說。

閻興大笑著說:「真有你的,回去看老三媳婦怎麼說。」

張知木說:「等有機會,一定要讓他們翁婿相認。孩子自然就會認姥爺了。」

和閻興一起下來的李魁說:「對對,知木你一定幫老三把這事兒辦。這樣我們好一起讓老三請客。」

張知木說:「好,這事兒我放在心上。這次來,我還有更好的事兒告訴你們。我們準備修路。把窯崗到殺胡口的路都新修一遍。然後準備開辦一個運輸公司。這事兒由楊靖總負責。」

然後,楊玉琳替張知木把這個運輸公司的事兒,跟閻興和李魁仔細的說了一遍。

這二人,聽了非常高興。

張知木說:「這樣你們的煤炭就可以大幹了。等我回來時,看看如果路面可以的話,我們就造一些載重量再大一點馬車。這樣運輸本就可以降下來了。」

陳玉鋒說:「從牛頭山到道這段路,要你們修,缺啥東西到窯崗去拉。這樣我們免得惹麻煩。」

閻興說:「沒問題,這一段沒多長。」

「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張家口那些人的糧食絕對不能放過去。我在窯崗留下了一百火槍手。你行時可以通知他們。我擔心的是,如果劫下糧食,運不走,都燒了太可惜了。」張知木說。

「張家口范永斗,派人來打聽上次丟糧食的事兒。我告訴他們,可能是一夥陝西過來的綠林中人乾的。我們牛頭山就吃了他們的大虧。估計他們能相信。至於你說的糧食問題,我們也在一直考慮。現在發現那邊不遠的山崖下面有一個山,從山上往下運糧很方便。就是往上運要費勁兒。我們可以把糧食運到這,然後運到山裏藏起來。至於往上運的事兒,到時候再想辦法。」閻興說。

廣告

張知木和陳玉鋒等人一聽非常高興,張知木說:「這樣太好了。這件事兒就給你了。估計等我們到了殺胡口或者張家口以後他們的糧食也該起運了。到那時你再把他們劫了,就等於告訴他們,糧食丟了與窯崗無關。」

由於要跟上商隊,張知木不能在這耽誤太久,就和閻興等人揮手告別了。

這一路上,要說最累的還是李治。每到一,李治都會約出來自己的線人,如果是需要設站點的就告訴他,準備回程時跟著商隊回窯崗培訓,那樣就簡單了。那些需要留下來繼續戰鬥的。李治就會連夜給他們講形式講任務,然後給他們講碼通信和寫辦法。所以李治基本上是白天在車裏睡覺,晚上拚命的工作。幾次張知木見到李治,都勸他別太拚命了。李治總是說「沒事兒,我很好。」

窯崗浩浩的商隊,到殺胡口時是個黃昏,殺胡口城門早就已經關上了。商隊在城外一空地紮下營寨。因為一下子很難找到客店把人馬都安排住下。打前站的柳璜,只是包下了一個小客店。張知木陳玉鋒等人先住進去。劉雲負責安排人照顧營地。李菁還是一步不離的跟著張知木。

知道信迎出城外的盛昌糧行的劉掌柜的、興盛糧行的陳掌柜的,一定要安排酒宴招待張知木等人。張知木實在是盛難卻,這些人也是一路辛苦,也想放鬆放鬆,就一起來到一家酒樓,準備好好地喝了一頓。

開始喝之前,張知木說:「兩位掌柜的,大家都是老朋友了。有個事兒說一下。你二位都是搞糧食的,這次趁沒喝之前先說一下,你們這次能要多糧食,剩下的我們再考慮別的商鋪。」

二位掌柜的一聽這話,心裏十分。這年月最缺就是糧食,誰能搞到糧食誰就掙錢。這次,張知木能讓他們二人先報要糧食的數目,這是真的把他們當朋友了。所以這二位也就報了一個實數。劉掌柜的說:「謝張東家給我們掙錢的機會。我和陳掌柜的商量過了。我們倆合起來努努力能進一千五百石糧食。」

張知木說:「為啥不多進點,我知道這殺胡口,缺糧食缺的厲害。有多都能銷出去。」

陳掌柜的不好意思的說:「張東家,既然把我們當朋友了。那我就說實話吧。我們倆是盡了努力湊了一點銀子,才能進得起一千五百石糧食。現在做糧食生意的很難做。因為糧食太缺了。沒糧食做啥生意。」

張知木問:「那你們進這些糧食,多長時間能銷完。」

劉掌柜的說,「如是掙點,直接批給我們的老客戶,幾天就完事兒。只要通知得到就行,因為我們這一家一家的距離都遠。」

「那你們就可以先多收下一些糧食,賣完了糧食,銀子再給我們就行。」張知木說。

這二位激地差點沒起下跪,連連謝。張知木說:「你們那裏有地方的話,就拉過去三千石。先快點批發出去一些,把爭取儘快銀子還給我們,剩下的糧食你們再慢慢地賣。」

二位掌柜的說:「我們的庫房大得很。這樣吧,你們帶來的糧食都可以運進去。我們的糧庫就給你們了。我們用多糧食再去拉。庫房你們自己管就是了。」

祥說:「那就太謝謝二位掌柜了。看來我們的生意是越做關係也越好。你們為我們解決了大問題。除了糧食之外,剩下的貨我們找一家客店就都放下了。」

廣告

「哎呀!這點事算什麼。張東家把三千石糧食,給我們銷售,在這缺糧的時候,那是天大的面子啊。上次我們的生意,糧食的價格我們給的不好,這次一定會給找回來。」劉掌柜的說。

張知木擺擺手說:「你們二位不用太客氣。上次我們不是就朋友了嗎。價格你們和陸先生一起談。就按市場價。老朋友同樣的的況要給點關照。現在生意上的的事兒就談到這。開始喝酒。」

因為上次已經喝過了一次酒,不人都知道對方的酒量。這些豪爽的人,也就都不客氣,放開量喝了起來。好在他們都不勸張知木的酒,張知木和歐先生、楊玉琳就可以慢慢的喝了。其實楊玉琳還是很有酒量的,如果有人罐張知木酒,就可以替他擋一擋。沒人勸就自己慢慢的吃慢慢的喝。

先生是第一次來到這麼北的地方,對這裏的一切都很興趣。尤其是這邊關人的豪爽,更讓他。那喝酒的勁頭甚至讓他覺得有些可怕。不了解這裏的人覺得這裏每個人說話都像吵架一樣。好在這些人看歐先生是一個文質彬彬的書生,沒有同他拼酒。否則歐先生非得被抬回去不可。

第二天,一開城門,陸祥他們就忙著接管庫房,往庫里運糧食,安排城裏的客店。張知木和陳玉鋒帶著楊玉琳,去見守備王世昌。

這王世昌早就得報說虎威鏢局的人又來了。王世昌知道是張知木到了。他也知道,這張知木現在已經是不得了了。離開殺胡口南下時打敗了李自的水軍;打通了南北的商路;又解了開封之圍。所以這王世昌也特別想見張知木。他也知道,這城門一開張知木一定會來見他。他就在那守備衙門等著張知木。

張知木等人一到,門軍立即就把張知木等人領進衙門。王世昌和張知木一見面,就執手相談。

王世昌說:「一別後,我不斷聽到你的消息,即為你高興,也為你擔心。快給我好好說說這一別之後的這許多事。」

張知木就把南下的這一路上發生的事跟王世昌講了一遍。當然他們殺軍的事兒是不能講的。這一路上的事兒太多了,又哪能幾句話就說的的清楚的。張知木津津有味的講了一個上午,我二人是一個講的沒盡興,一個是聽得意猶未盡。中午王世昌留張知木等人吃了一頓便飯,下午幾人又是接著談。張知木說的有的地方,陳玉鋒、楊玉琳也會幫著說。因為這二人也是參加者嗎。

等張知木講完了。王世昌連說痛快,好長時間沒這麼開心的與人聊一聊了。接著王世昌說:「這邊關的形式有些不妙,蒙古韃子見大明朝困。現在也是蠢蠢,經常有騎兵犯境的事發生。總兵大人傳來朝廷的意見,現在盡量先別激怒蒙古人。」

張知木說:「蒙古人想進攻的話,你激不激怒他們,他們也會進攻。」

王世昌說:「是啊。可是朝廷有旨,我們不得不尊。否則的話,朝廷那些大人們,會把蒙古人進攻的責任推到我們上。」

「我就是非常擔心這邊的事兒。所以這次我給哥哥帶來二百隻火槍和一些**弓弩雷。讓大人以防不測。」張知木說。

接著張知木就把這些武的作用,跟王世昌介紹了。

王世昌說:「有這些武太好了。不過要想整個北方防線不出事兒,我建議你還要去找一趟大同總兵。把這些武全部送給他,他最清楚那個位置是最薄弱的環節,讓他把好鋼用到刀刃上。我這個守備馬上就要到期了,你把武給我,我也沒時間佈置兵們使用了。後來的守備會怎麼樣還不好說。」

廣告

張知木一聽,話也在理兒。說:「這次我們離開殺胡口還要到張家口去,正好路過大同。我就去拜見一下總兵大人。」

「好的,你走時,我給總兵大人寫一封信,加上你現在的名聲,總兵大人一定會好好接到你的。另外,張家口守備,是和我一起上任的,我們兩家是是世。我給你寫一封信給他,他一定會象朋友一樣的接待你。」

張知木說:「那就太好了。不過有一件事,我想給你說一下。這張家口的范永斗等商人私下裏給滿清運送糧食和報。這事可是不得了的事。應該早點解決這些問題。」

「這事兒,你見到總兵一定要在沒有任何外人的時候,單獨和他說這件事兒。我知道範永斗那些商人,他們的勢力非常大,他們進出那些高的家裏,都很隨便。不過,涉及到到明朝的安危了。總兵會報告給朝廷的,他也一定會想辦法的。不過這事兒要講究策略。出了這樣事兒,有人是要負責任的。所以盡量要把事解決了又不得罪人,這對你以後經商都有好。」王世昌現在跟張知木真的是好朋友了,說的都是知心話。

--------

順便推薦《南宋記憶》,與本書類似,也是「技流」穿越小說,但發生在南宋,崖山,抗元,復國,歐洲世界大戰。

廣告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