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嫁》 第二百三十一章 本宮就看看,本宮不說話
Advertisement
“這……怕不是那麼湊巧的吧?”
一干嬪妃們心里不約而同的泛起了嘀咕。
文妃前腳剛到,皇后娘娘怎麼就那麼巧,后腳便接踵而至?
這時間可拿得真是確無比、分毫不差了……
文妃既是四妃之首,原本已是站在眾人面前準備接行禮的。
突然這一聲皇后娘娘駕到,登時讓眾人轉換了行禮的目標,眼下來得可是統攝六宮的正印皇后,乘之尊、母儀天下,便是文妃自己也得過去叩首請安呢!
不過文妃顯然對于此等事早已經見怪不怪,臉上也沒什麼驚訝的表了。
幾十年宮中生活下來,各種后妃間能用的手法早就沒什麼可新鮮的,大家不乏都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似文妃這等人那更是見招拆招,早已拆得極而流。
文妃耳聽這一聲皇后駕到的高,此刻卻是臉上的笑容更濃,笑語盈盈地道:
“這敢好!我還當只有我是個一個人閑來無事事想看熱鬧的,沒料想皇后娘娘竟也有這等雅興。妙極妙極!各位妹妹們有誰要需要整個云鬢補下的可要趕快,接駕行禮可不能怠慢了呢!”
文妃談笑間似乎永遠是一副和氣待人的樣子,此刻在別人看來倒象是遇見多大好事一般。
只是那些在場的嬪妃們一個個的卻頗有曬然微笑之意。
能做復選評審的哪一個不是進了宮多年的人,哪能連接駕行禮這等事都做不好?幾句玩笑話下來,剛剛由蕭皇后駕臨所引發的嚴肅氣氛卻又被無聲無息的沖淡了。
“臣妾等叩見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萬福圣安,永泰,千歲!千歲!千千歲!”
皇后親臨,不僅自文妃以下那些嬪妃們一起行禮,在場參加復選的秀們自然也是要來個兩跪六叩。
至于那些周圍做事的宮太監之流則連叩頭的份兒也沒有,跪下來直接把腦袋往地上一伏,這才規矩。
“免啦,妹妹們都趕起來吧!本宮都說了多年了?天家亦是人事!這地兒里里外外全都是一家人,別總弄的這麼興師眾的……”
蕭皇后雖然已經是五十開外的人,但那一臉的微笑卻依舊如春風和煦,洋溢著平易近人之意。
只是那免跪的話語卻似乎說得稍微晚了一點兒——在眾人跪拜之后才出了口。
倒是文妃一臉的明白事理,恭恭敬敬地言道:
“主次份,貴賤有別!皇后姐姐對待我們一向寬容優渥,可是我們這些做妹妹的又豈敢真的忘了份?皇家堪為天下表率,吾等自當躬醒悟,日斂行止,這才不負姐姐的一番寬厚之意!”
文妃這一帶頭回話,大家這才謝了皇后娘娘恩典站起來。
蕭皇后目掃過眾人隨后搖頭笑道:
“每一次總是文妃妹妹如此知書達理,真是讓本宮甚為寬。聽說妹妹日前又犯了背痛之癥?本宮那里新了幾副白虎雪參丸,回頭給妹妹那里多送些過去!”
“萬萬不可!這白虎膽和千年雪參都是可遇不可求之,那白虎雪參丸傾整個大之力多年來也才制了幾副而已!姐姐自己還有氣之癥要用,小妹怎可妄此……”
“嗨!本宮的東西還不就是文妃妹妹的東西?左右這氣之癥已經鬧了這麼多年,有它一副藥不多、沒它一副藥不,當得了什麼用……”
兩人這彼此關懷之語越說越是親,連在場的秀們也不避諱。
Advertisement
有那腦子轉得慢的秀心中還在暗暗詫異,都說皇后娘娘和文妃娘娘幾十年來一直是相互之間心有所忌,可是今兒個看來,好像也沒外界傳聞的那麼不堪?
有笨的,自然也有腦子靈的,早看出這一后一妃之間那點子齷齪。
蕭皇后每一步都踩在了文妃的點兒上,隨手便將文妃在一眾嬪妃中的領頭形象打消得然無存。
而文妃的反擊則也是綿里藏針頗為犀利,一個行禮回話間,便又頗有為其他嬪妃們代言的架勢。
似這等一個照面之間便已電火石式的過了兩三陣仗,真正識貨的行家,如夏、劉、李等幾個大熱之家的秀眼神之中才真正帶了幾分欽佩之。
能把彼此之間的斗法弄的如此不落痕跡卻又如此冠冕堂皇明正大,那才爐火純青級別的大高手,謀對謀對得如此行云流水一般,除了宮中還有哪里能磨礪得出來?
唯獨一個最另類思想的人恐怕就是安清悠了。
以的心思才智觀人之能,自然對這皇后和文妃之間隨手換了這兩招看得清清楚楚,只是激發出的卻既不是欽佩也不是向往。
這就是宮里的生活?
說句話還要帶著一分的提防、一分的反擊外加八面的玲瓏,這種日子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偏偏外面還要披上一層大家親無間的互相護的皮?
安清悠只是想象了一下而已,都覺得有點惡心的要吐了!
宮里自己是打死也不想進的,更不想嫁什麼天家宗親,不過這選秀還得接著選下去。
安清悠輕輕呼出一口氣向前看去,卻見到為主評審的慶嬪卻是犯了愁。
原本慶嬪還惦記著文妃若能上位晉為貴妃,可以一下那個空下來的妃子位子,這次能做復選的主評審顯然不是說明了一些問題?剛剛還刻意向低等的嬪妃們強調自己的存在呢!
可是文妃和蕭皇后的先后出現,登時便讓慶嬪這等存在變得微不足道起來。
雖說歷屆選秀中復選之時,也不乏有四妃之一或是皇后親自前來觀禮,提前看看秀們的先例,可這一次時候卻著實不對。
初選剛剛了大冷,天上憑空掉下個安家秀搏了頭名,跟著二復試皇后娘娘與文妃娘娘二人齊至?
天曉得們都是為哪一位秀而來?宮里呆久了的人,誰還真信這世上有什麼巧合?
“慶嬪妹妹瞧你這張樣兒!
倒是文妃看著慶嬪一副戰戰兢兢的樣子,率先笑道:
“你放心,我們可不是來給誰站腳助威的!這選秀的復選是你們這些妹妹做主的時候,即便是姐姐也不會壞了祖宗開國以來便立下來的規矩。本宮就看看,本宮不說話!姐姐,您說呢?”
祖宗家法搬出來,便是皇后也不得不點頭應了句此言不錯。
文妃心中驟然一松,蕭皇后畢竟是六宮正主,今天哪怕稍微施加那麼一丁點兒的影響,只怕下面人也是承不起。
這一下雖然自己不便再說什麼,可是蕭皇后同樣需要自重份不便。
這一下就好比下棋的兌子,自己和蕭皇后雙雙被拼掉,下面就看那慶嬪是不是懂得如何做人了。
慶嬪娘家本就和文妃出的李家走得頗近,如今又惦記著文妃更進一步后,這位嬪能補文妃留下的空子,行事自然是朝著文妃這邊使力。
慶嬪瞧了瞧那坐在上首的一后一妃,心下倒有了主意。
Advertisement
選秀終究是大禮,便是皇后親至也要先比了再說。
慶嬪當下倒是決斷得甚快,向那唱禮太監輕輕一下示意點頭,登時便有那唱禮高聲道:
“選秀大禮,復選而起,名——!”
這個“名”字一,卻是標志著復選中的第一個環節“復名”的開始。
三百多名通過了初選的秀聞言之下便走到了面前早已擺好的幾案之前。
案上清一的文房四寶紙墨筆硯,這一場考得卻是筆試。
所謂“復名”并不是說要對秀們的名字底細再做詳查,那等工作早在宮之初驗明正之時便已做得的了。
“復名”又稱“復古”,二字的意思如果用大白話說來倒是頗有“把古代名人賢者的文采、才華重現于今日”之意。
雖說很多讀書人都在大喊什麼“子無才便是德”之類的廢話,但是這等言語十有八九是糊弄那些民間之家的,縱觀中土泱泱五千年的帝王史,歷朝歷代的選秀制度雖然各有不同,卻從沒過演文采、比才藝的環節。
而那些能夠留名于后世的宮中人、賢后名妃們,又哪一個不是可通四書五經、可演六藝七巧的才華人?
說話間諸多秀早已筆,這一場復名之試雖然考得是古來已有之文章,但選材如何,應景如何,其中自然也是大有學問。
更不用說秀們還要親自手磨墨潤筆,其中的站姿形態,筆的模樣風范自然也在考察之列——這可是給皇室和重臣的子弟們挑人,若是連洗筆侍墨、紅袖添香這等在民間都算臭了街的本事都沒有,那還算是選秀出的?
眾埋頭寫字做文,坐在上首的蕭皇后卻是一臉微笑。
一干評審的嬪妃們自然是面容肅肅,旁邊的文妃既已言明了不手,索就把事做了個地道,除了和蕭皇后有得沒得說上幾句沒營養的人話之外,便坐在那里一言不發。
倒是這位皇后娘娘自己看看這個秀、又瞧瞧那家的姿態,表眼神里還真是有那麼幾分為晚輩們挑媳婦的姿態了。
又或者……蕭皇后今天本來就沒想發表什麼意見,文妃一個兌子之策封住了旁人的作,其實倒是蕭皇后有意引導的結果?如此一來反倒是封住了自己?
“乾字列第十九桌,封文遞呈——!”
眾妃各心中算計之時,已經有秀搶頭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