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我在大唐當食神 第249章 通商協議

《我在大唐當食神》 第249章 通商協議

Advertisement

倭奴王卻是信以為真,連連詢問。

「駙馬爺,您說的那個事是什麼事,就算是讓臣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

「其實也不難,不必讓倭奴王上刀山下火海。」

此時,白的表如同一個人畜無害的小白兔一般,看得倭奴王都覺得這個人非常耿直。

而且絕對是大唐對他們倭奴最好的一個人,讓他的差點流淚。

接著又聽到這句話,就更是讓他了。

「倭奴王可要保重子。」白笑了笑,「大唐還要靠倭奴王維持住倭奴國的秩序,你可是大唐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啊!」

聽到這句話,倭奴王恨不得把自己的心肝都掏出來給白看。

讓他知道,自己是有多忠於大唐。

不得現在就五投地,大喊大唐千秋萬載。

其餘倭奴員也是抹淚,心裏暗自慨。

好人啊,白真是個好人。

頭回有個大唐重要人,把倭奴人當人的。

以前的大唐,不管是誰。

把倭奴人不是當野人,就是當奴隸。

就算是倭奴王,在大唐人眼裏,也不過是個野人首領罷了。

本上不了枱面,但現在居然能從大唐駙馬口中說出。

倭奴王是大唐重要的一個人,如何能讓他們不

要是白知道他們的心思,恐怕是要笑死。

自己不得倭奴人全死,現在留著只不過是他們還能創造剩餘價值罷了。

要是哪天不能發揮剩餘價值,白絕對會第一個把他們拉去抵擋匈奴人當炮灰。

當然,這些話肯定是不能說出來的。

看著眾人的模樣,繼續說出了那個友好通關協議。

「倭奴王,我見倭奴國百姓不蔽,食不果腹,你有沒有想過讓倭奴人過上更好的日子?」

「更好的日子?」

倭奴王一聽眼睛睜得更大了,居然有人考慮倭奴的民生問題。

關鍵這個人還是大唐的駙馬,這就更讓大家了。

於是乎,不僅是倭奴王,就連其他員也紛紛點頭。

「願意,當然願意。」倭奴王腦袋點的如同一個招財貓一般,「駙馬爺請說,我們一定照辦。」

「總的來說,你們國家還是缺了工業,尤其是手工業,這樣,我讓大唐的商人來你們這裏興辦手工業,你們只要給出極低的稅收,以及把港口全面由大唐,

我就能保證,讓倭奴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稅收,港口由大唐?」

倭奴王和一干大臣覺得裏面有什麼不對勁兒,但又找不出什麼病。

因為好實在是太多了,大唐商人來這裏興辦手工業。

肯定是要雇傭當地百姓的,隨後大唐的東西又賣回去。

Advertisement

他們這邊的東西也能跟著流通到大唐,那麼百姓不就富裕起來了嗎?

倭奴王看了看其他員,一個個臉上雖然有些疑

但還是覺得可行,於是對著倭奴王點了點頭。

更何況大唐商人的東西,賣的肯定很好。

雖然稅收給了他們很低,但正所謂薄利多銷。

就算是低稅收,到時候收上來的稅肯定也比以前收的稅要多。

在加上帶了倭奴的經濟,到時候稅收不知道有多

於是乎,倭奴王和一干大臣眼神流之後。

忙不迭的答應了,「駙馬爺為倭奴百姓謀求福祉,臣自然是全力配合,這個條件我們同意了。」

「好!」白一聲好,「不過這件事還得後面細細商議,到時候我們簽訂一個合約,那麼這個友好通商協議就算生效。」

「沒問題,這些日子,殿下和駙馬爺就在這裏歇息,臣每日來這裏向殿下和駙馬爺請安!」

「嗯!」李治點了點頭,「你退下吧,孤也有些累了!」

「是,臣告退!」

倭奴王是激地起準備退下,然後留下一干人服侍李治和白

但白卻告訴李治,讓他剋制點。

因為皇室脈不能流落民間,更不可能流落倭奴國。

李治也是省悟,急忙讓這些倭奴王千挑萬選的人退下。

耐得住寂寞,才能當一個好皇子。

一連幾天,倭奴王都往行館跑。

李治還是沒有說封賞的事,因為封賞要等著友好通商協議簽訂之後才能給。

而這個友好通商協議,李治帶來的人正在草擬。

細節由白修改,一些看似不合理的條款全部改了。

這些不合理的條款不是不用,而是不能用的這麼明顯。

不然到時候傻子都能看得出來,於是乎他親自監督條款的定製。

這天,李泰帶著人終於是回來了。

時隔幾天,李泰人都曬的有些黑了。

不過一回來,他連口水都沒喝。

直接過了李治和白,「皇帝,白兄,這倭奴國果然蘊藏這大量的白銀,

我們在當地一個農民的帶領下,去了一座做東陵山的地方,輕輕挖掘就能看到銀礦,

我在大唐走訪了這麼多地方,還沒見過如此多的銀礦,而且非常好開採。」

李治也驚訝了,「沒想到小小倭奴國居然蘊藏了如此多的寶,這些都運回大唐,那麼何愁沒有軍費打敗突厥?」

「是啊,不過陛下不讓強行搶回來,那麼只能用白兄的辦法了。」李泰看向白,「白兄,你說的那個通商協議如何了?」

「回殿下,正在擬定,相信用不了幾天就能擬好,要是倭奴王簽了也就罷了,要是他不簽,還得靠殿下去遊說其他國王了。」

Advertisement

「這個沒問題,倭奴人都是見利忘義的小人,許一些好的話,這些小國都會敞開大門歡迎我們,港口隨意都能拿下幾個,但是地理位置卻沒有倭奴國的好。」

「所以重心還是在倭奴國,其他小國只是備選,要是倭奴國不同意通商的話,那麼免不得一場惡戰。」

李治聽到這話,心頭一驚。

「那要不要派人回去,招募大唐沿海的百姓,讓他們駐守在倭奴國海岸線附近,好隨時聽我們號令打上來?」

「暫時還不需要。」白搖了搖頭,「不能讓倭奴王看到我們的真實意圖!」。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