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清軍不讓進城?

16.6% / 120/724
廣告

“大人,夜不收來報,清軍大營出來了一萬騎兵。”

董大力策馬奔來。

“停!”

李勝一聲令下,自有人傳達,整個大軍在一分鐘,迅速的停了下來。

“二營,十三營以百戶為單位,結陣。”

李勝話落,大軍快速的運轉,二十來個正方形方陣,將一營圍在中間。

“進!”

方陣踏著整齊的步伐,朝著平度城走去。

“又是他們…”

圖爾格站在中軍大營高臺上,遠遠的看去,所來的明軍,著整齊的甲冑,幾乎人手一把火銃,步伐整齊,軍紀嚴明。

跟益都那夥人沒什麼兩樣。

明軍明明不過三千多人。

不知為何,圖爾格心裡有點發怵。

隨即猛的一搖頭,自己麾下六萬餘大清銳,會怕了懦弱的明軍?

笑話!

“譚太,命你再領一萬騎,必須阻止這夥援軍進城。”

圖爾格深知,若是讓這三千多的明軍進了平度城,想要再打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譚太領命,拿了軍令,就開始調兵。

接著,又是一萬清軍朝著西北角奔去。

這一萬清軍走後,平度城的力,要的多了。

清軍自大營而來,奔到距離李勝還有五百米的地方,停了下來,正好擋住了鎮海堡軍進城的路線。

“清軍這是不想讓我們進城啊…”

李勝看著遠的清軍,對著董大力說道。

“大人,不進城怕是不行吧,清軍還有火炮,我們待在這裡,不就了活靶子了。”

董大力拿著遠鏡,看著平度城前清軍的火炮陣地,皺著眉說道。

這裡地勢開闊,毫無遮擋,若是等清軍調轉炮口,鎮海堡軍的境地將非常危險。

李勝笑了笑,毫不在意的說道。

“大力,你看他們也只是攔著我們,不曾進攻,擺明了,是想把我大軍圍住,以火炮轟之。

大力,一營就在這裡多有不便,趁清軍還未合攏,你帶著他們出去遊擊吧。”

“可是大人您呢?”

董大力有些擔心的說道。

“瞎擔心,快走。”

清軍大營裡,又是一隊騎兵疾馳而來,董大力再不走,就不好走了。

董大力看了看,點了點頭,吆喝著一營,跟著自己狂奔而去。

後出來的那夥清軍,也分兵一半,追了過去。

“開挖!”

李勝一聲令下,兵士們每兩人拿出一把可拼接的鏟子,開始掘土。

“他們在幹嘛?”

譚太看著明軍開始掘土,有些不明所以。

“去,營抓點。”

譚太心中略不妙,但是卻說不上來。

廣告

“漂亮!李大人大才啊…”

平度城上,盧弘胤拍手稱讚。

“對吧,本就說嘛,咱家大人那是天神下凡,對了,盧大人,你看明白了?”

王得仁當然知道李勝這是在幹嘛了,平時訓練的必備科目,挖戰壕。

有了戰壕以後,清軍的火炮可以說是沒了牙的老虎。

火炮沒了效果,清軍也就只能自個衝了,到時候後鏜槍的威力,恐怕會打得這夥清軍哭爹喊娘吧。

王得仁心裡想到。

盧弘胤點了點頭,說道。

“李大人將騎兵走,挖了土坑後,清軍的火炮多為實心彈,恐怕不會再對李大人有任何威脅。

不過這也代表著李大人必須待在坑裡,萬一韃子衝鋒怎麼辦?”

盧弘胤心裡還是充滿了擔心,李勝不過三千餘人,現在又分了一千餘騎兵出去。

他們這兩千人,將要面對的,可是數十倍的敵軍啊。

“哈哈哈哈…”

王得仁沒有搭話,笑了笑,待會你就知道了。

“這鎮海堡的兵,真怪…”

盧弘胤看了看王得仁,心裡說了說,而後的看著戰場上。

戰場形瞬息萬變,說的一點都沒錯。

清軍韃子的火炮還沒有完全到位,鎮海堡大軍所在的地方,卻發生了鉅變。

不過一刻鐘,戰壕就已經挖好了一大半,再有一小會,戰壕將大功告

圖爾格經百戰,登上營中高臺之後,他立馬就看了出了問題,明軍將騎兵派走,很顯然是想據地死守。

掘了以後,火炮的威力,可能將大大得減

他們的底氣難道是那種火銃?

前幾次小規模的接,圖爾格深知明軍火銃的厲害。

眼下這種況,著實有些難辦。

“去,傳令火營,打兩炮試試。”

圖爾格還是決定試試,死馬當活馬醫了。

清軍火營得令,火炮基本上也調了過來,轟隆隆的火炮聲,猛的響起。

“躲!”

“快躲!”

“別挖了,別挖了!”

火炮聲一響,不用李勝說話,百戶總旗們,大聲的警示著麾下兵士。

實心的炮彈,打在土上,微微一彈,就沒了靜,有些炮彈則好巧不巧的落進戰壕裡,除了極個別兵士沒來的閃躲了些輕傷以外,兩下來,明軍可以說沒什麼損傷。

“繼續”

炮聲一停,土木作業又開始了起來。

“唉…”

圖爾格搖了搖頭,暗道果然如此。

“圖爾格大人,咋不讓我帶著勇士們衝殺??”

原以為炮聲以後將是進攻的號角,誰知道等了半響,仍不見中軍令旗有靜。

廣告

譚太有些怨氣。

就這點明軍,譚太相信他用不了一炷香的功夫。

看了譚太一眼,圖爾格心裡暗道。

“活該你升不上來。”

譚太作戰勇猛,但其人桀驁不馴,屢立大功,又曾犯下大錯,差點被黃臺吉給斬了。

今年松錦一戰,更是生擒了大明督師洪承疇,如此大功,黃臺吉都沒有多獎賞,這一朝,譚太怕是不可能升上去了。

“譚太兄勿要怒,這夥明軍,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說來也氣,這譚太居然還比圖爾格大上一歲。

“明軍咱又不是沒打過萬曆,天啟,崇禎三朝的明軍,也就萬曆年的難對付一點。”

靜下心來,譚太回想一遍,確實也發現了一些端倪,比如這支明軍的裝備,比他見過的遼東銳還要好。

而且幾乎人人手持火銃,這也是令譚太奇怪的一點。

自萬曆朝後,明軍的火那是一年不如一年,倒不是技原因,而是當的心壞了。

造出來的火銃,合格率低的驚人。

廣告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