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重生年代:我成了農家小錦鯉 第208章 良心過不去

《重生年代:我成了農家小錦鯉》 第208章 良心過不去

Advertisement

因為有張家三父子的幫忙,盡管中午歇了四個小時,劉家還是在一天之將三畝多水稻從地收割回來,并趁著月全都打了下來。

一天干這麼多話,人肯定很累,但是看到院子里的幾堆谷子,大家的心十分愉悅。

「行了,大家洗洗趕睡覺云吧。明天早些起來曬谷子,趁著天好多曬幾個太。等田里種下晚稻了公糧,就可以松口氣了。」陳招娣下圍,用力拍打著上的塵土和稻芒催促大家洗漱休息。

大夏天村里的男人人基本都是直接去河里洗澡。

以前陳招娣和王三妹也是這樣,這兩年被劉欣雨帶著已經很去河里洗澡了。

劉欣雨早已燒好了熱水,自己和劉新已經先一步洗過澡。

這會兒已經快十二點了,雖然劉欣雨經常熬夜,但是忙了一天也已經困得快睜不開眼睛了,一邊著眼睛一邊對陳招娣道:「,熱水我燒得多,你和二嬸只管用。好困,先去睡了啊。」

陳招娣一邊往廚房走一邊道:「去吧去吧,明天不用那麼早起來,可以多睡會。」

多睡會當然是可以的,但是劉欣雨并不習慣睡懶覺,第二天院子里剛有靜,就起來了。

「不是讓你多睡會嗎?怎麼就起來了?是不是我吵到你了?」看到劉欣雨從睡房里出來,正在谷子的陳招娣手上的作微微一頓,有些抱歉地看著劉欣雨。

劉欣雨抬頭天,對著陳招娣嫣然一笑道:「沒有啦,!我往常都是這個點起床。今天應該又是一個大晴天!」

說著走到院子中間,蹲下來試了試攤開晾曬的谷子厚度,眉頭微微皺了皺。

這院子可以用來晾曬的面積還是小了些啊!

,我看很快人家在河壩上曬谷子,我們要不要也挑一些去河壩上曬?」劉欣雨站起來,拍了拍手拍去粘在手上的谷子問道。

民勤大隊有專門的曬谷場,以前生產隊的時候,稻谷都是分收割,并不覺得曬谷場不夠用。

現在包干到戶了,稻谷收割的時間比以前集中得太多,曬谷場自然就不夠用了。

這幾天為了搶曬谷場,不是這家與那家吵架,就是那家與這家打架。

漸漸地就有人家占河壩,占道路兩旁曬谷子,依然還是僧多粥

陳招娣最想要的當然是村里的曬谷場,那是大隊花了重金用水泥專門做的地,不用竹曬席就能直接曬,但是為了曬谷子與人吵架打架又覺得不值。

當然要是以前陳招娣可不會讓人,必定是要去爭去搶的。

現在嘛,只想盡快把谷子曬干,把地里忙清爽,就可以繼續做的包包賺的錢錢。

Advertisement

河壩那邊可以曬谷子的地方大,卻要帶上竹曬席才行。

家里倒是有一張竹曬席,卻解決不了太大的問題,反倒多出許多人工,還得有人在河壩上看著,倒不如就這樣在自家院子里曬,多翻幾次就是了。

「咱就在自家院子里曬,雖然地方小了些谷子厚了些,只要勤翻一樣很快就能曬干,還不影響其他活。」陳招娣一邊將谷子均勻一邊解釋道。

劉欣雨想了想,覺得陳招娣說得很有道理,也就不再多話。

今天劉厚興和劉青松去田里,他們要往田里引水,等水把田泡,就要耕田準備晚稻秧子。

晚稻秧子早已經育好,現在已經有一手掌那麼高了,隨時可以用來種。

王三妹則帶著幾個孩子把稻草拉出去晾曬,等曬干了堆草垛子會有紙廠來村里收購。

合格的用來造紙,不合格的當柴火,或拉到地里燒灰當地

劉欣雨想去幫

忙,卻被王三妹拒絕了。

雖然現在大家基本都在一個鍋里吃飯,但是劉欣雨的戶口已經不在家里了,也沒有分到田地,而且劉欣雨每次回學校前都會給陳招娣留很快錢。

搶收的時候,讓劉欣雨幫幫忙做做飯菜,送送水什麼的,誰都能理解,再讓劉欣雨幫他們干這些農活,王三妹的良心過不去。

陳招娣留在家里曬谷子,同樣不讓劉欣雨手,無所事事的劉欣雨站在堂屋里發了會兒呆,決定手組裝紉機。

院子里能利用的地方都用來曬谷子了,劉欣雨能用的地方只有葡萄架下差不多七八個平方的面積,不過差不多也夠施展的了。

從京城拖回來的零部件和配件,按種類堆放在雜間不同的地方。

間雖然比較大,但是通風不太好,顯然十分悶熱。

劉欣雨才找了幾件,就已經滿頭大汗了。

只得先把找出來的零部件一樣一樣搬到葡萄架下,稍稍休息片刻再去雜間找需要的零部件。

如此往返幾次,差不多花了一個小時才將零部件找齊。

找齊了零部件,組裝起來就快了。

很快一臺紉機就組裝好了,雖然看著舊了些,待劉欣雨往各上好潤油,裝上線試著踩了踩,覺還不錯。

「這機子看著舊,聽聲音似乎還不錯。」正在翻谷子的陳招娣被劉欣雨踩紉機的聲音勾了過來,把紉機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道。

劉欣雨點頭笑道:「確實還不錯,仔細點用,再用五年沒問題。」

這些零部件運回來,陳招娣還沒時間問過,這會兒正好有時間,就向劉欣雨問起這事來。

劉欣雨從京城拖回來的零部件數量可不,就算只是賣廢鐵也能賣個幾百塊錢,不可能是人家廠里白送的。

Advertisement

雖然都是舊的,卻可以直接組裝紉機,花費的錢只會更多,絕不可能白送的。

當張招娣得知這些零部件可以組裝不下于五十輛機,而劉欣雨總共花了不足一千元,真正是又驚又喜。

當然也不想到劉欣雨計劃用這些舊紉機和鎖邊機在村里辦廠,雖然現在的政策松了許多,卻也沒聽說哪里有私人辦廠的。

以為劉欣雨打算出售用這些廢鐵價買回來的零部件組裝出來的舊紉機。

五十臺,就算一臺只賣五十塊,也能賣二千五,收益不止翻倍!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