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似錦》 第170回:知恩圖報
Advertisement
“你的意思,倒是我的錯?我不該讓你一個人帶著參茶去見風嵐依,是嗎?是你說,已經得到了的信任,這就是所謂的信任?”
風靈沒有理會風妙雪,按照們之間商量好的,一五一十解釋給風妙雪聽。
“自己不願意喝,我還能怎麽辦?我若強迫,隻讓一個人喝下去,那不就自馬腳了嗎?長姐也沒有說著參茶裏有什麽,我已經盡力想辦法了,非要把我留下,我是真的走不開。後來我才知道,風嵐依本沒有相信過我。”
“你是說,識破了?”
“怪我當初那麽恨,現在突然改變了觀念,怎麽會這麽輕易就相信我?長姐,太明了,我們以後,還是要小心謹慎一些才好。現在最關鍵的是,如何讓父親原諒母親,兩人重歸於好,絕對不能讓玉蓮鑽了空子。”
風妙雪哼了一聲,顯然沒有把婢出的玉蓮放在眼裏。
一個什麽都不會的人,就算父親喜歡,那也隻是暫時的,又怎會長久?
父親回心轉意,那是遲早的事。
風靈極力解釋,聽起來合合理,風妙雪找不到問題所在,隻能就此作罷,隻是警告,好好盯著風嵐依,不可再讓手。
目送離開,風靈的臉徹底沉了下來,了自己的臉,剛才那兩掌,遲早會讓風妙雪還回來的。
風妙雪設計嵐依,不蝕把米,反而給自己的母親弄出了一個敵。
聽說,當天晚上,風清揚就去了玉蓮屋裏,秦靜淑氣得一整晚都沒睡著,嵐依總算能睡一個踏實覺,給找了個眼中釘,以後,秦靜淑有得忙了。
得知秦靜淑邊的婢另有想法,當然要好好利用。
既然是心腹,那就知秦靜淑所有的習慣,以後,自然是對付秦靜淑的一把利刃,如此,自己也能省事有些,何樂不為?
玉蓮是個識時務的人,有野心,卻也知分寸,懂得恩。
隻是不想再屈服於秦靜淑麵前,忍氣吞聲被欺負。有想法是好的,那就給玉蓮一個翻的機會,以後,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若是不能在風家站穩腳跟,就當看錯了人。
“小姐,蓮姨娘派人來說,小姐的提攜之恩,銘記於心,以後丁當湧泉相報。”
風嵐依笑了笑,剛梳妝好的看著自己臉上還有些淺淡的傷痕,並沒有多憂心。藥膏一直在用,想恢複如初,還需要慢慢來,並不著急。
現在,依舊隔三差五要去王府給墨淩雲診脈,這一去,便是一整天,總要吃了晚飯才會被送回來,丞相府的人也習以為常了,都說,淩王寵二小姐,隻要二小姐一句話,想要什麽,淩王恐怕舍命都會辦到。
Advertisement
其實,風嵐依去淩王府,卻是接墨淩雲的特殊訓練的。包括能,習武。墨淩雲很喜歡陪練劍,下午便兩人對弈,心好時,還能聽到墨淩雲吹簫。
這樣的生活,更像是兩個人婚以後在一起該過的日子,沒有了勾心鬥角,生活中隻剩下好和甜。
王府裏有墨淩雲特地為準備好訓練的,他有專門用來訓練的地方,除了劍招,還有箭,隻要是想學的,墨淩雲傾囊相授,毫不保留。
夜柒等人就在旁邊看著,都覺得羨慕。
這天底下,恐怕沒有比他們二人更幸福的。
嵐依棋藝進步了很多,卻還是比不過墨淩雲,自然,武藝箭同樣如此。
“都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贏過你?”
“如果讓你贏了,那還要我何用?”墨淩雲放聲大笑了起來,也隻有在和風嵐依獨的時候,他才會笑得這麽開心。
經過上次針灸毒,現在他的神已經明顯比之前好多了,這樣看上去,本看不出他的有什麽問題,畢竟是習武之人,素質要比常人要強上很多,他一直堅持,現在的寒毒,已經不能影響他的生活了。
隻是,在其他人麵前,墨淩雲還是要裝作病怏怏的樣子,這才不會讓旁人起了戒心。
“我聽說,你昨日給風丞相,送了一份大禮!”
“你的消息倒是很靈通!”笑著,看向了琉璃他們幾個,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那幾個人告訴墨淩雲的。
“這份大禮,父親應該格外喜歡。”說著,長箭正中靶心,嵐依笑了笑,很滿意自己最近的果,當初,連靶都不中,真的不懂,墨淩雲這種變態的人,如何能蒙上眼睛,三箭齊發,中靶心。
“沒想到,風丞相也逃不過,英雄難過人關!”
墨淩雲此話多有諷刺之意,風清揚素來正經清廉,是朝中大臣的榜樣,這下可好,納了個小妾,恐怕要引起朝中一陣轟。
“那你呢?”
“我?”墨淩雲低頭淺笑著看向了:“我過不去的,隻有阿嵐這一關!”
嵐依頓時紅了臉,轉時白了他一眼,不再看他,心裏卻是甜滋滋的。
“新收的蓮姨娘到底怎麽樣我還不確定,不過我想,就算不會是我的盟友,也肯定是秦靜淑的敵人。敵人的敵人,起碼目前不會有危險。”
“我還是那句話,需要我的話,我隨隨到。”
嵐依笑著點了點頭,並不需要墨淩雲幫忙,可這句話,讓的心裏格外踏實。好比,不管自己在做什麽,都會覺得,隻要自己回頭,就能看到,他站在背後默默支持著自己。
Advertisement
“父親有了新寵,秦靜淑這下要獨守空閨了。等著父親去道歉,恐怕是不可能的,我倒是期待,著臉去求和的樣子,一定很過癮!”
說著,臉上出了壞笑,墨淩雲寵溺地了的臉。
“看來,以後就算誰強行塞給我什麽人,我也不用擔心你應付不來了。遇到你,絕對是那些人最大的不幸。”
“我有這麽可怕嗎?”風嵐依笑了起來:“難道說,你還想要有別的人?”
“弱水三千,也隻取一瓢,足矣!我的阿嵐,自然是世間最好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