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田園生香 第230章 養生之道

《田園生香》 第230章 養生之道

Advertisement

沈清聽了秋林的話,覺得很有道理。這些日子姥姥不停地迫他看書,他都有種很是倦怠的覺。但是老人家的話又不敢違背,他隻好著頭皮看了。聽了秋林這一席話,頓覺得茅塞頓開。這書哪兒有卷不離手時時刻刻拿著的,那不是就跟死讀書一樣麼?

要做到勞逸結合、張弛有度的,這看書也纔有效率嘛。“秋林妹妹說的極是,倒是我鑽死衚衕裡去了,多謝提點。”沈清滿臉含笑地給秋林作偮。

秋林看著他給自己作偮,不由得鬨了個大紅臉,輕聲說道:“哎喲,還讓舉人老爺給我這山野村姑作偮,還真是看得起我啊!既然出來了,也彆那麼快急著回去,午飯就去我家吃吧,我有好東西招待你呢!”想起那還被扔在灶裡頭的,秋林想著也彆耽擱得太久了,免得被做飯燒火的給當做啥扔了呢。

沈清難得出來一趟,自然而然不想那麼早回去呢。去秋林家裡頭瞧瞧也是極好的,聽舅舅家那兩個表妹說秋林家現在起了新房了呢。前陣子村子裡熱熱鬨鬨的,想必就是秋林家修建房子。“聽小珍小珠說你們家修新房子了呢,我都還冇去瞧過,今兒剛好。”

說起自家的新房子,秋林笑得合不攏起來,高高興興說道:“那好,今兒我帶去你好好參觀一下。不過現在是冬天,院子前後都是禿禿的,你可不要嫌棄哦!”說完就提著魚簍子拉起沈清的手,歡天喜地往自家屋裡頭去。

沈清也隻管由著拉著,並不覺有啥不妥的。被秋林這樣牽著,他的心頭不知怎的有種踏實和甜覺。可是他又很清楚明白的知道,秋林對他隻是哥哥般的依而已。

他雖然被關在家中不能外出走,可是那兩隻耳朵還是聽得到話的。夏炎大夫的醫館就挨著姥姥家,兩座小院就隻隔著竹林,他在家唸書的時候就時不時聽見秋林喚夏炎的聲音。每每此時,他心頭就有種奇怪的覺冒出來,酸酸的卻又不痛,好像有什麼東西要被搶走了一般。

沈清側過臉瞧著秋林那張笑若春花的臉龐,心頭很是訝然。這小丫頭好似從來都是這般高高興興的,他好似很瞧見這小丫頭哭鼻子的模樣。看著那張在冬日微弱的太下熠熠生輝的臉,沈清覺得自有一吸引他的魔力,他瞧得目不轉睛。

進到院子裡頭,秋林瞧見韓氏正在院子裡那塊空地上搗鼓著,說是要種白菜、菜花跟冬洋芋。這大冬天裡,蔬菜都不怎麼長的,也隻能種點兒這些耐寒的菜吃。

秋月一見秋林進了屋,立馬將手裡頭的繡活兒丟開,跳都秋林跟前來,上下掃視一番,納悶地發問:“你將那給藏到啥地方去了,我怎麼找遍了廚房都找不到的,太奇怪了?”秋林走之後,秋月又在灶屋裡找了一番,不見那隻的蹤影。不會是這丫頭自己煮了吃獨食早給吃了吧?

秋林但笑無語,心道隻道你若不做飯,自然是不會發現它藏哪裡了嘛。“大姐,你就甭管了,待會兒隻管吃就好了。對了,今兒沈清哥哥要在我家吃飯的,就用蘑菇燉點兒野豬,那個香。”上次擺酒的時候就用野豬排骨燉蘑菇的,那不塞牙,湯無比鮮,那舌尖上的味,秋林還惦記著呢。

難怪前世彆人喜歡吃野豬的,這野豬跟豬還真是有很大區彆的,否則人家乾嘛花大價錢賣野豬吃啊?

Advertisement

秋月這才注意到秋林後還跟著個十三四歲的年呢,這可是村裡頭大名鼎鼎的沈舉人,年紀輕輕就中舉了,實在是了不得。秋月趕過來招呼,“沈爺來了,嗬嗬,快這邊走。你這丫頭,咋不早說的?”將沈清弄到椅子上坐著了,秋月過去倒茶的時候對秋林眉弄眼一番。

昔日阿哥哥在京城參加會試與這沈清結為好友,如今這沈清上門來,秋月自然是不得怠慢的。忙不迭好酒好茶地招待起來。

沈清隻當秋月是姐姐一般敬重,被爺長沈爺短的的心頭格外憋屈,尷尬地說道:“秋月姐姐彆沈爺沈爺的了,怪滲人的,就沈清吧。你是張兄的未婚妻,日後可算是我嫂子的,這沈爺的名號可是當不起的。”

秋月被沈清這一說,臉紅得跟什麼似的。隻是那沈爺的名頭再也不敢看了,就直接喚沈清了。

今兒秋鬆秋禾也是沐休在家,秋禾是個皮猴,早就跟許洋幾個揹著他的竹箭往林子那邊去了。最近那林子裡頭是非多得很,原本韓氏是不讓他去的,隻是秋禾那子也攔不住的,許諾合意兩個也是要過去撿橡果,韓氏便讓秋禾跟許洋幾個跟著許諾合意一塊去了,大夥兒一塊兒也要有個伴照料著,不至於被村裡頭那些厲害的婆婆嬸嬸欺負。

秋鬆像是要考學老爺似的,除了幫著家裡頭做些活計之外他也很去村子裡走的,多數的時間就是在家看書。最近捧一本書,腦袋從左轉到後開始背學堂裡夫子教的詩詞。

這會兒見有舉人功名在的沈清過來了,就跟見著寶貝似的,拉著他請教那詩裡麵的個彆字眼啥的。沈清也不拿啥,和和氣氣跟秋鬆討論起來。

兩讀書人湊在一塊兒自然說著那書裡頭的經書詩詞,大字兒不識的秋月聽著隻覺腦袋疼,便出去幫著韓氏幫忙鏟地、丟洋芋種什麼的,覺得乾這些活計可比聽那些經文詩書的來得有趣多了。

許南山也冇有閒著,正坐在院子裡頭編織蔑呢。這天兒一天天寒起來,坐在院子裡編蔑這手不停地著,倒也覺著不冷。

楊氏這些天神也好,這會兒正拄著柺杖在小院裡頭慢悠悠地走著。大兒村裡這夏炎小大夫說這老人家就是要多走子骨太會朗,這人要是越懶散的這病啥的就越容易抓上的。

可不就是這樣麼,這老早就有這句諺語麼: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道理可不就是跟夏小大夫說的有異曲同工之妙。總而言之就是要勤走路多活,歲數也就能活大點兒。

楊氏覺得這人可不就跟那豬油一樣麼,那豬油遇熱則化遇冷則凝,而人在活筋骨的時候渾熱乎乎的就跟那豬遇熱是一樣的道理,渾的經絡都是通暢的。要是不的話,筋骨不能舒展渾不能發熱,那可不就是跟豬油一般給凝滯住了流不了麼?

所以要想多活些歲數,不至於跟那冷掉的豬油一般,楊氏覺得就該多走路多活。這就是夏炎叮囑楊氏之後,楊氏琢磨出來的養生之道。

還彆說這些天在大婿家裡養著,這子骨還真比在家的時候朗了些,這雙也比以前得力些了。這老人家子一朗,心也變得格外好。瞧著這冬日院子前那枯枝敗草的,也不覺得愁人的。楊氏一早上要圍著小院走上十來圈兒呢。

還冇等韓氏他們乾完活兒,晌午就要到了,看來這活兒得留到下午才能乾得完。家裡來客人了,這會兒要回去煮飯吃哩。要不然隻忙著乾地裡頭的活兒,把客人的肚子弄來晾著,這哪兒是待客之道啊,隻怕下次人家就不往家走了呢。

Advertisement

韓氏跟秋月兩個從地壟間走出來,就將鋤頭擱在地裡頭,反正吃了飯是要接著乾活兒的。然後進灶屋裡頭打水洗臉洗手的。雖然冬天已至,天氣肅殺寒冷一片,不過乾活兒的人卻總不至於覺得冷的。那額頭上還淌著一片熱汗呢。

秋林見娘跟大姐從從院子裡頭劃撥的菜園子裡回來,搶著坐到灶前去,自告勇地說道:“娘,是要做飯的吧,我來燒火!”

“嗯,”韓氏點了下頭,秋月跟這兒到地裡頭乾活兒,這會兒可是累著了,讓歇息吧,今兒這頓飯讓來做。

將野豬排骨割下來,用鋒利的菜刀剁小塊排骨,又抓了好幾把乾蘑菇擱木盆子裡淘了,便跟著排骨一塊兒放進鍋裡頭煮了,又往那裡頭丟了夏炎拿來的補品。也不忙著將鍋蓋蓋上,韓氏拿過一個跟這大鍋同型號的木蒸子擱在上頭,將早上包好的蘑菇臘包子擱在裡頭,總共蒸了三籠才蒸下。

秋月在一旁也冇閒著,將那炒菜用的鐵鍋搬開,擱做飯用的鍋在灶上麵,然後舀米淘米,開始做飯。

現下家裡頭其他蔬菜冇有,就是白菜占了一整塊地,這炒素菜自然是炒白菜了。還抓了點兒醃製的耳菜起來準備炒個,當家的喜歡吃的,就是娘也吃得了幾塊。這東西比瘦和,不會卡牙齒,老人一般都喜歡嚼這種和的東西。

再炒一盤洋芋片,應該就差不多了。對了,那呢?韓氏突然想起這茬來了,納悶地問道:“秋林,那給你藏哪兒了,快拿出來,等著做菜哩!”

秋林見娘問的急哄哄的,也冇聽話乖乖把上繳,隻氣定神閒地說道:“娘,你甭急,稍安勿躁,這,我一個人還能吞了不?”吃下這一整隻,估計兩頓都不用吃飯的。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